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方案(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4043215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布线方案(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综合布线方案(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综合布线方案(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方案(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方案(论文)(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综合布线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录2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3.13。23。3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3.1 可靠、实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先进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33.3灵活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4.模块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453.3 扩充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336 标准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结构及技术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1 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5.1.1工作区子系统.

2、错误!未定义书签。12.水平子系统5.1.错误!未定义书签。干线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5.14 设备间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5.5管理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1。6建筑群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1。 接地子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5。2 综合布线安装程序规范、环境建议及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工程安装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52。工程安装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52. 环境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5。.4 工程实施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5。2。.综合布线施工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主要设备性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6.数据信息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6

3、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室内万兆多模光缆 错误!未定义书签。6。46.数据六类24口模块化配线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光纤配线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6.6三类大对数双绞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6。7100 对110型配线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综合布线系统1 系统概述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 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 .由于这一原因,各行各业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 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而在国内,即便是在一些新设计的建筑物内,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 ,致 使各种系统的

4、布线无法兼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而配线上的投资 往往是重复的。这种情况,还会随着公司、企业、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扩大、设备的更 新、人员的变动、办公环境的变更,而变得越来越糟。任何的增添、变动,都可能会引起 全局的变动, 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的运营也产生不良的 影响.尤其是随着各种高速网络的出现、应用、推广,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 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弹性强、稳定性和高扩展性的布线技术,已成为 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来对配线系统的挑战。结构化布线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布线技术 ,它

5、能够以一 次性的布线投资,解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布线问题.近年来,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 性要求更高. 在新建楼宇中,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 C 及外部设备,可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网 与外部信息源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总之,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 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布线系统(PDS)是在统一的传输介质上建立的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 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PD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 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它包括一系

6、列专用的插座和连接硬件 , 使用户可以把设备连到标准 的语音数据信息插座上,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费用.DS 使 用星型拓扑结构,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 ,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加不 影响其他的信息点。目前在综合布线领域被广泛遵循的标准是 EI/TIA 58A,即 Com ercia u- ding eleco mun cat on Wiring Stanrd.各布线系统器件生产厂家遵照 此标准提供了自己的布线产品系列 . 在A/ IA568A 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个 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 和工作区子系统,如下

7、图所示:2 需求分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办公营业楼智能化系统工程及机房装修工程综 合布线系统满足以下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DS)是本大厦内信息通信的基础平台,应能兼容和支持所有 数据系统、语音系统及监控图像、多媒体系统等,不但必须满足当前的业务处 理需求,更需要考虑今后通讯及网络发展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符合国际标准SIEC 1181 第二版和 ETI 568B.2 对六类铜缆布线及各子系统的规定及要求。本次项目综合布线系统主 干设计应能够能支持万兆传输,以满足今后系统扩展性的要求。 数据主干应采用 12 芯多模万兆光纤,语音主干应采用三类大对数铜缆.水平铜 缆采用 6 类 UP

8、敷设. 电话电缆经防雷装置后 ,端接在电信进线间的配线架上 . 所有数据主干 12 芯多 模万兆光纤和语音主干三类大对数铜缆引自各楼层弱电配线间的分配线架连 接到主设备间主配线架上。 本系统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分别为内网,外网,语音,弱电专网提供物理连接,-其中内网和外网物理隔离。 所选厂商具有 IO 认证,能提供良好的质保和培训,整个布线系统在工程验收 后由厂家提供至少 20 年的系统质量保证3 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3.1 系统建设目标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是在统一的传输介质上建立的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 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综合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 速率的数据

9、传输。它包括一系列专用的插座和连接硬件,使用户可以把设备连到标准 的语音/数据信息插座上,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 ,并节省费用.系统使用 星型拓扑结构,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加不 影响其他的信息点.3.2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T5014200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2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03122007;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82 以太网00BaseT 标准 IEE803u 以太网 1000Bse-T 标准 IEEE802。3

10、a 以太网0G 标准 IEEE802.ae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ISO/IE 11801 CLASS DRAFT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AIA 民用建筑通道和空间标准 EIAIA9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TIA66 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EA/TA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CCITT SN 室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城市住宅区和文体中心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 YD/T2008-93- 市内电信网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办公营业楼智能化系统工程及机房装修工 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3.3 设计原则3.3.1 可靠、实用性综合布线系统要能够充分

11、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话音、高速数据通信、 高显像度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活动、 多媒体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3.3.2 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设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 , 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3.3.3 灵活性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每个 信息点可以联接不同的设备 , 如数据终端、模拟或数字式电话机、程控电话或分机、个 人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等。综合布线系统要可以连接成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 等各种不同的逻辑结构。3.3.4

