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15406575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93.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天印染公司能源审计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 2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4第一节 企业简况 4.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 7.第三节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8.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16第一节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 1.6.第二节 企业能源管理状况 1.6.第四章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21第一节 企业能源消费状况 2.1.第五章 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 26第一节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2.6.第二节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和建议 3.0.第六章 节能生产工艺的应用 32第一节老生产线中高能耗、低效率单元的更新 4.3第二节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4.6.第七章 锅炉过热蒸汽发电综合改造方案 54第八章 审计结论 56第一章 审

2、计事项说明一、审计目的通过对该公司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 利用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 的节能措施和建议,从而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源利用状况,并指导企业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以实现“十一五”总体节能目标,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二、审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17166 1997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2588 198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GB/T2589 1990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 GB/T6

3、422 1986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13234 1991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 199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 GB/T17167 200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 (GB/T7119 1993 )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GB/T16614 1996 )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 GB/T16615 1996 )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 GB/T16616 1996 )三、审计期2007 年 3 5 月四、审计

4、范围和内容本次能源审计的范围只涉及中天印染公司生产部门,配套部门相对总体 能耗较低,没有列入本次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情况、用能情况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统 计、能源消费结构、用能设备运行效率、产品综合能耗及实物能耗、能源成 本、节能量、节能技改项目等。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第一节 企业简况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芜湖市工业主干道长江路上的芜湖大桥 经济开发区内,距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芜湖经济开发区”三公里,公司成立 于 1997 年 8 月,是在承租、收购原芜湖印染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 外向型企业,下设染色分厂、印花分厂、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等机构。目前该公司主要生产亚麻

5、、苎麻、纯棉等各类纤维混纺及其交织的印染 面料及服装,主要产品有:亚麻布、苎麻布、全棉布、灯芯绒、各类弹力布 等。具备年产亚麻、苎麻等天然纤维印染面料 5000 万米和成衣 700 万件套 的能力,企业产品 100% 出口,所有产品均通过 OEKO-TEX100 (国际生态纺 织品认证)被誉为绿色纺织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成为许 多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及百货的指定供应商。中天公司是我国重要的麻类纤维 面料出口生产基地。 2005 年获得安徽省出口创汇第 21 位的荣誉,特别是亚 麻、苎麻类仿水洗面料生产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染整生

6、产线 5 条、印花生产线 4 条、 服装设备 500 台、 2 台 20T/H 锅炉配套 2 台 1500KW/H 汽轮发电机组。公 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中心设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新产品和新技术 开发室、信 息技术发展规划室。中心测试实验手段先进,拥有与欧美 Wal-mart 、Kmart 、C&A 、Lindx 等公司面料采购系统联网的 DATA COLOR测配色系统、日本美能达测色系统、 LTS 日晒牢度仪、水洗牢度仪、防水测试仪弹性回复仪、强力测试系统、 GRETAGMACBETH 对色灯箱、汗渍牢度仪 等一批现代化的基础实验设备。建成包括印染生产、功能性后整理、服装设 计制作项目

7、的实验室。该公司开发的亚麻、粘胶混纺纱氨纶芯面料、亚麻类仿水洗面料、灯芯 绒超柔面料、苎麻、亚麻抗绉吸湿排汗面料,国内尚无其他厂家可以生产。 目前正在开发的“纳米级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及麻类功能性面料,将进 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档次,拉大与同行业之间的产品差距,实现产品生产一 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目标。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研发力量雄厚,实 验试制能力较为完善,技术中心现有人员 32 人,其中专家 4 人,高级职称 7 人,中级职称 10 人。在此基础上,计划到 2008 年建成麻类纤维面料研发中 心,届时将成为我国着服、家纺设计、开发、试验、试制基地之一,并形成

8、以产品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到三大技术支撑的国内印染行业重要的 研发中心。该公司自 1997 年以来,不断调整市场战略,采取积极进攻策略, 抛弃销售的中间环节,以世界知名百货、连锁企业为客户对象目标,并以其 质量要求为生产标准,已先期获得美国 wal-mart 公司、 KMART 公司、欧洲 C&A 公司、 LINDX 公司供应商认证证书,成为美欧四大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企业近几年获奖情况:2002 年 8 月通过 ISO9001 :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 年 1 月已建成开发试验基地, 包括染色印花化学实验室、 面料内外 在质量的物理实验室、新产品结构实验室,具备了自主开发

9、各类功能性面料 的能力。2003年6月通过IS014001 : 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各项排放及环 境保护均附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2003年7月通过欧洲Oeko-Tex100认证,拿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2003年被评为年度出口创汇先进企业;2004年被芜湖市政府评定为“芜湖市工业企业五十强”。2004年度企业技术中心被安徽省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005年被安徽省评定为“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2005年12月被安徽省科技厅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至2006年度“ A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2006年2月荣获首批安徽省“银行诚信客户”称号。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

