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5442912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 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 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 (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 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 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 计计算工作。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 发电功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 机均可正常

2、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 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 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 量。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 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 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 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 阻电量。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 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 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 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

3、场场内受阻电力 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 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 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 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 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 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 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 向、机舱风速等。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 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风电场可根据 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

4、多种计算方法。第九条样板机法是在选定样板机基础上,建立样板机出 力与全场出力之间的映射模型,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按 如下方式计算:p M,.k=1 k m=1p,=NL .幼j Mj,k ,m式中,Pj为风电场j理论发电功率,P:为风电场j可用 发电功率,k为风机型号编号,K为风机型号数量,Mk为型 号k风机的样板机数量,Nk为型号k风机的全场总数量,n 为型号k风机的开机运行总数量,p为风电场j型号k风机 j, k ,m第m台样板机的实际功率。第十条测风塔外推法是在测风塔优化选址基础上,根据 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采用微观气象学、计算流体 力学理论,将测风塔风速、风向推算至风电场内每

5、台风机轮 毂高度处的风速、风向,并通过风速-功率曲线将其转化为单 机理论发电功率,进而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按如下方式 计算:(1)将测风塔风速外推至每台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 风向,推算方法详见附录A。(2)采用经过试验验证的风速-功率曲线或拟合的风速- 功率曲线将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转化为风机理论发电功 率。风速-功率曲线确定方法详见附录B。(3)单机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P = P,mm=1(4)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为:P=钏pjmm=1式中,Pj为风电场j理论发电功率,P为风电场j可用 发电功率,M为全场风机台数,为非限电停运的风机台数, p为风电场j第m台风机的理论发电

6、功率。第十一条 机舱风速法是采用拟合的风速-功率曲线将风 机机舱实测风速转化为单机理论发电功率,进而获得全场理 论发电功率。按如下方式计算:(1)采用机舱平均风速和单机平均功率拟合的风速-功 率曲线,将机舱风速转化为风机理论发电功率p.。风速-功 率曲线拟合方法见附录B。(2)单机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p. = &颇m=1(3)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P=苦 pjmm=1式中,Pj为风电场j理论发电功率,P,为风电场j可用发电功率,M为全场风机台数,M,为非限电停运的风机台数,p为风电场j第m台风机的理论发电功率。第五章风电场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十二条 风电场场内和场外受阻电量按如

7、下方式计算风电场场内受阻电量:E =At 2 (P - P )i=1风电场场外受阻电量:E =At(P,一T )i=1式中,e,为风电场j场内受阻电量,E。为风电场j场外 受阻电量,p为i时刻风电场j理论发电功率,P,为i时刻 风电场j可用发电功率,t .为i时刻风电场j实发功率,n为 统计时段内样本数量,At为时间分辨率。第六章全网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第十三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通过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 的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p=nj j=1式中,P为全网理论发电功率,PJ为风电场j的理论发 电功率,N为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的数量。第十四条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是在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 可用发电功率加和的

8、基础上,考虑断面约束后的可用发电功 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如下:(1) 按照断面约束将所有风电场分为不同的风电场群, 共计S个风电场群,计算每个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R$ = min (R,s + , G),二 P;)式中,r为风电场群s(s=1,2,.S)的可用发电功率,。为风电场群s中所有风电场的集合,乙 为风电场群s对应约 L,S束断面的限值,Ls、Gs分别为该约束断面下的当前负荷和其 它电源实际出力,户,为风电场j可用发电功率。不受断面约 j束的风电场群乙取值无穷大。L,s(2) 多级嵌套断面中,根据下级断面风电场群的可用 发电功率修正上一级断面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若存在

9、多个下级断面则进行合并,一直计算到最上级约束断面对应 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 =讪知+晶-&血+ /式中,R为上一级断面对应风电场群s,的可用发电功率, sL;、G:分别为上一级断面下的负荷和其它电源出力,含所有下级断面的负荷和其它电源出力。(3) 除最上级断面外,剔除嵌套断面中其余断面对应的风电场群,则风电场群个数变为S,计算全网可用发电功 率:P星风S = 1式中,尹为全网可用发电功率,R为风电场群S的可用 发电功率。断面约束和风电场群划分随着运行方式的改变而 变化。第七章全网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十五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通过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 场内受阻电力累加获得:P =研(P - P)j

