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5394529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1在粒子NH3D+中,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A10:7:11B11:11:8C10:11:8D11:8:10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D丁与乙酸的最简单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DBAB原子序数DCBAC原子半

2、径ABDCD单质的还原性ABD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机物不可能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B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丙烯,丁烯,聚乙烯等互为同系物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均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或裂化得到D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6有甲、乙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最简式相同B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D甲和乙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

3、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相等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 CH2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C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1.2NA8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加快C图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中,ZnMnO2干电池为一次性电池,将NH4Cl换成湿的KOH后电池性能更好9

4、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燃料是环保型燃料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和35%丙烷的混合气,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

5、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2种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D沸点从低到高为:丙烷异丁烷正丁烷11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1s12s时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ABCD1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

6、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 B的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总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D反应速率的比值ABCD13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4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15下列

7、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烯与氧气在Ag作催化剂下反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可达100%B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分子中只存在羧基、羟基两种官能团D分子中至少有14个原子共平面16已知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含有苯环,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与A完全相同的官能团A5B6C4D10二、填空题(共44分)17按要求填写:(1)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分子式为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CH3)的共有种;(2)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完全氢化后的一氯代物有种;(3)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可用(填试剂名称);(4

8、)己烯、乙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8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发生改变,还可能伴随着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已知: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右边的横线上KJKJKJ19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T最外层电子占核外电子总数的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

9、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T的氢化物一个分子中核外共有18个电子,其结构式为;Y的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物质名称为:T与X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Z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物质的化学式为: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常温下Z单质的熔沸点比T单质的熔沸点低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T元素原子得电子的数目比Z元素原子得电子多20如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

10、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填字母)(5)改进后的实验除: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各步现象明显;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6)将B中的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将下层液体再次水洗分液而后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的液体中主要含有的有

11、机物21煤化工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发达国家等一般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反应恒温恒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2v(H2)正=v(CH3OH)逆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CO的同时生成2nmol H2(2)在容积固定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在第4min时候达到其限度,此时容器中压强与反应前之比为3:5,容器内物质的各种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浓度c(CO)(mol/L)c(H2)(mol

12、/L)c(CH3OH)(mol/L)起始0.2000.3000.000第4minabc则b=(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 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CH3OH(g)+3O2(g)2CO2(g)+4H2O(l),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1.2mol电子,则消耗CH3OH有mol三、计算题22某有机化合物A对氢气相对密度是30,分子中含碳40%,含氢6.67%,其余为氧试:(1)通过计算写出A的分子式(2)若A既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结构简式为:(3)若A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加

13、热反应则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2014-201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1在粒子NH3D+中,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A10:7:11B11:11:8C10:11:8D11:8:10【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先计算该微粒中的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然后比较【解答】解:该微粒中的电子数为:7+31+11=10,质子数为7+31+1=11; H没有中子,所以该微粒的中子数为7+30+1=8;所以其比为10:11:8故选C【点评】注意微粒中核内质子数

14、、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的关系:1、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2、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D丁与乙酸的最简单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但是发

15、生的是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又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B、乙烯与溴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最简单的芳香烃为苯,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芳香烃还含有烯烃等,故C错误;D、乙酸的最简单同系物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与乙醇相同,均是46,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DBAB原子序数DCBAC原子半径ABDCD单质的还原性ABDC【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

16、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A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DBA,故A正确;B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C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

17、周期,原子序数:ABD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原子半径:BACD,故C错误;DA、B在周期表中同周期,原子序数:AB,金属性:BA,对应单质的还原性:BA;而C、D为非金属,单质主要表现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机物不可能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B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丙烯,丁烯,聚乙烯等互为同系物【考

18、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可用人工方法合成有机物;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氯原子的电子式多1个电子;C甲烷、乙醇、乙酸、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解答】解:A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如人工合成尿素,故A错误;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故B错误;C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D乙烯与丙烯互为同系物,但与聚乙烯结

19、构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应用等问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均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或裂化得到D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烃的衍生物;B、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石油裂解可以得到甲烷和乙烯,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D、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

20、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大多数高分子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而成【解答】解:A、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B、乙醇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二者均能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C、石油的分馏不能得到甲烷、乙烯等,只能的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和重油,然后轻质油再经过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等小分子烃,通过煤的干馏可得到苯,故C错误;D、糖类中的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物质