10、司获 2001年度纳税大户、2002年市级重点私 营企业称号;2002年至2003年度“ 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2003年度出 口创汇先进企业;2004年度被授予“芜湖市工业企业 50强”称号;2004 年度市级重点民营企业纳税大户;2005年至2006年度“ AA级纳税信用等 级单位”;已连续几年荣获“芜湖市纳税大户”、“出口创汇大户”、“安徽省 优秀民营企业”等称号。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资产总额2.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0.77亿元,资产负债率57%,近年来公司的销售和收入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2.9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达3.2亿元,利润2437 万元。

11、企业近三年财务经济状况见下表。企业近三年财务经济状况表序号财务指标2004 年2005 年2006 年1销售收入(万元)2236429467322642利润(万元)1838234624373税金(万元)74294614804创汇(万美元)132018202600第二节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该公司通过内涵式改造,不断发展壮大,主要生产亚麻、苎麻、纯棉等 各类纤维混纺及其交织的印染面料及服装,主要产品有:亚麻布、苎麻布、 全棉布、灯芯绒、各类弹力布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现主要生产工艺为: 棉织布染色整理、毛纺织染色整理、色织、针织染色整理、服装。一、棉纺织染整生产工艺1、工艺流程图图2-12、工艺

12、流程说明翻布:是按相同规格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 缝头:为确保成匹布连续加工将坯布进行缝接; 烧毛机:通过火焰使布面上的绒毛燃烧,使布面光洁不伤织物; 退煮漂:通过退浆、煮练、漂白将坯布残留杂质除去; 丝光:将坯布在一定张力作用下经过绕碱处理使织物光泽; 染色: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使织物获得颜色; 定型:将染色好的布幅宽一致,尺寸形态稳定,手感良好; 预缩: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止织物变形走样,增加织物的服用性能; 成品检验:将预缩好的织物按要求进行检验; 入库:将织物打包并放至仓库中。3 、 工艺能源消耗情况 本生产工艺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电力、蒸汽、汽油与水。电力主要用于整

13、 个工艺流程中的电力拖动设备,蒸汽主要用于浆纱机、印染工序、退煮漂设 备等,汽油用于烧毛机,自来水主要用作工艺水、空调加湿及冲卫等。第三节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一、企业用能系统概况公司的生产用能主要是电力和热力,企业内部设自备热电厂一座,目前 为公司提供生产用热;生产用电则由社会电网购入。原煤和电力是企业购入的主要能源,其中原煤供热电公司2台锅炉使用(一般运行两台),生产工艺用热力压力为3.5Mpa ;用水水源由自来水构成业能源系统图染色分厂汽油:动力 分厂柴油:i电力:水:、:图 i2-2原煤关产系统印花分厂自来水总装机容量为锅炉,额定蒸发量共计为其它分厂145 t/h,其汽油、2#炉为35 t

14、/h、3#炉为75 t/h。一般以2炉2机采用母1、自备电力电站简介该集团公司场热电厂配置有2台6MW抽凝式中温中压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纳i 80t/h。配套锅炉为3台链条式过热蒸汽I I I管制运行方式投入运行,其中以 3#炉常年运行为主。锅炉除尘系统为麻石水 膜除尘。3台锅炉均为无锡锅炉厂制造,其中:1#、2#锅炉型号为UG-35/3.82-M19,3#锅炉型号为UG-75/3.82-M40 ,主要设计参数见下表:锅炉设计参数表项目单位参数1#、2#3#1-4- /X 日烝发量t/h3575过热烝汽压力Mpa3.823.82过热蒸汽温度C450450给水温度C150150热风温度C14

15、1165排烟温度C166162煤种皿烟煤皿烟煤锅炉效率%8081.12台汽轮机组均为青岛捷能汽轮机厂制造,其中:1#机组型号为C6-3.43/0.49、2#机组型号为C6-3.43/0.785,主要设计参数见表:汽轮机组主要性能参数表项目单位参数1#2#额定功率KW60006000蒸汽压力Mpa3.433.43蒸汽温度C435435抽汽压力Mpa0.490.785抽汽量t/h45/56.2545/55排汽压力Mpa0.0070.007额定转速转/分30003000循环水温度27272、热电厂系统示意图1S5I一* I !厂“谢IS2-9热电厂热力系统示意图IMI3、热电公司工艺流程说明( 1

16、)燃料输送系统燃料经皮带输送振动筛选、破碎机破碎、经电子 皮带秤计量后,分别送入各炉的原煤仓,然后由炉前给煤装置送入炉膛;( 2)烟风系统新鲜空气通过一次风机鼓风升压, 经空气预热器加热 后从锅炉底部风室送入炉膛。其中一部分风经二次风机再次加压后炉排上部 送入炉膛;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热烟所经高、低温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空气 预热器等再次利用后,经水膜除尘器除尘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3)锅炉汽水系统锅炉所产生饱和蒸汽经低温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之后成为过热蒸汽并入蒸汽母管,其中一部分主蒸汽通过减温压降压减温后, 供车间备用,一部分蒸汽进入抽凝式机组做功,中间一级抽汽卷入高加和供 养热管网供各公司使

