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427801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重点学科可行性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一、国内外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耳鼻咽喉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头颈肿瘤 外科,主要承担头颈部各类肿瘤、包块的手术切除;二是整形外科, 主要承担头面部手术、外伤及先天畸形的修复重建;三是内窥镜手术, 包括中耳显微手术和鼻窦内窥镜手术;几乎所有的知名专科都是某一 学科方向特别突出,兼顾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省内的安医附院是头 颈肿瘤外科的代表,主要业务涉及咽喉部肿瘤、侧颅底肿瘤以及甲状 腺手术等;省立医院是内镜和中耳手术的代表,主要业务是鼓室成形 术和传统FESS手术以及喉部疾病的激光治疗等。而市内以一、二、 三院耳鼻喉科为第一阵营,整体实力相近,但互有侧重

2、。未来学科的 发展主要是靠拼设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了耳鼻咽喉科快速发展。二、学科建设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一)科室现状我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78 年,正式开设病房于1994年,历 经十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在市具有一 定知名度的现代化特色专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12 人,其中副高 2 人,中级5 人,初级5 人,专科护士10 人,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开 放专科床位15 张,附设内镜检查中心、整形美容中心和大型听力检 查室。开设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近三年年门诊人次1.5 万人次,平 均出入院 500 余人次,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等多所院 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

3、务。2005 年被评为院重点扶持学科。科室学 科带头人黄学勤副主任医师,现任安徽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 员、安徽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市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二)近三年业务指标2007-2009 年我院耳鼻喉科各项业务指标呈逐年增高趋势,未 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医疗质量稳步提升。1、2007年 年门诊人次:11583 人;年住院人次:533 人;年住院手术:286 台;床位数:15;床位使用率:89.4%;三日确诊率:93.2%;治愈 率:78.8%;好转率:20.8%;转诊率:0.4%。2、2008

4、年年门诊人次:14095 人;年住院人次:566 人;年住院手术:315 台;床位数:15;床位使用率:93.2%;三日确诊率:96.5%;治愈 率:76.2%;好转率:23.3%;转诊率:0.5%。3、2009年年门诊人次:14644 人;年住院人次:588 人;年住院手术:341 台;床位数:15;床位使用率:88.2%;三日确诊率:96.4%;治愈 率:75.6%;好转率:24%;转诊率:0.4%。(三)专业技术水平由于 地处省会城市,市内省级医院密布,如安医、省医、中医 学院水平都非常高。相比之下,各市级医院发展的空间较窄,我院耳 鼻喉科选择了“专科中的专科”作为突破方向,最早在市级医

5、院里开 始亚学科的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以耳鼻微创手术 为中心,颅颌面整形为特色,服务全市,拥有较全面技术的综合性专 科,部分项目已达到省市领先,甚至国内先进水平,在安徽省行列中 属中上等水平,科室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的具有专科特色 的项目主要有:早在 1996 年在 市级医院就率先开展了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及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1998 年开展了颈淋巴结清扫+喉癌喉 部分切除+发音重建手术;2003 年开展了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面 部缺损的微小皮瓣整形修复术;2004 年开展了全耳郭瘢痕疙瘩的综 合治疗和鼻孔狭窄成形术;2005 年开展了支气管镜检查+取异物术 以

6、及额部旁正中皮瓣鼻再造术;2006 年开展了鼻内镜下脑脊液鼻瘘 修补术、喉狭窄喉模扩张术、咽旁间隙神经鞘膜瘤切除术;2007年 开展了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过敏性鼻炎 (畅迪) 舌下脱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08 年又在市内率先开展 了复杂鼻骨骨折经鼻小柱入路的开放整形术和等离子鼾症消融术及 等离子相关手术;2008 年还开展了上颌窦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小 儿鼾症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2009 年开展了面神经探查及晚 期面瘫矫正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耳软骨移植在鼻整形中的 应用,2009 年又在市内率先开展了电子喉镜检查及电子喉镜下取异 物,声带息肉及声带小