21、的鉴别,注意辨别相关的基本概念,利用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较简单6有甲、乙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最简式相同B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D甲和乙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根据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利用碳的质量分数、氢的质量分数求出最简式,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据此回答问题【解答】解:A、因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最简式一定相同,故A正确;B、因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

22、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分异构体如1丁烯和2丁烯,还可能是同系物如乙烯和丙烯,故B错误;C、因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系物,如乙烯和丙烯,故C错误;D、A和B的最简式相同,各1mol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取决于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只有互为同分异构体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才相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以及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特征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

23、烷( CH2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C1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1.2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B、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C、羟基不显电性;D、依据质量和质量分数计算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判断【解答】解:A、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

24、来计算,故A错误;B、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C、羟基不显电性,1mol羟基含9mol电子即9NA个,故C错误;D、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溶质乙醇质量=10g46%=4.6g;含溶剂水质量=10g(146%)=5.4g,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1.2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8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25、)A图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加快C图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中,ZnMnO2干电池为一次性电池,将NH4Cl换成湿的KOH后电池性能更好【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越靠近底端,越不易腐蚀;B开关由M改置于N时,Zn为负极,合金为正极;C接通开关时,如Zn连接电源负极,则不易腐蚀;D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能和锌反应【解答】解:A越靠近底端,氧气的含量越少,越不易腐蚀,故A错误;B开关由N改置于M时,合金为负极,则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加快,故B错误;C接通开关时,Zn为负极

26、,则不会产生气体,Pt上生成氢气,故C错误;D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能和锌反应,导致锌皮变薄,换成KOH后性能更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侧重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反应9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B

27、、负极是葡萄糖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应向正极移动;D、根据正负极电极反应式进行计算【解答】解:A、高温条件下微生物会变性,故A错误;B、负极是葡萄糖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故B正确;C、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应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D、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对比负极反应可知,消耗1mol氧气生成1mo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从两个角度考查原电池反应(反应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有关化学

28、方程式的计算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燃料是环保型燃料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和35%丙烷的混合气,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2种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D沸点从低到高为:丙烷异丁烷正丁烷【考点】烷烃及其命名【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燃料燃烧过程是化学能向热能和光能的转化;B烷烃中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利用等效氢原子原则可

29、以判断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种数,等效氢原子原则:(1)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C正丁烷的燃烧值大于异丁烷的燃烧值,根据物质的能量越大物质就越不稳定,所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烃中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解答】解:A燃料燃烧过程是化学能向热能和光能的转化,故A正确;B利用等效氢原子法判断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分子内均只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都只有两种,故B正确;C能量越大物质就越不稳定,正丁烷的燃烧值大于异丁烷的燃烧值,所以异丁烷更稳定,故C错误;D丙烷分子中3个碳

30、,正丁烷、异丁烷分子中4个碳,异丁烷有支链,根据烃的熔沸点规律,可知沸点从低到高为:丙烷异丁烷正丁烷,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易错项B,判断一氯代物的种数,只需运用等效氢原子法判断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种数11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1s12s时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ABCD【考

31、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生成氨气为2L0.6mol/L=1.2mol,则: N2(g)+3H2(g)2NH3(g)起始量(mol):1 3 0变化量(mol):0.6 1.8 1.22s时(mol):0.4 1.2 1.2根据v=计算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根据v=计算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N2、H2起始物质的量为1:3,二者按1:3反应,故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根据c=计算【解答】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生成氨

32、气为2L0.6mol/L=1.2mol,则: N2(g)+3H2(g)2NH3(g)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0.6 1.8 1.22s时(mol):0.4 1.2 1.2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故正确;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0.45molL1s1,故错误;N2、H2起始物质的量为1:3,二者按1:3反应,故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故正确;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反应速率计算,注意三段式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比较基础1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

33、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 B的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总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D反应速率的比值A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所以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错误;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

34、化学平衡状态,故正确;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所以B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容器中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化,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当M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已经平衡,故正确;C、D反应速率的比值始终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前后计量数大小的关系,并且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

35、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13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考点】真题集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5,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

36、,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AW、X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X、Y分别是N、P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解答】解: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5,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Z,

