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474154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3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 苏教版1涵盖范围本单元涵盖必修3中第一、二章,主要包括生物科学和我们;个体水平上的稳态与调节动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和人的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以及内环境稳态。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本单元是除遗传变异外,与细胞代谢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单元。(2)热点考向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稳态调节的机制及其生理意义。生物体维持稳态的实验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特点及相关实验探究。反射弧的组成及完整性分析。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体温和水盐的调节过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2、。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3)考查形式a考查内容中、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b考查内容中、多以图解、曲线等形式综合考查相关内容。c考查内容中、涉及到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以体液中几种液体的关系图为主线,系统复习三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成分及内环境稳态与调节。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以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为线索,系统复习生长素的发现、作用特点、实践应用及其他激素的产生、作用部位。(2)特别关注内环境和细胞内环境组成成分,尤其是血红蛋白。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结构的三幅图解。血糖调节的过程及平衡。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区

3、别与联系。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3)复习方法体液中几种液体关系,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间的传递通过图解法复习。血糖、水、体温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同植物激素通过列表比较法复习。掌握生物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相关的探究方法。第23讲稳态与体温调节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2.体温调节()。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细胞的生活环境(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内环境:指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3)体液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推断图示为A、B、C、D四

4、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B为组织液,则A为细胞内液,C为血浆,D为淋巴。技巧(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2)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维持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负反馈调节: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

5、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二、体温调节1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可用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表示体温。2体温的来源:体内有机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3体温的调节(1)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2)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3)意义: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会降低酶的活性,生命活动出现异常。考点一聚焦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完善下面关于体液及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图并思考回答:1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营养物质:水、无机盐

6、、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代谢废物:CO2、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细胞因子、组织胺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2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等外部

7、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3写出细胞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血浆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有2个易错点(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1.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

8、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胃中的牛奶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 BC D答案A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突触小泡

9、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内环境。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考点二聚焦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1完善下图,理解内环境的功能和稳态,并

10、思考: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直接相关的系统、器官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1)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和11层生物膜。(2)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分别在肺泡和组织细胞。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衡分析(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

11、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4稳态调节反馈调节(1)分类: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2)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3)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3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答案B解析稳态是在机体的调节作用下,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超过这个限度时,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破坏内环境稳态的因

12、素可能来自体外,也可能来自体内。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3、。1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2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物质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调节方式物质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相应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效应B细胞抗原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考点三体温调节构建体温调节模型易错警示体温相对稳定的几个易错点辨析(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3)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新陈代谢来增加产热。(4)“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14、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5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答案D解析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到40 ,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在AB

15、段,人体内酶的活性与BC段基本一致。6(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寒冷刺激下打寒颤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D项正确。1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

16、少。当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如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2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3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1不清楚氧气的来源和扩散方式2不明确红细胞的呼吸方式3对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区分不清4表述范围太宽基因突变5对血浆和淋巴的分布场所区分不

17、清6表述不准确增大题组一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1判断正误(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9B)()(2)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2011江苏,9C)()(3)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2010安徽,5B)()(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010安徽,5C)()(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10B)()答案(1)(2)(3)(4)(5)2(2012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

18、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渗透压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经典高考题)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A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的范畴;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其余两项均发生在细胞内。题组二内环境的稳态及维

19、持4(2012江苏卷,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超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D解析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A项正确;血液中缺乏钙盐会引起机体抽搐,而血液中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B项正确;超敏反应是由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时引起的,C项正确;腹泻可引起机体体液中水和盐分的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的大量丢失,D项错误。5. (2012上海卷,23)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

20、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2、3、5、8、14内环境稳态及调节4、6、7、11体温调节9、10、12、13、151. 下列有关内环境

21、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细胞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答案D解析血浆与组织液及淋巴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血浆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内环境理化性质(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葡萄糖、胰岛素和细胞因子都是内环境的成分,但胰蛋白酶分布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2011北京理综,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

22、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答案A解析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过多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肿胀细胞失水而恢复正常,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故A选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故B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细胞内液失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升高,故C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3关于下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

23、的参与才能完成B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C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答案D解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依赖于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内环境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通常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4.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B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多C中的氧气到达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处的