7、结切除手术;2010 年引进 Stryker 耳科动力系统和Leica耳科显微镜,开展耳显微镜下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术,2010 年还开展了鼻眶筛复合体骨折伴内眦移位的矫正术以及鼻中隔 软骨体外塑形回植术。其中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与鼻小 柱入路的耳软骨移植鼻整复术属国内先进,鼻小柱入路的微创鼻整形 手术与额部旁正中皮瓣鼻再造术属省内先进和领先,经鼻内镜下鼻甲 成形术 、等离子微创治疗鼾症、慢性鼻炎、鼻出血、咽炎等、电子 喉镜下喉部疾病的检查与治疗、晚期面瘫整形术属市内先进和领先。(四)科研实力及学术水平 科室注重学术能力的建设,狠抓科研立项和论文撰写,近三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承担院级

8、科研课题 2 项,市级计划项目 1 项, 发表CN级论文13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五)学科设备:1、新兴鼻内镜系统一套;型号:XX-NS-300-10万元2、Stryker鼻动力系统及耳科动力系统;型号:Q9R-540-40 万元3、Leica耳科显微镜一台;型号:M525-F40 - 115万元4、Olympus 电子喉镜一套;型号:WA23070A -48 万元5、西安高通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一套;型号:XVC-III-8万元6、电测听AD226 (丹麦)-9万元;7、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3.5万元8、诱发电位仪ZEP (北京)-10万元;9、声阻抗AT235 (丹麦)-9万元

9、;10、耳鼻咽喉科综合治疗仪9.6 万元;11、YAG激光-11万元;三、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技术关键立足专业 ,面向市场,充分发挥我院的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 ,在继 续保持和发展原有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以建设市级重点学科为 目标,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动向 ,开展广泛的国内合作 ,将本学科建设成 为具有市内一流水平,在省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学科,使其成为 地区最具特色和前沿技术的耳鼻咽喉专科。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围绕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科学研究 和学术交流以及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一)学术团队建设培养学术梯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科带头人及亚学科方向学术带 头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10、及学术水平,扩大在省市同行中的学术影响.积极吸收青年医师参与科室建设和科研工作,培养其独立承担科 研任务的能力.培育1 个具有市内一流水平,能承担科技攻关任务,跨学 科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二)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和引进人才人数增加,学术气氛浓厚,举办市级学术活动 ,学科影响力 提高。(三)学术能力提升在如期完成现有市级科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再争取申报 1 项市 级科研课题立项和 3-4 个院级科研课题立项,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范围和规模。 同时鼓励大家撰写学术论文,确保重点学科建设期内每年发表 CN 论文不少于 5 篇。(四)学术交流参与国内外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学术会议,每年 1-2 次国际

11、性或 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 ,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 2-3 人次以上。实现与 我国知名医院对接,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多方位广泛合作,力争 获得 1-2 次合作主持或承办学术会议。加强与北京协和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立医院的长期交流 与合作。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交流 1-2 人次。聘请国内知名 教授和专家为客座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和规划。(五)医教研基础条件建设1改善现有的病房条件,扩大床位数(15-25张)。提供环境 舒适、设施齐全的单人病房。2、开设专科教研室,配备相关设备,便于教学与科研。3、开设内窥镜治疗中心、整形美容中心,专科设备齐全,更好 的为病人服务。4、主治医师要向本专

12、业“亚学科”发展。5、利用医院的设备资源和耳鼻喉科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鼻内 镜、电子喉镜手术的适应症,强化“微创” 手术的理念,充分体现 “微创” 手术安全性、低痛苦性和快速康复的优势,更好的为患者 提供优质服务。6、加强对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对急诊和疑难重症的救治能力。7、配备相关设备,开展喉部显微手术和耳聋耳鸣的治疗与研究、三年建设期的预期目标(包括:基础建设目标、开展和完成科 研项目、成果获奖、实施新技术新项目、整体医学水平提升、学科队 伍建设推进等方面)通过 3 年的建设,力争本学科达到 市级重点学科要求:(一)基础建设目标1.改善现有的病房条件,扩大床位

13、数(15-25张).同时还将开设部分环境舒适、设施齐全的单人病房。2开设内窥镜治疗中心、整形美容中心。3开设专科教研室,配备相关设备,便于教学与科研。4添置耳鸣耳聋治疗仪。5添置喉显微手术器械。(二)科研与论文写作 在如期完成现有市级科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再争取申报 1 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和 3-4 个院级科研课题立项,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范围和规模。确保重 点学科建设周期内发表CN论文不少于20篇。(三)实施新技术新项目1开展喉部显微手术2耳聋耳鸣的治疗与研究3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4电子喉镜下慢性喉炎的手术治疗(四)整体医学水平提升 1主治医师要向本专业“亚学科”(如:耳科、

