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上传人:抢*** 文档编号:15379144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整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 4 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知,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A. 苹果 B. 猪肉 C.马铃薯2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殆尽 B. 玉石雕刻 C. 滴水成冰3咀嚼馒头感觉到甜,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A. 糖 B. 甜蜜素 C. 淀粉4下面不属于判断是产生化学反应依据的是( )A. 产生气体 B. 改变形状 C. 改变颜色5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氧气6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酿制白酒 B. 烧稀饭 C.

2、绿豆发芽 D. 砌墙7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铁钉变( )颜色了。A. 黑 B.黄 C.红 D. 蓝8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 以上选项都正确。9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水蒸气10如图所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气体;默然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杯子口,木条熄 灭。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只有物理变化 B.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支持燃烧 C. 实验中产生

3、的 气体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11铁生锈的环境有 、12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 变化和 变化。13 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 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4分类:根据物体的变化方式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在表中)捏橡皮泥 弯折铁丝 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 划着火柴打碎玻璃 纸燃烧 糖熔化分类标准形态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分类结果15我们把物质变化分为 变化和 变化。把一张纸揉皱,这种变化属于 , 因为 。 把一张纸烧了,这种变化属于 , 因为 。16蜡烛、木头燃烧不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 。17归类题捏橡皮泥纸燃烧铁熔化木块燃烧弯

4、折铁丝铁生锈形态发生了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1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两类。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 产生。19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20崭新的铁钉是 色的,硫酸铜溶液是 色透明的液体。三、判断题21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能生成新的物质。()22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3化学变化一般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24冰融化成水了,所以冰融化成水

5、是化学变化。( )25看到变化中发光、吸热、变色、冒泡中某一种现象,可以确定发生的变化是化学。 26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出现的气体、留在杯中的液体都与混合前的两种物质不同,这种 变化是化学变化。27化学变化常伴随变色、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但不会发光发热。( )28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9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30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只伴随着化学变化。四、实验探究题31完成加热白糖实验的相关内容。所需实验材料:长柄金属汤匙、白糖、蜡烛、火柴、盘子。实验过程: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 , 小心地移到 火焰上方,慢慢加热。当加热 结束后,

6、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千万不要用手去拿)由实验可知,白糖在加热前是 体,呈 色;加热后,先变成 体,颜色 , 同时产 生 味;冷却后,白糖变成 色。32某同学在家研究自制柠檬汽水的配方。他研究了小苏打的量对气泡的影响。多次实验 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 柠檬汁(毫升) 小苏打(克) 气泡高度(厘米) 气泡持续时长(秒)1234561001001001001001001112220.50.50.41.51.50.16060551301253(1)该同学在第 6 次实验时用的小苏打中混入淀粉,发现气泡少、持续时间短。你觉得可 能的原因是:_ 。(2)分析前 5 次实验数据,我们

7、可以得出小苏打的量和气泡产生的量_。(填是否 有关)(3)小苏打和柠檬汁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灭火,比空气重。由此可以判断小苏打和柠檬 汁混合是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4)为了确认第 6 次实验的小苏打中是否加了淀粉,可以在剩余的该粉末中滴加_ 判断。(5)有人认为只要往 100 毫升柠檬汁中不断添加小苏打,会一直有气泡产生。这样的观点 对吗?_。理由是:_。33小芳走进厨房,一边学做美食一边开展科学探究。(1)小芳切马铃薯时,擦过碘酒的手指碰到了马铃薯,马铃薯被接触的部分会变成() A.绿色B.蓝色C.黑色(2)开饭了,生米煮成熟饭的变化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也

8、有化学变化(3)切完青菜,小芳没有及时擦净菜刀上的水分,第二天发现上面有锈迹。影响菜刀生锈 的因素()A.只有空气B.只有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4)为防止菜刀生锈,小芳应该()A.用食醋涂抹B.用完就洗净擦干C.洗净后迅速放进塑料袋中(5)菜刀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伴随出现的现象是()A.颜色改变B.大小改变C.形状改变34试管中分别放人一根同样大小的铁钉。其中 A 试管中加入水,使一半铁钉浸没在水 中。B 试管加入水,使整根铁钉浸没在水中,然后往试管中加入食用油。C 试管中不加水, 用橡胶塞将试管口密封起来。(1)A、B、C 三个试管中铁钉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2)一段时间过后,

9、A、B、C 三个试管中的铁钉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5进入冬天后,雾霾像雾一样,到处灰蒙蒙的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它不仅 影响到人们的出行,还对人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完成问题。(1 )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小明就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 象。医生建议小明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多饮水,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 等食品。食物是通过( )运输到胃里的。A.口腔B.食管C.小肠(2 )妈妈总是告诉小明,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个词语中的“嚼”字,主要是指 ( )完成的工作。A.门齿B.臼齿C.犬齿(3)小明在咀嚼的时候,发现牙齿、舌和唾液都是相互协调的,牙