12、 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 , 其余所有的设备都应当是可任 意更换插拔的标准组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3.3.5 扩充性综合布线系统应当是可扩充的,以便在系统需要发展时 ,可以有充分的余地放置扩 展设备。3.3.6 标准化综合布线系统要采用和支持各种相关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这 样可以使得作为基础设施的布线系统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的技 术发展.-4 系统结构及技术应用目前在综合布线领域被广泛遵循的标准是 IATIA A,即 Comerial Build g Tel m uic t o iring Standar.各布线系统器件生产厂

13、 家遵照此标准提供了自己的布线产品系列。在 EI/TIA-568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分为 6 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 统和工作区子系统,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结构也按上述各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结 合该建筑物实际情况不涉及建筑物群子系统。如下图所示:本系统采用大楼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使整个布线系统更加安全,可 靠.5 系统方案设计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为一个高标准的布线系统 ,要求达到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 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配置标准, 采用星型布线方式,对数据、语音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其中综合布线系

14、统数据部分的 水平布线系统和工作区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及元件,主干采用光纤,能需支持 千兆以太网、24Gps ATM 等 20MH以上带宽数据应用及高达5Hz 的宽 带语音应用, 不仅能满足现有语音、数据、图像等传输的要求,更为今后的业务发展做 好了准备;综合布线系统语音部分的水平布线系统和工作区采用三类线缆和元件 , 主干-采用 25 对大对数电缆,支持语音电话应用。综合布线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管理简便、 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证其技术性能先进。遵循标准化、可靠性、灵活性、可扩充性、 经济性的设计原则。结合土建图纸,本次综合布线系统总共设计数据信息点 61

15、5 个、语音信息点 20 5、数据光纤点 108 个,工作区采用双口面板、单口面板等,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传输主 干采用光缆,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构建千兆以太网 ;数据传输主干采用六芯室内多模 光纤,语音传输主干采用类 5 对大对数电缆 ,保证语音传输的质量;数据水平配线 架采用快接式配线架,线缆具有优异传输性能 ,满足六类标准,链路传输速率要求达到 并超过 TIAEA 58B 标准的六类链路要求。所有数据信息点接口采用标准化模块。 整个系统具有高带宽、高稳定、高扩展的优良特点.结合我司在智能化系统实施中的经验 ,本次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需求可以归纳如 下: 应适应目前及未来十几年内数据和语音应用的

16、需求; 应满足主楼多应用的不同需要; 应满足主楼对于安全、保密、高性能的特殊需要; 应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增长的需要; 应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确保系统可靠; 应能适应主楼未来应用类型及布局等变化,结构灵活,管理方便。我们对本次结构化布线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结构化布线子系统是整个智能化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因此在结构化布线系统规划时将以“统一 规划、按需实施、充分预留、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实施。综合以上论述,本次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应覆盖以下各部分:()涉及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等。(2)涉及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无线分机的控制站点 设

17、备等)。(3)局域网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非常灵 活的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5.15.1.1系统的组成工作区子系统()信息点布放原则结合招标图纸和招标文件技术部分要求我们做如下设计来分布信息点 ,本设计总共 设计数据信息点 3942 个。(2)信息插座安装信息插座安装在墙上,墙装信息插座距地面 00m; 同时根据不同位置及安装要 求,可进行桌面或地插安装。5.1.2水平子系统水平线缆的选取: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并适应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 展,本设计中数据水平部分采用六类非屏蔽产品,数据网络做到 真正意义上的非屏蔽六类系统。语音水平

18、部分采用四芯电话线。数据水平线缆由管理间的非屏蔽六类口、8 口配线架 引出连接到工作区的数据模块上。语音水平线缆由管理间的 10 配线架引出连接到工作区的 语音模块上。5.1.3干线子系统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主干线缆的选取: 数据:主干线缆采用 12 芯室内多模光缆。 语音:三类 2对大对数电缆;5.1.4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采用标准化及模块化的设备,可方便的更改系统的拓朴结构及用户的路由。管理间设置:本设计共设 32 个管理间,设在办公楼的的弱电井内,只放置数据及语 音机柜及相关设备.配线架及跳线选择:本管理子系统的数据部分配线架采用机柜安装。为方便日后 维护、管理,水平区配线架采用非屏

