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422161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期末复习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古今异义归纳习题含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附答案)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之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如:夫君子之行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 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何陋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

2、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念天地之悠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但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当求之于上流 求之下流,固颠 以上都作 以我酌油知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以上作 附:七上课本所有“之

3、”水陆草木之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其反激之力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孔子云:何陋之有?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代事,可译作“这件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因往晓之,晓之者曰复投之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

4、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左将军王凝之人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于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求石兽于水中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当求之于上流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果得于数里外 附:七上课本所有“于”闻之于宋君 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在【则】(一)连词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2可是、却(表

5、转折)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二)副词, 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附:七上课本所有“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如果 就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就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顺接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如:学而时习之4修饰关系,可

6、译为“地”“着”,或不译。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因果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家无井而出溉汲二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5,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17。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附:七上课本所有“而”家无井而出溉汲 有闻而传之者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俄而雪骤 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曲肱而枕之,

7、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择其善者而从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可以为师矣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屠惧,投以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二)连词 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14,徐以杓酌油沥之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以为顺流下矣 附:七上课本所有“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幸甚

8、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为】 1.介词,替。为了。被。 如:为人谋而不忠乎2“做、当”根据上下文确定等。 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成为4.判断动词,是5.与“以”一起使用,认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以为顺流下矣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7以钱覆其口其反激之力如其言附:七上课本所有“其”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屠自后断其股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其人舍然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乐亦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其中3.语气副词,表推测、表祈使、感叹、疑问、反问等语气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焉】 1.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此”“在(从)那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2.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3.语气助词。啊,吧,呢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

10、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作连词,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于是”。如: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四)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 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 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附:七上课本所有“乃”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于是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才乃悟前狼

11、假寐,盖以诱敌 才【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哪里。奈何忧其坏?奈何忧崩坠乎?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白雪纷纷何所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乡书何处达?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用在句末,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安陵君不听寡人

12、,何也? 3表示感叹语气的贤哉,回也! 4表陈述语气,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不若无闻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如:回也不改其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然】(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地” “好像的样子”。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七上所有然字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3、?”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四)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然则何时而乐耶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2.七下通假字汇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对镜帖花黄 但手熟尔: 曳铁钯 不亦颠乎 徐以杓酌油沥之 3.七下一词多义汇总以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 当当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木兰当户织。 当户理红妆 当窗理云鬓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归来见天子 昨夜见军帖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市市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

14、鞍马 帖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将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机机不闻机杼声 万里赴戎机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其反激之力 如其言 射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尔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而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5,久而不去 康肃笑而遣之17。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以为顺流下矣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如如是再啮 如其言 是不知木兰是女郎 如是再啮 4.七下古今异义汇总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

15、: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 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 今义: 。)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 木兰当户织(古义: 今义: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今义: )出郭相扶将(古义: 今义: )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赏赐百千强(古义: 今义: )策勋十二转(古义: 今义: 雌兔眼迷离(古义: 今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 ;今: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盖古: ;今: )因曰:我亦无他 (古: 今: )5.七下词类活用汇总尔安敢轻吾射 但微颔之 陈康肃公善射 燕山胡骑鸣啾啾 愿为市鞍马 策勋十二转 当窗理云鬓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

16、)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之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如:夫君子之行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 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何陋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

17、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念天地之悠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他(射箭)但微颔之 他(射箭)康肃笑而遣之 他徐以杓酌油沥之 它,指葫芦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它,指石兽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它,指石兽当求之于上流 它,指石兽求之下流,固颠 它,指石兽以上都作人称代词以我酌油知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18、一老河兵闻之,以上作指示代词。这个道理,这件事 附:七上课本所有“之”水陆草木之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其反激之力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孔子云:何陋之有?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代事,可译作“这件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因往晓之,晓之者曰复投之又数刀毙之亦毙

19、之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左将军王凝之人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于尝射于家圃 在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在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到求石兽于水中在沙性松浮,湮于沙上在当求之于上流在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在果得于数里外在附:七上课本所有“于”闻之于宋君 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在【则】(一)连词1连词

20、,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2可是、却(表转折)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二)副词, 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就,那么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附:七上课本所有“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如果 就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就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顺接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21、近思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如:学而时习之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因果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家无井而出溉汲二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承接睨之5,久而不去 表修饰康肃笑而遣之17。表修饰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转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表转折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附:七上课本所有“而”家无井而出溉汲 表因果有闻而传之者 表承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表转折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转折狼亦黠矣,而顷刻

22、两毙 表转折俄而雪骤 表时间短人期行,相委而去 表承接学而时习之 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转折为人谋而不忠乎 表转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表修饰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 表转折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表承接不义而富且贵 表并列择其善者而从之 表承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可以为师矣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屠惧,投以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二)连词 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介词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

23、为。动词公亦以此自矜 凭,介词以我酌油知之 凭,介词以钱覆其口14,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介词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用来,介词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动词附:七上课本所有“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为】 1.介词,替。为了。被。 如:为人谋而不忠乎2“做、当”根据上下文确定等。 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成为4.判断动词,是5.与“以”一起使用,认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或成为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了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岂能为

24、暴涨携之去? 被众服为确论。 是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成为【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7以钱覆其口其反激之力如其言附:七上课本所有“其”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其人舍然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乐亦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其中3.语气副词,表推测、表祈使、感叹、疑问、反问等语气其真无马也

25、?其真不知马也!【焉】 1.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此”“在(从)那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2.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3.语气助词。啊,吧,呢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作连词,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于是”。如: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26、忘告乃翁。(示儿) (四)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 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 蒙乃始就学。 于是,就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于是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是附:七上课本所有“乃”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于是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哪里。奈何忧其坏?奈何忧崩坠乎?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白雪纷纷何所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乡书何处达?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

27、“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怎么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什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什么孔子云:何陋之有? 什么【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用在句末,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3表示感叹语气的贤哉,回也! 4表陈述语气,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不若无闻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如:回也不改其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表判断【然】(一

28、)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地” “好像的样子”。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七上所有然字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四)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然则何时而乐耶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地,的样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既然这样那么2.七下通假字

29、汇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但手熟尔:同“耳”,罢了。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3.七下一词多义汇总以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介词,用)当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当道、当权)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当今,当时)木兰当户织。(对着)当户理红妆(对着)当窗理云鬓(对着)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应当)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归来见天子(朝见,拜见)昨夜见军帖(看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到

30、)市市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帖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贴)将将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 机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之念天地之悠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他(射箭)但微颔之 他(射箭)康肃笑而遣之 他徐以杓酌油沥之 它,指葫芦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它,指石兽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它,指石兽当求之于上流 它,指石兽求之下流,固颠 它,指石兽以上都作人称代词

31、以我酌油知之 这个道理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这件事一老河兵闻之,这件事以上作指示代词。这个道理,这件事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其反激之力(它,指河水)如其言(他,指老兵)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但手熟尔(同 “耳” ,罢了)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而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承接睨之5,久而不去 表修饰康肃笑而遣之17。表修饰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转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表转折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或成为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3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了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众服为确论。 是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成为如如是再啮(副词,像)如其言(介词,按照)是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动词)如是再啮(这样)4.七下古今异义汇总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策勋十二转(古义:次今义:旋转)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一门学科)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盖古:发语词;今: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因曰:我亦无他 (古:于是,今:因为)5.七下词类活用汇总尔安敢轻吾射(轻视,形作动;射箭的技术,动作名)但微颔之(点头,名作动)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形作动)燕山胡骑鸣啾啾(动作名,战马)愿为市鞍马(名词做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登记)当窗理云鬓(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