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5460424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交通通达性是指一个地方能够从另一地方到达的容易程度,它可以用空间距离、旅行时间、旅途距离或运输费用等来衡量。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我国城市间的通达性。读xx我国部分地区高铁通达性等值线图(图中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 影响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东北平原地形平坦 B. 所在地区的降水多C. 农业发达运输量大 D. 高铁线的分布与走向2. xx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民航客运没有影响 B. 10小时等值线

2、范围将变小C. 甲处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 D. 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减少【答案】1. D 2. C【解析】1. 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表示甲城旅行所需时间比周边时间短,这是因为甲地地处东北平原、交通状况较好所致,据此选D。2. 根据材料,图中数值为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xx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会对民航客运产生一定影响;0小时等值线范围将变大;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增大,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点是读懂题意和图示数值的影响因素。图中数值为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因此数值向小的方向弯曲则自然条件较苛刻,数值向

3、大的方向弯曲则自然条件较优越,交通通达性的提高,会使得等值线的数值整体有所下降。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 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 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A. 栽培技术先进 B. 运输条件改善C. 政府支持 D. 媒体推介4. 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A. 气温高 B. 日温差大C. 光照强 D. 年降水量多【答案】3. B 4. 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3. 农产品供应范围扩大,主要是交通的改善。选择B项。4. 含糖量

4、高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选择B项。当地时间xx8月2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约43W,23S)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开启,吸引了许多马拉松爱好者参加比赛,比赛将进行三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比赛期间,里约热内卢地区A. 河流正值汛期,径流量大 B. 该日日出东南方向C. 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 D.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6. 与里约热内卢同纬度的南美大路西岸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炎热干燥 B. 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 大河源远流长,水资源丰富 D.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答案】5. D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地理知识,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判

5、断里约热内卢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结合地区的气候成因判断这一地区的气候特征。5. 8月是里约热内卢的冬季,正处于干季,降水少,河流正值枯水期,径流量小,A错;该日日出东北方向,B错;8月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C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对。6. 与里约热内卢同纬度的南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炎热干燥,A对;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B错;安第斯山脉紧靠沿海地区,河流短小,多为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C错;纬度较高,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错。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

6、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A. 218N,17512W B. 4210N,17022WC. 218S,17512E D. 4210S,17022E8. 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 1:00 B. 6:00 C. 11:00 D. 20:009. 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答案】7. C 8. A 9. B【解析】7. 由材料可知,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所以最有可能位于175附近,应为AC,又由于该地会受到飓风袭击,且

7、有美丽的的珊瑚与椰林,应当位于南太平洋的热带地区,故选C。8. 有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日界线以西地区,当该地迎来第一缕阳光时,为当地早晨6点左右,比北京时间早4个小时,计算可得,北京时间为1点左右,故选A。9. 气温最高月为当地夏季,该地位于南半球,最高气温在1、2月份,该地位于海洋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最高温较陆地错后1个月,故选B。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回答下列各题。10. 关于H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河流m段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B. 湖泊面积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呈正相关C. 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D. 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11.

8、 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 m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n河段均匀B. 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 R地年降水量比Q地少D.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答案】10. C 11. C【解析】试题分析:.11. N河靠湖泊补给,m主要是雨水补给,n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m河段均匀;虽然该地受季风影响,但该地的纬度位置不确定,不能确定具体的植被类型;R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比Q地多;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考点: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

9、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旗云,完成下列问题。12. 峰顶形成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是A阳坡冰雪带 B阳坡岩石裸露带C阴坡冰雪带 D阴坡岩石裸露带13. 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A. 811时 B. 1115时 C. 1518时 D. 2024时【答案】12. B 13. B【解析】12. 冰雪的反射率强,所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不可能使峰顶直接升温,故排除A、C项;裸露岩石的反射率小,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使峰顶增温,又因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排除D。13. 因为旗云是对流性积云,故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而一般午后2时前后地表温度最高,即14时前后。上海郊区某蔬菜大棚,

10、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 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 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15. 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A. 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 持续的伏旱天气C. 连续的霜冻天气D. 台风来临狂风暴雨【答案】14. D 15. B【解析】14. 黑色的尼龙网,可以吸收太阳辐射,进而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即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对。对地面辐射不能减少或增强,B、C错。不会增加大

