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44110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七章习题与答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第七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练习题及答案7-1设一阶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xx3x试确定系统有几个平衡状态,分析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并画出系统的相轨迹。解令x0得3(21)(1)(1)0xxxxxxx系统平衡状态xe0,1,1其中:x0:稳定的平衡状态;ex1,1:不稳定平衡状态。e计算列表,画出相轨迹如图解7-1所示。x-2-11301312x-600.3850-0.38506x112010211图解7-1系统相轨迹可见:当x(0)1时,系统最终收敛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当x(0)1时,系统发散;x(0)1时,x(t);x(0)1时,x(t)。注:系统为一阶,故其相轨迹只有一条,不可

2、能在整个xx平面上任意分布。7-2试确定下列方程的奇点及其类型,并用等倾斜线法绘制相平面图。(1)xxx0(2)x1x2xx122xx12解(1)系统方程为1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xxx0(x0):xxx0(x0)令xx0,得平衡点:xe0。系统特征方程及特征根:132:ss10,sj(稳定的焦点)1,2222:ss10,s1.618,0.618(鞍点)1,2xf(x,x)xx,dxdxxxxdxdx1xx,1xxx11I:1(x0)1II:1(x0)计算列表-3-1-1/301/313x0:11-1-2/302-4-2-4/3-1x0:11-1-4/3-2-420-2/3-1用等倾斜线法绘制系

3、统相平面图如图解7-2(a)所示。2图解7-2(a)系统相平面图(2)xxx112x22xx12由式:x2x1x1式代入:(x1x1)2x1(x1x1)即x12x1x10令x1x10得平衡点:xe0由式得特征方程及特征根为2.4 142ss2101,2(鞍点)0.4 14画相轨迹,由式xx11dx1dxx12x1x1x1x12计算列表322.5311.52=1/(-2)210-1-2用等倾斜线法绘制系统相平面图如图解7-2(b)所示。7-3已知系统运动方程为xsinx0,试确定奇点及其类型,并用等倾斜线法绘制相平面图。解求平衡点,令xx0得sinx0平衡点xek(k0,1,2,)。将原方程在平

4、衡点附近展开为台劳级数,取线性项。设F(x)xsinx0FxFxxxexex0xxex0cosxx0xk(k0,2,4,e)xx0xk(k1,3,5,e)特征方程及特征根:2k为偶数时s10,j(中心点)122k为奇数时s10,1(鞍点)12用等倾斜线法作相平面xdxdxsinxxsinx01xsinx-2-1-1/2-1/401/41/212-1/1/2124-4-2-1-1/2作出系统相平面图如图解7-3所示。47-4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1)x(3x0.5)xxx0(2)xxxx0试求系统的奇点,并概略绘制奇点附近的相轨迹图。解(1)由原方程得222xf(x,x)(3x0.5)xx

5、x3x0.5xxx令x1x102(1)0得xxxx解出奇点xe0,1在奇点处线性化处理。在xe0处:xf(x,x)f(x,x)xxx0xx0xx00x(12x)x(6x0.5)xx0.5xxx0xx0即x0.5xx0特征方程及特征根22.5 0.54s120.25j0.984(不稳定的焦点),2在xe1处5x(12x)xx10x(6x2.6 5)xx10xx0.5 x即x0.5xx0特征根20.5 0.541.218s(鞍点)1,220.718概略画出奇点附近的相轨迹如图解7-4(1)所示:(2)由原方程xf(x,x)xxx令xx0得奇点xe0,在奇点处线性化xfxfxxxx0xx0x(x1)

6、xxxxx0xx0得xx即xx0特征根sj1,2。奇点xe0(中心点)处的相轨迹如图解7-4(2)所示。7-5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7-36所示。系统开始是静止的,输入信号r(t)41(t),试写出开关线方程,确定奇点的位置和类型,画出该系统的相平面图,并分析系统的运动特点。解由结构图,线性部分传递函数为C(s)12M(s)s得c(t)m(t)6由非线性环节有0e2m(t)e(t)2e2e(t)2e2由综合点得c(t)r(t)e(t)4e(t)将、代入得0e2Ie(t)2e(t)e2II2e(t)e2III开关线方程为e(t)2:e(t)0ec(常数):ee20II令ee0得奇点e02特征方程