19、蔽六类 24 口配线架。语音部分采用 11配线架。-5.1.5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即主设备间设置在三层 ,三层信息中心的网络中心机房负责所有网络数 据点的管理。5.1.6建筑群子系统按实际要求,本项工程深化设计时可根据甲方实际需求而定。5.1.7接地子系统为确保通信质量、设备与人身安全,需设置地线系统。各配线柜中安装接地排, 作为设备接地点.5.25.2.1综合布线安装程序规范、环境建议及实施 工程安装程序安装工程师在工程开始之前根据系统工程师的设计绘制出详细的工程施工图纸, 通过甲方审核后交给施工人员扫管穿线,同时核对各处电缆总根数与管径是否无误;电缆布管要求:应当随着工程进程在内装修时将管

20、道辅设以便引线,切实注意过梁 过柱处理;顶棚内辅设应在顶棚安装龙骨时,同时安装好水平桥架;水平电缆、接线端子、终端盒的编号,应在水平电缆布放前完成;在室内装饰基层作好之后(喷涂装饰之前)安装水平电缆;水平电缆布放时,同时安装好布线盒,对号入座边装边检查测试;竖井主干电缆布放之前,先安装好总配线室跳线架主控板;竖井电缆布放时按系统图和总配线室编号对号入座;主干电缆,水平电缆布放完毕进行到位调整,系统中的各个部份均采用高品质的材 料及部件,保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可靠性,从而保障系统端到端的调试运行.5.2.2工程安装规范电缆布管要求:参照建筑施工及商用建筑电信标准,电缆截面积小于管径的%, 管路拐弯

21、应为每个0 度弯处设分线盒,具体桥架及管线规格将根据各楼层的水平及主 干电缆数量制作;电缆的最大弯曲角度应小于电缆线径的 1倍;安装测试将根据系统设计规范进行.-5.2.3环境建议管理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 ,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 恰当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和楼层管理间 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将设备间安排在电梯附近或其它易于运送货物的地方,以便尽量装运笨重的设备; 室温应保持在8至 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 30至5%;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足够;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若采用湿型消防系统,不要把喷头直接对准电气设备; 使用防

22、火门,至少能耐火 1 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设备间的高度应至少为 255 米高度的无障碍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 21m宽 0.9,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 500g/平方米.另外,对于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配线 间安装布线硬体的墙壁上覆盖涂有阻燃漆的木板 .设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安装的电气设 备的空间要求。楼层管理间兼作楼层弱电电信间,即在楼层管理间内安装各种弱电及电信设备,如: 集线器 (HUB) 、路由服务器、楼层的电视、广播等分接设备 ,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 0 平方米;若布线系统单独设置楼层管理间时,其面积不小于 1。8

23、平方米。另外,在设备间、楼层管理间,还要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 寸而定,一般采用木质或玻璃材料制成.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 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5.2.4工程实施细则(1)设备安装对工程中所涉及的机架安装、配线架安装、接线模块安装、信息插座安装、电缆 桥架及槽道安装均应符合中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503122000)。(2)缆线敷设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

24、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 ,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 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36m,工作区 为.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51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 预留长度。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倍.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0 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是光缆外径的5 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 20 倍。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5m。布置缆线的牵

25、引力 ,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 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采用机械牵引时, 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 15 米/分。光 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及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 CECS8:97 的有关规定. 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 CECS89:97 有关规定。(3)缆线的终端缆线

26、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康普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对绞电缆与插接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5.2.5综合布线施工要点(1)工作区子系统根据主楼智能化系统工程各工作区信息点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信息插座(采-用暗装方式).在规划工作区子系统时,我们要考虑:信息插座和电源可安装在墙上、柱子上,部分可安装于地板上。安装于墙、柱上 的插座,底边和地板的距离为 30m。安装于地板上的信息插座防水、防尘;在作总体规划时选定的布线系统的类型特点;将来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类型和特点;终端设备安装

27、的位置及从信息墙座跳接设备时是否方便安全;采用的信息墙座的类型是否适合特定房间环境的装修以及是否便于维护和扩展. 为便于设备接续,建议每个信息插座附近同时配置一个三孔单相电源。()水平布线系统水平电缆包括所有从配线架到信息出口(IO)电缆。依照结构化布线系统之设计,从分线箱至该标高 I/O 口布放所需水平电缆. 每个双孔信息插座布放两根双绞线,每个单孔信息插座布放一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弱电竖井配线架出线走线槽或线管.根据信息点具体分布情况,建议信息点较多的地方走线槽 ,信息点较少的地方走线 管。两个插座的连接采用20 管.插座安装、线路的连接方式视具体情况,采用隔墙暗敷或地面盒.水平电缆必

