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5369084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锅炉故障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车间2013年2月16日编制 2018年2月24日修订目录1 事故特征245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2451.2 锅炉的特点245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245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246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472.1 应急组织机构2472.2应急组织职责:2473 应急处置248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248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2483.3 应急处置措施2493.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2564 注意事项256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2571 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

2、事故类型锅炉是企业生产装置、生活使用的重要设备,它是一种承受高温高压、具有爆炸危险的特殊设备,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不知道怎样应急,将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直接危及着员工们的生命安全,并会造成公私财产的巨大损失。1.2 锅炉的特点1锅炉运行必须非常可靠,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将是非常严重。2锅炉在运行中受高温、压力和腐蚀的影响,容易造成事故。3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破坏性非常惊人。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1.3.1可能发生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1.3.2

3、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轻则导致装置停工,重则导致爆炸、燃烧等重大危险事故。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1.4.1.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还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1.4.2水质管理不善。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会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苛性脆化。1.4.3水循环被破坏。结垢会造成水循环被破环,如锅炉碱度过高,锅筒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面管子

4、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子内产生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子或发生爆炸事故。1.4.4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史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使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1.4.5超压运行。如安全阀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都将造成锅炉超压运行,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1.4.6炉排故障会引起停炉事故。1.4.7锅炉工误操作、错误的检修方法和对锅炉不定期检查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组 长:车间主任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成 员:车间干部、当班

5、人员(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2.2应急组织职责: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2.2.2 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2.2.3 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及时、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2.2.4 当班人员负责根据组长的指挥,进行现场救援所需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2.2.5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2.2.6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

6、受影设备正常运行。2.2.7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3 应急处置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3.2.1 事故报警程序锅炉故障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

7、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3.2.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3.2.4扩大应急程序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重大事故发生现场第一目击者呼喊,向岗位一操报告岗位一操向班长报告班长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车间主任向生产部和公司领导报告事故程度判定公司领导向当地

8、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报告流程见图一: 图一:事 故 报 告 流 程 3.3 应急处置措施3.3.1判断事故影响程度是否影响生产,若可短时间内维修完好则保证正常生产,加强巡检;若难以短时间内维修完好则做好紧急停工的准备,实行装置紧急停工。3.3.2停进料(1) 班长联系调度罐区停碳四原料进料泵,一操关进料调节阀,二操关进料现场手阀;(2) 停脱碳三塔进料泵,一操关C6121进料调节阀,二操现场停泵关P6121泵出口阀;(3) 停加氢进料泵,一操关R6161进料调节阀,二操现场停泵关P6161泵出口阀;(4) 停循环氢压缩机,二操将制氢改至阻火器放空并现场停循环氢压缩机关氢气进料手阀及R6161中段氢

9、气进料阀;(5) 一操关闭P6132至D6161送料的调节阀;(6) 一操关闭C6121至C6131的进料调节阀,二操关闭C6121至C6131的进料的现场手阀。3.3.3停热源班长联系调度停蒸汽;(1)一操关E6121蒸汽调节阀,二操关E6121蒸汽入口现场手阀;(2)一操关E6131蒸汽调节阀,二操关E6131蒸汽入口现场手阀;(3)一操关E6161蒸汽调节阀,二操关E6161蒸汽入口现场手阀。注:蒸汽入口阀有两道手阀的均关,防止蒸汽内漏,造成系统内超压。3.3.4停外送(1) 班长或一操联系调度通知生燃碳二、碳三停止外送,一操关闭碳二、碳三外送的调节阀,二操关闭碳二、碳三外送的现场手阀。

10、(2) 一操关闭脱碳五塔底外送的调节阀,二操停P6131及P6142关闭泵出口阀。3.3.5停回流一操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指挥二操停C6121回流泵P6123,停C6131回流泵P6132。3.3.6视具体情况停P6102、P6101、P6111、P6112。3.3.7系统内保温、保压,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关小各塔顶冷却器循环水,如有超温现象可开启回流泵,如有超压现象可联系调度泄低压瓦斯。3.3.8分离单元紧急停工步骤:3.3.8.1停进料(1) 通知精制停加氢进料泵,精制一操关R6161进料调节阀,精制二操现场停泵关P6161泵出口阀,同时一操注意R6161压力;(2) 一操联系反应关水洗

11、塔进料调节阀,二操关水洗塔进、出料现场手阀;(3) 一操联系醚化停止循环碳四往D6201进料,一操并关循环碳四进C6202A的调节阀,二操停P6201关泵出口阀。3.3.8.2二操停P6208(P6208用高压电且两路供电,故发生事故时P6208仍能正常运转)关泵出口阀,一操关一塔、二塔溶剂进料的调节阀。注:因三塔底温160,溶剂循环量大,会造成整个系统循环加热使系统超温超压,故须停P6208.3.3.8.3停热源班长联系调度停蒸汽;(1)一操关E6205蒸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205蒸汽入口现场手阀;(2)一操关E6209蒸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209蒸汽入口现场手阀;(3)一操关E62

