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75304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护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艾滋病患者人权保护专 业 药物制剂 姓 名 吴雨霖 学 号 216005 日 期 .5.16 艾 滋 病 患 者 人 权 保 护摘要:艾滋病(AIDS)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间题和社会问题。AIDS病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他们已成为日益扩大的弱势群体,主要生活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倍受杜会的歧视和耻辱,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改善AIDS病人生存状况,有效保护AIDS病人的人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按照有关国际人权公约和人权文件的规定.AIDS病人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主要包括:非歧视平等权、健康权、隐私权、不受非人道的羞辱的对待或惩罚、禁止自动对AIDS病人进行隔离、劳动和工作权歧视、缔

2、结婚姻和生育权等。为切实保护AIDS病人的人权,各国要不断提高人权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人权保护的国内法律制度,振兴国民经济,有效抑制AIDS的蔓延。关键词:艾滋病患者 弱势群体 人权保护一艾滋病简介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艾滋病人。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

3、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种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世界范围主要流行HIV-1。这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如果不规范抗病毒治疗将会很容易导致病毒耐药性增强。二感染形势严峻据WHO报告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眼前全世界的艾滋病流行现状在六十亿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还是显得十分抑制,然而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却显现出超出其他各洲高发的迹象。以中国为例,中国自1985

4、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爬升倾向。中国内地每年艾滋病死亡人数正大幅度增加,已成为传染病死亡“第一凶手”。据国家卫生部疫情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15982例,死亡7743例,从开始,艾滋病死亡病例已连续3年居于传染病死亡榜首。中国CDC估计,截止至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在亚非地区蔓延之快之广,破坏性之大令人瞠目,也更加加剧了该地区人们的恐慌和忧虑。三艾滋病患者的处境不容乐观

5、全球艾滋病患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位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在逐年上升。我们发现他们已经成为日益扩大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威胁和困境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艾滋病患者绝大部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生活极其艰难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艾滋病人死亡名单中,有80%以上是非洲艾滋病病人,非洲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可以达到100%。在非洲的医护病房中,80%的病人是艾滋病病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称,全球的21个HIV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全部都在非洲土地上,其中至少10个非洲国家的HIV感染率已超过人口的10%,有些国家成人感染率高达20%26%,博茨瓦纳的HIV感染率达38

6、,为世界之最。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艾滋病人病人的总人数和感染率也都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绝大多数艾滋病人病人生活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一旦感染了艾滋病,艾滋病人为了治愈必然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艾滋病让患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患者无经济能力又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使其病情恶化,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严重影响了健康人群的安全。2、 艾滋病患者及其新增感染者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据有关方面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非洲AIDS病人达到2 580万,其中妇女AIDS病人所占比重为57。目前,非洲有1 500万AIDS致孤儿童,他们的父母巾至少有1人是被AIDS夺去生命的。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将有40

7、0万15岁以下的AIDS致孤儿童。联合国艾滋病组织行政总裁皮奥说,非洲的新生婴儿有一半感染HIV。有关专家测算,到,我国将因AIDS产生26万孤儿,他们面临失学、营养和医疗保健水平下降,以及无人照料和教养的威胁,也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3、 艾滋病人病人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毫无保障全球1549岁HIV感染者已达3 300万。到非洲将有25的人口由于AIDS而丧失劳动能力。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中。10的劳动人口被感染上HIV,因此而被迫停止工作的人数要比发达国家的人数高10倍。由于没有劳动收人,再加上治疗的高额费用,许多AIDS病人家庭一贫如洗,生活非常困难,如果没有政府和国际社会

8、的援助,他们只能坐以待毙。4、 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的歧视和耻辱,其隐私受到了严重威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由于对艾滋病的不了解,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患者都存在行为不检点和个人品质问题,再加上社会的误传,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受到歧视,面临耻辱,艾滋病人交际极其困难和不便。为了逃避世人的眼光,艾滋病人形成了比较低调的处事风格,由于他们的低调,导致艾滋病被增添了一份神秘。许多好事者和媒体对他们的生活存在强烈的好奇心,不负责任随意散布不利于当事人的隐私;更有专家学者的研究需要而对他们的隐私进行侵害骚扰。这不仅使艾滋病人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造成了他们怕招致社会歧视而不敢进行检测治疗,由于病情发现迟未接受抗

9、病毒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加速了死亡。此外,艾滋病患者在教育、就业、保健、继承等方面都面临歧视,他们的生活质量极差。由于与常人的差异和预防的需要,不负责任的有关机关经常强制隔离艾滋病人,造成严重的人道灾难。更有甚者,有人因感染HIV而自杀或者遭受杀害。在非洲、印度,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因暴露自己是艾滋病患者而遭到同伴的杀害。四艾滋病患者享有的人权艾滋病的泛滥和危害的严重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共同探讨预防艾滋病肆虐的有效方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艾滋病蔓延、改善AIDS病人生存状况的关键是有效保护AIDS病人的人权。联合国宪章作为最具权威的国际组织的纲领性文件,首先将促