28、须经线槽和线管到点到位 ,电缆经线槽和线管到预埋合后 , 要预留 80cm 裕度。水平电缆在配线架一侧进入配线架后要预留半周长裕度。每一层面的水平电缆布放过程中 ,需要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贴上标签标 识,标识方法如下:某层面的某一双孔 IO 水平电缆标记方法:-某层面的某一单孔 I/水平电缆标记方法:例如:地上第一层第一个信息 IO 口(假设它为双孔)语音、数据点标记为:F01 00V、001D,如果是单孔信息插座或地埋信息插座标记为:F0100。上 述标记方式仅供参考,实际的标记内容及方式待中标后与甲方协商。(3)主干线缆布放干线电缆布放原则采取从上住下逐层到位产方式.干线电缆留长:

29、在总配线架一侧,电缆从桥架进入机房到达总配线架后再留 305长度的裕量. 在各层竖井配线架一侧 ,电缆沿桥架敷设至配线架 , 从配线架侧面进孔入箱 ,余留 80m 长度的余量,以做剥皮。干线电缆在布放过程中,需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 ,贴上标签标识,标识方 法为:DXXXX,前 4 位表示楼层号,后 2 位表示缆号.例如:第 12 层第一根0 对电缆干线编号为:D121.-(4)管理子系统安装示意图:(5)设备子系统总配架安装参照管理子系统部分。6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介绍根据图纸设计,综合布线系统选用康普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数据信息面板:本系统数据部分中采用康普的国标系列单孔和双孔信息面板,白

30、色,墙上型安装,适配标准 86 暗盒。性能特点: U 94-0 阻燃型认证; 面板前端可操作,无需从底盒上拆卸面板即能完成模块的安装、拆离维护 ,以 便安装、移动和增减的变化; 嵌入式面框,安装方便;表面无可见螺丝安装孔; 面板表面带嵌入式图表及标签位置,便于识别数据和语音端口; 配有防尘滑门用以保护模块、遮蔽灰尘和污物进入; 采用定制的螺丝,标准,可靠,美观.6.1数据信息模块-为满足本项目主楼支持千兆传输的需求,信息模块采用康普 GiaPEED XL GS40 系列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模块化的设计的 GigaS EE 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令其特别适合安装在通信标准机柜或信息插座接线盒内 ,设

31、计特点包括: 支持千兆传输; 与固定的 GigaSPED 水平线缆配合时,有极好的电气特性; 灵巧吻合地连接至 M 系列插座面板,桌面安装盒及 M100MULTMA机柜式配 线架上; 可选0 度(垂直)或 45 度(斜角)安装方式,且无需特别斜口面板的专利 设计; 多种颜色选择,标签有助于快捷、准确及方便地安装; 新设计的后侧面盖板可防止脏污,确保连接完全可靠; 更宽的分线走道以便端按安装时更灵活,更方便; 满足六类国际标准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 规格:六类非屏蔽 RJ45 模块插座,具有防尘功能 标准:EIA/A-568B,并符合 EN5502类对MC 的要求 接线方式:T58A 直流电阻:

32、0。3 插拔寿命:750 次 电流:。5A 材料:抗高压,阻燃塑料 安装方式:与面板配套、简单,快速需要注意的是:六类系统要求从信息插座到工作站终端的用户连接电缆也必须是 6 类线缆,否则会降低系统整体性能指标.6.2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水平铜缆选用康普最新六类标准生产的 GigaPEED X 71 系列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它端到端宽带达8MHz,其性能远远优于 2002 年月 24 日 EIATI 568B-批准的六类布线标准的 250MHz,并且是国际六类布线标准参考的蓝本。与此同时 ,7 系列线缆采用 SYSTMAX 专利的柔性一字线对分隔器,在保证传输性能的前提下 , 降低了施工成本, 因此

33、,其性能超越了传统十字六类线缆。此外,GigaPEED XL 1 系列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具有极高的抗电磁干扰性(EMC),具备很高的备用冗余,使系 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性能指标如下: 超过 6 类标准,比六类标准具有 10dB X值和 PSNET 值余量 23AWG 铜线 满足L 的 CMR 阻燃级别 全面满足和超越 TAEIA68和 ISO1180国际 6 类布线标准 满足最高环境要求的电磁兼容性 EMC 的性能要求 支持 1aseT,62MATM 等高带宽应用 芯线对数:4 对,每芯带有彩色编码护套 隔离带类型:一字螺旋结构 带宽:50Hz(PACR0) 特性阻抗:1006.3室内万兆多模光

