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15466903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0-归砚录】中医系列书(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1归砚录】中医系列书.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睦就好.归砚录书名:归砚录作者:王士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 目录篇名弁言属性:吾族系出安化,籍隶盐官。十四世祖迁于海盐之水北,十九世祖复归于原籍之旧仓.乾隆间,曾王父遭海溢 之患,携吾祖吾父侨居钱塘。嗣为吾父娶于杭,生余昆季六人,而殇其三,故虽行四而字孟英。尝忆吾父之归葬 曾王父暨大父也,谓先世邱垄所在,意将挈家回籍而未逮。道光纪元,府君遽捐馆舍,时余甫十四,童昏无知。家无担石储,衣食于奔走有年,不获时省祖墓,罪戾实深,而敝庐数椽,

2、地土数亩,亦遂悉为人 .是以先府君之葬,势难归 祖茔。因循重载,吾母命卜地仁和之皋亭山,以为海昌便道,子孙易于祭扫,余敬谨恪遵。先孺人弃养,即合葬焉.迨癸丑春,金陵失守,杭城迁徙者纷如.窃谓吾侪藉砚田以糊其口,家无长物,辛丑之警, 有老母在,尚不作避地计,况今日乎!第省会食物皆昂,既非寒士之所宜居,而婚嫁从华,向平之愿亦不易了, 倘风鹤稍平,可不继志以归籍耶?余虽未有子,而女已多,从子亦数辈,必乘其年尚幼稚,俾乡居以习于俭约, 斯谓遗之以安.然族已久疏,怅难如愿.先是有嘉兴谢君再华者,端人也.家于杭之保佑坊,以白手致小康.甲 辰春,余谓其地将有郁攸灾,嘱其移居,从之。及秋而不幸余言偶中。谢以获

3、免感于心,至是曲为余筹之。久之, 引一人来曰此管君芝山也,与我为垂髫交,醇谨朴诚,一乡称之。世居海昌北乡之 溪,地既幽僻,俗亦淳良, 小有市廛,颇堪栖隐,距海较远,水患无虞.子欲归故乡,盍与结邻乎?余闻之慰甚,遂与订交。既而偕弟季杰, 舟往访。至其地,如渔人之入桃源,且有朱姓旷宅,愿我赁,心益喜。返杭告庙而卜之吉,季杰复谋诸赵君笛楼,得壬占曰利久居,宜子孙。而会垣僦居之屋适易主,爰诹吉携眷往家焉。时咸丰五年乙卯冬十月中浣三日也。回思先府君以四十九岁弃诸孤,余昨岁之病,几如汤睢阳与父同寿。然而一事无成,虚延人世,霜侵两鬓,余年几何.赖良 友启余,得以勉承遗志。谢君之德,曷敢以忘!而机缘相凑,殆亦

4、先人之灵有以默相欤?设谓无田可归,必待买山有资,则岁不我与。 此志而弗能偿者,举目皆是也。余窃悲之。乃余自失怙后,即携一砚以泛于江、浮于海, 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以归籍,人皆患之,而余载砚时游,亦足以行吾之痴,而乐吾余年,他非所知也.游时 偶有所录,渐积成卷,题曰归砚。盖虽以砚游,而游为归之计,归乃游之本也。因识其归之所以于简端,以 为序,并示我后人. x咸丰丁巳冬十一月下浣安化后人南渡第贰十七世半痴王士雄书于吴门归棹目录篇名序属性:盖闻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医相皆能挽造化之权,故先哲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语也,迨世风日下, 医道日衰,良者罕见矣。王公孟英,博雅君子也。储八斗之才,富五车