17、用,二、三级抽汽供除氧器及回热系统使用;剩余乏汽 通过凝汽器凝结成凝结水,再由凝结水泵加压后与补充的除盐水一起进入除 氧器;最后由锅炉给水泵加压通过省煤器进一步将锅炉给水升温后回到锅炉 汽包(其中一部分经减温器对蒸汽减温后在省煤器入口与锅炉给水汇集后进 入省煤器),从而完成汽水循环二、电气系统公司生产用电由社会电网提供,主要向印花、染色等分厂和动力分厂其它部门输送。在各用电部门中,印花、染色等分厂用电最大,约占公司总用 电量的80%,其次是动力等分厂,约占公司总用电量的 20% ;三、热力系统1、热力使用情况简介各公司生产工艺用蒸汽几乎全部由热电公司提供。热电公司现架设有2条蒸汽管网,其中1#

18、2#热网的蒸汽压力为MPa,由1#机组抽汽或由锅炉主蒸汽经减温减压(备用)后供给,热网的蒸汽压力为4GJMPa。在各用汽部门中,印花、染色等分厂耗汽量最大,约占 95%,其它公司 相对较少。各公司耗汽比例图:各部门耗汽比例图2%0%9%图2-5四、供用水系统1、取供水情况简介公司对水资源的使用主要以自来水为主。购水方式基本以各分公司单独取水为主,各部门取水比例图:各部门取水比例图7%图2-6五、企业主要用能设备企业主要用能设备见附表第三章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第一节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实行公司、车间科室二级能源管理体系。公司设有 节能办公室,该办公室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公司

19、分管副总经 理任主任,公司计划部、设备管理部、企业管理部领导为副主任(计划部经 理任常务副主任),其常设机构是计划部,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 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各车间科室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设备科,由车间主任和设备科长负责本 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第二节企业能源管理状况该公司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节能、节材、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为重点,不断完善能源管理的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坚持管理与技 术创新,切实加快传统纺织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产业科技含量,等方 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 高速、高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薄弱之处有待加强:、企业

20、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公司初步建立了各项能源管理制度,但由于公司缺乏专职的能源管理科 室(目前由计划部主管、企业管理部等部门配合)又没明确职责与权限,导 致节能工作无法全面贯彻实施,给公司系统、切实开展节能工作带来了一定 的障碍;另外,应继续完善能源管理制度体系,如定额管理。具体建立的制 度有: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能源财务管理制度;能源生产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统计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 度。二、企业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 配置,就不能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它也是评价一个企 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21、。由于该公司在对能源的定额考核方面未做详细 的规定,因此其在计量仪表管理方面,也只是完善了对一级和二级计量仪表 的配置,对机台及工序的三级计量仪表配置率有待提高,客观上也使得大部 分公司内部无法制订细化的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能耗考核定额指标。公司能源计量系统由原煤、电力、蒸汽自来水、燃料油五大块组成,其 中电力、蒸汽和自来水的使用部门较多,消耗量较大,因此其计量范围也较 大。目前该公司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工作主要由公司计划部负责。通过统计计算,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分别为 68.60% 和85.70 %( 详见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序号能源I级H级皿级综合计量应装

22、 数安装 数配备 率完好 率应装 数安装 数配备 率完好 率应装 数安装 数配备 率完好 率配备 率完好 率类别台台%台台%台台%1电44100100353510010050536572.082.074.083.72蒸汽221001003310091.7441227.385.131.989.63水202010010050408097.5521019.165.157.7295.14原煤11100100221001001001005油1110010088100110010068.685.7从现场情况看,该公司的一、二级计量仪表配置较为完善,但三级计量 仪表配置相对较差。特别是热力、自来水等方面的计

23、量,其二、三级计量也 相对较差,部分用能单位的用能单元或主要用能设备尚未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给各车间能源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能源计量系统管理上也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公司无完整的能源计量 器具一览表,尚未建立齐全的计量器具档案,对属于企业自行校准且自行确 定校准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尚未落实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因此对有关制度 的执行还须下大功夫。三、企业能源统计管理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 要依据,又是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只有对各部 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 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

24、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 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 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否则极易挫伤职 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目前该公司虽然制定了节能管理制度,组建了节能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 对公司的能源消费情况建立了统计台帐,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实行了电脑网 络化管理。但由于能源定额考核不够细化等原因,其能源统计台帐及报表也 就缺少对单位产品能耗的统计内容。针对上述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完善各工序及主要耗能设备 (如主要耗用蒸汽的热设备、用气车间或耗能工序等)的三级计量仪表的配 置的前提下,加强能源统计、细化定额考核。强化能

25、源统计具体途径: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按 照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 车间主辅生产系统的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 报表的内容应按工序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采暖(制冷)、照明、运输、生活及其他,以利于细化对工序及产品的能耗考核。四、企业能源定额管理目前公司无科学的能源定额管理制度,仅纳入车间生产总成本考核。公 司对各分车间现采取的是宏观管理的方法,仅对成本、利润和产量进行考核, 未制定详细的产品能耗定额考核指标,因此,其各分车间制定的内部考核指 标也主要是产量及费用总额,即便是有的分车间制定有单位能耗考核指标

