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15422574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1.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4节地球的结构(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整理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2.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难点:1、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和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学习过程:第一模块:知识整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八米J纵波:在、液体中传播,波速较快大i横波:只在中传播,波速较慢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不同(2)特点,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现象600ffivze埴波的传速度与危球内IB晨的制分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特征地壳%1由岩石构成的夕卜壳%1海拔越高,地壳越,海拔越低,地壳越。莫霍面古

2、登堡面地幔上地幔%1态;%1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下地幔接近态,横波通过核外核呈态,温度、压力和密度都一内核三、地球的外部圈层地壳的外部圈层通常可划分为第二模块: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地球的外部圈层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感受地球外部圈层。结合第27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景观体现岀的地球圈层有哪些?(2)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吗?为什么?合作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材料:2010年2月27日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智利康塞普西翁省附近当地时间27日早上发生里氏8.3级强烈地震。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有震感,楼房摇晃,部分地区停电。结合第25页的图12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发

3、生时,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这是怎么回事?(2)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上下地震波传播速度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地壳和岩石圈有什么区别?第三模块:达标检测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6.2E,38.1N),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A. 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东京B. 横波先传播到东京C. 宫城的居民先感觉到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D. 宫城的居民只感到上下

4、颠2.下面关于宫城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P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B. 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 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D. 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地壳的平均厚度()A. 约为33千米B.约为6千米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B.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小C.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D.生物系统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态系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

5、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3.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 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B. 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幔的厚度最大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小C、软流层紧贴在地壳以下D、地核的温度很高,但压力和密度都很小D.地壳下部D,四川盆地包括()生物水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B.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4.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岩石圈下部C.软流层5. 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中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太平洋6.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A.B.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