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5467398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作品反映了他理想中的“人”,但当他目睹高贵的仁爱被污浊的邪恶大肆践踏的残酷事实后,他曾经创造的美德世界变得虚幻而遥远,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也随之黯淡。这促成其悲剧创作的繁荣。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作者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的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最终在同

2、环境和内心的势力悬殊的力量斗争中,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失败。他的悲剧作品描写了一幕幕仁慈与宽厚遭到蹂躏的惨剧,于是他笔下出现了与当初美好世界相反的局面:哈姆莱特为报父仇发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却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纯朴,相信人而又疾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带给他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受到了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

3、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看到了人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并且描绘了恶欲践踏仁厚的现实,他才对博爱的重要意义更加依恋,对世界抱有一线希望。在他的晚期传奇剧中,和解、宽恕、道德感化成为基本主题,悲剧中人的神性在道义上取得胜利,到其创作晚期才真正变成现实拯救已经趋恶的人,使其弃恶从善。哈姆莱特认为原本的人有高贵的理性,这也是莎士比亚关于“人”的一种理想。对人存在意义的追寻,使得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有共通之处,都体现出对人的超验存在的永恒意义的追求。但是,在对超验性

4、的理解上,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莎士比亚戏剧的超验性来自主体的理性作用,来自苦难的净化和对现世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体现为人性升华后所达成的精神超越,以及人在对自我有限性的触摸中所生发的对宇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他笔下的人既具有自然欲望,又具有趋善本性,用理智抑制贪欲。其成就非前期人文主义作品所能比拟,这也决定了他从世俗关照神圣,主张以神性规约人性。实现人的超拔,是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反思,他自身也成为无人能企及的文化巨人。(摘编自关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剖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莎士比亚的反映理想中的“人”的早期戏剧作品蕴含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5、B.莎士比亚的塑造新时代悲剧主人公形象的四大悲剧体现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C.莎士比亚的戏剧描写的是人们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仁慈与宽厚遭到蹂躏的故事。D.莎士比亚后期戏剧遵循了“从世俗关照神圣”“以神性规约人性”“实现人的超拔”等主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开头在对比了莎士比亚早期和后来的创作思想之后,引出了其悲剧创作的话题。B.第三段先具体分析哈姆莱特等形象的悲剧之处,然后概述了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深刻意义。C.第三段举哈姆莱特等四个悲剧人物的例子,引出了下文对莎士比亚“救赎”思想的阐述。D.文章结尾由哈姆莱特的思想引出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及

6、其戏剧作品中对“人”的理解。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残酷的现实使莎士比亚转变创作思想,悲剧作品数量大增,可见时代决定着他的创作取向。B.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主人公有着悲剧结局,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失败,是因为时代的局限。C.莎士比亚看到了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带来的恶果,他的晚期传奇剧充满了“拯救”意识。D.对人存在意义的追寻等,使莎士比亚后期戏剧作品的成就超越了前期人文主义作品的成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库,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打

7、个比方,某村庄村民每次发生交易,即通过村中广播向所有村民播送交易信息,经村民核实,把此信息记在各自账本上,就形成数据区块,这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区块串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 一是价值转移类,如虚拟货币的创生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权;三是授权管理类,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此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由于区块链具有点对点、无国界、无主权及无特定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等特征,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亦带来很多风险。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

8、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摘编自邓建鹏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必须跟上)材料二: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区块链形成“共识机

9、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区块链恰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区块链难懂?评论员讲给你听)材料三: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签上的数字身份码,就可以查看香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部信息,其中还有政府的监管信息、专业的检测数据和企业的质量检脸数据等,所有的溯源数据都可以在浙

10、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天星区块链上进行查询。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区块链试点工作,从“一朵菇”的区块链应用开始,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朵菇”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一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的身份码。菌菇从培养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人工剥袋、智能增湿、智能通风和施肥、菌菇采摘、鲜菇销售、冷藏存储、精选分拣、干货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操作信息,都加密写入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证。“一朵菇”区块链应用,只是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的600多个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中的一个,此类应用还有安吉白茶、中

11、宁枸杞、明德中药材等。(摘编自中华网区块链成国家战略,十亿商品低调上“满天星区块链”)4.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区块链是一种链式数据库和分布式账本,具有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分布式等特点。B. 区块链应用场景除价值转移、存证确权、授权管理三类外,还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C. 区块链当前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集中,涉及相关法律风险主要在授权管理应用领域。D. 区块链上的信息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有效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区块链可解决信息“存”与“证”的难题,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保证上链

