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385111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再谈“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摘 要:王德威先生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为我 们展现了一个众生喧哗、富有生命力的晚清小说局面,并狭隘地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由“五四”提至晚清。作者一面不断强调现代的多 种可能性,一面却又将已经出现的多种文学类型视而不见。作者在对 “五四”文学发出责难时,没有站在真实的历史中做出客观的评述, 因而存在诸多质疑。当然这些质疑不是意味着对它进行全盘否定,书 中很多观点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 关键词:现代性;晚清小说;“五四”文学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一书,最早用英文于1999 年 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立即在国内的现当代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书中“没有晚清

2、,何来五四”的命题一时间也成为热议话题。北京大 学出版社“文学史研究丛书”又于 2005 年翻译、出版了此书,王德 威先生“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观点,为更多的研究者所熟知。时至今 日,关于这本书的谈论,关于“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争议,以及 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研究,仍在学界中继续着。在本书的导论中,王德威先生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切入,提出了 晚清在现代中国文学上是“先于甚或超过五四的开创性的”,此 时“推陈出新、千奇百怪的实验冲动,较诸五四,毫不逊色”11, 再加上西方现代文明大摇大摆的进入国门,带来了种种“现代”的新 方式,它们和“华夏本土的传统杂糅对抗,注定会产生出更为多重 的现代性

3、”。但是,作者认为由此产生的现代性的种种可能,最终都 成了“五四”精英文学“摒除或压抑其他已然成形的实验” 了110。作者把这些被压抑的现代性直陈为三个方面:(一)它代表 一个文学传统内部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二)指“五四”以来的文学 及文学史写作的自我检查及压抑现象;(三)泛指晚清、“五四”及 20 世纪30年代以来,种种不入流的文艺实验。比较文学科班出身的王德威,深谙西方现代文学经脉,在对晚清小说 的分析研究中,引入比较文学的视野,将其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 让晚清小说有了一种世界文学的向度。被压抑的现代性一书,致 力于对晚清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描画现代性的播散”,他主张文学的 开放性、多样

4、性和相对性,指向 19 世纪末以来,一向有意或无意地 被排除在文学正典以外的一脉中国小说。对文学史的研究,他强调不 同时段与不同文类间持续不断的交通往来的消长互动。王德威透过被 忽视的细节、裂缝与吊诡处游走在主流文学之外,努力营造“众声喧 哗”的场面,丰富和充实我们过于单一的文学传统。但是,对于书中 的观点,笔者也产生了一些自己思考,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追问的一样,“究竟是什么使得晚清小说 堪称现代,并以之与五四传统所构造的现代话语相对应?”123 我们也不禁要问,作者判定晚清小说具有现代性的标准是什么呢?这 在文中似乎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回答,但在作者的论证中,我

5、们可以 找到一些线索:在导言中,作者就指出他认为晚清小说最引人注目、 且较诸“五四”毫不逊色的部分,就是那些“推陈出新、千奇百怪的 实验冲动”,虽然他们没有得到“五四”精英文学的重视,但正是作 者眼中“被压抑”的现代性。从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嗅到一些端 倪,作者将晚清小说的现代性有意识的引上了“新”、“奇”、“怪”的 路子。“别的不说,单就多少学说创作、书籍刊物,竞以新字为标榜, 即是一例。”124 不论作品内容与思想如何,仅依靠题目中“新”字 数量之多,就成为作者晚清小说现代性的佐证,我们不难见到作者对 求新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作者在具体分析晚清小说四大说部时, 也时时透露着他的“现代性

6、标准”。例如,作者眼中的科幻奇谭类小 说“指的是晚清小说部的一种文类特征,其叙述动力来自演义稀奇怪 异的物象与亦幻亦真的事件”,“书写那些难以置信和不切实际的事 物”,晚清作家最为热衷的题材正是那些“科技狂想,乌托邦或恶托 帮的历险,月届或太阳旅行,星际迷航,以及地心或海底探险等等。”1 292 这类小说,不仅题材、内容上“奇”,更是“暗示了晚清作者 与读者如何迫切的地回顾或预演着国族的命运,或者思索着历史表象 背后的道理”2,这样的暗示,不得不说又是一“奇”。又如,王德 威借用巴赫金的理论,将晚清谴责小说称为“中国牌的丑怪现(写) 实主义”,认为晚清小说的多种现代可能性被“五四”做了一个“急

7、 促而窄化的收刹”,中国轮番上演了批判写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等等,却忽视了“丑怪写实主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的一丝“丑怪”情节。可是,凡是新的、奇的、怪的,就是现代的吗?这些新奇丑怪,在中 国以前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并非没有,那晚清的新奇丑怪,又何以区 别于以前呢?更何况,一部分求新求怪之作,其文学价值实在是有待 商榷。如新石头记,除了利用宝玉与黛玉的情愫之外,与原著几 乎没有半点关系,倒是重写的“惨不忍睹”,完全没有作者所说的“反 而因此奇趣横生”。此外,从文学史上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意义, 就在于完成了从文言到白话的文学语言革命,从而促进了新文学的现 代转型,这是“