26、, 也只是按能源费用金额而不是按实物量单耗进行考核,由于分车间能源结构 及价格的不同,使各分车间的能源成本也各不相同、不具可比性,显然该公 司仅以成本费用为控制目标的考核办法无法切实调动各分车间加强能源定额 管理的积极性。因此,应尽快建立并完善工序及产品单耗考核管理体系,实施分级考核, 进一步探索不同机台、不同面料考核定额指标的合理性,细化工序及产品的 能耗定额,严格节奖超罚,以推动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过程控制等 方面的节能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第四章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第一节企业能源消费状况一、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该公司200 6年外购能源主要有:电力、原煤、燃料油、自来水。

27、其中:电力960万千瓦时、原煤45000吨、汽油200吨,自来水1080000立方米。详见企业购入能源费用表(表4-1 )。企业购入能源费用表表4-1能源类型计量单位购入量单价净费用 (万元)煤吨45000560元/吨2520动力电万kWh938.860.59 元/kWh554照明电万kWh21.140.84 元/kWh18汽油吨2004860元/吨97自来水立方米10800002.15兀/立方米232合计3421注:地表水、浅井水作为水资源,不是耗能工质,因此包括在能 源消费内。该公司在本审计内该公司共消耗各种能源按等价量折标准煤38859.75吨。其中电力960万千瓦时,折标准煤3878.

28、4吨;原煤45000吨,折标准煤34380吨;汽油200吨,折标准煤3237.5吨;自来水1080000立方米,折标准煤277.6吨。详见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表4-2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表4-2能源种类实物量等价值当量值吨标煤%吨标煤%煤(吨)450003438088 . 473438095 . 89外购电(万千瓦时)9603878.49. 981179.43 . 29汽油(吨)200323 . 750. 83294 . 280 . 82自来水(立方米)1080000277.60. 72合计38859.7510035853.68100、企业能源消费流向原煤:主要供热电公司生产电力和蒸汽,20

29、06年该公司共使用 原煤45000吨,其中锅炉系统用煤4485吨,辅助用煤15.45吨。2006公司原煤平衡表单位:吨 表4-3初存收入支出末存4420锅炉用煤44985辅助用煤15300收入合计 4429支出合计45000-229电力:该公司所用的电力由供电部门提供。 经审计,该公司2006年共计从电网受电960万kWh,其中动力电938.86kWh 照明电21.14kWh汽油:汽油主要供织造整理工艺使用,2005年公司共消耗汽油200 吨。水:主要用于企业的锅炉车间及各个生产车间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生活及其他方面。该公司生产及生活用水从自 来水公司购进。2006年该公司共购

30、入自来水1080000立方米。综 合上述各平衡表汇总企业能源消费流向如下表(表4-4 )。企业能源消费流向表表4-4项目名称主要生 产系统辅助生 产系统加工转换 系统其他合计水(立方实物量3621894130551436451611111080000米)折标量电力实物量735 . 07130.7585.448.74960(万 kWh)折标量903 . 4160 . 6910510.741178 . 83汽油(吨)实物量1955200折标量286.927 . 35294 . 27煤(吨)实物量00449851545000折标量34365.0211.4634376.48注:按当量值折标。三、产品能

31、源成本通过对该公司经营情况汇总表及财务核算有关资料的审查核对,在本审计期内,该公司的全部生产成本为 22585万元,其中能源成本为2980 万元,能源成本占全部生产成本的 13.19%1、主要耗能设备测试结果4-5)1)主要用热设备节能监测结果汇总表(见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主要能源名称设备热效率%1退浆机LMH-200蒸汽43.702丝光机蒸汽48.863热定型机导热油36.714退煮漂蒸汽47.485高温高压染色机COS-120蒸汽78.256热载体锅炉JRL-60 Y柴油75.207热载体锅炉YY W-1400Y柴油77.078910第五章 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通过对该公司各项能耗指标的计

32、算分析,可以看出,其部分产品的 能耗与企业定额及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查找企业 的节能潜力,为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及企业自身加强能源管理、挖掘节能 潜力、编制节能规划、实现 2010 年的节能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 通过对部分具有代表性且耗能较高的单元进行了详细的能源审计进行系 统的分析。第一节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一、电能利用1供配电系统 目前该公司各部门生产所用电量主要依靠供电部门供应。公司内部 对线损电量核算时,采用以供电部门与企业内部分表合计之差作为线损 进行分摊。但由于供电部门结算抄表日与企业的内部核算抄表日相差约 10 天,对供电部门所供电量的损耗统计则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33、 且对供电 部门的表计误差率也不能及时发现。另一方面,经现场调查,公司对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控制,主要采 用在配电室集中补偿的方式,对车间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基本上未进行就 地补偿。这种运行方式虽然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减少配电 室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但由于终 端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无功主要通过配电室以下的低压配电线路输送,因 此,集中补偿的方式无法降低公司内部配电网络的无功损耗。 应按照“分 级补偿,就地平衡,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的原则, 合理布局补偿位置和补偿容量。根据节能监测结果,合理选择电容器的 容量,对车间低压配电线路较长的集群用电负荷

