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154047378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 诗与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圣杜甫的这是诗圣杜甫的绝句绝句。它是由四幅画构成的,每一句。它是由四幅画构成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第一句:都是一幅画。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是一种鸟叫,黄鹂是一种鸟叫黄莺,叫的声音清脆悦耳,它们在青青的翠柳间不停地鸣叫。黄莺,叫的声音清脆悦耳,它们在青青的翠柳间不停地鸣叫。这似乎是早春的清晨,鸟鸣的声音使人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似乎是早春的清晨,鸟鸣的声音使人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第二幅画是第二幅画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上青天”,晴空万里,一览无余,晴空万里,一览

2、无余,只有这一行白鹭在青天上翱翔,给人一种高而远的感觉,看了只有这一行白鹭在青天上翱翔,给人一种高而远的感觉,看了之后心旷神怡。之后心旷神怡。这两幅画,前一幅是近景,后一幅是远景,形成鲜明的对这两幅画,前一幅是近景,后一幅是远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照。打开西边的窗户,看到的打开西边的窗户,看到的 是高高的岷山,终年积雪不化。是高高的岷山,终年积雪不化。杜甫在成都的家面对着大江,杜甫在成都的家面对着大江,由此乘船可以东行万里到达东由此乘船可以东行万里到达东 吴,即苏州一带。这两句诗前吴,即苏州一带。这两句诗前 一句是静态的,后一句是动态一句是静态的,后一句是动态 的,前一句是时间的,后一句的,前一

3、句是时间的,后一句 是空间的。时间是千秋,空间是空间的。时间是千秋,空间 是万里。由此可见,这四句诗是万里。由此可见,这四句诗 非但是画,而且是动态的画。非但是画,而且是动态的画。黄道吾山水图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蓝田烟雨图烟雨图说:说:“味摩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曰:蓝溪白石出,玉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空翠湿人衣。此摩诘。此摩诘之诗也。或曰:之诗也。或曰:非也,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遗。”春景山水图.日本金地院藏 盆

4、景艺术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 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 所补,但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所补,但是可以乱真的。这确 是一首是一首“诗中有画诗中有画”的诗。前的诗。前两两 句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句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 艳的画,但后两句却是不能在艳的画,但后两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如果刻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如果刻舟求剑似地画出一个人穿了一舟求剑似地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

5、味和感觉,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这位补诗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人也正是从王维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的暗示这感觉和意味。好的暗示这感觉和意味。关山密雪图 如果还有一位补诗人的话,如果还有一位补诗人的话,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

6、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好正是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好正是“诗中之诗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正是构成这首诗诗 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然而那幅画若不能暗示或然而那幅画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不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元.倪瓒.六君子图 达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一代美学宗师宗白丽莎的美目巧笑,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看了

7、之后,发出如下感叹:华先生看了之后,发出如下感叹:“我曾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曾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达有千秋。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如远海,味之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如远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

8、和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可泯灭的,也是不应诗的分界仍是不可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表现力和表现领该泯灭的,各有各的表现力和表现领域。探索这域。探索这 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蒙娜丽莎 达.芬奇 综上所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综上所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

9、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艺术意境术意境”。诗画与盆景诗画与盆景 盆景和诗、画、园林艺术一样,都是源盆景和诗、画、园林艺术一样,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于自然、源于生活,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诗、不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诗、画常取材于园林、盆景,而园林、盆景的创画常取材于园林、盆景,而园林、盆景的创作又强调富有诗情画意。因此,盆景的立意、作又强调富有诗情画意。因此,盆景的立意、布局造型

10、无不受到诗、布局造型无不受到诗、画的影响和启迪,许画的影响和启迪,许 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就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就 是吸取了绘画的表现是吸取了绘画的表现 技法创作而成的。技法创作而成的。但盆景又不同于诗、画以及园林,它受到客观但盆景又不同于诗、画以及园林,它受到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诗是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条件的诸多限制。诗是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描写事物,它不受空间的限制。画可以利用情感,描写事物,它不受空间的限制。画可以利用画幅的边角勾勒出半个山峰,以表示山岭绵延,而画幅的边角勾勒出半个山峰,以表示山岭绵延,而盆景却没有边角可以依助,只能做成完整的山峰,盆景却没有边角可以依助,只能做成完

11、整的山峰,故又受到空间的限制。园林虽然也受到实际空间的故又受到空间的限制。园林虽然也受到实际空间的限制,但可利用的空间比盆景大得多。限制,但可利用的空间比盆景大得多。盆景艺术流派众多,风格纷繁,造型布局也存盆景艺术流派众多,风格纷繁,造型布局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它们虽然形式和风格不同,却都在着一些差异。但它们虽然形式和风格不同,却都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只要掌握了这些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原则,再结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加以正确发挥,规律和原则,再结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加以正确发挥,在进行盆景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在进行盆景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一一 .意在笔先意在笔先

