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415960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大致过程,包括陈独秀与新青年,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等。【过程与方法】以五个“一”为线索,借助史料和历史问题,勾勒课堂主线。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的精神,进一步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方法与手段】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教学

2、过程】一、活动导入1.呈现情境:以发电报的方式,礼貌的拒绝某位好友的工作推荐。教师讲述:同学们这是民国时期的关于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的一则小趣闻,当时的胡适先生从学生中选出了一个答案,自己也给出了一个答案。呈现史料:学生答案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先生答案干不了,谢谢。教师讲述:这场有关白话、文言之争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最终的结局如何?(学生活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拟定电报,并交流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发电报的活动,引出白话文言之争,在活跃气氛的前提下,进入新课的学习2.出示课题:新文化运动二、新课讲授教师讲述: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以五个“一”为线索。(1)一个人物(2)一本刊物(3)一所学

3、校(4)一个群体(5)一个声音(设计意图)借助五个“一”的线索,吸引新课的学习,铺垫本课的基本架构。(一)一个人物呈现图文史料:陈独秀的图片及简介文字。(1)从少年时候起,陈独秀就不算默默无闻。 17 岁以第一名进学成为秀才, 在当地就是名人。(2)但真正使他名满天下的,还是他的文章和他所办的刊物, 特别是新青年。(3)领导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教师设问:你对陈独秀有何印象?他因何而名满天下?陈独秀为何要创办新青年?(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说说陈独秀名满天下的原因以及你对陈独秀的大致印象。(设计意图)通过陈独秀文字简介的补充,使学生对陈独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印象。呈现史料:1

4、913年, 袁世凯被国会选为正式大总统不久, 即解散国会, 使很多读书人对共和的期望变成了失望。教师设问:读书人为什么失望?呈现史料:若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故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教师设问:陈独秀的初衷是什么?教师讲述:在这样历史情景下,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青年杂志由第二期起,改称新青年。教师设问:结合初衷和宣传手段,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教师设疑:陈独秀能如愿吗?(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思考并解析问题。结合创刊者的初衷和运动的主要宣传媒介,思考并解析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当时社会现状以及运动发起者初衷的分析认识,铺垫新文化运动

5、的历史背景。细化问题设计,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的重大革新。(二)一本刊物呈现史料:1917年 8 月,新青年出完第 3 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书社感到实在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后经陈独秀极力交涉,书社到年底才勉强应允续刊。教师设问:新青年的创刊有否达到陈独秀的预期效果?教师讲述:但是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因为一所学校而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学生活动)通过新青年杂志创刊初期的销量,分析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成效。(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借助史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一所学校教师讲述:北京大学民国时期全国的最高学府。时任校长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着力营

6、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当时,蔡元培决意聘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这一举措后来促成了新青年杂志的北迁,其影响力也大大增加了。呈现史料:陈独秀入北大后,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由一本地方性的刊物真正转变成为以北大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教师讲述:新青年由一本地方性的刊物真正转变成为一本“全国性”刊物,得益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四)一个群体教师讲述:这个群体被称为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大都在北大任教,大都有留学经历,大都崇尚新思想。呈现史料:1915年,陈独秀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说我们现在只认定这两位先生可

7、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呈现史料: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强调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呈现史料:1917年,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主张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呈现史料: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文末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小说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教师设问:从这个群体的活动中,你发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活动)结合人物的主要活动,发现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人物活动的线索,有序的呈现史料。借助史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8、活动时事播报】根据提示:简要的介绍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反传统文化(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整合关键词,简要的介绍新文化运动。(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进一步整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五)一个声音教师讲述:在那个时代,有一群人,通过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这两大平台,使新文化运动真正运动起来,吹响了时代的号角,发出了那个时代的声音。呈现史料:教师设问:漫画中,表达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时代声音?教师讲述:新文化运动后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以北京的学生为先锋,并迅速席卷全国。(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漫画提供的信息,尝试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声音。(

9、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漫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解读漫画的能力。借助图片史料,感受新文化运动的时代音符。教师设问:五四运动中学生充当了急先锋,你认为这与新文化运动之间有何联系?(学生活动)根据五四运动中,进步青年的表现,找找其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计,理清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联系。教师讲述: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启迪,然后这场洗礼近代中国青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今天也留给了我们无尽反思。其中,白话文言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呈现史料: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呈现史料:我要和你相爱,永远在一起。直到

10、山没了棱角,江水枯竭,冬天雷声阵阵,夏天雨雪连连,天和地合在一起,才敢与你分开!教师设问:(1)说说你更喜欢哪段文字?(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生活动)读读这两段文字,说说你的更喜欢哪段文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设计意图)文言之争为开端,又以白话文言之反思结束。借助文字对比的形式,助力学生理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三、课堂总结(1)一个人物 陈独秀为何要创办新青年?(2)一本刊物 前后的销量发生怎样的变化?(3)一所学校 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4)一个群体 你对这一群体有什么印象?(5)一个声音你听出了哪些时代先声?(学生活动)仔细回忆、师生互动,回顾本

11、课所学知识。(设计意图)理清线索,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本课教学目的。四、情感升华教师讲述: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只有自觉勇于奋斗,革命起来快刀斩乱麻的青年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青少年是社会变动的新生力量,少年强,则国强。呈现史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学生活动)回望历史,深情的诵读少年中国说节选片段。(设计意图)调动课堂气氛,升华学生的情感,突出新文化运动对青年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附【板书设计】新文化运动一个人物一本刊物一所学校一个群体一个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