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69487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下)第二十三章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题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学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题新的人民的文艺。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第二次文代会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第一次文代会的影响:1.思想的

2、转变,由百音竞赛转变一种声音2.共和国文艺发展蓝本被定为延安文艺模式3.文学进入狭窄的发展渠道,众多文学资源被否定3.文学模式建立,文学进入体制化阶段2. 第二次全国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繁荣创作 背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文学艺术内部的改革。第二次文代会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60年7月22日到8月13日。背景: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备战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贤妻“反修”斗争。4. .文艺界的三次批判:(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毛泽

3、东社论宣告武训传三重罪:1.狂热宣传封建文化,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改良主义。2.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以农民斗争的失败为反寸,歌颂武训精神3.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丧失了判断能力。(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1954年,文艺界开展了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评,其中以山东大学毕业的两位文学青年_李希凡_、_蓝翎_发表的关于红楼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两文最具代表性。对俞平伯的批判深入到对五四以来整个哲学中胡适思想及其影响的批判。(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5. (名词)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文艺政策的调整:为冲破苏联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国提出“双百方针”,并在1956年第10期的文艺报上发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论,中国作协于11月召开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号召期刊正确贯彻“双百”方针。但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以及对当时政策估计的严峻性使“双百”方针昙花一现。而后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并于1961年6月召开“新侨会议”,1962年3月召开了广州

5、会议”以及于1962年8月召开“大连会议”,这三次会议体现了对文艺政策的调整,扭转了文艺界“左倾”思想6. “文革”文学思潮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2.22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伊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为文革总纲领.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3.(名词)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4.(名词)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要努力塑

6、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5.(名词)“黑八论”:“文艺黑线专政论”是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核心。它首先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6.(名词)“主题先行论”:就是说文学创作必须从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主题出发,设置作品的构架,然后再到生活中找素材编故事。这不仅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过程,取消了作家的主体性而且无论哪种体裁的创作,都要表现他们早已确定的“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

7、,走资派要打倒”的主题把文学直接用来图解政治阴谋煽动造反派与走资派进行斗争。7.地下文学:张扬第二次握手,郭小川秋歌,团泊洼的秋天第二十四章50.60年代小说1. 50年代中期以后,用长篇形式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2. 小说特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革命英雄足以的情绪基调;民主化和大众化为作家的追求方向;突出工农兵正面人物的塑造原则。 不足:文艺政治化;题材单一化;手法简单化;作家非单一化创作模糊化3. 柳青创业史反映了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

8、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梁生宝:党的忠实儿子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质,反映了创业者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外出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进山砍竹子等情节表现了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务实作风。吸收白占魁入组,耐心帮助继父梁三老汉,正确处理与郭振山的矛盾,又表现了他的忠厚、善良、真诚、淳朴性格。 梁三老汉: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梁斌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创业史的艺术特色答:(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梁三老

9、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对比手法: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农之间的矛盾。(3)语言特色: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主题思想: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朱老忠:起初表现为:勇于担当、坚韧、豪爽、讲义气、乐于助人,牢记仇恨;后来在他的性格中又融入了更多处事的谋略和方法,

10、更加重视团结的力量,变得于是更加沉着。这种性格的丰富性转变是以遇见贾湘农为分水岭的。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这种侠义心肠在朱老忠身上表现为: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朱老忠对朋友赤胆忠心,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4. 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是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革命典型,激越青春,民族危难,革命战争,坎坷爱情,造就 了坚强,隐忍,富有理想和追求的林道静。5. 李准揭示现实生活的基础不能走那条路强调走合作化道路 ;代表作李双双小传。茹志娟百合花,反思小说重要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6. 大胆干预生活:王蒙组织部

11、新来的青年人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缺点,麻木不仁。林震是有理想有朝气,富有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党员干部。 勇于冲决人为禁区,展示爱情生活: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第二十五章50.60年代新诗1. 郭小川长篇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艺术特色: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民族化,群众化,政治抒情诗,楼梯体。2. 贺敬之白毛女回延安。艺术特色:构思精巧,音律生动,中西结合。3. 雯婕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第二十六章 50.60年代戏剧1.(名词)第四种剧本:尊重生活真实形态、让思想服从于生活而不是代替生活、弘扬现实主义传统的剧本。第四种剧本(1)

12、1957年6月,黎弘(刘川)在当时南京日报上发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2)作者首先批判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三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然后提倡忠实的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在布剧之后,有洞箫横吹(海默)、还乡记(赵寻)、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王少燕)等。(3)“第四种剧本”最为突出并最值得肯定的成就: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地描写“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并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2.茶馆的艺术特色答:(1)茶馆的艺术构思是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

13、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

14、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实结合的优点。(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

15、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点在王利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3. 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内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二是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三是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以及命运对个人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于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这既与关汉卿的个性相关,同时也与市民社会积极乐观、注重现实的情绪有关。以上三个特点,融汇和发展了传统的文人文学和市民文学中最富有生气的成分,展开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面目第二十七章 50.