7、及特征根2s10,s,j(中心点)12III:ee20III令ee0得奇点e02特征方程及特征根2s10,s,j(中心点)12绘出系统相轨迹如图解7-5所示,可看出系统运动呈现周期振荡状态。7-6图7-37所示为一带有库仑摩擦的二阶系统,试用相平面法讨论库仑摩擦对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影响。7解由系统结构图有:c0C(s)51E(s)s0.5s12:c0s(0.5s12)C(s)5E(s)2.7 5c0.6 c3cc5e5ecc00III因为cre1e代入式有e6e10e0e0Ie2e10e0e0II特征方程与特征根I:2s6s100s3j(稳定的焦点1,2)II:2s2s100s11,2j3(不

8、稳定的焦点)依题意c(0)0,c(0)0可得e(0)1c(0)1e(0)c(0)0以(1,0)为起点概略作出系统相轨迹。可见系统阶跃响应过程是振荡收敛的。7-7已知具有理想继电器的非线性系统如图7-38所示。图7-38具有理想继电器的非线性系统试用相平面法分析:8(1)Td0时系统的运动;(2)Td0.5时系统的运动,并说明比例微分控制对改善系统性能的作用;(3)Td2时系统的运动特点。解依结构图,线性部分微分方程为cu非线性部分方程为u11eeTedTde00开关线方程:e1eTd由综合口:cre1e、代入并整理得e11eeTedTed00在I区:eedede1220(抛物线)解出:ee(e

9、)同理在II区可得:220(抛物线)ee(e)开关线方程分别为Td0时,e0;Td0.5时,e2e;Td2时,e0.5e.概略作出相平面图如图解7-7所示。图习题集P178T8-109由相平面图可见:加入比例微分控制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当微分作用增强时,系统振荡性减小,响应加快。7-8具有饱和非线性特性的控制系统如图7-39所示,试用相平面法分析系统的阶跃响应。解非线性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e|e|ayMeaMea线性部分的微分方程式为图7-39非线性系统结构图TccKy考虑到rce,上式又可以写成TeeKyTrr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在t0时有,rr0,因此有TeeKy0根据已知的非线性特性,系

10、统可分为三个线性区域。区: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eeKe0(ea)按前面确定奇点的方法,可知系统在该区有一个奇点(0,0),奇点的类型为稳定焦点。图解7-8(a)为区的相轨迹,它们是一簇趋向于原点的螺旋线。区: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eeKM0(ea)设一般情况下,初始条件为e(0)e0,e(0)e。则上式的解为0tTe(t)e0(e0KM)T(e0KM)TeKMt对上式求一次导数,得tTe(t)(e0KM)eKM故当初始条件eKM时,相轨迹方程为eKM。0当eKM时,相轨迹方程为0ee0(ee)TKMTln0ee0KMKM10由此可作出该区的相轨迹,如图解7-8(b)所示,相轨迹渐进于直线eKM。区:

11、此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eeKM0(ea)将区相轨迹方程中的KM改变符号,即得区的相轨迹方程eKM(eKM0)ee0(ee)TKMT0lnee0KMKM(e0KM)该区的相轨迹如图解7-8(b)所示。将以上各区的相轨迹连接起来,便是系统的整个相平面图,如图解7-8(c)所示。假使系统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则在阶跃输入作用时,相轨迹的起始点应为e(0)R,e(0)0。此时的系统的相平面图如图解7-8(d)所示。由图可知,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时,系统是稳定的,其稳态误差为零。动态过程具有衰减振荡性质,最大超调量可从图中量得。图解7-8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图117-9试推导非线性特性yx3的描述函数。解y(t

12、)A3sin3t314A234B21Asintdt00142(1co2st)dt333AAA2222cos(12tcos2t)dtsin2t0023Aco4st12dt023A333AAA30cos4dt22tdt222400N(A)BA11jAA32A47-10三个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环节一样,线性部分分别为(1)G(s)1s(0.1s1)(2)G(s)2s(s1)(3)G(s)2(1.5s1)s(s1)(0.1s1)试问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解线性部分低通滤波特性越好,描述函数法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越高。分别作出三个系统线性部分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解7-10所示。12由

