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15474392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题库及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语文2016年备考题库一、作家作品知识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2、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

3、难(其 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 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梅尧臣 12.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 文学家是( )A.韩愈 B.苏轼 C.欧阳修 D.梅尧臣 13.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主张的是( )A.王安石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14. 警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出于欧阳修的( )A.朋党论 B.醉翁

4、亭记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秋声赋 15. 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16. 被誉为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金瓶梅 17.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8.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送别诗 B.怀古诗 C.讽谏诗 D.爱情诗 19. 文学史上,“三苏”指的是(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辙、苏舜钦 D.苏辙、苏轼、苏舜钦 2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一

5、首( )A.套曲 B.杂剧 C.慢词 D.小令 21. 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22. 李清照声声慢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A.国破家亡之痛 B.丈夫新丧之哀 C.人老珠黄之愁 D.孤苦无依之 2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A.乐府古题诗 B.新题乐府诗 C.新乐府诗 D.七言律诗 24. 柳永八声甘州着力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两地相思之哀 B.羁旅行役之苦 C.国破家亡之痛 D.报国无门之愤 25. 西厢记长亭送别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 )A.泪添九曲黄河溢 B.碧云天、黄花地 C.昨宵今日,消

6、减了小蛮腰 D.伯劳东去燕西飞 26. 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A.张仪 B.苏秦 C.冯谖 D.田文 27. 下列议论文中,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快乐 D.论毅力 28. 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 “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A.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B.国都的三分之一 C.参加国之一 D.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29. “陌上桑”是( )A.新题乐府诗 B.词牌名 C.曲牌名 D.汉乐府诗 30. 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A.五十步笑百步B.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C.如何养生丧死无憾D.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

7、民加多31. 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家是 ( )A.胡适 B.闻一多 C.周树人 D.周作人 32. 下列语句中,论述“小康社会”特点的语句是( )A.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D.男有份,女有归 33.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 )A.“魏策” B.“齐策” C.“赵策” D.“秦策” 34. 秋水的作者是( )A.孟轲 B.庄周 C.朱自清 D.苏轼 35.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战国策 36. 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绝句 D.五言古诗 3

8、7. 先秦人物颖考叔“食舍肉”的故事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38. “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A.陈情表 B.秋水 C.行路难 D.兵车行 39. 谏逐客书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 C.逐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 40. 陌上桑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 )A.刺史调戏罗敷 B.罗敷美貌并热爱劳动 C.罗敷严词拒绝刺史的调戏 D.罗敷夸夫 41. 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隐喻 B.寓言 C.典故 D.排比 42. 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9、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3.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论证的基本特点是( )A.比较论证 B.连锁推理 C.对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D.类比论证和连锁推理 44.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D.国语 45. 陈情表中作者化解了自己所陷入的矛盾危机,是由于( )A.晋武帝的同情B.表现了不合作的态度C.自己远离中央朝廷D.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特点46. 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大同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毅力 D.秋水 47. 下列语句中,论述“大同世界”特点的语句是( )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10、C.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D.男有份,女有归 48. 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49. 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50. 陶渊明现存诗歌作品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 )A.咏怀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咏史诗 51. 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 )A.心中的恋人 B.日本的妻子 C.心目中的的祖国 D.未实现的梦想 5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是茅盾创作发表的( )A.林家铺子 B.子夜 C.

11、残冬 D.秋收 53. 断魂枪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A.铺垫 B.象征 C.对比 D.类比 54.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A.在酒楼上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 D.伤逝 55. 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 56. 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 )A.王三胜卖艺 B.孙老者求艺 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57. 断魂枪中的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小顺子 D.孙老者 58. 1946年7月,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 )A.重庆 B.上海 C.昆明 D

12、.南京 59.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 )A.美的历程 B.美学散步 C.西方美学史 D.七缀集 60.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61. 1921年7月,在日本发起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的除郭沫若外,还有( )A.鲁迅 B.茅盾 C.闻一多 D.郁达夫 62. 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是( )A.胡风 B.郭沫若 C.周杨 D.鲁迅 63. 诗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 )A.猛虎集 B.志摩的诗 C.翡冷翠的一夜 D.云游集 64. 论毅力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

13、进,吾往也”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类比、对比 65. “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话出自( )A.围城 B.洗澡 C.论快乐 D.谈时间 66. 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 )A.工笔美文 B.“冰心体” C.西化白话文 D.“新文艺腔” 67. 故都的秋是一篇( )A.抒情散文 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 D.游记散文 68.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A.富兰克林 B.培根 C.黑格尔 D.伏尔泰 69. 小说麦琪的礼物的象征含义是( )A.指西方圣诞节圣诞老人馈赠的礼物B.指基督出生时送礼的三位贤