12、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B. 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而区块链通过“如实记录”打通了这样的“数据壁垒”。C. 区块链能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问题,所以它能解决因信任问题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D. 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已有 600 多个,展示了区块链广阔的应用前景。6.请结合材料,分析“一朵菇”是如何借助区块链来赢得消费者信任的。(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逃 离田鑫每一次返乡归城,都像一次声势浩大的逃离。在短暂的停歇之后,众目睽睽之下动身,朝着村庄的反方向行进,把村庄扔在身后

13、,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 你看后视镜里,连群山都在奔袭,它们也似乎在拼命地逃离,而留在身后的人和物,只是没办法逃离而已。这时候,你才想起来,村庄里逃离的事物越来越多。民谚讲“莜麦上场核桃满瓤”。莜麦和核桃这两种事物最先从民谚里逃离。最初,村庄的巷子里都有一棵核桃树,从山上下来,一看到核桃树就看到家。夏天的时候在核桃树宽大的叶子下面躲日头、讲古今,关于狐狸的古今一讲就能讲一天,讲到要紧处,有叶子突然落下来,还以为是狐狸从树上下来了。有一天它的大半个身子突然枯黄,大片的叶子在夏天落下来,我们就坐在叶子上听古今,丝毫没有看出一棵核桃树逃离的端倪。后来另一半也枯黄了,这时候人们才发现,一棵核桃树在人的眼皮

14、子底下逃离了。后来,只剩下半截树桩留在原地。莜麦也是一样,明明和小麦长得没什么两样,还比小麦营养价值高,却只能成为副食,只能在小麦歉收的时候出生。小麦收割的时候,一家人从早忙到晚,收割后的小麦整齐地码放在场里,远远看上去就像个粮仓。再看看莜麦收割的时候,一个人慢慢悠悠晃到地里,割一会儿蹲在地垄上抽一锅旱烟,好不容易割完了,拉回来场里一扔,几个女人扛着连枷和麻棒就来了,乒乒乓乓一晌午,莜麦就告别了麦秆,被装进麻袋扔在粮仓的犄角旮旯里。等人们想起莜麦的时候,提起袋子,只倒出一些老鼠屎来,莜麦用这样的方式逃离了村庄。我还记得赶着毛驴驮着半袋子莜麦去集市上磨面的情形。毛驴走在我前头,我跟在毛驴身后。我

15、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揪蒲公英,毛驴一会儿啃路边的苜蓿,一会儿用蹄子刨地上的土。我们哪像个赶集的样子,简直就是享受这人间最欢乐的瞬间。女儿出生后,我带她回村庄感受乡土气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驴。我准备向她介绍并让她体验赶毛驴的乐趣,可是却扑了个空 整个村庄转了一圈,没见到一头毛驴。在莜麦逃离村庄之后,毛驴也逃离了?我甚至发现,连大地上的地交界都逃离了。它们本来是一块块的,属于不同的人。我见过分地的过程,人们用米尺将一块地准确到厘米,然后在恰当的数据范围内,分出几块,两端扔一块石头就算画出了楚河汉界,老死不相往来。没几年,这事就消失了。我跑到地里一看,哪里还有地交界啊,地已经回到了原始的样子,不是

16、被荒草覆盖,就是被机械化种植的作物填满,看不出任何分界线。地界算是在人的眼皮子底下逃离了。谁也没察觉,谁也没有为此和大地吵上一架。总觉得是植物、牲畜、物件们背着人逃离了村庄,后来才明白,人才是逃得最早最彻底的。先是一个人出去,越走越远,在别的地方安营扎寨,收起方言,混在人群中把自己打扮成村庄以外的人。然后是家人也跟着他的脚步出去了,大门上落锁之前,把储藏了几年的粮食腾空,把牲畜赶到集市上卖掉,把家具送给亲戚和邻居,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人们用一件件物品填满的四合院,重新空下来,盛放旧时光,收留麻雀和野狗。逃离,不仅改变了村庄的秩序,还把人辛辛苦苦经营下来的光景也一一抽离,表面上看,一切变得快捷简单