5、之学,而尤长于医,疗疾之神,人莫能测. 着有医学丛书十六种,阐明至理,井井指陈。其医案十四卷,治法益昭,发前人之未发,悟前人所未悟,上追 灵、素,下纂诸家,抉其奥以显其幽,存其纯而纠其缪,道明世俗之风,说尽暗昧之弊,分混淆,别邪 异,千古流弊,一旦而消,万世蔽蒙,一朝而破,功盖前贤,学垂后世,证无巨细,恻隐常存,卓识敦行,诚人 所不能及也。往岁归隐海昌,惜兰女辈,未能负笈以从,而钦佩之心,不能自已.兹先生草归砚录以明志,因不揣谫陋而为之序。 x时丙辰三月中浣仁和彭兰媛敬撰x 目录篇名题词属性:挥手湖山意洒然,卜居林野爱幽偏。济时有道同良相,涉世无机是散仙。重庆渊源宏旧绪,存仁着述富新编。相逢路

6、较前时近,易棹王猷雪夜船. x丙辰春仲秀水愚弟曹大经海槎x喜从桑梓话樵渔,境僻溪环好结庐。非有闲情耽水石,每寻佳趣到琴书。折肱道契孙思邈,苦口言符陆敬舆。 不尽忧时怀古意,且开小圃灌春蔬。 仁心古谊继忠州,千顷波涛一叶舟。书可活人常小试,才堪医国切先忧。艾溪老宿牵离绪,秀水耆英慨旧游。惆怅生平师友谊,灵根天爵要交修。 世态模棱静里参,有时扪虱纵清谈。灵兰独悟能砭俗,甘蔗旁生祝梦男。把卷闲宜窗卧北,着书名若斗垂南.会当一遂缁衣好,一棹双桥益访三。 几岁疮痍未息兵,桃源小隐谢浮名。高文纵笔千言当,妙语挥犀四座倾。世外神仙留橘井,山中风味足 羹。 一编自有千秋业,不独归来砚可耕。 x丁巳长夏宜春晚生

7、袁凤桐敬民回溯神交两载余,获亲光霁快何如!名山着述穷元奥,济世襟期藉发摅。妻子一廛甘小隐,丹黄四壁爱吾庐. 新编借富规时意,许我先窥未见书。 x戊午仲夏同邑教弟周在思贰郊曲水回环一碧流, 溪地僻乐清幽。居非近市耽歌啸,家有藏书供校雠。良相救时同妙手,奇方获解豁双眸。 先生此道肱三折,苦口言如药石投。高旷襟期志气恬,不贪为宝励鸡廉.功深著作琳琅富,学究岐黄岁月淹.种杏成林追董奉,抚松归隐似陶潜。 孱躯一再叨仁术,黍谷回春勿药占。 x戊午新秋归安女史章华征 生不为相当为医,一扫寰宇之疮痍.吸水直须穷上池,洞烛 结如燃犀。真宰上诉阊阖披,乃许司命侔神祗.我观毒药供医师,十失三四犹次之,食不制兮事不稽

8、,无怪使我生狐疑。吁嗟乎!富贵溺心鼎炉欹,功利夺人龙 虎飞,群魔欹正艰且危,乾坤不交坎离暌.世事如云类若斯,灵丹一粒珍刀圭。王君抱砚归溪,布衣蔬食甘掩 扉,着书索隐探渊微,世人未见惊新奇。天鸡 旦醒梦迷,名山一席传者谁! x己未春仲仁和赵梦龄菊斋氏x 先生自是人中龙,贰十八宿罗心胸.岐黄术欲追上古,卢医扁鹊将无同!偶然著作归砚编,阐扬至理开 蚕丛。笑他世上争名客,蕉鹿繁华驹过隙。恬淡真如张季鹰,逍遥直似陶彭泽。转瞬沧桑事可悲,吴山看遍劫灰 飞。申屠卓识先归隐,早向 溪掩竹扉。辋川庄好春风静,扁舟似入桃源境。屋后时闻 乃声,门前且看桑榆景。 避乱重来访旧游,依然把酒话田畴。当年曾起膏肓疾,回首而

