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5402344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9.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压轴_材料阅读(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一数学压轴专项一一材料分析题代数专项: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数学规律,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比如“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学习过程是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法结合律,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抽象概括的:22 x 23 = 25 , 23 x 24 = 27 , 22 x 26 = 28 ,n 2 x 2 = 2心”,n am an = am+n ( m, n都是正整数).我们亦知:2 2 +122 + 222 + 322 + 4, , , b 0, c 0)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式;(2) 试用(1)中你归纳的数学关系

2、式,解释下面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若m克糖水里含有n克糖,再加入k克糖(仍不饱和),则糖水更甜了”;2. 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101) 2 = 1 x 22 + 0 x 21 +1 x 20 = 4 + 0 +1 = 5(1011) 2 = 1 x 23 + 0 x 22 +1 x 21 +1 x 20 = 11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3. 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出两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

3、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A; = 3x2 = 6。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m。Am = n (n 1)( n 2)( n 3)(n m + 1)( m W n )例: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A; = 5 x 4 x 3 = 60。材料2: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两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3 乂 2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为C; = 一 = 3。32 x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例:从6个不同的元素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 = 64 = 20。6 3x2x1问:(1)从某个学习小

4、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 为 了求 1 + 2 + 22 + 23 + A + 22008 的值,可令 S=1 = 2 + 22 + 23 + A + 22008,则 2S =2 + 22 + 23 + 24 +A + 22009,因此 2S-S= 22009 -1 ,所以 1 + 2 + 22 + 23 +A + 22008 =22009 -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 + 5 + 52 + 53 + A + 5 2009的值是()A. 52009 -1B. 52010 -1C. 5 2009 1D.里M14 45.

5、 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啊?翎1记为/ .如23 = 8,此时,3叫做以2几个为底8的对数,记为log2 8 (即log2 8 = 3).一般地,若an = b (a 0且。1, b 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 ab (即log ab = n).如34 = 81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 3 81 (即 log 3 81= 4).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3分)log 2 4 =log 216 =log 2 64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log2 4、log216、lo

6、g2 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分)(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2分)loga M+loga N=a0虫。1, M0, N0(4)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n - am = a+m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3分)6. 读一读:式子“1 + 2 + 3+4 + 5 + 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 + 2 + 3+4 + 5 +100+1。”表示捎,这里“ ”是求和符号.例如:“1 + 3 + 5 + 7 + 9 + 99”(即50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教的和)可表示为=1又如

7、“13+23+33+43+53/v -L / | 口 J.UU ,1 H J Ts 田 H J 勺 / 口 /J、/ 4, 万1 J- I 乙 I O I *! I 。10 n3+ 63 + 73+83+93+103”可表示为眼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iqj 17,题: 2+4+6 + 8 + 10 + 100 (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5 (n2 -1) 计算:=i=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7. (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题)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后面的问题.观察下面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一般地,如果一列数

8、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1) 等比数列5, -15, 45,的第4项是.(2) 如果一列数 , a , % , a”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那么根据规定,有a a3 a4 a4.一 =q, 一 = q, 一 = q, 一 = q,L aai a % a3所以 a2 = a1q, a3 = a2q = (a1q)q = q2, a4 = a3q = (a1q2 )q = a1q3, A Aa = (用a1和q的代数式表示)几何专项:1.如下几个图形是五角星和它的变形.(1)图 中是一个五角星形状,求ZA+ZB+ZC+ZD+ZE=(2)图中的点A向下移

9、到BE上时(如图)五个角的和(即ZCAD+ZB+ZC+ZD+Z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3) 把图中的点C向上移动到BD上时(如图),五个角的和(即ZCAD+ZB+ZACE+ZD+N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4) 如图,在A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线,延长CD到F,使FD=CD,延长BE到G,使EG=BE,那么AF与AG是否相等? F、A、G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说你的理由.2、操作实验:如图,把等腰三角形沿顶角平分线对折并展开,发现被折痕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所以 ABDAACD,所以ZB=ZC.归纳结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根据上述

10、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思考验证:如图(4), 在 ABC中,AB=AC.探究应用:如图(5), CBXAB,垂足为A, DAXAB,垂足为B. E为AB的中点,AB=BC, CEBD.C(1) BE与AD是否相等?为什么?(2) 小明认为AC是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3) ZDBC与ZDCB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图(5)4、(1)不用量角器,只利用刻度尺就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下面是小明的画法,你认为他的画法对吗?请你按照小明的画法,画出图形,说明理由。利用刻度尺在Z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C = OD;连结CD,利用刻度尺画出CD的中点E画射线OE射线OE即为匕AOB的角平分线。(2)请你探索只利用

11、你的三角尺(可以量长度、画直角)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画法。 .(要求:画出图形;简要说明画法;说明理由。)5、按照指定要求画图(1)如下图1所示,黑粗线把一个由18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请在图2中,仿图1沿着虚线用四种不同的画法,把每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2)请将下面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用两种不同的画法沿正方形的网格线用粗线把它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I I I I I IJ_l A1-1 5 1 1 16、如右图所示,方格纸中有A、B、C、D、E五个格点(图中的每一个方格均表示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以其中的任意3个点为顶点,画出所有的三角形,数一下,共构成 个三角

12、形,其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它们分别 一卜上请选取一对非直角全等三角形,说明全等的理由.7、已知ZAOB=900,在Z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易证:CD=CE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8、如图1、图2、图3, AAOB, A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1) 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

13、明理由。(2) 若左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3) 若左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9、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已知在ABC中,AB二AC, 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使ZQAP=ZBAC,连接 BQ、CP,则 BQ=CP. ”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的分析,证明了 ABQgACP,从而证得BQ=CP之后,将点P移到等腰三角形ABC之外,原题中的条件不变,发现“ BQ=CP ”仍然成立,请你就图给出证明.tL(L:召云10、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 ABC和 MEF .且ABC DEF。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4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 .当4DEF旋转至如图位置,点B(E) , C, D在同一直线上时,ZAFD与ZDCA的数量关系是当4DEF继续旋转至如图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AO与DO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