37、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AH、N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氮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氢气,所以单质的沸点:WX,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WZ,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WZ,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PO4HClO4,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如磷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DX、Y分别是N、P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

38、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化合物判断、酸性强弱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物质的结构性质解答,易错选项是C14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考点】真题集萃;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分析】A向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B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应加入试剂进行除杂,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

39、;C工业生成处于生石灰或石灰水作沉淀剂;D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解答】解:A向苦卤中通入Cl2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故A正确;B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故B正确;C工业生成处于生石灰或石灰水作沉淀剂,故C错误;D海水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故D正

40、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注意掌握中学常见的化学工业,侧重对化学与技术的考查,难度不大15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乙烯与氧气在Ag作催化剂下反应制取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可达100%B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分子中只存在羧基、羟基两种官能团D分子中至少有14个原子共平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下加热制取环氧乙烷,产物只有一种;B缩聚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C为高聚物,含有酯基;D根据苯环为平面结构及连接苯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及苯的结构对称进行判断【解答】

41、解: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下加热制取环氧乙烷,产物只有一种,故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B高聚物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产物,加聚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而缩聚反应过程中脱去了1个小分子,所以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故B错误;C为缩聚产物,含有羟基、羧基和酯基,故C错误;D中理解苯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但苯为平面对称结构,无论怎样旋转,该有机物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至少为6+6+2+2=16个,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官能团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常见官能团的类型,选项D为难

42、点、易错点,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空间结构16已知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含有苯环,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与A完全相同的官能团A5B6C4D10【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与A完全相同的官能团,则取代基不能为1个,只能为2个或3个,若为2个取代基,分别为CH2CH3、CH=CH2或CH3、CH2CH=CH2或CH3、CH=CHCH3或CH3、C(CH3)=CH2,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最后根据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来确定结构;若为3个取代基,分别为CH3、CH3、CH=CH2、当

43、甲基在邻位时:有2种结构;当甲基在间位时:有3种结构;当甲基在对位时:有1种结构,最后根据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来确定结构【解答】解: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与A完全相同的官能团,则取代基不能为1个,只能为2个或3个,若为2个取代基,分别为CH2CH3、CH=CH2、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处于邻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4种,不符合题意,处于间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4种,不符合题意,处于对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符合题意;同理,其他两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符合题意,共有3种,若为3个取代基,分别为CH3、CH3、CH=CH2、当CH3在邻位

44、时,有2种结构,CH=CH2有如图所示的2种取代位置:,无论哪种结构,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3种,不符合题意,当CH3在间位时,有3种结构,CH=CH2有如图所示的2种取代位置:,当CH=CH2处于1号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符合题意;当CH=CH2处于2号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3种,不符合题意;当CH=CH2处于3号位时,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2种,符合题意;当甲基在对位时:有1种结构,CH=CH2有如图所示的1种取代位置:,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3种,不符合题意;所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注意取代基的分类,不要漏写、多写,题目难度中等二

45、、填空题(共44分)17按要求填写:(1)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分子式为C7H16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CH3)的共有3种;(2)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完全氢化后的一氯代物有5种;(3)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填试剂名称);(4)己烯、乙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7%;(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2,3二甲基戊烷【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命名【分析】(1)令烷烃的组成为CnH2n+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据此可知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中碳原子数目为7结构简

46、式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烷烃只有1个支链,据此根据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进行判断;(2)甲苯与足量的氢气加成生成,甲基环己烷与氯气发生的一元取代反应中,可取代甲基上的H原子,也可以取代环的H原子,其中甲基上有1种H原则,而环上的H原子有甲基的邻位、间位、对位及与甲基相连C原子上的H原子,有4种位置,总共有4种等效H原子;(3)用饱和碳酸钠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4)己烯分子式为C6H12,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各物质分子中N(C):N(H)=1:2,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故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根据氧元素质量分

47、数计算碳原子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再根据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计算氢元素质量分数;(5),主链为烷烃,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右边开始,在2、3号C各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解答】解:(1)令烷烃的组成为CnH2n+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1,该烷烃有22个共价键,则:3n+1=22,解得,n=7,所以该烷烃中碳原子数目为7,分子式为C7H16该烃结构简式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烷烃只有1个支链;若支链为CH3,主链含有6个碳原子,符合条件有:CH3CH(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2CH3;若支链为CH2CH