10、进和保护人权作为一项国际法原则予以载明。宪章序言规定:“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人权公约明确了对健康权的保障,并明确“创造条件,确保人人患病时均能享受医药服务与医药护理。”此外,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杜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都确立了个人生存权等人权,各缔约国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这些权利。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确立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禁止歧视原则涵盖了妇女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直接歧视还是间接歧视均在禁止之列。儿童权利公约包含了传统的、普遍的人权保证及儿童在特殊情形下作为社

11、会中最弱势群体所应被给予关注的特殊权利及自由。按照以上国际公约和人权文件的规定,AIDS病人应享有的基本人权主要包括:(1)法律面前的非歧视平等权。消除在卫生保健、就业、教育、移民、国际旅游、住房和社会保障领域对AIDS病人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2)健康权。保证AIDS病人尤其是感染HIV的妇女和儿童平等而且充分接受预防、治疗和护理的机会。(3)隐私权。包括信息上和身体上的臆私,保证对HIV检测结果进行保密,以及禁止进行强制检测。(4)不受非人道的羞辱的对待或惩罚,禁止自动对AIDS病人进行隔离。(5)人身自由和安全权。禁止未经知情同意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和研究,以及禁止仅依据AIDS病人的状况而

12、进行拘留和检疫。(6)分享科学进步及其带来的好处。保证平等而且充分地享有安全的血液供应,了解普遍的感染控制措施或防治药品。(7)劳动和工作权。禁止因HIV感染而开除员工。(8)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保证允许AIDS病人举行集会和参加有关团体,以及保证HIV感染者团体获准登记。(9)政治权利和自由。保证AIDS病人参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许可,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0)缔结婚姻和生育权。禁止强制性婚前检测和强制性流产或绝育,允许AIDS病人自由恋爱结婚。国际人权公约及其确立的人权标准为保护AIDS病人人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规范性准则,同时在程序机构和其他机制方面提供了法律约束机制,可以解决AID

13、S病人脆弱性的社会根源,从而有效预防艾滋病,改善AIDS病人的生活。五艾滋病人人权保护的对策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泛滥,各国政府进行r极大努力,它们不仅制定了有关防治艾滋病的法律,而且对AIDS病人的治疗和人权保护进行了具体规划。但是,我们应看到,绝大部分国家因为贫穷和社会政治制度的落后艾滋病的泛滥非常严重,广大人民连生存都是问题,根本谈不上AIDS病人的防治和人权保护。目前,各个国家预防和保护AIDS病人人权的现实情况与国际社会确立的基本标准和防治艾滋病的实际需要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为有效阻止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促进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加强对AIDS病人人权的保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4、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各国的国内立法,建立健全人权保护制度。二战后,世界各国的人权保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大量国际人权公约的通过及其在各国的实施,充分反映了人权事业的发展。但有关各国关于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国家设有建立人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更谈不上国际人权公约在国内的具体适用。因此,为充分保护AIDS病人的权利,首先就必然要完善国家的宪政制度,建立现代民主政体,加强对人民权利的保护。其次,要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业,签署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完善国际人权法规在国内适用的法律制度。再次,要加强公共卫生法和专门的艾滋病防治法的立法工作。第二,发挥各种非政府组织

15、和民间团体在保护AIDS病人人权方面的独特作用。面对有关国家经济相对贫困的现实和政治局势不稳定,政府在保护AIDS人人权方面确实举步维艰。因此,各国政府一方面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经济上支持它们在预防艾滋病和保护AIDS病人人权方面的积极工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在防治ADIS和保护AIDS病人权利方面比国家政府机关更方便工作,他们植根于民众之中,与民众有广泛的接触和交往深得AIDS病人的信赖和拥护。在预防艾滋病蔓延取得可喜成绩的乌干达等非洲国家,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在保护AIDS病人人权方面作用显著。第三,振兴国家的经济为预防和保护AIDS病人的人权提供物质保障

16、。经济的贫穷与落后是艾滋病疯狂泛滥的根本原因。耍有效防治和保护AIDS病人的人权,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各国的经济,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为此,各国政府首要的任务是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制定适台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全面恢复和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融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依靠本国各自的独特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六总结我们认为,艾滋病患者人权的保护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共同不懈努力和付诸实践,以开放、理解的心态,支持关爱艾滋病人的工作。关于艾滋病人人权的种种保护措施之论述,可查之策就已经浩瀚巨大、

17、文字工程,限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从艾滋病人人权保护方面的新观念新理念落笔,期冀本文之论述能对我国的艾滋病人保护事业有些许帮助。参考文献:1Wiseberg L.(ed.)Human Rights and HIVAIDS:Effective Community Responses,Human Rights Internet(funded by UNAIDS),Ottawa,2Wodak AHealth,HIV Infection,Human Rights,and Injecting Drug UseJHealth and Human Rights,2(4),76-773汪宁,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流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科技导报,,23(7).4邱杰,影响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伦理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16(5).5赵迅,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J.河北法学,,29(11).6康敬奎,弱势群体的行政程序保护J.社会科学研究,6.7瓦萨克K.人权的国际保护M.国际法学汇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1980.98Hurley SF,Jolley DGKalder,JMEffectiveness of needle exchange programmers for prevention of HIV infectionJ.Lancet,349(9068),179718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