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15370860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利用心理学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建议 37172201 田波摘要:不须论证就可得知每个上大学的新生都是希望能在大学取得学业成功的。然而事实是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不断堕落逃课,因而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认知失调,甚至导致学业失败。这种认知与行为的巨大差异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呢?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关键词 心理学 大学生逃课 课本 身体健康 本文意在构造在大学生希望学业成功的主观意图与事实上频繁逃课的行为间的逻辑联系。 我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先采用归纳法,找出几点我认为关键的原因;然后设计模拟实验论证。我采用归纳法时是以北

2、京某一“985“211工程高校的本科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第一手材料的。在模拟实验环节我那么给出了实验方法来论证我提出的理论。 一、原因归纳1、课本、笔记本和PPT“我没有课本、笔记本,也没打印老师的PPT,两手空空去上课,但我会认真听讲。该同学上课不知所以然,并开始不交作业,逃课,最终期末考试60分。 复杂知识最有效的传播途径是文字。心理学家柴肯和依格利1976认为,如果一条信息难于理解,那么用文字形式表达时其说服的效果会最正确,因为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来接受信息。研究者们给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提供文字、录像和录音等不同形式的简单易懂或复杂难解的信息。结果如图:难度较大的信息以文字方式呈现

3、时确实最具说服力,而简单的信息那么以录像呈现时效果最正确。 所以学生即使面对不好的老师完全可以上课自学文字材料掌握本学科根底知识。读课本要深入,不懂的地方可以暂时放一放,但一定要正确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并需要做笔记辅助记忆。课堂上老师PPT宣讲了本课程重点,也要做好笔记,之后结合课本把内容补充完整。 “书不过是别人对某一问题所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大学生应该有一点疑心评判的精神,但首先要准确无误的掌握别人已取得的成果。牛顿说:“我不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输出的前提是大量的输入,即看书、记笔记。 根据行为态度理论,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登门槛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

4、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义。我们不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所以上课倘假设不能把握重点,心里屡次遇挫,就会激发逃避行为逃课。反过来,齐备的学习材料对学习行为起促进作用。 “没书笔记PPT上课不能掌握知识重点,主观上虽然想好好学习,由心理学规律得知,走上逃课的道路是必然的。反之,简单的购置课本,笔记本,打印PPT行为,形成一种承诺,自然而然就能促进积极上课的良好行为。2、身体健康“我总打不起精神来,身体不好,这学期翘了很多课,期末考要来了,感觉压力很大。 要提醒大学生们常忽略的3个细节: a、早餐营养, b、充

5、足睡眠这里指保证每晚1:00至3:00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c、适当体育锻炼。这三点只为到达一个目的身体健康,精力充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错的。某一心理学派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身体问题。当然,心理问题也往往会导致身体疾病。“心“身两者是辨证关系。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身体健康是应给予高度重视的。 然而大学生们年轻气盛,总以为饿几顿,通宵几次是没问题的。那是错误的。医生说养生的法门就是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和充分休息。事实上,人体健康运行的根本条件就是每个细胞功能正常,并顺利地进行有丝分裂。我们又知道细胞处于组织液中,于是健康就必然要求血流通畅、营养丰富;睡

6、觉那么是为人体器官包括大脑的新陈代谢创造条件。 人体组织的不断更新的事实说明,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要持之以恒的。年轻并不是健康的充分条件。例如,心血管疾病近来就在青少年身上多有发生。 综上,身体健康是大脑高效运行,提高学习活动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此,同学应该从饮食营养,睡眠质量和体育锻炼三方面多加注意,劳逸结合,以便保持旺盛精力。根据上述挫折逃避理论,自然而然学生们会减少逃课动机。3、同伴影响“我很喜欢听某老师的课,可同学们说他照本宣科,然后我也不那么喜欢那老师了。“某某课上,只几个人来听讲,我去了几次没意思,也开始逃课。人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倾向,尤其在中国,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集体观念,做特立独行的