9、今已十秋。受恩深愧酬无力,坎HT愁常泪沾臆。往事凄 凉 不忍谈,故园今已生荆棘。何日三吴息战争,与君相约结比邻。砚田同作归耕计,对榻西窗论道经。 x庚申孟夏仁和世侄胡耀曾荣甫x 溪深处结茅庐,遍地疮痍孰疗除?惟此石交堪与共,归来且着活人书。 遁世逍遥寄睡乡,回春妙手擅岐黄。编成小录千秋业,重庆遗书合瓣香。 把卷蓬窗动旅怀,申江一棹与君偕。思归已是无家客,凄绝当年赐砚斋。x同治元年仲夏钱塘后学戴穗孙x 篇名跋属性:是书镌于杭,托徐君亚枝校雠。庚申春,刻甫竣而杭垣失守。迨援兵来,贼遁去,杭人虑其复至,率迁避,承胡子荣甫挈版畀余,顾僻乡无攻木之工,迄未修校。辛酉秋,海昌日蹙,余携以栖于濮院,改字梦隐

10、.迨季冬,杭垣复陷,海昌亦溃,余不能归.今夏更携以至沪。有元和金君 斋者,读余书有年,亦窜难在此,适霍乱大行, 市医罔措, 斋遍搜坊间霍乱论,大声疾呼以告人曰指南在是,毋走歧途!因而救全者不少。且尝于乙巳年,辑转筋证治一书于姑苏,书中多采刍荛,惜版已毁,余亦未之知也. 斋与仁和周鹤庭茂才同寓,始知 余在沪。六月十九日,遂来订交。善气迎人,使我如坐春风中。序齿长余两岁,乃殷殷然必欲执贽门下,余何敢 当!而谦光下济,益可见其虚心好学之不可及矣.既而余有瀛洲之游,爰以此版托其修校。比返申,业已蒇事. 余方快遇心交于萍寄之时,将出诸稿以质正之,并欲重订霍乱论,以补前刻之未备。讵八月贰十八日乙夜陡 患霍

11、乱,诘朝吴县华君丽云速余往视,已形脉两脱,音嗄汗淋,亟授参、苓,莫从挽救.呜呼!余不觉涕下之如 雨也。回忆亚枝于申春闭城后,溘然而逝;荣甫于酉冬城陷后,未闻下落;赠言诸君如海槎、菊斋、贰郊,并归道山;敬民孑身窜难来申,于六月十七日哭母身亡,年甫三十一,尤可伤也;彭、章两闺秀,亦已化去。是书之成,皆 不及见。而余曩刻医书十种,版尚在杭,谅化劫灰.梦境如斯,能无感慨?且知己零落殆尽,更何从而析疑问难哉!因笔以识余痛。 x同治元年八月梦隐又书于上海之随息居x 目录篇名卷贰属性:问丹溪谓人身阴不足,景岳谓人身阳不足,君以为孰是?余曰人身一小天地,试以天地之理论之。阴阳 本两平而无偏也,故寒与暑为对待,

12、昼与夜为对待。然雨露之滋、霜雪之降,皆所以佐阴之不足,而制阳之有余。 明乎此,则朱、张之是非判矣. 周公谨云北齐高纬以六月游南苑,从官 死者六十人,见本纪。而通鉴书曰“赐死”,“赐”乃 “”字之讹耳。纲目乃直书曰“杀其从官六十人”,而不言其故,其误甚矣。尹起莘巧为之说曰此朱 子书法所寓,且引孟子杀人以梃与刃而政之,说固善矣,然其实通鉴误之于前,纲目承之于后耳. 纬荒游无时,不避寒暑,于从官死者尚六十人,则其余可知矣.据事直书,其罪自见,何必没其实哉!余按暑 杀人,自古为烈。而儒者既误以“ ”为“赐”,医者又妄以暑属阴,几使卒死于 者冤无可诉。叶天士先生尝 云热地如炉,伤人最速。可谓要言不烦,足

