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762907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AbstractSince the 1980s, biotech

2、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

3、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4、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5、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一、引言1二、转基因技术的概述2 1、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2 2、 转基因技术的本质2 3、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3三、转基因食品的概述5 1、转基因食品的含义5 2、转基因食品的分类5 3、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6、状况6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7 1、 人体健康方面7 2、 生态环境方面8五、各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9 1、 美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9 2、 欧盟和其他国家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10 3、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10六、转基因食品的前景11七、小结12八、参考文献13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 引言转基因技术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的核心,自诞生以来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环保、军事等多个领域。目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当转基因作物加工成转基因食晶时,转基因食品问题自然会成为科学家、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研究与关注的热点。通过转基因食品的逐

7、步推广与应用,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已达到数千种,其销售额也呈现每年递増的趋势。与传统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契机,例如,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食物营养成分、拓宽食品来源等等。然而,当政府、科学家等利益相关者一味的沉浸于转基因食品带来的丰富成果时,其潜在的风险也激起了广泛的争论,如人体健康争论、生态环境争论等等。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些潜在风险不仅对生命、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与伤害,也强烈地冲击了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公正观等,一些小型公司、普通民众以及其他的科学家因为无法掌握基因专利权,导致他们只能从中获取少额利润,无法公平地去开发这项技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机

8、会不平等,引起了利益与风险分配不公。转基因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我们应当肯定,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我们也不能马虎对待。二、 转基因技术的概述1、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1。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通俗的来讲,转基因就是指利用现代遗传工程技术,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外源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

9、传修饰,导入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我们想要的新性状或者是通过干扰,抑制生物体中某个或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去除我们不想要其表现的性状。比如,我们将一种来自细菌的 Bt 毒蛋白基因通过提取、剪切、粘合、转染等手段导入棉花之中、又因此毒蛋白特异性损坏鳞翅目昆虫(包括棉铃虫)消化道而对人体无害,故而在棉花细胞中就存在通过 Bt 毒蛋白基因所表达的这种 Bt 毒蛋白,如果棉铃虫之类鳞翅目害虫啃食棉花叶,则会被其中的 Bt 毒蛋白所杀死,上述此类抗虫棉花就是转基因抗虫棉。2、 转基因技术的本质转基因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后创立的一种技术手段,所有的转基因作物,均为应用此技术手段来进行的新农产品

10、育成的产物。传统的育种方法是近缘杂交,比如拿水稻品种与野生水稻杂交,增加水稻的遗传资源,就产生了杂交水稻,而不可能让牛跟马杂交产生后代。后来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发现基因的表达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现,人们把此类基因通过一定的技术与手段将其引导出来,然后转入到作物中,就成了转基因作物。其实这里的目的基因,即我们转入的基因,它的来源也是生物体,只是不是原来的亲本生物,而且这里的生物也不仅仅包括近缘生物。很多人不知道转基因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讲,转基因本身是一种手段与方法,而方法是中性的,既可以用方法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也能创造出颠覆人类社会的事物。换句话说,通过转基因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

11、好的。因此我们不能定义转基因这个技术安全与否,只能说转基因的产品是否安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类发明了电,然后生产了灯泡利用电来照明,造福人类;但是电能电击人致死,又可以说是不安全的。但是不能因为电的不安全性,就否定这一伟大的发明,其实电只是一种技术,是中性的,重要的是它的用途。同样的道理,转基因也一样,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可以生产出很多产品,有安全的与不安全的。那些安全无害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甚至能推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把含有有毒蛋白的基因转入作物中给人吃,一定不可取。这就需要机构与组织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与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再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约束,然后走进市场。3、

12、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对基因逐步深入的研究密不可分。1865 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从豌豆实验中推导出存在着专门承担遗传作用“种质”的遗传因子,演绎出孟德尔遗传规律。19,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1983年第一个转基因植物、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相继诞生,标志着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首批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行田间试验,1988年美国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作物,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伊始。在诸多争论中,转基冈技术在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仍迅猛发展,成为应用较快的农业新技术。国家农

13、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数据指出,1996年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有6个,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增加到18个,到增加到25个,包括15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发达国家。的强势增长为将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增长提供了非常广阔和稳定的基础。预计到,即商业化的第2个,将有40个以上的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茵、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2。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转基因技术本身目的基因可以源自不同的各种生物,转染受体也

