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15412019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春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练习 岳麓版必修21祈盼“五谷丰收”“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重视家畜养殖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日渐完善D以“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为主解析:从题干看,既希望“五谷丰登”,也祈盼“六畜兴旺”,显然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这一特点。答案:B2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B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属水力灌溉工具解析:根据材

2、料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可知这种农用工具是曲辕犁,唐代最早在江南地区的田地里使用,故本题选B项。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答案:B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解析:由材料信息“唯以刀伐木”,可知C项正确。答案:C4宋元明清欧阳修诗文选译记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解析:依

3、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故选A项。B、C、D三项题干均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A5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解析:材料反映了男女分工劳作,不能体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没有体现私营纺织作坊,B项错误;

4、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说明在蚕桑生产中出现了男女分工,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的描述和题意。答案:D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卷76(1)根据上述材料,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材料所述的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

5、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是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解析:第(1)问,耕作方式主要从生产力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耕织结合、夫妻恩爱”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状况。第(3)问,经济形态的特点要结合材料从生产经营形式与性质角度分层归纳。答案:(1)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2)形态: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特点:家庭生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基础巩固1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B农作物品种丰富C“播种百谷,相土地宜”

6、就是个体农耕D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解析:神农相传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发明者,“乃始教民播种百谷”,故A项正确;“百谷”是一个概数,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起源早,个体农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逐渐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A2观察下列图片,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信息是()图1骨耜图2石犁图3六角形铁锄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解析:工具的不断改良,极大地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成为农业发

7、展的重要标志。答案:C3“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注重精耕细作 D强调自给自足解析:A项只是对材科“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的反映,故排除;B项只是对材料“尽地力之教”“地力常新壮”的反映,故排除;材料指出农业耕种要注重土地、肥料、节气等,反映的是注重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强调自给自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能力提升4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8、。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出土铁器65件一整套铁农具”说明铁农具广泛应用;根据材料“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得出,这些铁农具涉及农业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A项中的“独断经营”、C项中的“必备品”、D项中的“最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5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耕作方式时间/天面积/担田锄耕11木牛14牛耕114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9、解析:表格中的数据表明,采用牛耕技术,耕作效率大为提高,这说明牛耕是中国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答案为C项;A、D两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采用牛耕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这不是表格所要强调的,B项错误。答案:C6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

10、、C三项表述不全面;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答案:D7水经注江水引东汉应劭著风俗通:“秦昭王使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这则材料所提到的水利工程是()A战国时期的郑国渠 B汉代关中创造的井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王景治理的黄河解析:提取关键信息“成都”,可以判断应为都江堰。其余选项地理位置不符。答案:C8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妇起缝素。”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解析: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

11、,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勉强自给自足;但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要承受统治者的剥削和压榨,其生活仍然比较艰辛,谈不上自然悠闲。答案:D9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解析:马克思认为小农彼此没有“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

12、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因此不是一个阶级。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从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看,小农是一个阶级,故B项错误;小农的缺点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整体的观念,因此国家意识比较淡薄,故C项正确;依据“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可知D项错误。答案:C10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

13、要来源解析:自秦国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起,此后历代中国封建政府均实行此政策,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材料中“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小农生产也与市场联系,并非完全封闭,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故排除D项。答案:C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皆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反映了农业技术有何进步?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解析:(1)从材料一童子牵牛可知使用牛耕。(2)材料二反映的是男耕女织,封闭性。(3)考查识记综合分析的能力。答案:(1)进步:使用牛耕。意义: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生产方式: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气候适宜;社会安定,没有战乱的破坏;吏治清明,没有苛政的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