13、以唤醒后人。 宋逸士刘卞云人多以嗜欲杀身,以货财杀子孙,以政事杀百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吾无是四者,不亦快哉!愚谓学术杀天下后世,医书亦其一也,着术家当何如兢兢乎?蠡海集云观心字之义,大有旨哉.其为象也,左点以配木,右点以配金,在上之点微挠而尖锐以配火,在下则曲钩而挠起以配水。盖元武之神,贰物在下之象为多。肾亦贰枚也。此四行岂不亲切乎?土亦寄下,以水、土同行耳。 又云五行五气,死中有生之义存.如耳为肾窍属子,阳金死于子,而阴金生焉;鼻为肺窍属酉,阳火死于 酉,而阴火生焉.是以耳能司听,鼻能司臭也。愚谓鼻塞治心,耳聋治肺,亦本此义。 又云北斗位北而得七,为火之成数;南斗位南而得六,为水之成数此乃

14、阴阳精神交感之义也.日生于东, 乃有西酉之鸡;月生于西,乃有东卯之兔此阴阳魂魄往来之义也.人身之肝位在于右,而脉诊却见左手;脾位在左,而脉诊却见右手此亦阴阳互藏其宅之义也。 又云男子之气始于子,子在下起坎,为男而位北也,故男子气钟于外肾,外肾者,督、任贰脉之交也;女 子之气始于午,午在上起离,为女而位南也,故女子气钟于两乳者,肺、肝之脉始终也。 雷艾陵精理学,尝云欲亦原于天,舍欲不能独为理。天有理有气,人得其理以成性,得其气以成形。有形而 有欲,性即天之理,而欲者天之气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使无饮食男女之欲,则无所谓邪,又安有所谓 正,而理亦无从附以见。又何殊于释氏绝色、声、香、味,而归

15、于虚无寂灭之道哉!愚谓圣贤教人不过窒欲、节 欲、寡欲而已,强人绝欲,则不近人情矣。艾陵所言,真通儒之论. 星甫野语云庐江姬氏妇,母女皆无谷道,便遗悉由前阴,而不害生育。其女嫁后,婿家欲退婚而涉讼,邑宰刘公为干据其母供,麾令入内室,夫人质验而讼遂息。刘判有“尾闾偶阙,无亏种玉之田”云云。愚谓此异禀也, 昔所未闻,故录之. 四库全书提要谓魏氏续名医类案网罗繁富,变证咸备,惜编次潦草,不免芜杂。愚按此书十一卷疟门陆祖愚治陈雅初案后云己丑长至后一日录是案.嗣考仁和胡书农学士先友记云魏君没于乾隆壬辰.然 则以六十卷之书,仅三年而蒇事,虽极敏捷,殆不过草创初就耳。倘天假以年,重为删定,断无以上诸病矣.兹

16、录拙校数条,博雅正是。 卷四中寒门按语余有凌贰官案可参.愚尝通部展阅,并无凌贰官之案,恐即热病门凌表侄案耳.前后称谓 不一,如何参考?其为初创草稿,而非定本也灼然可见. 厥门后贰条是魏案。 凡属外淫,皆曰感证。魏氏所编虽首列伤寒、瘟疫贰门,而风温、湿温阙然未备,乃于第六卷列感证一门,殊为含混,盖外感颇疏也.杨氏子至宋复华各案,皆其治验,率内伤挟感耳。 魏氏谓伤风误表,多成劳损,谆谆致戒。愚谓此特其一面也,亦有因邪未清而误补以成劳者。雍、干间,歙 人吴澄字师朗者,着不居集一书,专论外损,自成一家.虽用法未尽善,而其言不可废也。本门末条是魏案。热病门喻案,面足浮肿云云。魏氏谓面肿可云,足肿则未确,