14、人C.指德拉卖掉长发买回的表链和吉姆卖掉金表买回的发梳D.指吉姆和德拉夫妇真挚而美好的爱情70. 契诃夫的著名戏剧作品是( )A.万尼亚舅舅 B.万卡 C.胖子与瘦子 D.皆大欢喜 71. “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 )A.断魂枪 B.日出 C.羊脂球 D.苦恼 72.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是( )A.法国19世纪自然主义作家B.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C.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法国19世纪现代主义作家73. 米龙老爹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是( )A.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交替 B.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C.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 D.自始至终运用第三人称 74. 在下列

15、小说中,以歌颂爱国主义精神为基调的是( )A.风波 B.苦恼 C.米龙老爹 D.麦琪的礼物 75. 欧亨利是19世纪( )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德国著名的小说家 C.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D.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二、阅读辨析 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凤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请回答:(1) 本语段的出处、文体名称及作者是( )A.莺莺传,唐传奇,元稹B.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董解元C.西厢记,元

16、杂剧剧曲,王德信D.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散曲,王实甫(2) 文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句的性质、作用及其出处按序是( )A.用典、比拟,庄子则阳、班固难庄论B.借代、讽刺,庄子则阳、班固难庄论C.引典、比喻,庄子则阳、班固难庄论D.用典、比喻,班固难庄论、庄子则阳(3) 文中运用比拟手法来表达莺莺与张生离别伤感的句子是( )A.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C.西凤紧,北雁南飞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请回答:(1) 本

17、语段的文体属性及作者姓名是( )A.慢词, 苏东坡 B.慢词,柳三变 C.小令, 苏轼 D.小令, 柳永 (2) 这一语段中体现委婉曲折抒情笔法的典型词句是( )A.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B.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C.叹年来踪迹,何事苦俺留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3) 在这一语段中,作者抒情的着眼点是( )A.自然景物 B.社会事件 C.举止行为 D.心理活动 3.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

18、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请回答:(1) 这一语段选自作者韩愈的( )A.张中丞传序 B.张将军传后叙 C.张中丞传后叙 D.张巡传序 (2) 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D.授予他

19、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3) 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

20、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 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请回答:(1) 语段中“得长者时赐一书”的“长者”是( )A.宗臣 B.相公 C.刘一 D.门者 (2) 文中“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每天晚上扬鞭骑马,赶到当权者门外等候B.每天都用鞭子赶马,到权者门前等候

21、相公C.从早到晚鞭抽坐骑,赶到当权者门前等候D.从早到晚扬鞭骑马,等候在当权者的门外(3) 文中加下划线的“殷, 孚,袭,盥栉”四个字词的正确释义按序是( )A.殷勤,浮躁,熏染,梳妆打扮B.深厚,信任,熏染,洗脸梳头C.深厚,浮躁,污染,梳妆打扮D.殷勤,信任,污染,洗脸梳头5.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请回答:(1) 本语段的文体、题目与作者是( )A.文赋,秋声赋,欧阳修B.古题乐府,关山月,陆游C.词,摸鱼儿,辛弃疾D.词,水龙呤,辛稼轩(2) 本语段中作者

22、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举止抒情 (3) 本语段所引典故中,作者正用其意的典故是( )A.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6.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回答:(1) 本语段的题目和作者是( )A.李易安声声慢 B.

23、李清照醉花荫 C.李后主菩萨蛮 D.李青莲行路难 (2) 本语段中作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举止抒情 (3) 这一语段中抒发作者“国破、家亡”伤感的典型语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7.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

24、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请回答:(1) 这段文字出于( )A.战国策秦策 B.韩非子说难 C.史记李斯列传 D.昭明文选 (2) 文中“臣闻地广者粟多”的“臣”是( )A.孟轲 B.韩非 C.商鞅 D.李斯 (3) 这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是( )A.排比、对偶增强文章美感,极富文字的形象美与音韵的节奏美B.层递、对偶增强文章气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C.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D.层递、对偶增强文章美感,极富文字的形象美与音韵的节奏美。8.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25、,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请回答:(1) 这段文字出于( )A.论语为政 B.礼记礼运 C.礼记王制 D.论语里仁 (2) 这段文字中“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大人世及”的正确释义是( )A.君子之德世代继承 B.诸侯之位嫡长相传 C.诸侯、父子、兄弟 D.天子、老师、家长 (3) 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26、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D.以仁爱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9.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请回答(1) 孔子与冉有的这段对话展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A.春秋初期的鲁国 B.春秋初期的卫国 C.春秋末期的鲁国 D.春秋末期的卫国 (2) 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

