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15424066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_春蚕》小学语文-同步练习卷(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春蚕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读春蚕文章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1)填空。“总要”的意思是:_,说明母亲_。“常常”的意思是:_,说明母亲_。(2)回答:去掉“总要”、“常常”,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_2.抄写春蚕中表现母亲养蚕很劳累的其他三个句子,标出重点词语。_3.写一段话描写父母或其他亲人劳动的情景,表现出他(她)十分辛苦。_4.春蚕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

2、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经撒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nn)桑叶。这是母亲带着我从桑树上摘来的,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来。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叶擦干,再轻轻地均匀地撒在匾里。蚕越来越

3、大了,呆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推开养蚕室的门,立刻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那是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那些日子,采桑叶的担子就落在父亲的肩上。父亲用很大的桑剪把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

4、亲的额角上渗着汗。蚕“上山”了。它们被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几天以后,“山”上结满了白的黄的茧子。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试卷第1页,总4页学费可来得不易呀”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思考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按照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填空。极小极小的蚕_蚕“上山”了。(3)画出表现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再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比如: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_(4)读句子,说说去掉划线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解放前,我们将我很穷,母亲_养蚕要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_春

5、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_拿出几张蚕种来。_(5)学了课文后,你想对这位辛苦的母亲说些什么?_试卷第2页,总4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春蚕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答案】总归要,很辛苦,经常,添桑叶的次数多表现不出母亲养蚕的辛苦。【考点】现代文阅读【解析】春蚕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解答】从课文得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总要”“常常”看出母亲为了给我们交学费,很辛苦,如果去掉了就表现不出这个

6、意思。2.【答案】(1)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2)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3)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考点】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解析】春蚕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叙述了解放前他家养蚕的情况,着重描写了母亲养蚕的辛苦。其中三次写到亲眼“看见”,犹如三个特写镜头,有力地烘托了母亲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实感人,耐人寻味。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春蚕描写细节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阅读积累作答即可。【解答】(1)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2)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3)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

7、着汗)。3.【答案】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母亲已经无力用双手拾起掉落在肩膀下的衣角,就这样慢慢的,或许在外人眼里是那么漫不经心的把衣服重新披在肩头,在烈日下,汗珠一滴一滴湿透了她的衣襟,母亲在小河沟边坐了下来,靠在河沟边的树下,睡着了。【考点】看图写话【解析】考查了课文内容拓展写话,写一段话描写父母或其他亲人劳动的情景,写出辛苦的表现。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试卷第3页,总4页【解答】注意写出亲人劳动的情景,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劳动的辛苦。4.【答案】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蚕长到半寸来长,蚕越来越大,蚕快“上山”了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

8、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母亲每天都要劳动到深夜,很辛苦,母亲对儿女的慈爱显得无比神圣、伟大。就靠,写出了家里收入的唯一来源是养蚕,没有其它收入。,照例,可见年年这样做。母亲,您养蚕的忙碌、辛苦,为了给我们交学费,我们一定努力学习,报答您。【考点】记叙文【解析】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回忆母亲养蚕的一篇文章。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解答】考查了有感情的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考查了课文的顺序,注意抓住关键的句子,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蚕越来越大了,呆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

9、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可知答案。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常常看见”母亲添桑叶喂蚕的情形,说明母亲每天都要劳动到深夜。“皱纹”刻印着母亲的辛苦,“慈祥”表明了母亲对儿女的爱意。夜深人静,为了我们姐弟俩的学费,母亲还在辛苦地劳作着,灯光映照,母亲对儿女的慈爱更显得无比神圣、伟大,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结合句子分析,就靠:只靠。写出了家里收入的唯一来源是养蚕,没有其它收入。照例:照常,可见年年这样做。考查了想象写话,注意结合课文中心来思考,意思合理即可。试卷第4页,总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