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379462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太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太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太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太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系》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太阳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 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 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

2、、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 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探新知。(一)、认识太阳系。1、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它们还一起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学生自主回答。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 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 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

3、是如何排列的?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 统。以前人们对太阳系了解不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太阳系特别是八大行 星了解的越来越多。“神州”号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人的千年飞天 梦,今朝变成真。(二)、建立太阳系模型。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 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 系的模型。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

4、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 对准确?3、阅读课本 56 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 星”在桌子上排开。)(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

5、该怎么做?( 2 )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 么?(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 所需的时间。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 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 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 14 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 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

6、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 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 14 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 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 0.05 厘米、0.12 厘米、0.13 厘米、0.07 厘米;这 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 5.8 米、10.8 米、15 米、22.8 米)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二、小结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

7、到:八大行星 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 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板书设计:5、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17 太阳系的奥秘教学设计满城小学:王永忠教学理念: 本课围绕太阳的恒星和行星展开研究,按照资料介绍、分析资料、建立模型和科学在线的顺序,设计了两个活动。引入活动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日心说的提出,从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史以及学习科 学家精神的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初步了解恒星、行星、彗

8、星等不同星体的特点。(2)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初步认识太阳、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而对行星的体积和太阳系的膨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3)通过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活动,初步学会建立科学模型的基本方 法,并对太阳的膨大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2、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行科学史以及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教育。(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努力,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 趣。教学过程:一、 引入头脑风暴:假设你是神六航天员,你上太空后想探索什么知 识?讲述: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历史。二、认识太阳系的组成1、观看有关太阳系的视频和课件。认识恒星和行星。2、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太阳系的资料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 3

9、、结合实际说出地球饶太阳运动的规律。4、交流九大行星有关方面的知识。5、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九大行星的知识和最新科学发现。6、通过计算了解九大行星的大小,从而推断太阳系的膨大。7、结合自己的计算,讨论太阳系的大小。8、想象太阳系的膨大及九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三、通过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更加深刻的认识太阳系的组成。1、教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做相对距离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设计自己小组的太阳系模型。提醒学生考虑用什 么样的长度代表一个天文单位。3、提醒学生先把自己设计的太阳系模型画出来。要求以太阳为圆心。 4、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5、启发有兴趣的学生考虑行星的大小。6、总结

10、建模的过程、方法和注意问题。领会从计算设计到制作模型 的过程。7、阅读科学在线。四、总结提问:太阳系有哪些成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教学反思:本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的认识。但是建模的过程学生还是有点茫然,看来是指导不够到位, 没有提醒学生注意天文单位的定位。第 18 课: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满城小学:王永忠教学目的:1、2、3、4、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

11、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1、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但是对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起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来,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来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认识。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 资料,培养学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方向(顺或逆时针) 逆时针逆时针周期 23小时56分4秒 365.256天特点 引起昼夜的变化 引起四季的变化2、对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

12、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模拟实验实际上是一个验证实验。通过多次模拟演示、反复的观察,来分析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来模拟什么。本实验要引导学生考虑分别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用什么来模拟地 球和太阳、用什么来模拟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等。3、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图示来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的公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一要提醒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千万不能转错方向。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源 (如手电筒等),这样便于 学生观察。

13、4、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 太阳 直射点的变化。这个实验需要反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复分析推理。重点研究地球公转过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引起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5、实验中要求学生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记录下来,并用自已的语言解释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季节的变化。最后,要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讨论问题 :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地轴的倾斜,太阳

14、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不会在南北半球上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不 同纬度就不会有四季的交替变化。二、四季变化对植物影响l、学生对寒来暑往、风云雨雪、花落花开、大雁南飞等自然现象和变化都有一些切实的感受,对动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形态和生活习性等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生活经验,形成对自然现象和变化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地球公转与四 季变化关系的认识。2、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图用来提示学生一年四季中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形态。教师可以事先收集 (也可发动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四季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季节变化对身边动植物的影响。要求学生选择一两种身边常见的典型动植物,研究其在不同季节

15、里身体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变化。比如,春季里白天逐渐变长,气温日渐升高,春雨绵绵,桃树发芽,桃花开放 ;夏季到来,天气炎热,桃树生长茂盛,逐渐结果成长;秋季天气变凉,树叶逐渐变黄,桃子成熟;冬季白天变短,天气寒冷,树叶飘落,光秃秃的桃树枝傲立风中。一些动物皮毛 (羽毛,在秋冬季增厚增多,在春夏季脱落渐薄等。3、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教材上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自已寻找的典型动植物在四季中的不同变化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 互启发,加深认识。4、教材上提供了用一棵树把一年四季变化表示出来的做法,启发学生想像怎样用生动的方式把一年的四个季节表示出来,用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四季生物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