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53997497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蔽致灾因数排查制度资料精讲(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鹤济克井二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为了切实做好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确保鹤济克井二矿长治久安,消除或减小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结合济源鹤济克井二矿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四章具体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隐蔽致灾地质因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地测副总机电副总通风副总成员:机运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安检科科长调度室主任通风科科长防治水专职人员通风专职人员各科室区队技术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由梁旺吉兼任办公室主任。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的指

2、挥及安排,负责全面评估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效果评价,负责整改方案和所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科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负责自己专业内隐蔽致灾工作日常业务安排落实。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开展完成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并负责编制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工作,区队技术员负责本区队内的隐蔽致灾专业知识培训,科室技术人员负责督促帮扶区队人员共同提高专业知识。办公室职责范围,负责整理和完善隐蔽致灾普查有关基础资料,接受领导小组指示,负责督促措施的贯彻和执行,负责落实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工程进度和完成情况,在阶段内

3、编制总结报告。三、隐蔽地质因素因素普查范围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指隐伏在煤层及围岩内,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可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体,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结合鹤济克井二矿实际现状,鹤济克井二矿隐蔽致灾地质增加地表水体、塌陷裂隙等内容。四、鹤济克井二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现状1、采空区鹤济克井二矿所处的大社村附近有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小

4、煤矿时期矿井众多,现仅剩我矿和相邻的鹤济济联煤矿保留正常的生产系统外,其余已经关闭或正在关闭,克井煤田浅部资源应基本开采结束,基本全部为采空区。鹤济克井二矿(原济源市克井二矿)井田面积是由原克井镇一矿、二矿和大社村五矿整合而成,在整合结束后,只保留现鹤济克井二矿一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大社村五矿在整合结束后已经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进行了井筒充填和土地复耕、地貌恢复工作;克井镇一矿为我矿现生活区矿井,矿井生产系统已经拆除,井田范围内已经无任何采掘活动,浅部采空区和井筒淋水,通过铺设的一趟6寸管路引入我矿现井底中央水仓,水量平均在100m3/h左右,水量较稳定。大社村五矿和我矿现生活区矿井除井筒附近保有

5、少量工业煤柱外,资源已经开采殆尽,井田范围已经全部成为采空区,经过多年的塌陷和我矿持续的塌陷裂隙充填,采空区已经基本塌实。鹤济克井二矿浅部采空区范围根据调查资料及矿井地面物探成果,圈定两处积水区,其中一处积水区位于矿井广场保护煤柱东部,编号KES1,积水面积17100m2,积水量25703m3,积水标高为+44m;一处在矿井矿井工业广场西侧,编号KES2,积水面积40250m2,积水量54314m3,积水标高为+22m;其他采空区范围内没有大面积积水区,但不排除有局部少量积水可能,现生产区域与两处积水区之间存在270m引沁济蟒渠保护煤柱,积水区对生产区域基本无影响。2、废弃老窑(井筒)鹤济克井

6、二矿井田范围内共有6个井筒,原大社五矿两个井筒已回填,其中主井坐标X:3895490Y:38373663Z:+224.7副井坐标X:3895504Y:38373686Z+240.7;我矿生活区两个井筒,井筒坐标X:3895680Y:38373867Z:+253.1,副井坐标X:3895666Y:38373887Z:+240.7,我矿生活区井筒未充填,但井口均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3、封闭不良钻孔矿区范围内有三个地质钻孔(CK21、CK5-1、7-3)和一个水位观测孔(KJ2011-O2-1),矿井三个地质钻孔均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地质二队五十年代完成施工,CK21钻孔深度469.08m,CK5-1

7、钻孔深度269.07m,7-3钻孔深度248.92m,CK21钻孔和CK5-1钻孔封孔利用砂浆,7-3号钻孔利用水泥进行封闭,CK5-1和7-3钻孔位于浅部采空区,矿井附近采掘活动,未显示钻孔存在封孔质量问题;CK21钻孔位于矿井轨道下山三联巷和四联巷中间西侧40m,当采掘活动接近钻孔附近时,应提前采取措施;矿井施工的KJ2011-O2-1位于矿井边界外,且钻孔施工中下有套管,对矿井现有采掘活动无影响。4、断层、裂隙、褶皱大社断层(Fd):位于矿区南部边界,地表无出露,仅在部分钻孔中揭露。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50七0,为南盘下降,北盘上升的正断层,断距约100m左右。林场断层(FL):位于矿

8、区的北部边界外围,走向近东西,倾向南西,倾角70。该断层为一南盘下降,北盘上升的正断层,断距60120m。地表无出露,仅在在钻孔中揭露。11011工作面施工中,上顺槽揭露了一条落差3.5的正断层,编号F-3,下顺槽揭露的一条落差1.2米的正断层编号F-4。二1煤层所在的含煤地系裂隙不发育,尽在二1煤层顶板砂岩中部分地段发育,在煤层采掘活动后,出现滴淋水现象。鹤济克井二矿井田褶曲位于康村向斜东翼,康村向斜向斜轴位于康村附近,为一近南北向、西缓东陡的隐状向斜构造,西翼地层倾向北东,倾角12T6,东翼地层倾向北西,倾角80。综合评价鹤济克井二矿地质构造为单斜产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5、陷落柱根

9、据有关地质资料和矿井巷道揭露情况,矿井普查矿区范围内未发现陷落柱,但在原克井井田勘探中La灰岩层遇0.11.02m高的溶洞,说明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较发育。6、瓦斯富集区根据近四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豫工信201066号、豫工信煤2011202号、豫工信煤2012153号、豫工信煤20147号文对本矿瓦斯的鉴定批复,该煤矿属瓦斯矿井。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显示,本矿瓦斯含量低,达不到瓦斯富集区的临界值。7、导水裂缝带根据有关地质资料和矿井巷道揭露情况,矿井普查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倒水裂隙带,但局部地区受采动影响出现顶板滴淋水和底板渗水现象。8、地下含水体二1煤层底板含水层岩性为石灰岩,由L7L9石灰岩组