24、氧气浓度高于处D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答案B解析肌肉细胞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使血液的pH变化不大;中的氧气到达中,首先要穿过的1层细胞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的2层细胞膜进入组织间隙,最后穿过的1层细胞膜,故共穿过4层膜;细胞中无线粒体,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5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以后分化成的效应B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效应B细胞生活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骨髓 B胸腺C细胞内液 D血浆等细胞外液答案D解析红骨髓是淋巴细胞的来源及B淋巴细胞成熟的部位,B淋巴细胞成熟以后主要分布在免疫器官和细胞外液中,

25、当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效应B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浆等细胞外液中。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生活环境”指的是液体而不是某器官,所以不能选A、B。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该图可知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需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即则穿过

26、了8层磷脂分子层;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表示的器官是皮肤。7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网络B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答案D解析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项漏掉了免疫调节,不正确;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来源于Na和Cl,B不正确;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包括冷觉,C不正确;内环境成分的变化意味着稳态失衡,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D正确。8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

27、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淋巴、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答案C解析首先识别图中各结构名称: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组织液,为组织细胞,为淋巴,为血浆,为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状,组织液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

28、则是组织液。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中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10研究人员在室温条件下对实验小鼠进行以下处理:切除甲鼠的大脑皮层,破坏乙鼠的下丘脑,两只小鼠的其他结构保持完整。再把甲、乙两只小鼠放到5 环境中,

29、则()A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B甲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小鼠为哺乳动物,其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11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直接进入A、C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的成分C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会增加答案A解析题图中,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是淋巴,可以直接进入血浆,但是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12成年健

30、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答案D解析下丘脑为体温调节中枢,遭破坏后类似于变温动物。小鼠体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37,高于或低于该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减弱。13某同学感冒发热39 ,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答案C解析细胞中ATP不能大量积累,发热是因为机体代谢加强,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得体温上升,糖原合成减弱。此时汗液会分泌减少,尿量也会减少

31、,腹泻会导致血浆中Na浓度增加,因为水分减少。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其水的来源为 (填字母)。(2)图乙中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 ;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 ;合称为 ,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的具体内环境是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共穿过 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内存在着 物质。答案(1)B组织液水肿C、A(2)2/3蛋白质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

32、液和血浆(3)6组织细胞 (4)不会缓冲解析先将图甲中A、B、C、D液体和a、b、c、d结构判断出,再将图乙中判断准确,然后解题。15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0 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5)体温调节的中枢在 ,感受冷热的中枢在 。(6)体温恒定是 的结果,其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影响 的活性,进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7)与上图相反的环境中不会出现

33、的反应是()A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B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活动加强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含量上升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增加产热答案(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肾上腺(2)皮肤蒸发散热(3)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非条件(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5)下丘脑大脑皮层(6)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酶(7)D解析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中,从神经调节看,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内的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骨骼肌战栗);从激素调节看,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

34、动,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人的正常体温后,其散热方式主要是汗液蒸发;体温调节和感觉中枢分别为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体温恒定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若体温异常则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生命活动。教师备课资源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成分来源 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蛋白质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很低生活的细胞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2. 实验中的条件对照概念理解给实验组某种处理,

35、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在验证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的0 和80 下的对照。再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典例剖析要想证明动物血浆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就要用到条件对照。(1)实验材料:动物血浆、自来水、缓冲溶液(如Na2HPO4、NaH2PO4等)、量筒、试管若干、模拟人体血浆导致pH变化的乳酸和Na2CO3、pH计、彩色钢笔。(2)实验方案(注:所加物质的量均为2 mL)分组项目A组B组123123一蒸馏水缓冲液动物血浆蒸馏水缓冲液动物血浆二乳酸Na2CO3pH变化结果明显降低不明显不明显明显升高不明显不明显(3)实验分析:该实验既设置了空白对照,又设置了条件对照,其中A组的1和B组的1为空白对照,A组的2和B组的2为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血浆受到影响时pH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两组中的2和3对比可以推知动物血浆所起的作用原理和缓冲溶液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动物血浆对pH变化的缓冲作用。(4)注意事项实验中各种对照实验往往同时使用,如上述典例中既有空白对照又有条件对照。实验中各组材料的量如乳酸或Na2CO3溶液的量应相等。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