27、相矣”作为论据的性质和论证方法是( )A.名人名言、类比论证 B.事实论据、类比论证 C.名人名言、对比论证 D.事实论据、对比论证 (3) 文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老虎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焚毁B.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C.老虎犀牛挣脱锁链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密室里被焚毁D.老虎豹子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10.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请回答:(1) 本语段出于( )A.论语为政 B.论语里仁 C.论语季氏 D.论语子路 (2) 文中“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中的“颛臾”和“费”分别指的是( )A.人名、国名 B.国名、人名 C.地名、国名 D.国名、地名 (3) 文中“既来之,则安之”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安居下来B.已经来了,他们就安居下来C.他们已经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居下来D.已经使他们来了,就

29、得让他们安居下来。1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请回答:(1) 这一语段发表的时间、文体归属和作者姓名是( )A.1924年,新白话诗,闻益善B.1925年,自由诗, 闻家骅C.1926年,现代诗;闻一多D.1927年,新格律诗,闻亦多(2) 这一语段综合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30、 )A.呼告、递进、比喻、借代、排比B.设问、反复、比喻、借代、象征C.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D.反诘、递进、比喻、拟物、排比(3) 文中“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抒发的感情和修辞手法是( )A.对祖国的挚爱,借代 B.对祖国的失望,比喻 C.对祖国的挚爱,象征 D.对祖国的失望,比拟 12.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请回答:(1) 本语段在原作品中的位置、原作品题目和副标题是( )A.第三节,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B.第一节,炉中煤-眷恋年轻的祖国C.第二节,炉中煤-眷念我亲爱的祖国D.第三节,

31、炉中煤-眷念我心中的祖国(2) 作为诗歌选段,本语段抒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是( )A.比喻,托物言志 B.比拟,直抒胸臆 C.比拟,托物言志 D.比喻,直抒胸臆 (3) 文中“埋在地底多年”的“栋梁”,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的象征寓意是( )A.心中恋人今天重现青春活力,诗人心底的爱恋之情才得以倾述B.祖国母亲终于重现勃勃生机,诗人深藏心底的忧虑之感才得以消散C.消失多年的女郎又来到身边,诗人已似枯井的心田终于重现生机D.古老中华今天终于焕发出青春活力,诗人深藏心底的爱国情感才得以喷发13.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谁也没看重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

32、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请回答:(1) 这一语段的原文题目、体裁和场景事件的发生地域是( )A.江湖奇侠传,长篇小说,山东、河南;B.断魂枪,短篇小说,北京天桥C.月牙儿,中篇小说,北京皇城根D.风波,短篇小说,江南水乡(2) .这一语段在描写 “小干巴个儿”的“老家伙”时采用比喻手法突出其“眼珠”,其作用是( )A.通过眼的“深、小、亮”,表现其武功高深B.通过眼的“深、小、亮”,表现其深藏不露C.通过眼的“深、小、亮”,表现其爱艺如命

33、D.通过眼的“深、小、亮”,表现其奸猾狡诈(3) 文中描绘“这个老人”外观形象的干瘪,其作用是( )A.欲扬先抑 B.对比、反衬 C.铺垫、对比 D.反衬、烘托 1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姚纳沉默了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驹子,你就是那小驹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驹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请回答:(1) 本语段的出处、文体名称及作者是( )A.库司马姚尼奇,短篇小说,契诃夫B.门槛,散文诗,屠格涅夫C.

34、苦恼,短篇小说,契诃夫D.马,寓言体小说,屠格涅夫(2) 文中对“人、马和谐对话”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 )A.和谐 B.冷酷 C.虚假 D.冷漠 (3) 语段中“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和“那小驹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段和写作方法是( )A.拟人、类比 B.拟物、对比 C.拟人、对比 D.拟物、类比 参考答案一、作家作品知识 1-5. CDAAB6-10. DDCAB11-15. BCBCD16-20. CBDBD21-25. BABBD26-30. DABDB31-35. CCBBA36-40. DBABD41-45. DBDBD46-50. DDACC51-55. CBCBB56-60. CACCB61-65. DA ADC66-70. BBBDA71-75. DCBCC二、阅读辨析 (共42题,共42分)1.CCD2. BDD3. CDD4.C DB5.D CC6.ABB7. CDC8.BCB9. CBB10. CDD11.DC C12.ACD13.BCB14. CD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