10、成,其中L8较发育,太原组上段石灰岩总厚度5.73m,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的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二1煤层底板9.95m,天然条件下,太原组岩溶裂隙水不易进入二1煤层,在开采二1煤层条件下,由于对煤层底板的扰动破坏,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水自然会进入矿井,因此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水对矿井影响较大。二i煤层顶板含水层岩性为中粒砂岩,井田内及附近一般有19层,厚度13.8555.51m,般约30m,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充填。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在开采条件下,其中的裂隙水会进入矿井,对开采二1煤层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其富水性弱,一般以淋水及小股状进入矿井,一般不会对矿井的安全构成威胁

11、。9、井下火区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豫工信201066号、豫工信煤2011202号、豫工信煤2012153号文,煤的自燃等级为皿类,属不易自燃煤层。井下采掘作业未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密闭内各种气体正常,无发火迹象。10、地表水体鹤济公司克井二矿井田及周围附近地处克井盆地东南侧,系冲、洪积扇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最高海拔380m,最低海拔220m,相对高差160m,区内发育有南北向小型冲沟,雨季地表降雨多顺冲沟流走地表常年流水引沁济蟒渠,从井田北部自东向西流过,矿井现采掘地区在引沁济蟒渠保护煤柱以外,因此渠水对矿井首采影响不大,但沁济蟒渠渗水与矿井浅部采空区存在间接水利联系,

12、引沁济蟒渠渗水会增加矿井涌水量,成为矿井老空水间接补充水源,我矿应经常对引沁济蟒渠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11、塌陷裂隙鹤济克井二矿2006年开始进行技改工程,矿井只进行掘进,无回采工程,矿井浅部采空已经基本塌实,在2010年矿井兼并重组后,矿井坚持每月对地面塌陷裂隙排查一次,并对发现塌陷裂隙进行充填,基本确定矿井塌陷裂隙集中在矿井东侧150米处两块耕地,矿井生产区大门口前两块耕地,和矿井西侧300米处两条裂隙缝。12、其他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据有关地质资料和矿井巷道揭露情况,在区范围内未发现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本区没有发现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五、鹤济克井二矿隐蔽

13、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管理制度1. 采空区普查制度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山重点部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整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并做好相关图件的归档工作。 坚持经常对新旧采空区进行实测,并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矿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

14、、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编写地质预报时要结合相关资料与矿山施工单位负责对矿山内地表塌陷区、错动区进行监测预报。 推广应用在采空区监测地质灾害预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负责研究采空区变化,并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与技术的论证并采取相关措施。 根据采空区管理小组确定的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并标识通知相关人员,防止人员误入。2. 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制度 矿井生活区两个井筒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在井下发现下一矿水量有变化时或降特大暴雨、地表水体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对生活区两个井筒水位进行测量。 若矿井后期对对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进行充填,对井筒充填方案和回填工程监

15、督。 在周边矿井关闭后,在井筒没有回填前,要经常协助鹤济公司技术服务中心人员,采用电测法对井筒水位进行测量,密切关注水位变化。 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对于钻孔资料不详、模糊的钻孔,必须以“封闭不良钻孔”对待,在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提出来,要留足防隔水煤柱,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作为视在安全隐患来处理。 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在回采或巷道施工过程中,在距钻孔2030米时,必须进行探放水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3. 断层、裂隙、

16、褶皱、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制度 建立年预报、月分析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年度采掘工程计划,对年度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鼓包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建立井下采掘活动先探后掘制度,对掘进巷道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

17、方法,探明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且保证30m超前探测距离。 建立井下收集地质资料制度,岩巷工作面每掘进10m收集地质资料一次,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岩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如发现地质层位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煤巷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0m收集一次,收集煤层倾斜角度和巷道正前走向角度外,还应收集煤层厚度情况和顶底板岩性,煤层破碎情况。 定期对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修改施工巷道附近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巷道岩层层位变化情况,若为穿层巷道及时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巷道可能出现的提前或延后穿层情况;水文地质方面要及时分析巷道顶底板滴渗水情况及水量变化趋势、充水来源等资料

18、,若物探、钻探显示的地质构造变化区域要及时分析构造变化带附近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对中型以上断层,中型以上的褶皱,超过5m3/h以上的新增出水点要及时上报鹤济技术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并申请上级部门进行补充探测和专家论证;对大型断层、可能影响一个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倒水裂隙保护煤柱留设要以鹤济克井二矿上报上级部门。4. 地表水体及塌陷裂隙普查制度 鹤济克井二矿地表水体普查范围,主要包括鹤济克井二矿和周边关闭煤矿引沁济蟒渠渗水情况调查、矿井井田及周边相邻矿井200m范围内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调查、生活区废弃井筒水位标高调查、鹤济东井井筒水位标高调查、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巡查、井田范围内农业灌溉引水渠沟等调查。 矿井每月组织各相关科室对井田范围内地表水体情况进行调查一次,调查要有原始记录,对调查发现的塌陷裂隙要组织人员进行充填,充填标准为,塌陷裂隙要挖开0.4m深,用三合土进行回填,回填要高出附近地面0.2m。 矿井井田范围及东井段引沁济蟒渠要每月进行一次巡查,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领导。 坚持引沁济蟒渠流量观测,并及时登录到地表水体观测台账上。 配合鹤济技术服务中心对鹤济东井煤业井筒水位进行观测,在我矿水量增大时要加密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