10、=1全网场内受阻电量通过全网场内受阻电力积分获得:E =e =At 2 APj=1 i=1 式中,AP;为全网场内受阻电力,E,为全网场内受阻电量, E,为风电场j场内受阻电量,为统计时段内的样本数量,At 为时间分辨率,N为网内并网风电场个数。第十六条 全网断面受阻电力通过所有风电场可用发电 功率之和减去全网可用发电功率获得:AP =N P - Pj=1全网断面受阻电量通过全网断面受阻电力积分获得:E =t- Pi=1式中,Ap为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第i时刻的全网 断面受阻电力,eg为全网断面受阻电量,n为统计时段内的 样本数量,At为时间分辨率。第十七条全网调峰受阻电力为全网可用发电功

11、率与实 发电力之差:AP = P尹 Tj全网调峰受阻电量通过全网调峰受阻电力积分获得:E =At 寸 APi=1式中,为全网调峰受阻电力,AP,.为第i时刻的全网 调峰受阻电力,气为全网调峰受阻电量,T为风电场j实发 功率,n为统计时段内的样本数量,At为时间分辨率,N为 网内并网风电场个数。第八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电力调控中心、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录A测风数据的外推综合考虑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粗糙度变化情况,结合风电场布局,建立风电场数字 化模型;采用微观气象学理论或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将测风塔风速外推至每台风电机组轮 毂高度处,建立各风向扇区的风速转化函数

12、:Vf (V,k ,k,k )(A.1)外推测风塔 12式中:V外推由测风塔外推至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风速;V则风塔一一测风塔实测风速;匕,%, k 影响因子(地形、粗糙度、尾流效应等);f 转化函数。附录B风速-功率曲线的确定对于经过认证机构测试的功率曲线,可根据实测空气密度进行校正;无法提供测试功率 曲线的机型,需根据风电机组机舱风速及单机功率进行拟合。B.1空气密度空气密度可根据实测气温及气压计算得到,平均空气密度可根据逐5min空气密度平均 得到:P 5min(B.1)5min RT5min1P nZ P,(B.2)i1式中:P 5min 5min平均空气密度;B5 .5min平均气压

13、;R 气体常数 287.05(J/kg.K);Tmin5min平均气温;N 样本个数;P 平均密度。B.2功率曲线的校正若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经过实验验证,且实测空气密度在1.225kg/m30.05kg/m3范围 内,功率曲线无需校正;若在此范围以外,则功率曲线需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校正。B.2. 1对于失速控制、具有恒定桨矩和转速的风力发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B.3 计算:P 七正P0 匕(B.3)P。B.2.2对于功率自动控制的风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4计算:P 丫 3 匕正匕&J(B4)式中:P校正一折算后的功率;P0折算前的功率;P 0 标准空气密度(1.225kg/m3)

14、;V 0 折算前的风速;y校一一折算后的风速;5 实测平均密度。B.3功率曲线的拟合若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未经过实验验证,需根据风电机组的机舱风速及单机功率进行拟 合。B.3.1数据选择准则a)应根据机组运行日志剔除机组故障、人为限制出力、测风设备故障等时段的数据;b)风速及功率数据宜采用5min平均值,数据长度应不少于3个月;B.3.2功率曲线拟合方法拟合的功率曲线应采用机舱平均风速及单机平均功率,根据bin方法(method of bins) 进行处理,采用0.5m/s bin宽度为一组,利用每个风速bin所对应的功率值根据公式A.5、 B.6计算得到:(B.5)(B.6)P =区 Pi Ni,ji jTV =宛i N . i ,j式中:P.第i个bin的平均功率值;P. j第i个bin的j数据组的功率值;V 第i个bin的平均风速值;V顼第i个bin的j数据组的风速值;N ,. .一i第i个bin的5min数据组的数据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