17、了,节奏也越来越紧凑,可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出现了一个大洞,逃离的东西越多洞越大,人感觉得孤独就越大。重新回到村庄的时候,总觉得缺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去填补,时间长了,人的心就像麦收后的村庄,变得空空荡荡。就在人们快忘记他们的时候,有一天,村庄里突然来了车队,一袭的黑色,上面裹着白布,大大的“奠”字明晃晃的,让行走的人和风以及阳光都停下来,注目。老人们从牌位上的先考某某某确认了死者的信息,这是最早一批逃离村庄的人中的一个。老人们看着这车队,这阵势,满腹感慨,扔出一句话来: 离家出走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要回来 。(摘编自2018年12月散文,有删改)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18、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散文以返乡后回城的典型场景开头,引出对逃离的思考,既给文章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又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颇见作者匠心。B.文中多处用到“扔”字,“扔”的对象有村庄、物、言语等,暗含文中人物的态度和情感,却显示出叙事者的冷峻客观,避免个人感情的流露。C .“简直就是享受这人间最欢乐的瞬间”一句,作者以眼前之“我”评价过去之“我”,在感慨过往快乐的同时,表明的却是现在的遗憾。D.本文写逃离事物多用拟人,将乡村的一草一木都写活了,在叙写故事时,则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和抒情等手法,丰富多样。8.结尾处为什么说“离家出走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要回来”?请结合文章说明。( 6 分) 9

19、.本文在选材、结构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本文赏析。( 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杜悰,字永裕。时岐阳公主,帝爱女。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太和初,迁凤翔忠武节度使。入为工部尚书,判度支。会公主薨,悰久不谢,文宗怪之。户部侍郎李珏曰:“比驸马都尉皆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故悰不得谢。”帝矍然,始诏杖而期,著于令。会昌初,为淮南节度使。武宗诏扬州监军取倡家女十七人进禁中,监军请悰同选,又欲阅良家有姿相者,悰曰:“吾不奉诏而辄与,罪也。”监军怒,表于帝。帝以悰有大臣体,乃诏罢所进伎,有意倚悰为相矣 。逾年,召拜检

20、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度支。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徙西川。时方旱,道路流亡藉藉,民至漉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取陂泽茭蒲实皆尽,悰上表以赈之。始,宣宗世,夔王以下五王处大明宫内院,而郓王居十六宅。帝大渐,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等以遗诏立夔王,而左军中尉王宗实等入殿中,以为归长等矫诏,乃迎郓王立之,是为懿宗。久之,遣枢密使杨庆诣中书,独揖悰,它宰相毕誠、杜审权不敢进,乃授悰中人请帝监国奏,因谕悰劾大臣名不在者抵罪。悰遽封授使者复命,念谓庆曰:“上践祚未久,君等秉权,以爱憎杀大臣,公属祸无日矣。”庆色沮去,帝怒亦释,大臣遂安。会黔南观察使秦匡谋讨蛮,兵败,奔于悰,悰囚之,劾不能伏节。

21、有诏斩之,悰不意其死,骇愕得疾卒,年八十,赠太师。葬日,诏宰相百官临奠。赞曰:悰世当国,亦无足讥。贤矣哉!(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九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B.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C.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D.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悰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驸马都尉/11.下列对文中

22、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判,以他官兼代某职,一般是中央官员保留原职,出去兼任地方官员。另“领、行、知、兼、守”等 也表示“兼代”。B.矫诏,伪造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书,现代可理解为“故意曲解或有意歪曲事实”,文中指“假传皇帝的遗诏”。C.监国,常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多为太子)留守宫廷代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D. 赞曰,是源于汉书论赞的主要形式,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类似,后代史书多把汉书“赞曰”作为规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悰身居高位,为人遵守规制。他娶皇帝女儿岐阳公主为妻,公主死后,

23、他替公主服丧,长时间不上朝,以致遭到皇帝责怪。B.杜悰体恤民情,关注百姓疾苦。四川大旱,闹饥荒,百姓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他上奏此情,请求朝廷开仓放粮。C.杜悰刚正不阿,支持懿宗为帝。对太子监国和弹劾大臣之事,不同意枢密使杨庆他们的做法,他大骂杨庆,之后杨庆沮丧地离开。D.杜悰爱惜同僚,最终抱憾病逝。秦匡谋战败而逃,杜悰参劾他不能殉节,但朝廷的决定出乎意料,杜悰因惊愕患病去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帝以悰有大臣体,乃诏罢所进伎,有意倚悰为相矣。(5 分)答: 。(2)上践祚未久,君等秉权,以爱憎杀大臣,公属祸无日矣。(5 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

24、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三十年前好用工吴澄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注)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B.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C.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

25、难办到的。D. 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15.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中 “ , ”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两句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廉颇“引车避匿”,他“ , 。”体现了他国家利益至上的准则。 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熬”字的分