34、(主要是细纱机群)或 单台功率大的设备进行就地无功补偿。通过无功补偿,可使补偿点以前 的线路中通过的无功电流减小,既可增加线路的供电能力,又可减少线 路损耗。为了有效地降低统计误差,建议企业要加强对计量仪表的维修校验工作,并坚持每月23次与供电部门的计费表进行同步抄表比对,特别是每月的月底,应与供电部门的计费表同步比对,及时掌握仪表的计 量状况,进行线损分析,科学分摊损耗,以便于细化考核。2 生产系统 由于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其对各种产品的考核定额制定的 尚不够完善, 因而未能形成详细的统计报表。 为了查找节能潜力的所在, 我们选择了染色分厂、印花分厂等进行了详细的审计。由此看出,企业

35、应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1)尽快统计出各工序设备的电耗情况,以便于科学制定对班组、 机台的定额考核指标,通过严格的奖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节约积极 性。2 )根据设备的负荷变化及运行状况,利用变频器的技术特点,对 细纱机、空调风机、空压机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3)加强对设备的定、巡检管理及润滑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维修 为辅的原则,采取动态维修的设备维护维修模式,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 故障隐患。确保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 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的实际监控,并与同类型的机台设备 先进的能耗指标进行对比,以便查找是设备管理的问题还是设备自身工 艺参数的控制

36、问题,挖掘节能潜力。4)按照绿色照明的要求,对照明系统的灯具进行节能改造,以降 低电力消耗。二、热能利用系统通过对各分厂用热设备耗能情况的审核及对部分重点热设备的现场 调查和节能监测, 我们发现,其在热能利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节能潜力:1)蒸汽管网:公司在蒸汽管网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从现场调查的 情况来看,该公司的部分蒸汽管网缺少维修,存在裸露和漏汽现象,管 网的保温,特别是分支管网的保温情况较差,增大了管网的散热损失; 由于蒸汽表配置不合理(如小流量配大口径表)及维护校验不及时等原 因,造成表计误差偏大;由于管理不到位而计量不全、少计量或因汽费 难收而少统计等原因,造成汽损偏高;由于用汽负荷波动

37、较大、蒸汽调 节阀门位置不合理及疏水阀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疏水量过大而增大了 管网的热损失。建议企业采取的措施:应加强对供用热系统的管理,完善蒸汽计量 仪表的配置, 定期进行校验, 对损坏失灵的仪表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校验, 制定合理的汽损率考核指标,以减少表计误差;加大对蒸汽管网的巡检力度,选用新型保温材料,按经济厚度对损坏、裸露的蒸汽管道及阀门进行保温;根据工艺设备的用汽特点,合理选择控制阀门的位置并采用电磁阀门以利于自动控制法门的开闭,以减少凝结水损失;选择高质量的疏水器,完善疏水器的配置,并配置必要的疏水检漏仪经常对疏水器进行检漏,以降低疏水损失;根据用汽负荷的特点,合理选择蒸汽表的 口径

38、,以减少计量误差。2)凝结水:经现场调查,目前该公司热设备的用热特点大部分为 间接加热。所产生的高价值凝结水及疏水基本上未能回收和合理利用较 大节约潜力。建议企业积极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尽可能的对所产生的凝结水及 疏水进行回收,以提高企业的热能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3)工艺水余热:通过现场调查了解,该企业在染、整、煮、褪、 漂、丝光等工艺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热水,加热方式一般采用蒸汽直 接或间接加热。由于该部分工艺热水已加有颜料或混进其它杂质而无法 再利用,通常是直接排入地沟。 但这部分外排的工艺水温度一般在 60 110 c,其余热未能回收利用。4)高温烟气余热:从现场测试的情况来看,该公司

39、各分厂的热载 体炉排烟温度大都在300 C左右,排烟系统基本上均未安装对高温烟气 回收利用的换热装置,存在着节约潜力。建议企业在排烟系统安装空气 预热器或余热式蒸汽发生器,以回收烟气余热,改善燃烧状况,减少燃 油消耗,提高油炉热效率。三、水资源利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公司工艺冷却用水、空调加湿用水、厕所冲 洗及卫生用水、绿化及洗车等用水全部采用新鲜的自来水。用水量约为 108 万立方米,而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全部排放。其水资源的重 复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几乎为零 (热电厂机组冷却循环水除外) 。如果用 循环水池将温度较高的工艺水经自然冷却后加以循环回用,并考虑将污 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

40、,则每年可节约 30 万立方米自来水。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该公司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着较大的节 约潜力。第二节 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和建议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承租、 收购原芜湖印染厂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设备基础较差,公司产品的煤耗高达 12 吨标准煤 / 万米、 电耗达 3000 度/ 万米、水耗 450 吨/ 万米。高于 2006 年颁布实施的国 家棉印染清洁生产三级标准中规定的:煤 6 吨/万米、电 3900 度/ 万米, 距离标准中的二级水平有较大差距。 为此,对企业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 通过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助剂的使用,将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降至国家 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乃至二级标