12、立意即构思。立意即构思。写文章时,先要确定写文章时,先要确定写什么、怎么写?盆写什么、怎么写?盆景创作的立意,就是景创作的立意,就是想表现什么、如何去想表现什么、如何去表现?一个作品成功表现?一个作品成功与否,与其立意的优与否,与其立意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劣,有直接的关系。正如清代诗画家方薰正如清代诗画家方薰在在山静居画论山静居画论中所说的:中所说的:“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左则左,意庸则意深则深,意左则左,意庸则庸,意俗则俗庸,意俗则俗”。盆景之意境盆景之意境 杨安仑在杨安仑在美学初论美学初论中写

13、到:中写到:“作为中国作为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意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特殊的美学范畴,意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某些园林艺术、雕塑、盆景中的一种乐、舞蹈和某些园林艺术、雕塑、盆景中的一种艺术境界。艺术境界。”“意境是通过艺术构思所创造的并意境是通过艺术构思所创造的并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概括地说,概括地说,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意境是指盆景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意境是指盆景艺术作品的情景交融,并与欣赏者的情感、知识艺术作品的情景交融,并与欣

14、赏者的情感、知识相互沟通时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相互沟通时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艺术之意境的特点盆景艺术之意境的特点 盆景为一盆景为一 独特的艺术门类,独特的艺术门类,其意境的表现有它自身的特点。其意境的表现有它自身的特点。1.寓真情于真景寓真情于真景2.盆景多为藏我之景盆景多为藏我之景3.盆景中意境的广度和深度盆景中意境的广度和深度 4.深沉含蓄,余味无穷深沉含蓄,余味无穷 5.盆景的优美与壮美盆景的优美与壮美 老当益壮 盆景之立意盆景之立意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盆景的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的感情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一是作者的感情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启

15、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比如当你游览黄山时,看到千启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比如当你游览黄山时,看到千姿百态的迎客松、倒挂松时,使你倍受感动,于是想用盆姿百态的迎客松、倒挂松时,使你倍受感动,于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观再现出来,这就产生了创作的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观再现出来,这就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并根据这一欲望进行立意,然后选材进行创作。欲望,并根据这一欲望进行立意,然后选材进行创作。另一种情况是另一种情况是“见树生情见树生情”或叫或叫“见物生意见物生意”。比如。比如当你得到一个好的树桩或山石素材时,你会反复推敲,当眼当你得到一个好的树桩或山石素材时,你会反复推敲,当眼前的素材与头脑中储

16、存的图象结合在一起时,构思就完成了,前的素材与头脑中储存的图象结合在一起时,构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产生了。前者叫做立意也就产生了。前者叫做“因意选材因意选材”,后者叫做,后者叫做“因材因材立意立意”。规则式造型大多是。规则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选材因意选材”,而自然式大多是,而自然式大多是“因材立意因材立意”。二二.扬长避短扬长避短 首先,要根据各类树木的特点,因材制宜,扬长避短。比首先,要根据各类树木的特点,因材制宜,扬长避短。比如,地柏匍地而生,适宜制成悬崖式桩景。柽柳叶细枝柔,最如,地柏匍地而生,适宜制成悬崖式桩景。柽柳叶细枝柔,最适合作垂枝式盆景。适合作垂枝式盆景。其次,同一树种也要充分其

17、次,同一树种也要充分利用素材的长处,扬长避短。利用素材的长处,扬长避短。突出优美耐看的部位,而把有突出优美耐看的部位,而把有缺陷、不够美观或者多余的部缺陷、不够美观或者多余的部分去掉,若不能去掉则把前者分去掉,若不能去掉则把前者作观赏面,后者作非观赏面。作观赏面,后者作非观赏面。山水盆景亦之。山水盆景亦之。柳荫唱和图柳荫唱和图三三 .统一协统一协调调 一件盆景佳作,各部分必须统一协调,浑然一体。树木盆一件盆景佳作,各部分必须统一协调,浑然一体。树木盆景的主要观赏部位虽然不同,有观叶、观花、观果、观根等区景的主要观赏部位虽然不同,有观叶、观花、观果、观根等区别,但作为一棵树木来讲,根、干、枝、叶