8、五四”新文学运动区别于晚清文学诸界革命的一个根 本标志。作者只从小说文本出发,并没有看到白话文作为表达现代人 思想和经验的文学方式,是在“五四”文学革命手里完成的。 第二,压抑与被压抑是一对概念,是互为前提而存在的。作者在提出 “被压抑的现代性”这一命题之时,就已经预设了比较的基础“五 四”文学。虽然作者“无意夸大晚清小说的现代性”,也“无意贬义 五四文学”,更“不欲颠覆已建立的传统,把中国现代文学 的源头界定在他处”,但是他的真正结论却是“以往现代与古典中国 文学的分界必须重新划分,晚清,而不是五四,才能代表现代中国 文学兴起的最重要阶段” 124。在他的论述中,晚清四大文类分别 对应着“正

9、宗”现代文学在欲望、正义、价值、知识范畴等四个方向 的批判性思考,并且已经进行了有效的形式试验,遗憾的是这种众声 喧哗的方案被“五四”文学的革命话语给压抑了。笔者以为,作者眼 中的“五四”文学,只是真正的“五四”文学之一部。否则,我们又 如何解释“五四”文学中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个性解放的追求呢:乡 土小说诉说着浓浓的乡愁,湖畔诗人描绘着爱情的味道,自叙传讲着 零余者的故事;创造社异军突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究文学 的“全”与“美”;人文主义文学以古典主义的“节制”为美学追求, 以人性作为核心与标准,还有“五四”文学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郁达夫的沉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10、 等等,这些都不是单一的写实主义或者现实主义所可以囊括的。 作者一面不断强调现代的多种可能性,一面却又将眼前手边的已经出 现的多种文学类型视而不见。作者没有完全摆脱他所想打破的单一的 思维方式,仅仅在实践的框架里兜圈子,只是以一种思维方式代替另 一种思维方式,缺少一种时空结合的开阔视野,存在着诸多可以对话 的空间。第三,王德威先生在本书的导言中提到,“将晚清小说重新放回到历 史语境之中”。他的研究“是历史的,即将当代论述置于知识与文学 的传统中考量,也必须是理性的,即探求文化动力、文学史与叙述理 论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如果真的依循作者所言,实行福柯“知识 考古学”式的历史勘探,那么,当他向他

11、口中充满了革命话语的“五 四”文学发出责难时,他又为何不能站在真实的历史中做出客观的评 述呢? 我们当然需要正视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和复杂性,这样,可以为我们提 供更多的关照历史、理解历史的视角。诚然,西方国家打开中国的大 门,带来了很多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事物、技术、观念,不仅仅促进 了中国在工业上走向现代化,也不仅仅猛烈冲击着几千年来的中国传 统文化,促使人们学习西方文化,但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的是带来了 一个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中国。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国内的有志 之士觉醒了,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和资源实施救亡图存运动,其中也包 括文人们用笔杆掀起的文学革命。一时间,文以载道、感时忧国的作 品数量确

12、实增多,游戏、轻松的文字有所减少,但是作者以此在书中 指责“五四”文学抹杀了现代性的多种可能,实在有些欠妥。毕竟, 在“国之将不存”的历史环境下,出现一些革命话语的作品,一方面 来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民族大义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 的属性使然,是文学对历史的最客观的记录和反应。因此,当我们思 考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时候,不能避免的工作就是回到文学本身,回到 历史本身3。必须一提的是,对本书提出些许质疑,并不是意味着对它进行全盘否 定,书中很多观点仍值得我们继续研究讨论。作者确实挖掘出晚清小 说中,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特点,也确实向读者展示了“众声喧哗、 多音复义”“嘉年华”似的晚清小说图画,

13、使我们能站在更广阔的时 间和空间的场景中,重新审视晚清复杂的文学状况。不仅如此,王德 威先生的理论是建立在卓有成效的文本细读工作之上,正如作者在文 中写到的那样,“我所援引的六十多部作品,至少一半罕为中西学者 所触及,甚至有未着一词者”,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每一位学者 都应该学习的。总而言之,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带给我们了极大的 震撼,不管其中是否有着困惑、迷茫或是偏颇,这都是“一次精妙绝 伦的冒险体验”。参考文献: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一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2 张志云.一个错位的“晚清”想象一一评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 性”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4).3 龙胜燕.错位语境下的文化误认一一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 晚清小说新论J.青年文学家,2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