12、14蒸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214蒸汽入口现场手阀;3.3.8.4停溶剂循环一操将一塔至二塔、二塔A至二塔B、二塔B至三塔的调节阀关闭,二操停P205、P206、P203,关P205、P206、P203泵出口阀。3.3.8.5停外送 班长或一操联系调度通知罐区停止异丁烷外送和正丁烷外送,一操关闭异丁烷外送和正丁烷外送外送的调节阀,二操关闭异丁烷外送和正丁烷外送的现场手阀。3.3.8.6停回流一操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指挥二操停C6201回流泵P6202,停C6202回流泵P6204,停C6203回流泵P6207。3.3.8.7停水洗塔(1)一操关水洗塔进水调节阀,二操停P6209,关P620

13、9出入口联通线;注:停泵后必须关P6209出入口联通线防止液化气由水洗塔串回至D6205。(2) 一操关闭水洗塔排水调节阀,二操关闭水洗塔排水现场手阀;(3) 二操关闭关闭D6205软化水补水阀。3.3.8.8系统内保温、保压,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对空冷进行调整,并关小各塔顶冷却器循环水,如有超温现象可开启回流泵,如有超压现象可联系调度泄低压瓦斯。3.3.9反应单元紧急停工步骤:R6301A使用3.3.9.1停进料(1) 联系精制停反应进料停P6172,关SR6301入口阀(注意脱水净化压力视情况打开XV630104);(2) 一操关闭FV630104,二操关FV630104上下游手阀;(3)

14、 二操关C6301进料手阀;(4) 班长或一操联系调度停生物燃料干气,PV600502手阀关,关闭FV630202二操将长明灯、主火嘴手法阀关闭并打开XV630207吹扫炉膛。3.3.9.2切除、吹扫反应器(1) 一操关闭XV630302A/B,XV630305A/B将反应器切除;(2) 一操联系调度吹扫反应器,由于R6301B盲板未抽,可由XV630302C注入氮气吹扫反应器,流程为:XV630302CXV630307HV630301低压瓦斯;3.3.9.3切除K6301(1) 关闭XV630101(为了减少泄低压瓦斯的量),将K6301从反应系统中切除;(2) 打开D6301安全阀副线给K

15、6301泄压至低压瓦斯。3.3.9.4处理脱重塔(1) 二操将E6306蒸汽手阀、凝结水外送手阀关闭,打开疏水器前放空排净存水,避免开工时换热器水击;(2) 反应产品改走不合格线,去D6401手阀关,开P6301、P6302将回流罐及塔底液位全部送空;(3) 将塔内压力由PV630502泄压至D6142,PV610602泄压线改至低压瓦斯,去D6002手阀关,将塔内压力泄至尽可能低,为开工做准备。备注:停工后及时关闭D6002的进料手阀,防止D6002超压;注意停工时E6301是否泄漏;再生系统是否在运行。3.3.10醚化单元紧急停工步骤:3.3.10.1停进料(1) 一操关R6401进料调节

16、阀,二操停P6401;(2) 一操视醚化反应器床层温度和催化蒸馏塔床层温度,由班长联系调度罐区停原料甲醇进料泵,一操并指挥二操停P6402、P6403;(3) 一操关催化蒸馏塔至脱二甲醚塔进料调节阀;(4) 一操关脱二甲醚塔至甲醇萃取塔的调节阀,二操停P6412;(5) 一操关循环萃取水至甲醇萃取塔的调节阀,二操停P6406;(6) 一操关萃取后水溶液至甲醇回收塔的调节阀,二操关一道现场手阀;(7) 一操关循环碳四至D6172的调节阀,二操停P6408。3.3.10.2停热源班长联系调度停蒸汽;(1) 一操关E6405蒸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405蒸汽入口现场手阀;(2) 一操关E6410蒸

17、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410蒸汽入口现场手阀;(3) 一操关E6412蒸汽入口调节阀,二操关E6412蒸汽入口现场手阀。3.3.10.3停外送(1) 班长联系调度一操关MTBE外送调节阀,二操关MTBE外送现场手阀;(2) 一操关二甲醚外送调节阀,二操关二甲醚外送现场手阀;(3) 一操视脱二甲醚塔顶压力联系生燃关D6407顶气相至生然的泄压阀。(4) 一操关D6404至D6402的调节阀,二操关D6404至D6402的现场手法。3.3.10.4停回流一操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指挥二操停C6401回流泵P6404;停C6402回流泵P6411;停C6404回流泵P6407。3.3.10.5系统

18、内保温、保压,视系统内压力温度情况关小各塔顶冷却器循环水,如有超温现象可开启回流泵,如有超压现象可联系调度泄低压瓦斯。注:1、因醚化反应至C6401B的调节阀为风开阀,故停风时调节阀会全关,为防止醚化反应器超压此类情况需速停P6401、P6402。2、因C6403卡脖子调节阀为风关阀,故停风时调节阀会全开,为防止甲醇回收塔冲塔此类情况需速关E6412蒸汽。3.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3.4.1 报警内容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典型症状、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3.4.2 报警电话生产部调度室:2169111 车间主任:2169089车间安全员:2169321 急救电话:120 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4 注意事项4.1事故发生后切忌慌乱;4.2事故发生时要以抢修为先,做好预防措施和工作。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