26、量和境界,平时也许觉不出来,关键时刻高下立判。最有_的是竞技场上的_。就拿摔跤、柔道等赛事来说,双方体能势均力敌,竞技水平旗鼓相当。刚交手时难解难分,几个回合下来,筋疲力尽,特别是到了_阶段,就看谁能经得住“熬”了。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强,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谁的心理脆弱,精神崩溃,最终“熬不住了,谁就必输无疑,前面的拼搏_。在“熬”的过程中,力量和胜负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在最后关键时刻决定了输贏。平常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论是熬得出名堂,还是熬不出名堂,都得熬。问题是要理性地认识这个“熬”字,辩证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

27、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沉溺,处逆境不服输的,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像智者告诉我们的那样,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岁月熬人也树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说服力较量相持付诸东流B.含金量对峙对抗前功尽弃C.说服力对峙对抗付诸东流D.含金量较量相持前功尽弃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问题是要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B.要做的是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C.问题是要辩证地认

28、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D.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19.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熬掉的是幼稚,熬得的是成熟;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B.熬出的是淡定,熬去的是浮躁;熬得的是成熟,熬掉的是幼稚C.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熬掉的是幼稚,熬得的是成熟D.熬得的是成熟,熬掉的是幼稚;熬出的是淡定,熬去的是浮躁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

29、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诚然,文化符号 ,为外国民众所认识,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面对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中国科学院称未来十年会针对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做一些新的部署。一是超算,我们自主研发的超算系统,已经应用到气象预报、分子设计等领域,还可以用到基础性的研究、宇宙学研究等领域;二是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

30、,比如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等,我们争取将来在第二期攻关时聚焦于国家最关注的重大的领域,并集中我们全院的力量来做。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以伟大诗人屈原长诗天问命名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奔向宇宙“星辰大海”中的火星,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首创一次性实现环绕火星探测、着陆火星并进行巡视探测,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和全球深空探测领先者行列。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中国科学家有望在火星生命

31、信息、火星形貌、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科学成果,并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材料二“越是难走的路越要走一走”,独立自主的探测工程体系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制。火星探测器研制团队顶住技术难、任务重、节点紧的压力,攻克系列关键技术,克服疫情影响,舍小家为国家,几个月奋战在文昌发射场,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材料三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卡尔萨根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在2021年度校园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向全校师生作一次发言。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C (“

32、莎士比亚的戏剧描写的是人们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扩大了范围,从第二段来看,“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雅典的泰门的主人公的特点)2.A (“文章开头在对比了莎士比亚早期和后来的创作思想之后”错误,文章开头并没有对莎士比亚前后创作思想对比的表述,只是阐述了莎士比亚创作思想变化的原因)3.D (A 项,“时代决定着他的创作取向”错误,莎士比亚因为认识到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这才加大了悲剧作品的创作力度,因此只能说他的创作思想决定着他的创作取向,时代因素只是通过影响他的创作思想,间接影响着他的创作取向。B 项,“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以偏概全,造成他们悲惨结局的原因还有他们无

33、法克服自身的局限等。C 项,“莎士比亚看到的是“人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而非“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4.C 解析:C项,“涉及相关法律风险主要在授权管理应用领域 ”错误,原文“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 ”“这个领域” 指的是金融相关领域。5. B 解析:B项,“通过如实记录打通了这样的 数据壁垒” 错误,原文“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 ,可见“如实记录” 是实现的结果而不是打通的方式。6. 借助区块链 “不可篡改”“不可伪造” 的特点,真实存证“一朵菇” 的所有信息。借助区块链 “

34、分布式” 的特点,让“一朵菇”的信息全网见证、全网共享。消费者通过扫码可溯源求证产品信息,从而信任“一朵菇” 。解析:答案信息主要来自材料三: “ 一朵菇 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一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的身份码”借助区块链 “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点;“菌菇从培养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人工剥袋、智能增湿、智能通风和施肥、菌菇采摘、鲜菇销售、冷藏存储、精选分拣、干货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操作信息,都加密写入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证” 借助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签上的数字身份码 所有的溯源数

35、据都可以在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天星区块链上进行查询” ,借助区块链建立信任。7 B 解析:“能避免个人情感的流露” 错,从各处语境来看,虽然写出了作者的冷静客观,但背后隐藏的却是作者的对乡村的一片深情。8 人连同物的逃离越多越久,必然会造成心灵的空虚,需要回来寻找精神的慰藉。(逃离者的角度)老人们如此感慨归来者,表明他们对逃离者逃离行为的感慨、反思。(说话者角度);逃离乡村的时间即使很久,也要回归,体现出生者和死者都对乡村故土同样依恋。文章以此作结,体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叶落归根、回归故土的思考。(作者角度)评分说明: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9 选材方面:材料丰富多样(特征1

