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5395919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20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采损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跨落带:跨落带是指岩层母体失去连续性,呈不规则岩块或似层状巨块向采空区垮落的 那部分岩层。2, 裂隙带:是指位于冒落带之上,具有与采空区相通的导水裂隙,但连续性未被破坏的那 一部分岩层。3, 弯曲下沉带:弯曲下沉带又叫整体下沉带,是指裂隙带顶部到地表的那部分岩层。4, 主断面:是指与开采边界方向垂直,并通过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垂直剖面。5, 充分采动:是指地下煤层采出后,地表下沉值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 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6, 移动角:在达到或接近充分采动时的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临界变形点和采空区边界点的连 线与水平变形在采空区外侧的夹角称为移动

2、角。7, 裂缝角:在达到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采空区上方地表最外侧的裂缝位置和采空区 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采空区外侧的夹角称为裂缝角。8, 最大下沉角:在移动盆地的倾斜主断面上,采空区的中点与地表下沉盆地平底的中点的 连线与水平线在矿层下山方向的夹角称为最大下沉角。9, 启动距:地下开采达到一定范围后,岩层移动开始波及地表,通常将开始移动时工作面推 进距离称为启动距。10,半无限开采: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在x区间+ 8,0已被可开采,而沿垂直工作面 推进方向的开采尺寸足够大,使之达到充分采动。11,下沉系数:是指在充分采动条件下,由地表出现最大下沉值与平均开采厚度之比来确定。12, 主要影

3、响半径:半无限开采主要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均发生在* = 一,+尸的范围之内, 称,为主要影响半径。13, 观测站:就是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岩层内部或其他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立 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观测点。14, “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新技术,因其 英文名称中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这三种技术被习惯称之为“3s”技术。15, 减沉开采:是通过改变采场顶板管理方法控制控制顶板的下沉量,达到减缓地表沉陷量 的目的的一种开采方法。16, 协调开采:是根据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分布规律,通过合理的开采布局、开采顺序、 方向、时间等方法,减缓开采地表变形值。1

4、7, 防塌煤柱:是指防砂煤岩柱中的保护层厚度被取消,不仅允许导水裂缝带波及松散层中 的弱含水层,而且还允许跨落带接近松散层底部。18, 试探开采:就是先采远离水体,后采近邻水体下面的矿层;先采隔水层厚,后采隔水层 薄的矿层;先采地质条件简单,后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层;先采较深部,后采较浅部的矿层。 通过先易后难的试探性开采,逐步接近水体。19, 过度开采:就是指开采的煤炭量大于人类对煤炭的利用量。二、填空。1、覆岩移动破坏形式有(弯曲)、(垮落)、(煤的挤出又称偏帮)、(岩石沿层面滑移)、(垮 落岩石的下滑)、(底板岩层隆起)。2、开采沉陷损害预计理论有(影响函数方法)、(理论模型方法)、(经验

5、方法)。3、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工作分为(连接测量)、(全面观测)、(单独进行的水准测量)、(地 表破坏的测定和编录)。4、在使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变形中,需要确定的参数有(下沉系数)、(主要影响角 正切tan)、(拐点偏移距d)、(水平移动系数b)。5、覆岩按移动状态分为(垂直下移区)、(垂直上移区)、(垂直与水平移动区)、(底板下移 区)、(开采支撑压力区)。6、建筑物周围设置的缓冲沟沟深应超过基础底面深(200mm300mm),沟宽不小于(600mm), 沟的外缘距建筑物外侧(1m2m).7、常用的协调开采方法有(减小开采边界影响的叠加)、(多工作面协调开采)、(对称开采 方法)。8

6、、安全煤岩柱按功能分为(安全防水煤岩柱)、(安全防砂煤岩柱)、(安全防塌煤岩柱)。9、一般来说,对于缓倾斜、倾斜煤层的安全煤岩柱中的保护层厚度可取(2m14m),急倾 斜煤层安全煤岩柱中的保护层厚度可取(5m24m).10、三、解答题。1、下沉盆地拐点偏移距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拐点偏移距与开采深度、覆岩岩性和矿层的硬度有关,开采深度越大、覆岩岩性及矿层 越坚硬,拐点偏移距越大;反之则越小。2、比较动态地表移动变形与静态地表移动变形,简要说明各自的特点。答:对于动态地表移动变形:1)开采速度越大,地表的动态变形越小。2)当开采速度小于每天3m时,地表的动态变形一般为静态的80%左右;当开采速

7、度大于10m/d 时,地表的动态变形值可减小50%左右。3)采动地表动态变形与采深采高比(H/m)有关,当采深采高比较小时,反映在地表的变化 比较明显,反之不是很明显。对于静态地表移动变形:是指连续六个月内地表下沉量30mm,此时,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基 本上趋于稳定。3、离层充填的机理有哪些?答:1)注浆的充填作用;2)注浆的支承作用;3)注浆的胶结作用;4)注浆的膨胀作用; 5)挤压密实作用。4、离层的三个准则?答:第一准则一一剪应力准则;第二准则一一挠度准则;第三准则一一张应力准则。5、保护建筑物的开采措施?答:1.减沉开采方法:(1)充填开采法(2)部分开采方法(3)覆岩离层充填方法2.协