14、鼻科等)发展。 2加强对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对急诊和疑 难重症的救治能力。3对科室现有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如:鼻内镜手术、电子喉镜检查与治疗 、 鼻面部整形美容 、过敏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努力 做大 做精,提高 整体 医疗 水平 。(五)学科队伍建设推进1再引入 1 名硕士生。2培养 3 名在职研究生。3. 加强对中青年骨干医师的培养,选派12名到国内顶级医院专科进修深造。4.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到国内顶级医院短期参观学习1次/年。 5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1-2 名。6积极同国内、省内一流知名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稳步推进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五、学科建设方案

15、、技术线路、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一)学科建设方案在现有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用 2-3 年的时间在我院建设耳鼻 咽喉科市级重点扶持学科,巩固和发展原有学科优势,壮大学术群体,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加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进步发展壮大学术队伍,强化科学研究,扩大学科,加强综合实力, 加快发展速度,争取尽快成为市级重点学科。(二)技术路线为搞好学科建设工作,拟制定以下机制:一是要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即学科带 头人的教风和全科医师的学风,要求每位医师过三关(教学关、科研 关和医疗关),要有一批高水平的骨干医师,这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二是加强与全国知名医院和当地龙头医院之

16、间的联系,取得他们 的认可,争取合作项目,建成医教研基地。三是加强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工作的比重,应横向纵向多渠道 争取资金。四是多举办学术活动,多发表有影响的论文,扩大学科影响力。 五是加强与本市社区医院合作医疗,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六、学科建设年进度安排和实施计划1、2010 年:在保证原专业技术正常开展的基础上,争取今年 再开展 1-2 项新技术,如声带小结的微创治疗等;确保市科技局在研 课题的正常进行,申报院级课题 2 个:(1)经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2)“超湿”麻醉的临床疗效观 察。全年发表 CN 论文不少于 5 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2 人次, 参

17、加省级专科学术会议 2-3 人次,争取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1-2 次,派出 1-2 名中青年医师外出进修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科的 整体水平。今年争取医院投入资金购置耳鸣耳聋治疗仪。2、2011 年:把已开展的技术项目做精做细,开展喉部显微手术和耳聋耳鸣的治疗与研究。保证市级在研课题的正常进行,申报院 级课题 2 项:(1)微创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观察(2)神经性耳聋耳 鸣掩蔽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全年发表 CN 论文不少于 8 篇;参加全 国性学术会议 1-2 人次,参加省级专科学术会议 2-3 人次,争取邀 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 1-2 次,主办市级学术会议 1 次。3、2012 年:做好

18、日常医、教、研工作,使之更上一个台阶, 开展三新项目 1-2 项,如耳廓再造等。按时完成市科技局 “复杂鼻 骨骨折一期开放鼻整形的临床研究” 在研课题的结题工作,保证院 级在研课题的正常进行,全年发表 CN 论文不少于 8 篇。参加全国性 学术会议 1-2 人次,参加省级专科学术会议 2-3 人次,争取邀请国 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 1-2 次,主办市级继教学习班 1 次。七、经费预算与使用计划(一)基础条件建设经费计划1、图书资料建设经费计划:图书资料的购置主要是结合本学科 教学、科研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购置一些数据:(1)本学科科研项目紧密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多媒体软件。1 万 元(2)购买专业杂志及万方数据库,0.4 万元2、科室建设、设备器械添置经费计划 (1)购置医疗设备,5 万元(2)更新原有设备,1 万元(二)科研配套经费1、市科委立项课题复杂鼻骨骨折一期开放鼻整形的临床研究, 配套经费 4 万元。(申报书另附)2、发表学术论文,1.5 万元(三)学术交流1、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 万元 2、参加全国性高级别学术会议,2 万元3、省市级学术会议,1 万元(四)人才培养1、进修、短期培训:5 万元2、在职研究生培养:3 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