41、准水平以下。一、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主要建设内容1、节能工艺技术的应用:包括冷轧堆前处理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活性染料冷轧堆转移印花生 产工艺技术的应用、数码印花生产技术的应用、泡沫整理生产工艺技术 的应用等。2、余热、余汽、冷凝水、冷却水回用及热交换系统的改造:包括 无背压高温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建设、热交换系统的建设、淡碱回收系统 的改造等。3 、高能耗、低效率单元的更新:企业现有生产线中的汽蒸单元和 水洗设备单元的效率不高,是能耗和水耗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现状, 选择和购置与生产线中的其他设备相适应的高效汽蒸单元和高效的水洗 单元,取代现有的生产线中普通的水

42、洗单元,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4 、改造现有的两台 SHL20-25/400 锅炉及 2 台 B1.5-24/4 汽轮发 电机组,对供电系统和部分设备进行维护改造,使用余热进行发电。第六章 节能生产工艺的应用节能生产工艺的应用(一)、退煮工艺 目前国内外机织物前处理工艺,主要以下几种: 1、连续平幅退煮漂工艺 连续平幅退煮漂工艺,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工艺,该方法适 用于多种织物,特别适合中厚织物,织物不易擦伤,不易产生折痕、纬 斜,车速高,产量大,投资适中,组合方便,目前主要组合有:浸轧、 汽蒸、液下煮练;浸轧、液下煮练,汽蒸;浸轧、汽蒸;最后均用高效 水洗。一般认为浸轧液下煮练、汽蒸,水

43、洗的方式最好。缺点:耗水耗 能量大。2、快速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该类设备的特点是采用新型结构设计,加强退煮液和织物的接触、 交换,以最少的煮练液获得最好的加工效果,实现退、煮、漂一浴法。 与传统的三单元退、煮、漂工艺相比,由于少了两单元,缩短了工艺流 程,减少了疵布的发生率,降低了水、电、汽消耗,减少了设备投资, 减少用工,半制品质量相对稳定。与冷轧堆及一体化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相比,处理时间短,管理方便,劳动强度低,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 对员工素质要求高 ;对于含杂量大的麻及其混纺织物效果不佳 ;助剂选用范围小3、冷轧堆前处理生产工艺传统高温浓碱型纤维素纤维织物练漂工艺加工过程需消耗大量的 水

44、、热能、化学助剂,排放出大量含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水,严重制约纺 织印染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以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前处理的工艺 为例:由于该公司以麻产品和厚重型棉加工为主导产品,前处理工艺烦 琐,需要烧毛、退浆、煮练、氯漂、氧漂甚至有些麻类品种由于处理效 果不好还需要退氧,工艺路线长效率低消耗大。冷轧堆前处理不需要高 温处理,具有节能、环保,处理效果均匀等优点,在常温状态下实现退 浆,且由于长时间缓速作用,退浆效果好且均匀,替代了常规工艺中高 温碱退浆工艺,缩短了处理工艺,大大的降低了能耗。逐渐成为纺织品 前处理的主流工序。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现状,计划新增冷轧堆前处理 单元,实现麻 / 棉混纺或

45、交织面料的冷轧堆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投资省,成本低,能耗少,适应性强,批量小、生 产灵活,布面平整,疵点产生的几率小,国外及我国香港、深圳地区用 得较多。该工艺需要有较好的渗透剂、润湿剂等,并需有较高、较稳定 的堆置环境温度,若选用一般性的渗透剂,且用量不足时,质量就难于 保证,如果堆置时间达 36 小时,可以达到漂白的效果。该工艺节能节 水效果非常显著。本部分工作主要包括: 1)设备的选择及辅助设施的建设; 2)适当 的化学品(包括酶制剂)选择; 3)适合棉厚重织物及麻 / 棉混纺或交织 面料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的确定。通过冷轧堆工艺的实施,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相比,能耗降低 30% 本项目采用

46、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对操作管理要求较高, 为了保证下机产品品质的一致性,本项目采用在线控制系统,对烧碱和 双氧水的浓度予以准确控制,使工艺参数在可控和稳定的条件下运行。以亚麻混纺举列:原工艺:退浆一煮练-氧漂-氯漂一回氧氯漂一丝光现工艺:冷堆一煮练-氧漂-氯漂一丝光缩短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能节水对比表序号指标单位企业现状项目 实施后节约百分比年节约量1耗水吨/万米315294.46.6%10.4万吨2耗煤吨/万米5.44.6814.3%3850 吨注:该表中的水煤耗为前处理万米水耗及煤耗(二)、染色工艺梭织物的染色主要有三种方法,即连续轧染、卷染和冷轧堆染色。 连续轧染工艺比较

47、稳定,染料利用率高,冷轧堆染色与连续轧染相比节 约能源效果显著,国外印染厂用得较多。目前国内外活性染料连续染色 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生产工艺所谓冷堆染色,即指织物在低温下通过浸轧染液和碱液,利用轧辊 压轧使染液吸附在纯棉织物纤维表面,然后进行打卷堆置,在室温下堆 置一定时间 (固色 )并缓慢转动,使之完成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过程, 最后水洗完成上染的染色方式。该工艺包括浸轧工作液、堆置固色、水 洗三个阶段。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因不经打底烘干和汽蒸,与常 规活性染料染色相比较, 可节约能源 30% 以上,具有浴比小、上色率高, 化学助剂需求量少,对环境污染小,