7、少数派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他们要冒着被孤立的风险并承担相应的心理压力。一般同学为了防止孤立,盲目从众,甚至放弃了自己要好好学习的愿望。 为了证明少数人坚持自己的立场有多难,有一个著名实验。想象一下,你是社会心理学家阿施的一名志愿者被视。你坐在7个人一排的第6个位置。在向你们解释你们参加的是一个知觉判断的实验之后,研究者要求你说出,图中3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尽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第一个人答错了,第二个人也答错了,此时你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使劲盯着卡片,第三第四第五个人也同意了,现在你面临认识论中的一个难题“什么是正确的?是同伴告诉我的正确呢,还是我的眼睛告诉我的是正确的?被试大学

8、生中有37的答复是从众的,而单独答复时的正确率是99。 虽然拒绝从众的压力很不容易,但是,总有少数人能坚持自己,甚至确实影响大多数人。因为虽然少数派总是不受欢迎的,然而他们能刺激创造性的思维。从自己群体内所产生的异议中,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新的方式重新思考,并且常常会作出更好的决策。 因此,为了给学生追逐梦想的勇气,大家应该共同创造一种包容的气氛。例如,具体而言,老师可以来上课的学生加分鼓励。4、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第一次逃课时,为防止认知失调,同学往往归咎老师、课程本身;之后就为不上其他课程开创了先例;根据态度行为理论,情况只能越来越糟,甚至慢慢滑入大规模频繁逃课的深渊。二、模拟实验论

9、证虽然大学生的主观愿望是取得学业成功,心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上述4点原因就足以使心地善良的大学生开始不断逃课。从某高校大一学生随机抽取30人,其中15人为女生,另外15人为男生。之后再把男生女生随机分成ABC三组,集中学习一周。组别A组B组C组成员男生5女生5男生5女生5男生5女生5性质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饮食吃早饭吃早饭不吃早饭睡眠晚10:00前睡觉晚10:00前睡觉晚1:00后睡觉课程早8:00-10:00听同一名老师讲授?初等数论?教材有无有做笔记允许不允许允许老师行为严肃,不点名,学生可以不来,也允许随时离开持续学习一周,结果比较组别A组B组C组成员男生5女生5

10、男生5女生5男生5女生5性质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考勤K0K1K2学习结束考试成绩C0C1C2预期结果:K1、K2、C1、C2和K0、C0分别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偏低现象。列表说明结果分析情况说明K1K0 C1C0K2K0 C2C0分析结果出勤与成绩正相关教材,笔记有助于减少逃课,最终提高成绩出勤与成绩正相关营养早餐、充足睡眠有助于减少逃课,最终提高成绩三、讨论基于我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我建议同学采取如下措施减少自己逃课:1、 及时购置教材、厚笔记本,并打印PPT及其他学习资料;2、 吃好三餐,充足睡眠,适当运动;3、 教授鼓励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4、 树立优秀学生典范,加强同伴正面的影响

11、;5、 创造条件,从学期开始一次也不逃课,假设不幸已经逃过课,建议原谅自己,从上述4点汲取力量。至此,我还想就两条十分流行的传统观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A“只有聪明有天才的学生才能取得学业成功,我竞争不过他们。其实人生的评价有多个维度。因而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专属领域取得成功。例如,英语口语能力强,或者有经济天才,在经济管理课上脱颖而出。B“我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也很想好好学,可是失败了。也许,我太笨了,不是搞科学的料/意志不坚强。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忽略物质条件,往往有害无益,因为它会打磨掉大学生上进的志气。其实,阻碍我们前进的只是鞋里的一粒沙。你只需停下来,购置课本,或是好好休息一下。四、结语从大学生心理的角度,我提出了大学生逃课4点原因:1、手头缺少必要的教材,参考书或笔记本;2、营养不良,睡眠缺乏,缺乏运动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身体不适;3、同伴的不良影响;4、逃课已经成为习惯。各高校的同学,学生辅导员们,你们身边是否有人正在重复着上述错误?是时候提醒大家,从根本做起,利用科学规律,争取美好的未来了。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