11、气逆辐射,A错。15. 根据以上分析,棚顶有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所以此时段上海天气可能是持续晴朗天气,即伏旱天气,B对。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面小题。16. 有关对表中四地的位置和气候的描述,可能的是A. 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东非高原、热带雨林气候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极地气候 D. 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17. 下列对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日较差大,适宜种植瓜果 B. 终年温和,有利于甜菜种植C. 降水均匀,适宜棉花生长 D. 热量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答案】16. A 17. A【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16. 表中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夏

12、季高温多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我国东南沿海,A正确;地位于赤道,但年降水量较少,是热带草原气候;地最热月气温大于10,不是极地气候;地位于5.2,不可能位于澳大利亚。17. 地气温日较差大,适宜种植瓜果,A正确;地位于热带,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纬度较高,不适宜棉花生长;地热量充足,但降水太少,不利于水稻生长。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A. B. C. D. 19. 、四条河流依次位于A. 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B. 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

13、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C. 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D. 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答案】18. B 19. D【解析】试题分析:18. 欧洲受西风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受其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而图中河流变化大,是因由冰川和积雪融水补给,补给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故选B。考点:河流上升流是指风吹走表层海水,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而形成的洋流。下图示意海南岛东部海城等深线分布(单位:米),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现在A. 35月 B. 68月C. 911月 D. 12月次年2月21. 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

14、流产生的影响是A. 海南岛海岸线后退 B. 表层海水温度升高C. 季节性渔场形成 D. 台风发生频率增大【答案】20. B 21. C【解析】20. 海南岛地处我国大陆与南海的过渡地带这里受西南风和东北风的交替影响,一般而言6-8月(5月底西南季风开始暴发增强,9月下旬转为东北季风)盛行西南风,9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海南岛东北部沿海海域在西南季风吹动下,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该海域深层海水沿海底大陆架向西流动 上升补充至海面,形成上升流,故选项B正确。21. 上升流把深水区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渔场,海南岛受西南季风和东北

15、季风交替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 域出现上升流,形成夏季渔场,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域出现下降流,饵料大幅减少,渔场基本消失,故选项C正确。“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柱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璧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左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各题。22. 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上右图中的A. A B. B C. C D. D23. 推侧“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

16、成过程正确的是A. 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一一海水侵蚀B. 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C. 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 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24. 对“巨人之路”景观未来观赏价值影响最大的可能是A. 风力侵蚀 B. 海水侵蚀 C. 全球变暖 D. 火山地震【答案】22. B 23. D 24. C【解析】22. 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的喷出岩;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选B正确。23. 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人之路

17、。选D正确。24. 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淹没巨人之路,影响景观旅游业发展。选C正确。【点晴】巨人之路是在第三纪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形成的;天然阶梯是由活火山不断喷发后,火山熔岩多次溢出结晶而成。经过海浪冲蚀,石柱群在不同高度被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玄武岩熔岩从地壳涌出,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却变成固态的玄武岩并收缩,结晶,岩浆的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爆裂,而且收缩力非常平均,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柱状体图案,这些图案通常成六棱柱。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xx春节“空城指数”,广东有四个城市位列前五,其中东莞当选最“空”城市。而江西、湖南、河南

18、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5. 影响东莞当选最“空”城市,与之相关的因素是自然资源丰富 工资水平高 气候环境优美 就业机会多A. B. C. D. 26. 江西省因最“拼”而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A. 人地矛盾加剧 B. 人口老龄化加剧C. 就业压力加重 D. 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答案】25. C 26. B【解析】25. 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xx春节“空城指数”东莞当选最“空”城市。说明东莞有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东莞务工人员迁入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东莞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故选C。26. 结合材料,可知江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

19、年,使江西成为最“拼”省份,说明江西是主要的人口迁出省。人口大量迁出可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排除A,可缓解就业压力,排除C,人口迁出,对迁出地城市化影响不明显,排除D。故选B。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下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A. 工业区和居住区 B. 住宅区和商业区C. 商业区和仓储区 D. 市政区

20、和园林区28.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一些中学周边共享单车停车数量极少,出现此现象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 车型外观与车体重量 B. 用车费用与投放数量C. 道路格局与交通限制 D. 学校管理与驾驶技术【答案】27. A 28. D【解析】27. 读图可知,甲曲线在夜间,人们休息时间内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是人们出外工作或者购物等出行,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居住区,而乙曲线中午时段较多,夜间数量少,应为商业区,故选A。28. 中学周边地区单车数量少,是由于很多中学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极少出行,或者是中学生不掌握骑行技术导致的,故选D。干旱、半干旱地区农