8、调 开采方法:(1)减小开采边界影响的叠加(2)多工作面协调开采(3)对称开采方法3.控 制开采方法(1)限高开采方法(2)间歇开采方法。6、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地质采矿因素有哪些?答:岩石力学性质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对开采沉陷分布规律的 影响;松散层对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的影响矿层倾角的影响;采深与采高的影响;开 采范围大小的影响;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开采速度的影响;重复采动的 影响。7、水体下安全开采的基本要求?答:防止上覆水体和泥砂溃入井下,保证在不过多增加排水费用的前提条件下, 尽量不恶化劳动条件,不出现淹井等事故;要在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回收矿产资 源;有

9、些情况下,还要有效的保护地面水体以及河西湖滨的水工建筑。8、非采矿因素引起的地表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答:自然因素引起的建筑物损坏:与温度有关的基土的物理性能变化;地壳 运动;山体滑移;湿陷性黄土的湿陷作用。认为因素引起的建筑物破坏:地基或基础质量不好;建筑物结构设计有 缺陷;建筑材料质量差或建筑工程质量低。9、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答: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任务;设站地区的地形、地物及地质采矿条件;观 测站设计时所用的开采沉陷参数;确定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测点及控制点的数目、位置 及编号;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其埋设方法;观测内容及所用仪器,与矿区控制网 的连接方法,精度要求,连测的起

10、始数据,定期观测的时间、方法及精度要求,有关地表采 动影响的测定和编录方法;经费估算,包括观测站所需的材料、购地、人工等费用的预算; 观测成果的整理方法与分析步骤,所要获得的成果。10、观测站设计原则有哪些?答: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设站地区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采 动的影响;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测点的密度应与采深和设站的目 的相适应;测站的控制点要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以外,埋设要牢固,在冻土地区,控制点底 面应在冻土线0.5m以下。11、部分开采的适用条件?答:地面建筑物十分密集、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有纪念性建筑物、铁路隧道等, 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不适于采取建筑物加

11、固或充填措施;地面排水困难;矿层埋深 在400m500m以内,否则采出率过低;矿层层数少,厚度比较稳定,断层少;邻近采 区的开采不致破坏煤柱的完整性。12、变形缝的设置原则?答:用变形缝将长度过大的建筑物分割为15m20m的独立单元;在平面形状 复杂的建筑物的转折部位设置变形缝;在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位置设置变形缝;建筑物 (包括基础)类型不同的位置设置变形缝;地基强度有明显差异的位置设置变形缝;局 部地下室的边缘设置变形缝;分期建造的房屋交界处设置变形缝。13、铁路下开采的维护措施?答:在高陡边坡条件下可能引发滑坡时,开采前必须进行护坡处理;因水平 拉伸、压缩引起两条轨道距发生变化,或纵向挤压

12、引起轨道隆起悬空,或引起轨道线路一些 构件的损坏时,必须随时进行调整;路基下陷引起线路坡度变化过大(I级铁路坡度大于 6%;11级铁路坡度大于12%;111级铁路坡度大于15%)时,必须进行路基护坡及垫高处理; 当两条轨道的高差超过40mm,或曲线的外轨比内轨高度高出125mm时,必须进行调整处 理。14水体下开采留设安全煤柱的基本步骤?答:(1)对松散层和基岩中的含水情况、水力联系、补给关系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根 据各岩(土)层的岩性情况、力学结构、层位结构,确定上覆岩层的基本类型。(2)根据煤层地质开采条件,选择开采方法、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等, 并计算煤层开采后跨落带

13、和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及保护层的厚度。(3)在标准剖面上,分 别按井田、采区、煤层或煤层组,根据一般的或最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计算安全煤柱高度, 用作图法确定开采上限的位置和高度。(4)进行试采并观测两带高度。15条带开采设计的原则?答:(1)保留条带的高度比不小于2 (充填条采)或不小于5 (垮落条采)。(2)保留条带要 有足够的强度和长期的稳定性。(3)条带开采的宽度一般小于开采煤层埋藏深度的1/4. (4) 在覆岩中存在有控制性的关键层条件下,应通过计算确定条带开宽度,以提高采出率降低开 采成本。(5)当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开采煤层数目一般不宜超过三层,且保留条带煤柱要 上下沿煤层法线对

14、齐。(6)当煤层倾角较大时,应采用倾斜条带开采,以保证条带煤柱的稳 定性。(7)在开采深度大的条件下,应根据地表保护建筑物的分布特点,采用边条带采,留 宽度布置,以提高煤炭采出率,减小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破坏。16. 简述有限元的基本思想?答:.结构的离散化;2.选择位移模式;3.分析单元的力学特性;4.计算等效节点力;5.集 合所有单元的刚度方程,建立整个结构的平衡方程;6.求解未知节点位移和计算单元应力。17. 日常观测工作包括哪些?答:记录及描述地表出现的裂缝、塌陷的形态和时间、记载每次观测时的相应工作面的位置、 实际采出厚度、工作面推进速度、顶板陷落情况、破层产状、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四、五计算题掌握公式六、论述题在三下开采时,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在课本154,需要展开写,自己整理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