36、分)。有对核桃树下听故事场景的描写,有对儿时欢乐情景的追忆,还有地界消失的议论(结合文本分析1分),使文章全方位、多角度体现出逃离的种种情形,内容更加充实,主题更加突出。(效果1分,效果方面指出一点即可)结构方面:层层推进。尽管人是最早逃离的,但是作者却先写草木和牲畜的逃离,这样的写作安排使文章内容逐步深入,逐步揭示主旨,有利于引导读者对逃离行为的深思。(或结构方面:严谨完整。开头的返乡与归城,以及整篇文章的逃离与回归,形成大圆环套小圆环的结构模式,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形成严密整体。评分说明:选材和结构方面特征1分,结合特征分析1分,效果1分,共计6分。10. D(“择”做“李吉甫”的谓

37、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B;“大臣”修饰“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AC。故选 D。)11. A(“另守”等也表示兼代”错误。“守”不是表示兼代官职,是治理、管理、担任的意思。)12. B (百姓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错误。由原文”时方旱,道路流亡藉藉,民至湮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可知,当时正发旱灾,道路上满是逃荒的人,百姓到了滤取河渠里漕运散落的米充饥的地步,百姓还把它叫作“圣米。由此可知,是百姓到河渠里滤取漕运散落的米充饥,而不是在渠旁等官府漕运来的圣米。13. (1)皇帝认为杜惊有大臣的风度,就下令停止进献歌舞女伎,并有依靠杜惊当宰相的打算。(以:认为。体:风度。罢:停止。有

38、意倚惊为相矣: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 “有倚惊为相意矣。意:打算。)(2)皇帝即位不久,你们掌权,凭自己的爱憎杀大臣,你们这辈的灾祸不用多久了(会来到)。赋分点:(践祚:即位。秉权:掌权。以:凭借。公属:你们这辈。)14.A【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A。15.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

39、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解析】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了。“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一毫非莫入胸中”是值得深自警惕啊!这一句同样是从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格言变化来的。此题可根据诗中的“

40、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第三点;根据“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概括最后一点。16.(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7.A; 18.D; 19.C解析:17.一、二空缺所在的句子是进一步强调后面的例子具有说服力,所以选择“说服力”。“对峙”指双方各自保持原有的状态,互不让步,也不进攻根据后文“刚交手时难分难解”,可知应选较星。“较星”指一比高下,“相持”指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强调力量、毅力的持续性。“对抗”指挑战抵抗、对立、抗拒、抗衡

41、,更多地强调状态。根据语境“刚交手时难解难分,就香谁能经得住熬了”可选择“相持”。第四处,付诸东流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若流水冲走了一样。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付诸东流”的词义包含“前功尽弃”,故此处用“付诸东流”。18.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问题是要理性地认识这个熬字,辩证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了应有的境界来”,经辨析知这个句子的语病是搭配不当,“理性地认识,辩证地面对”,应改为“辩证地认识”“理性地面对”。这样就排除了A. B两项。C项,把”了”去掉。19

42、.根据前文的文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沉溺,处逆境不服输的,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选项给出的语句要注意逻辑关系和顺序,“浮躁”“淡定”“幼稚”“成熟”以上几个词语根据文意的把握,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 20.答案: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有助于中国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以便全面了解中国文化21.答案:面对美国的打压,中科院将做出新部署,把超算运用到新的领域,聚焦国家最关注的核心技术和原材料。22.作文解析:一、材料内容材料一篇幅较长,主要呈现的是“天问一号”等航天成果与科研价值,其中“自主研发”“首创”“原创”等字眼,又让我

43、们看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材料二讲述研发过程中,科研团队攻坚克难,脚踏实地攻关,无私奉献,厚植家国情怀。由此,我们可进一步把握和界定科技精神的内涵,如矢志不渝、赶超先进的报国情怀,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科研品格,始终砥砺迎难而上、协同攻关的学术信念材料三相对而言理解难度较大,这句话出自人教版必修三教材宇宙的边疆一文,作文卡尔萨根是是美国天文学家。这句话谈的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既表现出作者对人类智慧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决定性意义的认识,也显示出人类完全能够用智慧彻底了解宇宙的奥秘