21、业生产的发展受水源的制约性很大,灌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图、图分别是某农科所调研后获得的中亚某区域灌溉用水量与总氮淋失量、皮棉产量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29. 图信息反映出灌溉用水量过多时,当地环境会出现A. 土壤板结 B. 水体污染 C. 土壤盐碱化 D. 水土流失30. 图中灌溉用水量超过P值后,皮棉产量下降,是因为A. 生物灾害增多 B. 灌溉水源不足 C. 热量条件变差 D. 土壤养分减少【答案】29. B 30. D【解析】考查农业生产与环境。29. 本题以中亚农业生产中灌溉水量与总氮淋失量、皮棉产量关系为背景,考 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图1信息反映出灌溉用水量

22、过多时,总氮淋失量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土壤中淋失的氮通过灌溉水会排放到当地环境中,从而引起水体污染。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溉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土壤盐碱化是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滞留排泄不畅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地面蒸发作用强烈,土壤母质和地下水中所含盐分,随着土壤毛细管水上升而积聚于地表;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所以选B30.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条件中各

23、要素的相关性。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灌溉用水量过多会导致土壤中氮淋失增多,而氮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灌溉用水过多导致土壤养分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所以选D。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别山区示意图材料二: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材料三: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并列举修建该公路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季节大别山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3)简

24、要评价大别山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答案】(1)原因: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环境问题: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2)原因: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髙,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3)有利条件:从山麓到山顶,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发展多种农亚生产; 距合肥、武汉等城市较近,市场广阔:政策和技术支持;修建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不利条件: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山区土壤贫瘠;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解析】本题以大别山区示意图为背景区域、考查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的因素、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农业

25、区位的评价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影响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角度分析;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加强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等角度。(2)要注意材料中有“等大别山主峰,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从大别山所在地理位置及山地南北坡的气温不同等角度分析。大别山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温度低,所以山之北白雪皑皑;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所以山之南山花烂漫。(3)评价试题要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来进行分析。因素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市场、技术、交通、自然灾

26、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以山地为主,从山麓到山顶,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生产;距合肥、武汉等城市较近,市场广阔;政策和技术支持;修建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山区土壤贫瘠;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点睛: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技巧: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评价类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只要求回答出有利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常见设问词有“分析”“说明”“归纳”等;第二类,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

27、见设问词是“评价”;第三类,先选择对某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常见的设问方式是“你认为,说明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等。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答题思路为: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下图为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智利北部沿海是平直陡峭的崖岸,南部沿海是峡湾型海岸、多半岛和岛屿。材料二:车厘子(大樱桃)主要分布于美国、智利、新西兰等地。智利车厘子一般在12月开始上市,中国市场占其出口量的80左右。材料三:智利北部、南部人口稀少,80以上的人口分布于中部地区。(1)比较分析智利南北海岸地貌成因上的主要差异。

28、(2)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大举占领我国水果市场,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3)图中40S以北的安第斯山区植物种类丰富。从植物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主要自然原因。(4)与中部地区相比,智利南部人口稀少,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答案】(1)北部:板块挤压碰撞,靳裂上升;南部:冰川侵蚀(和海水侵蚀),地壳下沉。(2)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存在成熟期的时间差;我国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 (3)山地南北延伸冗长,跨越不同纬度带;山地(纬度较低),相对髙度大,兼具多 种自然带:山地内部不同的坡向、起伏的岭谷等也提供了多样化生境。(4) 与中部相比,南部气候冷湿;平原狭小; 森林广布

29、; 土壤较贫瘠,陆地面积小。【解析】考查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因素。(1)北部是典型的上升断层海岸,陡崖逼近深海,受板块碰撞挤压,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南部是峡湾型海岸,海岸线曲折,受冰川侵蚀、海水侵蚀,海岸地壳下沉形成。(2)影响植物生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跟气候、地形的多样性有关,人文因素主要跟人类的产业活动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等相关。该区域南北延伸冗长,跨越纬度广,气候南北分异明显;纬度较低,山地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分异大;山地内部坡向不同、岭谷起伏,地形多样,内部分异显著。(3)智利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车厘子与北半球国家存在上市时间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拓展了市场的地域范围;中国与智利签订双边自贸协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4)智利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且受寒流影响,气候冷湿;南部山脉逼近海岸,平原面积小,多原始森林;南部受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土壤较贫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