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64888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如何发扬爱国精神摘要: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其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体现。本文从解析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发扬爱国精神。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爱国精神 主题 情感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

2、永恒主题。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其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体现。一、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历史的宏伟画卷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人心魄的光辉篇章。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爱国者始终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是“投死为国,以义灭身”,其人其事留存青史,彪炳千秋。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历经千百年的淬炼,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强大的精神传统,成为国家团结一致的重要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

3、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时代特征。在我国古代,爱国主义主要体现为追求进步,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腐朽统治,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在我国近代,爱国主义主要体现为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奴役,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封建统治压迫,实现祖国振兴。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当今

4、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主要表现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当前,面对西方某些人的卑劣行径,面对达赖的分裂行为,面对台湾迟迟不能统一的问题,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无理独占,我们应该理性地爱国,也只有理性地爱国,才会爱的深厚持久,爱的有效。二、为什么要弘扬爱国精神(一)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曾创造出许多奇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历经沧桑,存亡继绝。我们这个民族总能从困境和挫折中一次又一次地昂起头来,战胜困难,克敌制胜,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

5、中,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精神支柱,就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历史清楚地表明,爱国主义历来是团结和鼓舞亿万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争取人民民主和自由、争取国家繁荣和发展的一面伟大旗帜。(二)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文明古国之称。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成就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涌现出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曹

6、雪芹等一批世界级文化名人。许多名人格言今天仍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人生准则,无不体现出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的道德传统。在古代文明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华文明一直昂首挺胸地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华文明的形成蕴藏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勇于实践、积极变革的创新理念,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史。在中国,每朝每代都提倡爱国主义,并通过弘

7、扬爱国主义来体现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没有中断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节之中。千百年来,爱国主义犹如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培育了无数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他们一件件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事迹,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彪炳史册,千古传颂。特别是在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族存亡之际,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向任何敌人屈服过,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人民解放,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奋起抗争,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上最坚决、最彻底、最伟大的爱国政治力量。她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8、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国家分裂所进行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赢得胜利最彻底的民族解放、保家卫国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真正拥有了民主和自由,实现了一百多年来许许多多爱国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解放的理想。总之,爱国主义是民主之魂,是每个炎黄子孙都要大力弘扬的。在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深处,都要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三、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所制

9、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呢?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识、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它表达的是对于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犹如孩子对于母亲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借助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变革的时代和现实服务的需要。所谓“知国

10、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当代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比如:结合班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展社会调查深刻感受周围的飞速发展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心态理应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热情加理性才是我们表达爱国主义的正确态度。大学生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客观分析当前的形势,理性爱国,要做到“四要”、“四不要”:要勤奋学习,

11、化爱国热忱为学习动力;要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用理性的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努力;要充分相信政府有能力把握大局,给我们的政府的灵活外交政策留出足够的空间;要科学分析,全面思考,让理性融入爱国情感。同时,不要被某种势力所利用,成为国家的破坏者;不组织、煽动非法的游行活动;不参加未经批准的非法游行集会;不通过短信和网络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消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坚韧不拔地前行,学习前人并不愧于前人,同时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足迹。参考文献:1凤凰网弘扬爱国精神 激发奋斗热情EB/OL. ,-05-16.2葛君浅谈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J华章期刊,(29)3何序哲简论理性爱国主义J沈阳大学报:,14(1)4杨红大学生爱国主义与理性爱国教育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6(6)5中国文明网新时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EB/OL. , -09-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