18、、花、果各部分必别,但作为一棵树木来讲,根、干、枝、叶、花、果各部分必须协调。其次,树种的生物学须协调。其次,树种的生物学 特性与造型要协调。第三,根特性与造型要协调。第三,根 的长短与造型要协调。第四,的长短与造型要协调。第四,枝干的长短和粗细必须协调。枝干的长短和粗细必须协调。第五,枝片的大小与部位要协第五,枝片的大小与部位要协 调。第六,树种、造型与盆的调。第六,树种、造型与盆的 大小、形状、深浅、色彩要相大小、形状、深浅、色彩要相 互协调。此外,作品中山石、互协调。此外,作品中山石、景物的点缀、几座的搭配等等,景物的点缀、几座的搭配等等,也应该协调。也应该协调。踏歌行踏歌行四四 .繁中

19、求简繁中求简 简不是目的,是手段。简不是目的,是手段。繁中求简,不是简单化,繁中求简,不是简单化,也不是越简越好,而是以也不是越简越好,而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比如少胜多、以简胜繁。比如在山水盆景中配峰适当的在山水盆景中配峰适当的简,反而能突出主峰。在简,反而能突出主峰。在制作盆景时,应根据具体制作盆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当简则简,情况灵活掌握,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当繁则繁。追 月 (黑松)五五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小是手段而非目的,小是形小是手段而非目的,小是形式,大是内容,以小的客体来表式,大是内容,以小的客体来表现主体的高大。不仅盆景如此,现主体的高大。不仅盆景如此,绘画、摄影、

20、雕塑等艺术也都采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也都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所谓所谓“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以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景”,就是以小的画面表现大自,就是以小的画面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在艺术创作上以然的雄伟壮丽,在艺术创作上以咫尺来达到千里的效果。桩景中,咫尺来达到千里的效果。桩景中,常用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直常用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一直一斜的造型。就是以高、大、直一斜的造型。就是以高、大、直的为主体,矮、小、斜的为客体,的为主体,矮、小、斜的为客体,达到以小衬大、以客衬主、突出达到以小衬大、以客衬主、突出主体的目的。主体的目的。六六 .主次分明主次分明

21、 古人李成在古人李成在山水诀山水诀中写道:中写道:“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位,决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这里讲的虽。这里讲的虽然是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创作盆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然是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创作盆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群峰竞秀七七 .疏密得当疏密得当 画论中有“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的论述。我国篆刻艺术著作中也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说。疏和密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没有密 就显不出疏,没有 疏,密就无从说起。密有赖于疏的烘托;疏有赖于密的陪衬。从盆景总体布局来 讲,应有疏有密、疏密得当;而从局 部来讲

22、,又应密中 有疏,疏中有密。林 海 生 晖八八 .虚实相虚实相宜宜 一件好的盆景作品,应虚实相宜,疏密有致。虚实和疏密一件好的盆景作品,应虚实相宜,疏密有致。虚实和疏密两者是密切相连的,不能截然分开,过密必实,过疏必虚。虚两者是密切相连的,不能截然分开,过密必实,过疏必虚。虚 实、疏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景和空白的处理上。过实会产生实、疏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景和空白的处理上。过实会产生压抑感,过虚则有空荡无物之嫌。实是景,虚也是景,虚处能压抑感,过虚则有空荡无物之嫌。实是景,虚也是景,虚处能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山水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山水 画的构图布局,要求留有画的构图布局,要求留有 一定的空白,这

23、空白就是一定的空白,这空白就是 虚。但虚处不等于没有任虚。但虚处不等于没有任 何东西,而是意在笔外。何东西,而是意在笔外。空白能起到调节画面和突空白能起到调节画面和突 出主题的作用。盆景是立出主题的作用。盆景是立 体的画,其构图原理与画体的画,其构图原理与画 是一致的。是一致的。九九 .欲欲露先藏露先藏 景物要有露有藏,景物要有露有藏,欲露先藏,方显含蓄。欲露先藏,方显含蓄。含蓄是诗、画、美术、含蓄是诗、画、美术、根雕等艺术创作的共根雕等艺术创作的共同要求。只有含蓄才同要求。只有含蓄才能使人产生遐想。在能使人产生遐想。在盆景中,处理好露与盆景中,处理好露与藏的关系,就可展现藏的关系,就可展现出

24、景外有景、景外生出景外有景、景外生情的意境。如果只露情的意境。如果只露不藏,一览无遗,观不藏,一览无遗,观赏者就没有回味的余赏者就没有回味的余地了。地了。真 柏十十 .静中有动静中有动 盆景是静态之物,但如盆景是静态之物,但如果匠心独运,造型得法,则果匠心独运,造型得法,则可形神兼备,变静为动。盆可形神兼备,变静为动。盆景造型布局千姿百态,各有景造型布局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无论何种造型,都须千秋。无论何种造型,都须姿态自然,应在姿态自然,应在“情理之情理之中中”,又在,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外”。所谓情理之中,是指树木的所谓情理之中,是指树木的各种造型必须符合自然生长各种造型必须符合自然生长规律