17、终是血不配气耳。愚按肺主一身之气,而皮毛 者肺之合也。感证后气复而血虚足肿者固有之,而余热不清、肺气壅滞者则尤多也。观燥门赵我完次子案可知。 若胃热不清,则津液不复。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又耳闭宜清肺,与耳鸣宜滋肾者有殊。至脾、胃分别论治, 尤为开千古之群蒙,叶天士深得力于此,而为灵胎、润安所折服,乃魏氏一概非之何耶?惟 “痢以下多而亡阴,疟以汗多而耗液”贰语最精确。凌表侄一条是魏案。 火门石顽治张太史虚火证,魏评极是。 呕门自鲍绿饮以下皆魏案。泻门自宋复华以下皆魏案.但复华之病,似肝木乘胃,故润药相宜。如果乘脾,则参、术是要药矣。疟门施涣之、许怀民贰条皆魏案。此门治法,于暑湿时疟,阙焉未及。

18、惟缪氏解用白虎以治暑证,而乃初病即杂以牛膝、首乌等阴分之药,皆未可为轨则也.胎疟之称,尤为不典。魏君博雅,胡亦惑之? 痢门自张龙文以下皆魏案。 痢后风末一条是魏案,第此案宜入疟痢门。 消门胡天叙条是魏案。 黄胆门自徐环薇以下皆魏案. 内伤门末贰条皆魏案. 吐血门末三条皆魏案。 衄血门末贰条皆魏案。便血门赵正为室人条系魏案。 痿门按语云此证为肝经燥火郁于脾土而成,世罕知者。此诚不刊之论。所附黄澹翁案未见,盖此书脱误甚 多也。冯楚瞻治李主政案,议论极精,治法未尽善,而冯氏最为柳洲所心折,故不觉推许过当也。末两条皆魏案。 膈门陈溶上以下皆魏案。末条竟是一篇祭文. 喘门叶石林家喘延四世,而愈病之药不同

19、,夫一脉相传,病情尚尔.世之执死方以治活病,而不察其脏性、 病因之各异者,皆盲医也。末四条皆魏案。 呃逆门末条是魏案。 汗门自詹渭丰以下皆魏案。 面病门后贰条注云自来选钞入,不知谁案。观此,则其书非魏氏一人辑选,不过总其成耳.且其中有注未 入选而仍加载者,可见为草创之稿,而非定本。芜复脱简,宜乎不少。 目门自金封翁以下皆魏案。 耳门自朱、余贰女以下皆魏案。阅先生自述耳病之由,士雄亦十四岁失怙,而废书服贾,虽困苦颠连,尚不致有疾者,以母氏 拄家事也。读此既感少境之与先生相似,又恨学术空疏,不能起老母之危 ,为终身莫赎之 罪。涕泪交流,为之掩卷。鼻门自沈晋培以下皆魏案。 喑门自严铁桥以下皆魏案。

20、胁痛门自范康候以下皆魏案。 腰痛门末条是魏案。 疝门末贰条皆魏案。五十九卷跌扑门,详列各证,可云备矣。而贰十八卷不知何以先着跌扑诸条,此宜并入于后.又贰十八卷之 小儿门,皆鲠刺等病,亦宜改标鲠刺为是。贰十九卷既列诸虫,复列蛔证,蛔亦虫也,似可并入.至文垣所治马迪庵内人证,魏氏病其议论不经.夫伏 痰挟火上冲,蛔虫因热而动,皆能使胸中跳跃,热降痰蛔并下,则病自安.未可浓非也。 中毒门刘立之治老妇案,方法可谓神矣。曷以知其服水银?竟不叙明何也。如其炼饵,当入丹石毒门;设云 误服,不能病至历年。 奇疾门湖州邬阿贰所患乃蛇缠证,非奇疾也,当入外科门。 经水门徐、范贰条皆魏案。 崩漏门刘、姚贰条皆魏案。