13、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见,L2的高频段衰减较快,低通滤波特性较好,所以系统(2)的描述函数法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7-11将图7-40所示非线性系统简化成环节串联的典型结构图形式,并写出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图7-40非线性系统结构图解(a)将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为图解7-11(a)的形式。G(s)G1(s)1H1(s)(b)将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为图解7-11(b)的形式。G(s)H(s)11G(s)1G(s)17-12判断题7-41图中各系统是否稳定;1N(A)与G(j)两曲线交点是否为自振点。13题7-41图自振分析解(a)不是(b)是(c)是(d)a、c点是,b点不是(e)是(f)a点不是,b

14、点是(g)a点不是,b点是(h)系统不稳定(i)系统不稳定(j)系统稳定7-13已知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742所示图7-427-13题图图中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为A6N(A)(A0)A214试用描述函数法确定:(1)使该非线性系统稳定、不稳定以及产生周期运动时,线性部分的值范围;(2)判断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并计算稳定周期运动的振幅和频率。解(1)1(A2)N(A)A611,N(0)3N1()1dN(A)42dA(A2)0N(A)单调降,1N(A)也为单调降函数。画出负倒描述函数曲线1N(A)和G(j)曲线如图解7-13所示,可看出,当K从小到大变化时,系统会由稳定变为自振,最终不稳定。求使I

15、mG(j)0的值:令G(j)902arctg180得arctg45,1令Gj()1K2211K2131KK13232可得出K值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15(2)由图解7-13可见,当1N(A)和G(j)相交时,系统一定会自振。由自振条件N(A)G(j)1AA6221(A6)K2A46K42A解出(K2)2K317-14具有滞环继电特性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如图7-43(a)所示,其中M1,h1。(1)当T0.5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若存在自振,确定自振参数;(2)讨论T对自振的影响。图7-43非线性系统结构图及自振分析解具有滞环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为4Mh4hM2N(A)1()j,2AAAAh代入M1,

16、h1,有N(A)4A1(1)A24j2AN112A(1()j)12AAA(A)41111224(1()j)(1()j)AAAA1j416其负倒描述函数1N(A)曲线如题7-43(b)所示,G(j)曲线位于第三象限,两曲线必然有交点,且该点为自振点。G(s)5(Ts2s1)G(j)52j5TG(j)N1(A)根据虚部相等,有5Tjj420T自振角频率随T增大而增大,当T0.5时,3.18。根据实部相等,有(52A20T42)1解出非线性输入端振幅为2A14400T当T0.5时,A1.18。自振振幅随T增大而减小。7-15非线性系统如图7-44所示,试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并确定系统输

17、出信号振荡的振幅和频率。17解将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为图解7-15。G(j)101010j22j(j1)1(1)N(A)4A12.8A2j40.72A4A10.6A2j0.2A1A1N(A)40.20.221jAA4A120.2 0.2jAA令G(j)与1N(A)的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得1021A410.2A2102(1)0.240.157两式联立求解得3.91,A0.806。10.806由图7-44,r(t)0时,有c(),所以c(t)的振幅为0.161(t)e(t)xt55。7-16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7-45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并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自振。若存在自振,求出自振振幅和自振频率(Mh)。

18、图7-45非线性系统结构图18解因为Mh,所以当xc0时N1(A)环节输出为Mh,N2(A)环节输出也为Mh。同样N3(A)输出也是M;当x0时情况类似。所以实际上N2(A)和N3(A)不起作用,系统可等效为如图解7-16(a)的形式。画出1N(A)和G(j)曲线如图解7-16(b)所示。可见系统一定自振。由自振条件N1(A)G(j)14M10即1Aj(1j)(2j)40M22j(1j)(2j)3j(2A)比较实部、虚部有40MA322(2)0A2.12M解出图解7-1627-17试用描述函数法说明图7-46所示系统必然存在自振,并确定输出信号c的自振振幅和频率,分别画出信号c、x、y的稳态波形。解41N(A),AN(A)4A图7-46非线性系统结构图绘出1N(A)和G(j)曲线如图解7-17(a)所示,可见D点是自振点,系统一定会自振。由自振条件可得N(A)1G(j)4j(j2)A10即22j24(4)101019令虚部为零解出=2,代入实部得A=0.796。则输出信号的自振幅值为:AcA20.398。画出c、x、y点的信号波形如图解7-17(b)所示。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