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5412567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结构不可破坏性 D功能绝对稳定解析:选B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B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因而所有生态系统均具有这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与物种多少有关,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3下图曲线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一片被毁森林在恢复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是()解析:选C被毁森林在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逐渐上升,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4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 BC D解析:选B分析图示可知,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动物的摄食,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图

3、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解析:选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水藻产生的氧气不足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进行。6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C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热带雨林

4、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不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7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植物及旅鼠的天敌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数量增加,旅鼠和旅鼠的天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可推知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分析已知条件,此生态

5、系统相对稳定,可知这些生物的数量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均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受食物及天敌的影响;旅鼠的天敌增多,使旅鼠数量减少,又影响其天敌数量并导致天敌数量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8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选C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图C中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间最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能力题组】9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

6、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解析:选C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越短,曲线围成的面积S2越小;读图可知,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10两物种间(如某种灵长类动物和蟒蛇)存

7、在“互动多样性”的现象,即存在多种类型的种间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不合理的是()A“互动多样性”现象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蟒蛇可能成为灵长类动物的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C物种间的“互动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种间关系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解析:选C种间关系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蟒蛇可以被灵长类捕食,也可能杀死灵长类进行捕食,同时它们也可能存在共同食物,为竞争者。种间关系的“互动多样性”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种间关系的多样性使生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11狼图腾这部电影中,不仅讲述了发生在额仑草原上的人与狼的故事,而且通过草原的生态

8、变迁,直面了生态问题。比如其中的台词:“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就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以食物链、食物网为途径进行的C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D调查草原上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解析:选A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2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方式B图b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方式C图a调节方式是该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图b调节方式会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多,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解析:选C图a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图b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可能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偏离稳态。13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化:(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

10、升的原因是其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其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发生怎样变化?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解析:分析图中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变化是本题的切入点。甲昆虫先增加先减少,乙昆虫随着甲昆虫的变化而出现后增加后减少,所以甲被乙捕食。答案:(1)植肉捕食抗药性强抗药性弱(2)相对稳定抵抗力自我调节(3)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逐渐恢复恢复力14如图1表示某

11、生态系统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_。(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TS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_。(3)请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结合图1可知,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这都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即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TS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强;反之,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答案:(1)

12、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总稳定性越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如右图所示1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几年前,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 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一百多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1)红树林属于_生态系统。 (2)红树林的_稳定性较强而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_。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 (4)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里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答案:(1)湿地(2)抵抗力恢复力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3)自我调节能力(4)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壤,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