16、60年代散文1. 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2. 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以诗为文”上,体现在作家对散文的诗化处理的艺术尝试上。诗的构思、诗的意境、诗的结构、诗的抒情、诗的语言等,杨朔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海市荔枝蜜亚洲日出茶花赋3. 秦牧散文锐利冷峻,常识性,趣味性,思惟性实足,寓理于形的艺术特色星下集贝壳集花城第二十八章 1976-1989文学思潮1.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2.80

17、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整体发展特征: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文学本体性备受关注;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整体位移。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第二十九章 80年代小说1.(名词)“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

18、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2.(名词)寻根小说;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思考。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及作品:韩少功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3.(名词)先锋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

19、的文学。代表作家:马原,洪峰,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北村。4.王蒙 意识流小说情节淡化,理性,客观现实。代表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活动变人形人物:倪吾诚,静珍,静宜。5.刘心武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钟鼓楼。短篇小说班主任,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塑造青年学生谢慧敏形象)的心灵造成的毒害。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6. 陆文夫:苏州文学 。成名作小巷深处;1983年美食家被认为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7.高晓声的反思小说,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如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转业包产出国 人物形象:陈奂生的悲与

20、喜,使我们看到特殊时代农民的双重性格;善良与软弱,淳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陈奂生使我们发笑,但在笑中又感到心酸与悲愁。8.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典型的工业改革家,果敢善断,不畏艰险。9.张洁:女性小说方舟,祖母绿无字获第6届茅盾文学奖。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10. 谌荣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人物:陆文婷,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11.汪曾祺受戒在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受戒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纯朴淡雅的语言、自然洒脱的笔调,充满感情地抒写南方水乡的自然风光,写人的美(明子和小英子母女三人),写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形成了清新

21、的田园抒情风格。12.张贤亮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分别表现为:绿化树:非常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获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知识分子的奇特情感历程等。两者主人公仍是章永璘13.贾平凹,改革题材小说废都主题:首在关注“人之废”;关注文化之悲剧。人物:庄之蝶.腊月正月较为冷峻14.王安忆小鲍庄是寻根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长恨歌丰厚思想文化蕴含15.张承志北方的河象征原始生命型16.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艺术特色:1.词典体小说2.语言上的探索17. .莫言: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轰动文坛,1986年发表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90年代以后,主要有长篇小说丰乳肥臀

22、檀香刑蛙等。红高粱的叙述循两条线索展开,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斗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18.马原1985年发表成名作冈底斯的诱惑,苏童妻妾成群,余华活着(是余华转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现实一种第三十章 80年代新诗(名词)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归来者”诗群:新时期出现的一个诗人群体,得名于艾青归来的歌(诗集)、流沙河归来(诗)与梁南归来的时刻(诗)。其构成包括三部分诗人:一是

23、50年代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的诗人,如艾青等;二是1955年胡风事件中遭牵连的“七月”派诗人;三是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其创作特点:反思历史;关心社会问题,重视诗的社会干预作用。(名词) 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象征,隐喻,意象化一些特征。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名词) 第三代诗:第三代诗人不是属于某一个诗群的流派而是指前朦胧

24、诗人之后出现的一大批诗人,又称“新生代”,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代表诗人有韩东、于坚等人。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第三代诗歌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1. 舒婷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致橡树诗歌艺术特色:“自我”抒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隽永着人生的体悟;充盈着理想和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时代、对人生及爱情等重要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既充满着激情又温馨平和;创作的艺术表现上具

25、有探索精神,她的探索主要表现在象征的意象的运用2.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远与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第三十一章 80年代戏剧1. 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写历史而“寄深意于现实”,冰糖葫芦式结构。这是一部富于喜剧意味的正剧。2.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彼岸。野人被作者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第三十二章 80 年代散文巴金随想录共有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是巴金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收获。艺特: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第33-35章90年代文学新写实小

26、说特征: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和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缺席式的叙述; 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或无所适从的尴尬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以及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1. 池莉的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池莉的成名作)、不谈爱情方方的落日、风景。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刘恒的苍河白日梦2.女性小说:王安忆的性题材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小城之恋。陈染,林白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的私语化倾向,徐坤解构主义的写作倾向3.新生代小说作家:毕飞宇,韩东,朱文,陈染,林白,徐坤。因文学风格的差异可分为四类:哲学型;写实型;诗意型;私语型。4.先锋作家:马原,洪峰(新潮小说作家:苏童,余华,格非)5.90年代具有史诗风格,反响力最大三篇:张承志心灵史,陈忠实白鹿原,张炜九月寓言6.人文散文集:张中行负渲琐话负暄续集负暄三话。文化散文集: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秋雨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