14、能为各种生物,打破了不同种生物体之间的障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进行进行基因的交流、重组,从而产生新的生物性状。就目前而言,转基因技术主要用在农业、养殖业、医疗、食品加工业、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1) 在农业上面,在农业方面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人们导入自己需要的基因来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用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所造成的物质需求。从 1996 年全球首例转基因作物延熟西红柿开始种植以来,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急速发展的时期。迄今全球有 25 个国家允许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 1.5 亿公顷3。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通过转

15、基因作物带来的收益在 年底达到了700亿美元,可以说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种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4。以往的杂交育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希望通过染色体重组的方式导入优质基因来改良农产品,植物和动物中都有很多成功实践的例子。而目前蓬勃开展的转基因技术则以更加直接和有目的方式导入基因,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造农产品的品质,其精确性是以往传统技术所望尘莫及的。(2) 养殖业方面,转基因技术对于动物的育种发生了本质改变,通过人工改变基因出现了转基因动物,例如 1996 年第一只转基因绵羊多利的诞生。这些培育而出的转基因动物具有优质、速生、高抗性等普通家畜家禽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3) 医药研究方面,人们将感

16、兴趣的基因转入动植物及微生物,将其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人们所需的物质,一些成本很低、产量很高、周期很短,同时效益很高的药物跟疫苗就可以制造出来。脑啡肽、干扰素、溶菌酶、人生长激素等都是利用转基因植物的生产来激发植物蛋白与多肽的医学活性5。许多医药公司开发专门的转基因技术以获取相对廉价的药物,目前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可以想象,日后医学应用的绝大部分贵重药物需求都将被其所满足,前景不可限量。(4) 转基因技术同时也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为了发酵出食品添加剂,人们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曲霉、酵母等微生物的品种。(5) 转基因技术也可应用于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利用转基因技术来强化环境的自净功能。

17、三、 转基因食品的概述1、转基因食品的含义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些生物体中具有遗传效益的DNA片段导入其它生物体,使其在营养品质、功能、性状等方面发生改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食品6。作为新兴技术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和看法有所不同。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美国,认为如果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低于5%,那么我们也可在该食品上加贴“非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即属于非转基因食品。欧盟则将转基因食品定义为“含有转基因生物或其成分的食品,或者由转基因生物或其成分生产的食品。”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将转基因食品造释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

18、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一种非自然的方式加以改变的食品。由上可知,尽管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论释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转基因食品概括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食品中遗传物质而产生的新食品。2、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三种分类标准。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水稻、玉米、番茄等)、动物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猪、牛、鱼等)及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如工业生产用转基因细菌、酵母等);根据转基因食品中基因功能的差异可分为:控熟型转基因食品、增产型转基因食品、高营养型转基因食品、加工型转基因食品、保健型转基因食品、

19、新品种型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食用的方式可分为: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品(如甜椒、番茄、大豆等)和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品(即转基因食物为原料加工制作成的食品,如豆奶、大豆油、玉米淀粉等)。3、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在这个阶段,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实施了863计划、模仿了全球先进生物技术、学习与研巧了一流的生物技术、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W及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经过的不断摸索与努力,我国政府在转基因技术,尤其是在作物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目前正在研究的转

20、基因新物种超过130种,涉及的转基因种类有100多种;在1997年至期间,进入田间环境释放的转基因植物有水稻、棉花、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蓄、杨树等10余种7。在这个阶段,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巧主要处于实验室和田间试验阶段,产业化规模很小。第二个阶段是至今,我国开始加大了对转基因技术的自主创新步伐,尝试了对一些领域的产业化开发(例如,转基因棉花种子产业化、兽用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除此么外,还开展了基因组计划,构建了水稻基因图谱,争取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领域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政府己经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类:部分蔬菜水果,食用油。目前我国有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包括我国自己培

21、育的耐储存番茄(1997)、抗虫棉(1997)、观赏植物矮牵牛(1997)、抗病毒甜椒(1998)、抗病毒番茄(1998)以及美国孟三都公司培育的抗虫棉(1997)。在上述转基因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抗虫棉,我国在转基因鱼的研究和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8。 由于转基因作物产量高、价格低、耐贮运等特点,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连年上。随着转基因动植物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制作成人类的消费品。目前,世界各地的食品超市中均有转基因食品的销售。四、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 食品安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人

22、的生命与健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更与人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息息相关。在资源匮乏的今天,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食品的新兴食品,转基因食品一方面正在为人类解决因全球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危机等问题带来继续生存发展下去的希望,另一方面,基于新科技所导致的与传统食品的巨大差异也带给人类一个思考,即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质疑。目前,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来源主要两个方面:人体健康、生态环境。1、 人体健康方面 传统食品经过几千年的食用后,经验与结果已表明其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人造”产生的,民众对它的安全性一直深存疑虑。对转基因食品而言,人们关心的最主要问题是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首先,转基