48、3,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符合条件有:CH3CH2CH(CH2CH3)CH2CH3;支链不可能大于3个碳原子故符合条件的烷烃有3种,故答案为:C7H16;3;(2)甲苯与足量的氢气加成生成,中存在甲基上H、与甲基相连C、相邻C、间位和对位C上的H,总共有5种等效H原子,所以甲基环己烷总共含有5种一氯代物,故答案为:5;(3)用饱和碳酸钠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4)己烯分子式为C6H12,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各物质分子中N(C):N(H)=1:2,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故混合物中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9、6:1,混合物中碳原子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2%=68%,故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9.7%,故答案为:9.7%;(5),主链为烷烃,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编号从右边开始,在2、3号C各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点评】考查烷烃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书写和考查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中等,根据共价键计算烷烃中碳原子数目和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式得出C、H的固定组成是解题关键18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发生改变,还可能伴随着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已知: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

50、;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右边的横线上1370KJ1852KJ482KJ【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2molH2和1molO2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根据断裂的化学键计算;4moLH原子和2molO原子生成2molH2O形成4molOH键,以此计算放出的能量;可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解答】解:2molH2和1molO2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为2436kJ+2249kJ=13

51、70kJ,故答案为:1370kJ;4moLH原子和2molO原子生成2molH2O形成4molOH键,放出的能量为:4463kJ=1852kJ,故答案为:1852kJ;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则2molH2和1molO2生成2molH2O放出热量为1852kJ1370KJ=482KJ,故答案为:482KJ【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如何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19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T最外层电子占核外电子总数的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最

52、高正价是+7价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14CT的氢化物一个分子中核外共有18个电子,其结构式为HSH;Y的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物质名称为:硝酸铵T与X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Z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物质的化学式为:HCl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ba常温下Z单质的熔沸点比T单质的熔沸点低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T元素原子得电子的数目比Z元素原子得电子多【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最外层电子占核外电子总

53、数的,T元素最外层共有6个电子,原子核外应有16个电子,为S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因此X次外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是C元素,能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具有放射性的;Y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且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可知Y是N元素;元素Z最高正价是+7价,因此Z是Cl,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T最外层电子占核外电子总数的,T元素最外层共有6个电子,原子核外应有16个电子,为S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因此X次外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是C元素;Y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且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可知Y是N元素;元素Z最高正价是+7价,因此Z是Cl,则元素X为C,其同位素原

54、子有12C、14C,其中14C具有放射性,常用于测定文物年代,故答案为:14C;T是硫,其氢化物是硫化氢,分子中有18个电子,其结构式为HSH,故答案为:HSH;Y是N元素,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物质为硝酸铵,故答案为:硝酸铵;硫与碳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二硫化碳,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Cl所在族元素的四种氢化物分别为HF、HCl、HBr、HI,其中HF含有氢键,沸点最高,其它三种氢化物都属于分子晶体,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越强,则氢化物的沸点越高,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HCl的沸点最低,故答案为:HCl;S、Cl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元素,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

55、单质熔沸点高低与其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错误;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则Z的非金属性大于T,故正确; c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关,故错误;d非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得电子多少无关,与其得电子的难易有关,故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Cl;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注意二硫化碳的电子式的书写,为易错点20如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

56、)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Br2=2FeBr3;(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D管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而后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红褐色的絮状物生成,底部有无色油状物质生成,液面上有白雾(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填字母)(5)改进后的实验除: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各步现象明显;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充分吸收有

57、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6)将B中的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将下层液体再次水洗分液而后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的液体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苯和溴苯【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Fe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HBr;(2)溴苯中的溴易挥发,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据此分析苯的作用;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3)溴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钠除去为反应的溴,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互溶;(4)HBr

58、易溶于水,直接将导管伸入水溶液液面以下,会发生倒吸;(5)本实验中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6)本实验中涉及的有机物主要是苯和溴苯,将B中的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将下层液体再次水洗分液而后进行干燥,最后得到的液体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就是苯和溴苯;【解答】解:(1)Fe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HBr,反应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2)溴苯中的溴易挥发,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汽;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所以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故答案为: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D管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产生,而后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3)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苯是密度大于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