44、的信心。联系前两则材料,材料三可作为作文的主题升华部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技探索应着眼于大格局,为整个人类的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二、任务情境任务情境中有如下几点引起重视:对材料的思考和感悟,“拥抱星辰大海”主题,校园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发言稿,面向全校师生。首先,写作内容应以材料为出发点、切入点,不宜行文伊始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其次,写作主题是比喻性的,“星辰大海”可理解为科技理想、未来等,“拥抱”可理解为怀揣、展望等。最后,写作情境是中学生现实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情境,发言稿应契合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师生听众等要素。因此,发言稿的落脚点可以是:航天精神、

45、科技精神对于科技节的指导意义;呼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在探索实践中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等;认识科技精神对于个体能力提升和学业成功、对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价值和意义等。参考标题:扬科创之帆,游时代之海迎科技之风,览星河之无穷以科技为舟,驶向星辰大海创新进取,探宇宙之无穷乘探索之船,驶未来之海拥抱星辰大海,眺望美好未来探索宇宙奥秘,拥抱星辰大海勇于开拓创新,共赴星辰大海求索路漫漫,问天永不止让科技为时代领航向星辰大海启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星沉海底当窗见,科技长风上九虽为星尘,向往星辰问题诊断:对材料重点把握不准,泛谈科技的重要性;

46、完全跳出材料中航天领域话题,只谈科技对企业、生活的影响;未兼顾三则材料,或只作引用而无分析;罗列从古至今的科学成就,而无深入分析的论点;任务情境感弱,只在开头结尾有形式上的问候与感谢;科技相关素材匮乏。【参考译文】杜悰,字永裕。当时岐阳公主是皇帝最疼爱的女儿。按照老法规,大多选择亲戚将相家的男子做女婿。皇帝命令宰相李吉甫挑选大臣的儿子,都推辞有毛病,不能入选,只有杜悰入选了,在麟德殿召见。婚礼后,任杜悰力驸马都尉。太和初年,升为凤翔忠武节度使。回朝任工部尚书,兼任度支。碰到公主逝世,杜悰长时间不上朝谢恩。文宗皇帝责怪他。户部侍郎李旺说 “按规定驸马都叶要替公主穿斩衰的丧服三年,所以杜悰不能上朝

47、谢恩。”皇帝悰惧, 才命令杜悰持杖守一 年丧,写在法令里。会昌(唐武宗)初年,杜悰任淮南节度使,武宗皇帝命令扬州监军选取十七名教坊的歌舞女伎进献宫中。监军请杜悰一起选取,又想察看挑选清白人家的美女,杜悰说 “我没有奉皇帝命令就参与这件事,是犯罪。” 监军发怒, 向皇帝上表章(打小报告)。 皇帝认为杜悰有大臣的风度,就下令停止进献歌舞女伎,并有依靠杜悰当宰相的打算。过了一 年,召回朝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度支。(杜悰)调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调西川节度使。当时正发旱灾,道路上满是逃荒的人,百姓到了滤取河朵里漕运散落的未充饥的地步,百姓还把它叫作 “圣米”。池塘沼泽里的菱角香

48、蒲草被百姓吃完了,杜悰上表朝廷请求放粮救济。当初,在宣宗朝,夔王以下五个王住在大明宫内,但郓王住十六间屋。皇帝病危,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等人根据皇帝遗诏立夔王当皇帝,但左军中肘王宗实等人进宫殿里,认为归长等人是假传皇帝遗诏,于是迎接郓王立为皇帝,这就是鲍宗。 过了好久,派枢密使杨庆到中书省,只对杜悰拱手行礼,其他宰相毕訰、杜审权不敢进见,(杨庆)于是把宦官写的请太子代掌国政奏章交给杜悰,趁机告诉杜悰弹劾没有在奏章上答名的大臣,并且还要治他们的罪。杜悰立即封牢奏章交给使者回复命令,愤怒地对杨庆说:“皇帝即位不久,你们掌权,凭自己的爱憎杀大臣,你们这辈的灾祸不用多久了(会来到)。”杨庆沮丧的离去,皇帝的怒气也消了,大臣于是都安下心来。适逢黔南观察使秦匡谋征讨蛮族打了败仗,奔逃到杜悰处,杜悰把他关押起来,参劾他不能殉节而死。朝廷命令处死他,杜悰没有想到他会荻死罪,因惊愕得病死去,享年八十岁,追封为太师。下葬的那天,皇帝命宰相百官去奠祭。赞语说:杜悰当权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可以讥讽的。他是个贤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