23、因食品是否有毒。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不同,它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产生的新品种,而导入的这些基因通常来自不同的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被导入的基因来源广泛,于是人们就担心,在这些外源基因被导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携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病毒或病原菌的基因。尽管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选择性定向表达,但在此过程中,对于产生的新 DNA 蛋白,因为是未有的新产物,对于这些新的产物我们不能简单的判定是否对人体有害。同时,外源基因产物或是新转基因产物在性状表达或是代谢过程中,存在着未按照科学家所预想的方式进行重组并表达的情形,对新产物缺乏足够了解,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其有毒的可能。其次,转基因食品是否

24、会导致过敏。由于身体差异,过敏原因人而异,过敏反应也是各有不同。转基因食品会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 DNA 蛋白以表达所需性状,该蛋白是否会是又一种新过敏原,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能通过更多试验和实践来检验。再次,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还不足够成熟,在检验转基因是否成功时,一般需要标记基因的帮助。普遍做法是将抗生素抗体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与外源基因一同植入受体中,在新产物中若检验出抗体基因,则转基因成功。因此,一般的转基因食品中会含有某些抗生素成分。但是,科学家尤其是医疗领域的专家担心,如果摄入转基因食品,就势必会同时摄入抗生素进入体内,长此以往,人体内的细菌可能产生

25、了对该抗生素的抗性,那么在疾病复发的时候,抗生素治疗将失去效用,这是对人类的医疗发展一项致命打击。最后,转基因技术是否会导致食品营养失衡。这一点与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食物营养价值是相对的,虽然没有达到人体致害的程度,但仍然可能由于摄入营养不均衡而引起多种身体不良反应。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针对一种食品,一方面我们通过转基因技术追求某种营养因子含量的提高以满足人体所需,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其他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我们应当尽力避免的。人们就担心,在饮食习惯不改变的情况下,长期食用该转基因食品的后果就是营养失衡。2、 生态环境方面 普通民众比较关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除此之外,国内外学

26、者也关心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担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超级杂草?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基因污染? (1)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超级杂草。担忧者认为,转基因食品的种植有可能演变成超级杂草。它生成超级杂草的方式有两种。一方面,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成超级杂草。具有抗性的转基因作物相对于常规物种而言,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因此它对于下巧作物或其他作物而言,可能会演变成难以控制的超级杂草。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可能使野生近源种和常规杂草本身成为更加难以控制的杂草。然而,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7、刘标在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访谈时表示,转基因作物本身不会成为超级杂草,也不会通过基因飘逸使别的作物成为无法控制的杂草。曾经有人发现加拿大油菜地里存在可以抗1-3种除草剂的个别油菜植株,事实上,它可以通过喷洒另一种除草剂而被全部杀死9。 (2)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到生物多样性。部分科学家认为,释放到环境中的转基因作物除了具有抗细菌、抗虫和抗病毒等功能外,它们的大规模单一化种植也势必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由于不同类型BT蛋白具有不同的杀虫谱,因此不同BT基因的表达很可能会造成鱗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銷翅目等众多非祀标昆虫的减少或灭绝。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转基因作物中BT蛋白的浓度以及昆虫对BT蛋白的

28、敏感程度。有人从种群模拟得出,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虽然可很好地控制杂草,与此同时却极大地减少了云雀的食物来源,致使云雀的种群数量受到较大影响。这部分科学家认为,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势必会影响相关生物的生存与繁殖,从而威胁生物多样性。(3)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基因污染。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基因污染国内外学者只是推测有这个可能性。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经过基因修饰和重组过的食品,可能因为各种利益的驱动而堂而皇之的从封闭实验室进入食物链、再进入生物链,这不仅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发展规律,而且可能造成整个生物圈的基因污染。但是目前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因此也有不少科学家表示,转

29、基因食品是根据严格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发展需要而生成的新食品,它不会将不良基因导入生物体,不存在基因污染的问题。五、 各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1、 美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美国生物安全风险交流学者hallman的研究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的基本情况,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美国公众认知随时间变化的趋势10。 报告指出,美国货架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尽管无法精确估算,但据 估计占加工食品种类60%-70%的比例。这是因为大部分大豆和菜籽以及1/3的玉 米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来自转基因品种,而这些作物产品的成分或多或少地混合于大部分食品中。虽然美国现在市场有丰富的转基因食