21、妊娠下疾自汪陛堂以下皆魏案。 妊娠虚损姚、胡贰条皆魏案。 喻氏治李、黄贰案,笠泽治吴元水妇案,皆不当列于心腹痛条。至黄咫旭室病,魏氏谓喻君不知肝胃病治法。 愚按柳洲独擅此长,云可概治诸证,未免矫枉过正。如吴元水妇病,断不可投以血药者,乌得专究肝肾,而不问其余耶?归、地滞膈而作呕,乃气分病之名论,曷可非哉! 妊娠下血许、胡贰条皆魏案。 产难门末贰条皆魏案. 胞衣不下门末条是魏案。 产后血崩自许竹溪夫人以下皆魏案。产后血虚按语戒用姜、附刚剂,最为切贴,以养营为先生独得之心法也。末条是其治验。产后火热自沈协兰室人以下皆魏案. 产后虚损,愚谓此证最多,何魏氏仅采温补数案耶? 产后颠狂条忽自标魏玉横治一

22、妇云云,前此各门所附己案,皆不注明,故余一一点出,庶读者易知。本门丁润兄室条亦魏案。凡各门自案皆附于后,而此独羼杂其间,体例不符,显未编定也。小儿伤寒袁仲卿子病,喻云寒凉药皆在胃口之上,不能透入,魏氏骇其何以上云镇坠深入脏腑。愚谓镇坠之 品,性皆重降,药虽停于胃口,邪则不能外解而深入矣.用理中汤运转 前药,必以枳实等为佐。此种意在言表之处,皆须自有会心也. 小儿喘嗽条“嗽”字当删,以嗽证已列于前也。小儿疳病末贰条皆魏案。 五十贰卷肺痈肺痿门止标一“肺字,脱下三字。 悬痈门魏案一条居首, 癖门魏案一条居中,并宜移后. 五十八卷疮疡门吴性全案,乃魏氏治验.但各门附案,专滋肝肾,岂生平得力于此,而欲

23、独竖一帜乎? 先曾祖重庆堂随笔下卷所附洗冤录人身骨节辨,秀水庄芝阶先生读之,谓尚有未是处,因以襄平 姚立斋大尹所着洗冤录解示余.据历验多案,方骨下之尾蛆骨名曰尾闾,一名 端,一名穷骨,一名橛骨, 俗名尾桩,实尾 骨之末节,无窍无髓,或如菱角,或如人参芦,有连生于方骨下者,有与方骨断而连者,原不 足异,而与现行检骨格所言男子九窍、女人六窍,实不符也.又云女子羞秘骨为洗冤录补附会之说,余检 女骨从未见也,询之同官,亦无见者,且据老仵作云,妇人产子则交骨开,若有羞秘骨则不能开矣.盖架骨前胯 青黑者,多有生前患疮,或服金石毒药使然,故踢伤致死条有此骨切不可检,恐误认青黑为伤云云。岂有因 精而致骨青黑之

24、理哉?况舍一而起于贰,尤为必无之事.若曰天理以此辨贞淫,则妇人再醮不得谓之淫,处子外遇 安可谓之贞?苟不辨正,则妇女之下部受伤而死,转致污其名节者,岂不大可惨哉!愚谓推勘最细,而人身说 概、全体新论诸书,皆不言人有羞秘骨,余方疑矣,阅此始释然。亟录之,以志余陋。 太平戚鹤泉集中,有书汉张太守仲景碑阴文一首,因录于下,俾后世咸知医圣之当敬也.其文曰南阳汉张太 守仲景墓碑载太守涅阳人,为今南召,故隶南阳.墓久沦没,无有知者。崇正戊辰夏,兰阳诸生冯应鳌病,恍惚见神 来,称故汉长沙太守某,为疗,嘱应鳌为修某处墓.应鳌既愈,根据所指南阳城东祠后七十步,迹至祝县丞园,境宛然, 顾不见墓形.向祝求尺寸地,为