10、齿(_)食物,舌(_)食物,唾液(_)食物。A.切磨 B.搅拌 C.润湿(4)每次睡觉前妈妈总让小明先刷牙,不然会有蛀牙,原来蛀牙就是龋齿,发生龋齿的主 要原因是( )。A.挑食B.牙发育不良C.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5)医生还建议小明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因为人体活动需要能量来自于( )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A.呼吸B.消化C.循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 【分析】考察食物中的影响,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最多,猪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苹 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2A解析: A【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燃烧会产生 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1、,有新物质生成。3C解析:C【解析】 【分析】馒头在口腔中进行了初步的消化,馒头中的淀粉经过唾液中的淀粉酶分 解成葡萄糖。4B解析: B【解析】 【分析】产生化学反应依据是由新物质生成,产生气体,改变颜色都有可能有新 物质生成(除染料扩散),改变形状有可能只是形态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例如折纸,液 态水变成冰等。5A解析:A【解析】 【分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生成醋酸钠与碳酸,而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为二氧化碳。6D解析: D【解析】 【分析】砌墙是把石灰粉与水混合为水泥,并抹到墙上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 成。7C解析: C【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浸

12、入硫 酸铜溶液中的铁钉部分附有红褐色固体,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8C解析:C【解析】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受热会变软,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9A解析: A【解析】 【分析】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产生了很多无色气 泡,像火山喷发一样。10C解析: C【解析】 【分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这种气体可以将 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也就是这个气体,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11 水;空气【解析】【分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12 物理;化学【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和化

13、学变化的区别。 13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4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 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 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 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 变化。捏橡皮泥、弯折铁丝、打碎玻璃、糖熔化均是物质形态或状态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 质,

14、属于物理变化;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是因为鸡蛋表面的碳酸钙和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划着火柴、纸燃烧均是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所以,形态变化:捏橡皮泥、弯折铁丝、打碎玻璃、糖融化;产生新物质:鸡蛋在醋 中产生气泡、划着火柴、纸燃烧。故答案为:;。15 化学;物理;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 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 相互转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 子并伴有能量的

15、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16 形态;新物质【解析】【解答】蜡烛、木头燃烧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变化。 【分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产生。17 ;【解析】【解答】所有的变化都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分析】产生信物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18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新物质【解析】 【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 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水加热至沸 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 类型,需

16、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新物质。19 不支持燃烧【解析】 【分析】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发现细木条熄灭 了,说明杯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即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不支持燃烧。20 灰白;蓝【解析】 【分析】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红色的物质,我们知道 这种物质是铁锈。崭新的铁钉是灰白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液体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 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变色了,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淡了。故答案 为:灰白;蓝。三、判断

17、题21 错误【解析】 【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新物质产生 的。22 正确【解析】 【分析】我们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理化学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重 大。23错误【解析】【分析】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我们生 活生产中离不开化学变化,例如我们实验室制氧气。化学变化不一定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 物质。24 错误【解析】【分析】水是冰的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25 错误【解析】【分析】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 们称为化学变化.小电灯泡发光,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6 正确【解

18、析】【分析】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 们称为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新的物质。27 错误【解析】【分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28 正确【解析】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 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密度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叫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 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29 正确【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变化需要能量。 30 错误【解析】【分析】白糖加热会溶解,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四、实验探究题31 白糖;蜡烛

19、;固;白;液;逐渐加深(逐渐变深);焦;黑【解析】 【分析】白糖加热前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加热后变成液体,颜色逐渐加深,产生 焦味。冷却后会变成黑色。32 (1)淀粉不与柠檬汁发生反应(2)有关(3)化学变化(4)碘酒(5)不对;化学反应会消耗柠檬汁,柠檬汁会消耗完,反应终会停止【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 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总 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33B解析: (1)B(2)C(3)C(4)B(5)A【解析】【分析】(1)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20、遇碘酒变蓝。(2 )米饭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在煮熟过程中生米中的淀粉颗粒破裂,属于物理变 化,蛋白质变性、淀粉水解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3)菜刀上有水分,厨房里面有空气,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4)擦干是去除水分,放进刀槽中是隔绝空气。(5)化学变化的表现形式有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变化、发光发热,铁锈主要成分 是三氧化二铁,为红褐色,颜色改变了。34A解析:(1)A 试管中的铁钉能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B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由于 油层的密封,这个试管中的铁钉接触不到空气。 C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密封在试管里的空 气接触,由于橡胶塞的密封作用,无法与外界的空气接触。(2)一段时

21、间后,A 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因为铁钉能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B 试管中的 铁钉不会生锈,因为铁钉接触只能接触到水,接触不到空气。 C 试管中的铁钉不会生锈, 因为铁钉处于密封空间,接触不到水。【解析】 【分析】此题通过三个对比实验, ABC 分别是探究水和空气、水、空气三个不同 条件,观察铁生锈的影响因素。铁生锈是由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影响的。(1) A 试管中的铁钉能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B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由于油层 的密封,这个试管中的铁钉接触不到空气。 C 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密封在试管里的空气接 触,由于橡胶塞的密封作用,无法与外界的空气接触。(2)铁生锈是由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22、影响的,所以 A 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而 B 和 C 无明显变化。35B解析: (1)B(2)A(3)A;B;C(4)C(5)B【解析】【分析】(1)胃的上口接食道,我们吃的食物是通过食道运输到胃里的。 (2)我们的口腔中有 3 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分别是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主要是 切断食物,臼齿主要是咀嚼磨碎食物,犬齿主要是撕裂食物。(3)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 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 粉分解为麦芽糖。(4)我们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因而我们要注意口腔清洁。 (5)我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是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