30、品存在,但在美国有52%的受访者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25% 的受访者不相信有转基因食品销售,23% 的人说不清楚。只有41% 的人说知道市场有转基因食品销售。总体来说,美国公众比欧盟和日本公众更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2、 欧盟和其他国家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转基因成分在食品中的应用已经引发了高度争议,欧盟的许多国家以及日本的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持强烈的否定态度,怀疑转基因产品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知的后果,其中包括非预期的过敏反应、害虫抗性的流行、野生植物上产生杂草抗性和野生物种上产生不可逆转的毒性等。在欧盟国家和日本的调查表明,公众只有在转基因产品明显便宜于非转基因产品的条件下,他

31、们才愿意承担未知风险而消费转基因食品。在挪威的调查显示,如果转基因小麦制作的面 包比非转基因的面包便宜49.5% 公众才愿意购买。在英国公众的转基因食品态度调查中显示,男性购物者愿意付额外的26% 购买非转基因产品,而女性购物者 则愿意付49.3%。转基因食品对欧盟各国特别是英国公众在疯牛病后引起了更多关注。对英国公众的调查说明,公众在选择他们的食品过程中,往往是忽视是否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在面对可选或不选含有转基因的食品时,通常只有小部分公众会明确表示坚决选择或不选择含有转基因的食品。调查表明,英国公众在市场购买食品时, 并没有面对必须选择转基因或非转基因食品的情形。但如果货架上同时有转基因

32、和非转基因的相同罐装面食用番茄酱,而转基因的是便宜的,公众购买转基因番茄酱的意愿则高于购买非转基因番茄酱的意愿。3、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张芯蜜所做的调查报告11显示,针对 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的问题上选择“持观望态度但不到紧急情况不吃”的人最 多,占41%;其次是“持观望态度但愿意尝试”,占26.5%;选择“支持” 和“反对”的人群差不多,都为10% 左右;选择“无所谓”的人占12%。 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或盲目地支持大部分人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从为转基因食品的利害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和确定。六、转基因食品的前景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

33、食品有很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转基因食品还在不断问世。虽然转基因技术还有不少安全上的疑点,但它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改善了食品品质、抗虫、增产、增加作物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带来显著的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支持产业还十分薄弱,大部分研究开发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试剂均依赖进口,大大制约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从长远目标着眼,在政策上扶持相关产业。另外,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中还存在着储备不足、创新性不够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基因资源,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转基因作物

34、在我国的普及面很窄,品种较少且效益不高。在新的转基因作物研究方面应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主要经济作物上,尤其是有利于贫困地区种植的品种。对有出口潜力的新品种也应加大开发力度。同时,我们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度。也应注意媒介误导的可能性,国外有研究表明过分宣传可能导致接受度下降。 虽然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见不一,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的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不断完善,评估手段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使生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七、小结任何一项技术的出现都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我认为只有大胆地去利用转

35、基因技术的优势,合理地规避其潜在的危害,将其为我们所用,方能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去应用它。转基因技术并不是潘多拉的盒子,只要我们能小心的打开这个宝库,它将能安全地满足未来我们所有的需求。而对于转基因食品来说,转基因食品是当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转基因食品可以解决地球上的贫困和饥饿问题,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转基因食品在带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蕴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安全性隐患也不可忽视。然而目前除了一些科学家和国内外学者之外,普通民众缺乏了解转基因

36、信息的渠道,都过分的放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不够,对转基因食品还持观望态度。我们应该科学对待转基因食品,不能因为它有潜在的安全隐患而放弃其发展。传统食品经过几千年的食用后,才证明其安全可靠,转基因食品也同样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八、参考文献1 黄铁流. 基于食品安全法的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探析J. 南方论坛, , (10): 44-45. 2 朱行. 全球转展时怍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 (5):19-20.3 华跃进. 转基因农业明状及应用前景J. 新农村, , (7): 8-9.4 左停.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37、, 39(1): 66-68.5 张可嘉. 论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J. 天津科技. , 41(1): 74-80.6 霍飞, 江国虹, 常改.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 19(9); 11-13.7 李淑霞.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J. 食品科学, , 21(3): 312-351.8 夏宏武, 陈波. 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对策J. 江汉大学学报, , 22(1): 29-33.9 窦红梅. 转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N. 北京日报, .10 于燕波, 叶凌凤, 康定明.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认知比较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19(3): 11-18.11 张芯蜜, 刘小侠, 邓敏达.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的调查分析J. 安 徽农业科学, , 42 (20): 6783-678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