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

上传人:翰** 文档编号:154030457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计划(上).doc(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堂朴鸳麻S朴 T3I折朴 aosoN 强 IhLHIK68I0zf -s学科教学计划撰写要求 教材分析。了解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认识全套教材的特点,掌握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搞好单元教材分析等,还要清楚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必具体区分)。 教学进度表。学科教学计划内容格式乂年级乂乂学科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分析(二)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三)各单元教

2、材特点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进度安排表-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情境。每个情境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的反映出

3、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一一形成“问题串”。本册教材打破过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学习框架。教材在综合信息图、自主练习及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此外,教材还设立了“知识长廊”、“聪明小屋”、等小栏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二)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难点:1、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2、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提出问

4、题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各单元教材特点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准备单元:数数。正确的数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本领,更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入学前,多数学生初步具有了数数的经验和技能,知道一些简单的数数方法。这一内容的设计目的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简单的数数,全面了解学生对计数、方位还有分类、大小、位置、比较、图形及观察、动手和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后面的系统学习做准备。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学习“

5、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意义。因此,教材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分类与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 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6、。它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四单元:认识位置。本单元是位置领域的起始单元。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区分上下、前后、左右。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认识了 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对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

7、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部分知识学习得好坏,将对今后继续学习口算和笔算产生直接的影响。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这,应用很广泛。在开始阶段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和今后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十分有益,因此要重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

8、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V”、气“=”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估算,能用20以

9、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4、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5、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6、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7、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

10、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进度安排表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单元课题起止页码课时分配新授练习单元复习实践活动测试讲评总计19.3-9.7一10以内数的认识4-84262910.-9.14一10以内数的认识9-1742639.17-9.21一10以内数的认识18-2321111649.24-9.28分类与比较24-30211116510.8-10.1210以内的加减法31-40426610.15-10.1910以内的加减法41-52426710.22-10.2610以内的

11、加减法53-6922116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周次日期单元课题起止页码课时分配新授练习单元复习实践活动测试讲评总计810.29-11.2四认识位置70-75211116911.5-11.91-4期中考查4-75661011.12-11.16五11-20各数的认识76-794261111.19-11.23五11-20各数的认识80-862111161211.26-11.30六认识图形87-922111161312.3-12.7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93-994261412.10-12.14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107426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单元课题起止贞码课时分配新授练习单元复习实践活动测试讲评总计1512.17-12.21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8-1134261612.24-12.28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14-119131161712. 31-1.4八总复习124-12966181.7-1.111-8期末复习4-129426191.14-1.18期末考查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