34、缆室内主干光纤选用康普的azr SPED 50 微米万兆级芯多模光纤。LazrSPEE系统具有最强的灵活性, 可在楼内各种距离上支持用户的网络系统, 从 10Mbps 到 10bps。因此,azrSPED可在 1 公里距离上支持 100BASE-X, 而可以支持未来的 10Gps(8nm 短波长).LzrPEED 支持双速/10Gbps 端口。LazrSEED 解决方案的高性能是通过控制微分模态延迟 DMD 来保证光波传输到达终点的时间的一致性,而对于多模光纤 来讲,DD 是判断多模光纤传输性能的核心参数.LarEE 光纤损耗为 850mLC 解决方案具有最低的信道损耗(LC 连接损耗为 0。

35、1dB, 时每公里 3dB),可完全满足千兆及万兆以太网的标准要求。本次设计选用的多模光纤得到了 UL 认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 10bp。 具有以下特点:- 使用彩色编码的光缆外皮。 运行温度范围:60 至 8,光纤旋度:m。 850/1300m 情况下最小溢满带宽为5500MH-m。 850/30m 情况下最小激光带宽为 2000/MHkm。 850/100nm 情况下最大光缆损耗为 3515dB/km。 支持 1p应用。 支持 100BaseSX 应用距离00 米。 支持串行传输和 CWM波分复用.6.4 经L 实验室认可,并能符合 NE对 OFNR 的要求。数据六类 24 口模块化配线架

36、本设计中,水平铜缆的端接我们统一采用康普的ATCHAX GS3 模块化配线架配合六类非屏蔽模块使用。P T HM X GS3 配线架系统 ,在保留了康普传统 PTCHMAX 配线架技术优势的同时,集成了 GigSPEED XL 铜缆系统和 LazrSPD/TeraS D 光纤系统 . 它的独特的模块化技术和跳线管理方 式,为用户的网络系统管理人员提供了灵活的铜缆和 光纤混合管理方法。这种 19 英寸机架机柜安装的配线架, 可设计用来安装 4 个或 8 个管理模块,而这些模块,都可以向前翻转, 从而在前面就可以进行线缆端接。内置的水平线缆理线 环, 既可以进行跳线管理, 又可在施工时临时安放管理

37、模块进行线对端接.这种配线架,可以使用户自由组合igaSPED XL 六类信息端口,和各类光纤端 口。同时, 在未来用户进行系统升级时,也可以很方便地将其中的铜缆模块更换成光纤 模块。面板与带有 6 个模块化插座的嵌入式配线模块配合使用,小巧的模块化设计,实 现高端接密度、具有高度灵活性。该配线硬件精巧的模块化设计,确保其性能,可靠性、兼容性以及快捷,简易的安装 等特点与 GigSPED 水平线缆配合时,有极好的电气行特性。-有4 口和 48 口安装板可选,并有配线模块(DMS),标准针式接线插口(T568或 T568B 方式)GigaPED 独特的旋转配线模块()设计,确保了快捷简易的安装及

38、正面和 背面的接入安装可选。为简化管理而设计的内设跳线和电缆走线架,及色码标签和图标.6.5光纤配线架60G2 系列配线架是康普最新推出的模块化光纤配线架,它既支持熔接方式,也支持磨接方式。6 配线架集成了前部理线器。既有固定式,也有抽屉式(本设计中采用 抽屉式)。配置组成: 前部可翻转门便于管理; 前门和后门都能打开; 配置前部理线器; 有多个光缆进线和跳线出口位置; 标准阻水式线缆入线管, 支持线缆直径范围从 0. 5n 到 0.50 in (6.35m 到 12.7mm), 黑色标签系统.支持 O 室外光缆;6.6三类大对数双绞线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康普室内/室外三类 25 对大对数双绞

39、线。它能完全满足电话及电信系统的需要,符合 EIA/A568A 标准及 ISO/IEC TIA 标准第三类T 的要求。康普三类 25 对大对数电 缆适用于语音应用和低速网络如 10BaseT,适用于目前语 音主干和低速数据应用。内含撕裂绳,外护套上有连续米标, 方便安装。每 25 对线缆含撕裂拉索和彩色芯线束,通过 U 认证。6.7 10 对 10 型配线架性能特点: 坚固的和易于安装的设计,减少安装与操作的费用;- 其免中断维护的性能真正确保了网络应用的连续 性和安全性; 高密度的连接器可减少安装空间需求; 在塑料外壳上充分附合的线夹可防止受损和保护 连接;混合和匹配模块化的灵活性,能满足不同大小的安装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