25、而不是凭空捏造。所谓规律而不是凭空捏造。所谓意料之外,是指树木的造型意料之外,是指树木的造型比天然生长的树木姿态更奇比天然生长的树木姿态更奇特、美观而自然入画。特、美观而自然入画。秋秋 实实 盆景如果仅有静态而无动势,便显得呆板而无生机。好盆景如果仅有静态而无动势,便显得呆板而无生机。好的盆景作品应静中有动,稳中有险,抑扬顿挫,仪态万千。的盆景作品应静中有动,稳中有险,抑扬顿挫,仪态万千。自然界中的树木因生长条件不同,许多树冠自然成不等边三自然界中的树木因生长条件不同,许多树冠自然成不等边三角形,如生长在悬崖上的树木,靠近山石一面的枝条短小,角形,如生长在悬崖上的树木,靠近山石一面的枝条短小,

26、而伸向山崖一边的长而多。在高山风口处生长的树木,枝条而伸向山崖一边的长而多。在高山风口处生长的树木,枝条多弯曲,体态矮小,自多弯曲,体态矮小,自 然结顶;迎风面的枝条然结顶;迎风面的枝条 短,背风面的枝条长。短,背风面的枝条长。就是自然生长的树木静就是自然生长的树木静 态中的动势。除书冠外,态中的动势。除书冠外,树干不同的弯曲变化,树干不同的弯曲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动势。造成各种各样的动势。此外,树木种植的位置此外,树木种植的位置 也很重要。一般不宜栽也很重要。一般不宜栽 植在盆中央而应偏向一植在盆中央而应偏向一 侧,这样能使桩景显得侧,这样能使桩景显得 活泼而具有动势。活泼而具有动势。十一十

27、一 .妙用远法妙用远法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山水训山水训中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 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郭熙的。郭熙的“三远三远”是国画理论中关是国画理论中关于透视体系的具体论述,对盆景的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即于透视体系的具体论述,对盆景的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即便是孤赏式的桩景,便是孤赏式的桩景,也常通过在盆也常通过在盆 内适

28、当的位置内适当的位置 点缀类别、大点缀类别、大 小、形态适宜小、形态适宜 的山石或配件,的山石或配件,以表现深邃的以表现深邃的 意境。意境。十二十二 .曲直和谐曲直和谐 在盆景艺术造型中,曲在盆景艺术造型中,曲线表示蜿蜒起伏的柔性美,线表示蜿蜒起伏的柔性美,直线表示雄伟挺拔的刚性美。直线表示雄伟挺拔的刚性美。简言之,曲为柔,直为刚。简言之,曲为柔,直为刚。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曲直和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曲直和谐,刚柔相济。右边是一盆谐,刚柔相济。右边是一盆曲干式桩景,弯曲的树干呈曲干式桩景,弯曲的树干呈现出柔性美,长方形的盆,现出柔性美,长方形的盆,线条刚直有力,更衬托出这线条刚直有力,更衬托出这种

29、柔性美。如果换成圆形盆,种柔性美。如果换成圆形盆,那就柔上加柔,显得软弱无那就柔上加柔,显得软弱无力了。可见,直中有曲,刚力了。可见,直中有曲,刚中有柔,以直来衬托曲,曲中有柔,以直来衬托曲,曲就显得更加优美。反之亦然。就显得更加优美。反之亦然。十三十三 .形神兼备形神兼备 中国盆景历来讲究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所谓形,是中国盆景历来讲究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所谓形,是指盆景外部形貌;神是指所蕴涵的指盆景外部形貌;神是指所蕴涵的“神韵神韵”及个性。形是及个性。形是物质基础,没有形的存在,神也就无从谈起,但如果只追物质基础,没有形的存在,神也就无从谈起,但如果只追求形似,则作品所蕴涵的神韵及个性就难

30、以表现出来了。求形似,则作品所蕴涵的神韵及个性就难以表现出来了。形似只是初级阶段,神似才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形似只是初级阶段,神似才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自然界的景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盆景作为自然界的景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盆景作品并不是把自然景观像摄影那样按比例缩小于盆中。它是品并不是把自然景观像摄影那样按比例缩小于盆中。它是通过艺术加工,使作品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取得自然通过艺术加工,使作品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取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这样,作品所蕴涵的神韵和个性,会美和艺术美的结合。这样,作品所蕴涵的神韵和个性,会比自然景观的韵味、意境更为美好。因此,一件盆景佳作,比自然景观的韵味、意境更为美好。因此,一件盆景佳作,必须形神兼备。必须形神兼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