48、与常规染色工艺比,洗涤废水中的 化学药品含量可减少 40%以上,因固色率高,洗涤用水可减少 20% 。冷轧堆染色法有一浴轧堆法(长时间堆放法)和短时间堆放法(简 称 KVV 法),以短时间堆放法应用最广。短时间堆放法是将染液与碱分 别配置,浸轧时染液与碱液按比例在混合器内混匀后注入轧槽进行轧染, 也可将染液与碱液以计量泵按比例注入轧槽,这种方法既保证了染液的 稳定性,又有适量的碱剂进行固着,因此堆置23小时即能达到固色牢度,而延长堆置时间会加大渗透度,不会影响色光。为使渗透、牢度 和染料利用率高,故大都采用堆置 12 24 小时。欧美发达国家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活性染料的冷轧堆染

49、 色工艺,目前约有 15% 的商品活性染料是通过冷轧堆染色方式上染织物 的,但在国内该项技术使用较少。本部分工作主要包括: 1)设备的选型、 购置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2) 活性染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确定; 3 )染色数据库的建立。2 、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生产工艺湿短蒸染色方法就是采用湿蒸工艺, 对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快速连 续的染色的方法。湿短蒸染色的时间只有 2min ,与活性染料常规轧蒸 工艺相比,不使用尿素,其它助剂如碱和无机盐的用量少,从洗涤工艺 中排放出的废水只含常规工艺 4%5%的化学品,这意味着废气和废水 的污染大大的降低,固色率提高 10%20%,节约染料13%左右,同 时节省能源

50、15% 以上,质量稳定,正品率可提高 5% 10% 。活性染料 的湿短蒸染色是当前染整生产的短流程、高效率新技术中之一。活性染料湿蒸染色工艺。该工艺是织物经浸轧染液后不经干燥,湿 态汽蒸,因没有烘干造成的泳移,染品色泽均匀。利用安装在反应蒸箱 入口处的电红外加热器,对浸泽过染液的湿织物加热,织物迅速升温。 反应箱内的载热体是少量蒸汽和热空气的混合气体,利用干湿球温度调 节反应温度及相对湿度,固色一分钟,活性染料即固着于纤维,提高了 给色量,并具有渗透充分、色泽均匀的优点。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工艺可以提高染料的固着率和织物的表观给 色量以及鲜艳度, 符合小批量多品种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 轧液要均

51、匀, 最好使用计量泵给液,反应蒸箱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本部分的主要工作包括: 1)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设备的选型、购 置和辅助设施的建设; 2)适合湿短蒸染色工艺的染料的选择和染色工 艺的确定; 3 )助剂的选择。据有关资料介绍,冷轧堆染色与大卷装染色相比,在染同样深度的 织物时,其染料消耗、盐耗、碱耗、电耗、汽耗约是后者 60% 、 35% 、 30% 、30% 、30% ,因此经济性非常好;污水排放量也较少,但冷轧堆染色一般需堆放624小时,周转时间较长,对设备如比例泵、打卷机、及有关染料、工艺控制等要求较高。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染色工艺选用冷轧堆染色工艺。使用该设备替换原有的一台160型染色

52、机。节能节水对比表序号指标单位企业现状项目 实施后节约百分比年节约量1耗水吨/万米906230%1.68万吨2耗煤吨/万米2.71.8930%506吨注:该表的水耗和煤耗均为染色段的水煤耗(三)、印花工艺1、活性染料冷轧堆转移印花生产工艺活性染料湿转移印花是选择上染率、固色率较高的活性染料,在经 过特殊处理的纸上印制花纹,然后织物在浸轧固色剂(碱剂)的状态下均匀受压作用后实施转移,经过 16小时的冷堆固色,水洗烘干即可,此 方法的染料转移率在90%以上。该工艺最大的特点是节能,活性染料的 利用率高。传统印花染料利用率较低,并且需要通过蒸化达到固色的目 的,而转移印花不需要此工序,相对于传统印花

53、,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其工艺总流程为:活性染料在特殊转務娥上印制團案一 在转移机上转移已印活性染料花纹纵物漫軋碱固色液 I烘干水洗J电洗匕水洗1冷堆16小时本部分主要工作包括:1 )活性染料冷轧堆转移印花设备的选型、定制;2)染料的选择;3 )活性染料转移印花纸的选择。本项目将活性染料冷轧堆转移印花机替换企业原有的一台八色印花机。节能节水对比表序号指标单位企业项目节约现状实施后百分比年节约量1耗水吨/万米907220%1.13万吨2耗煤吨/万米2.72.0325%421吨注:该表中的水耗煤耗为印花段水煤耗2、数码印花生产工艺纺织品的数码印花技术是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项 纺织品印花新技