25、太守封树,祝以无验呵斥之.应鳌计无所出,立石祠中,记其事而归。后三年,有人于园穿井见石碣,果太守墓。会寇乱,应鳌虽闻信不能往也。国朝戊子,应鳌选南阳郡属叶县校,乃亲至其地,已自祝而 包而杨三易主。验葬处虽实,墓犹在荒坎中.具始末陈于府,出金市杨地,重甓 ,并建墓祠,参议桑公芸为碑记。噫, 如碑言,太守灵甚着矣。顾不示于南阳近地,必假之甚远之冯生,又千余年不一显,必迟至有明将易代之际,虽显晦有时,理固有难解者。而卒使遗蜕所存,不终沉没,林庙蔚然,令后人过而生敬,则事确有实,而言之非诬。呜呼,太守 功在万世,当报者岂特冯生?而靳尺寸地不一封树如祝县丞,又安在哉? 长洲沈归愚尚书香岩先生传云君名桂,

26、字天士,号香岩。先世自歙迁吴,诸生 山公曾祖也。祖紫帆 有孝行,通医理,至君考阳生而精其术。范少参长倩无子,晚得伏庵太史、生无谷道,啼不止,延医视之,皆束 手.阳生翁至曰是在膜里,须金刀割之。割之而谷道果开。太史既长,为紫帆翁作传以报焉。君少从师受经书, 暮归阳生翁授以岐黄学。年十四,翁弃养,君乃从翁门人朱君某,专学为医。朱君即举翁平日所教教之。君闻言即彻其 蕴,见出朱君上,因有闻于时。君察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如见五脏 结。治方不执成见,尝云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自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东垣论脾胃之火,必务温养,习用参、附;丹溪创阴虚火动之论,又偏于寒凉。嗣是宗丹溪者多寒凉,

27、宗东垣者多温养。近之医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朝用一方,暮易一剂,而无定见.盖病有见证,有变证,有转证,必灼见其初终转变,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否则以药治病,实以人试药也.持论如是。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居家顿伦纪,内行修备,交朋友信,人以事就商,为剖析成败利钝,如决疾然,洞中 会。以患难相告者,倾橐拯之,无所顾惜.君又不止以医擅名者!没年八十.配潘孺人。子贰奕章、龙章,奕章亦善医,以君名掩.孙贰人曰堂、曰坚。曾孙三人,习儒业。食君之德,高硕家声,将于是乎在。论曰自太史公传仓公件系其事,陈承祚作华佗传因之,后戴

28、九灵、宋景濂仿其体作名医传。君不欲以医自名,并不欲以医传世。临末诫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毋轻言医.呜呼, 可谓达且仁矣。 随园先生与薛寿鱼书云谈何容易!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地,此吾所为 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 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 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

29、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扎,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 必舍之以他求。王阳明勋业烂然,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文恭公亦复为之,于余心犹以为非。然而文恭相公也,子之大 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 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 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而卒为梓匠轮舆所笑。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

30、创之,周公使冢宰镇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 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其中,过矣.即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则亦当牵连书之,而不可尽没其所由来。仆曾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 故人沈君辛甫,端恪公曾孙也。尝病吴鞠通混疫于温。余谓不但此也,其条辨首列曰温病者,

31、有风温、 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凡九项,似无遗义,而不自知其题旨未清也.夫冬伤于寒,至春而发者曰温病,夏至后发者曰热病.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首先犯肺,名曰风温,其病于冬者亦曰冬温,病于春者亦曰春温,即叶氏所论者是也。夏至后所发之热病,在内经亦曰暑,以其发于暑令也。故仲景以夏月感暑成病者名曰 ,盖暑、 者,皆热之谓也。今杜撰暑温名目,最属不通。至于疫证,更不可与 温热同治,当从吴又可、余师愚两家为正鹄.而温之为毒为疟,乃温之节目矣。概而论之,宜乎愈辨愈不清矣。 其次条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嘻,岂其未读内经耶?伏气为病,自内而发,惟冬春风温、夏、秋燥,皆始于上焦。若此等界限不清,而强欲划界以限病,未免动手即错矣。夫温热究三焦者,非谓病必在上焦始,而渐及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