54、术。由于数码印花无需制网、染料按需施加,实现了生 产过程的低能耗和无污染化。数码印花传统印花生产周期短,下定单到生产只需 3小时左右生产周期长,下定单到生产至 少需5-10天左右设计图案的任意性,无需考虑图 案类型和套色数设计图案需考虑图案类型和套 色数直接印制图案印制图案需经过制版,制网, 调浆,然后才能上机印制印制颜色几乎可以再现自然界任 何颜色印制颜色最多16色保证小样与大样的致小样和大样的一致性则很难保 证适应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 产适应大批量生产印花精度高(对花精度,重复精度 0.1mm)印花精度般印制效果好,印制色彩连贯 致, 花型逼真对于色彩的饱和度和层次的鲜 明性表现相对较

55、差,对于些 云纹过度也较难把握数据资料以及工艺方案易于保 存,保证印花的重现性数据资料以及工艺方案保存是 令人比较头疼的问题绿色生产方式,喷印过程不用水, 不用调制色浆,无废染液色浆, 噪音小对水的需要量非常大,产生的 废液、废水、废浆对环境产生 极大的污染本部分主要工作包括:1 )数码印花设备的购置;2)织物预处理工艺条件的确定本项目使用数码印花机替换原有的一台八色印花机, 因为数码印花 机生产速度较慢,故在维持现有产能不变的前提下,必须使用 7台该设 备。节能节水对比表序号指标单位企业现状项目实施后节约百分比年节约量1耗水吨/万米901890%5.06万吨2耗煤吨/万米2.70.2790%

56、1518 吨注:该表的水耗煤耗均为印花段的水煤耗(四)、泡沫整理生产工艺所谓泡沫整理就是利用空气将化学药品(整理剂等)的浓溶液或悬 浮液膨胀转化成泡沫,通过泡沫施加装置强制泡沫扩散到被加工织物的 表面并渗透入织物内部,保证在最小给湿量的条件下化学药剂在织物上 均匀分布。泡沫整理相对于普通轧液后整理最大的优点是显著提高生产 效率、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显著降低污水排放、减少水和化学品的消耗本项目使用泡沫整理机两台用以替换原有的老树脂定型机及拉幅 机各一台。节能节水对比表序号指标单位企业现状项目实施后节约百分比年节约量1耗水吨/万米453620%1.8万吨2耗煤吨/万米0.90.5440%720吨注:

57、该表的水耗煤耗均为印花段的水煤耗通过上述工作的实施,形成从前处理到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的高效 节能节水生产线。与常规生产线相比,使用该生产线加工同类单位纺织 品能耗降低30%,同时实现节水20%以上。年节水近20万吨,节煤近 7015 吨。余汽、余热、凝结水和冷却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改造安徽中天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需过热蒸汽近30万吨,占公司总耗能的90%以上,每年产生过热凝结水接近10万吨和大量的余热余汽。 由于目前余热、余汽和凝结水回收利用系统不完善,余热余汽和过热凝 结水中能量的利用率很低, 每年造成的热能损失占公司总供热的 15% 以 上,凝结水(锅炉软水)的回用率不足 20% ,每年造成的

58、锅炉软水损失 超过 7 万吨。另外,冷却水、加工残液中的热能也没有得到有效回用,每年造成 的热损失占公司总供热的 15% 以上,干净的冷却水的回用率也较低, 只 有 30% 左右,单此一项每年损失的干净水就超过 10 万吨。为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汽、凝结水和冷却水进行充分的 回用(包括能源回用和水回用) ,本部分工作主要包括: 1)余热、余汽、 凝结水和冷却水高效回用系统的设计; 2)回用管网系统的装配。 3)中 样车的选用。 4 )碱回收系统的选用通过余汽、余热、凝结水和冷却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改造和锅炉过热蒸汽发电综合改造,使企业热能利用效率提高 10% ,总取水量减少 10%。(一)

59、、无背压高温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建设中天印染公司现有设备每小时消耗蒸汽 38 吨,其中有染色烘房 10 台、园网印花烘房 2 台、拉幅机烘房 5 台、烘燥机烘筒 720 只等一大批 设备,在上述机台或设备上安装高温冷凝水无背压冷凝水回收系统,并 将高温水回用到高效平洗机使用, 可回收率达 95% ,年节水 14.4 万吨, 节煤 2450 吨。二)、热交换系统的建设 公司各机台需消耗大量的蒸汽来加热水, 冲洗布面后的热水再利用后直接排放,热损耗较大。通过在每台机的出水口加装热交换系统,实 现热交换加热冷水, 减少蒸汽用量,达到节能目的。年节约用标准煤 1600 吨。(三)、中样车节能通常大车生产处方与化验室仿样处方差异较大,增加放样成本。台 湾瑞比公司生产的中样机完全仿大车结构,仿中样时采用大车染色用半 制品和染料,避免原材料不同造成的偏差,仿样工艺同大车生产工艺。 这样大车生产处方与仿样处方相符性较好,一次放样成功率由原来的 40% 提高到 70% ,可减少放样染化料,同时降低水电汽消耗,减少放样 轧槽料的排放,减轻污水处理压力,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推行。引进先进技术的中样车,将常规的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