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多用户测试总结

上传人:爱** 文档编号:15363214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LTE多用户测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LTE多用户测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LTE多用户测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LTE多用户测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多用户测试总结(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LTE多用户业务测试操做总结一、环境概况31、搭建环境所需资源32、环境搭建3二、LMT-B参数配置41、关闭校准42、MAC开关43、传输模式54、调度算法75、ACK反馈模式86、帧结构配置8三、eNBT基本过程测试91、测试预置条件92、信令测试操作93、ATP跟踪的信令流程16四、主要业务测试操作171、预置条件:172、上行Ping测试183、下行Ping测试184、上行UDP测试185、下行UDP测试196、上行TCP测试197、下行TCP测试208、FTP业务20五、测试记录211、SNR(信噪比)222、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223、业务速率(上行/下行吞吐量)234、

2、bler(误块率)245、MCS 等级(编码等级)246、调度次数257、测试结果记录表格如下:26六、常用操作261、升级相关26(1)、ENB版本升级26(2)、ENBT版本升级26(3)、其他应用软件版本升级272、小区设置及传输参数配置27(1)、网络规划27(2)、传输参数修改28七、常见问题定位思路291、小区搜索问题(小区建立,UE开机无法搜到小区)292、附着流程问题293、无法ping通服务器问题294、TCP业务速率低问题29 一、 环境概况1、 搭建环境所需资源硬件环境:五台PC机,PC1(控制ENB),PC2(业务服务器),PC3PC5(控制ENBT业务器)一台千兆以太

3、交换机(可选)ENB基站一台RRU一台ENBT设备三台两个可调衰减器两个四公分射频线缆若干网线若干软件环境:ENB基站全套版本ENBT全套版本OSP STUDIOLMTB应用软件:DUMeter,MMI软件,ETHERAL抓包软件,Jperf软件,FlashFXP2、 环境搭建21 网络连接图图1:LTE多用户测试网络结构图按照LTE多用户测试网络结构图连接PC、ENB、ENBT等设备22 PC机配置(1)、PC1(控制ENB)连接ENB的CCU调试口 配置PC1 IP: 10.10.10.10 255.255.0.0172.27.245.100 255.255.255.0PC1安装LMT-B

4、、OSPStudio、ATP等软件并配置参数,可连接并通过ENB的CCU调试口控制与调试ENB(2)、PC2通过交换机连接ENB的传输口,作为服务器用户业务的发/收包 配置PC2 IP: 172.16.10.206 255.255.255.0PC2安装ETHERAL抓包软件、Jperf软件、FlashFXP、DUMeter等常用软件(3)、PC3PC5连接ENBT业务口,作为enbt的控制台,使用OSPStudio、ATP等软件控制enbt,使用Jperf软件、FlashFXP等软件进行业务发/收包 配置PC3PC5 IP:10.0.65.10 255.255.255.0 PC3PC5安装OS

5、PStudio、ATP、ETHERAL抓包软件、Jperf软件、FlashFXP、DUMeter等常用软件(4)、利用光纤、射频线、网线等连接RRU、四公分、衰减器等其他硬件设备二、 LMT-B参数配置1、 关闭校准三用户测试环境中由于没接耦合盘,每次复位基站后要将校准检测开关设置为去使能,否则进行业务测试时小区会将质。2、 MAC开关小区-MAC测试开关-修改MAC测试开关-设置MAC算法测试是开关信息,设置AMC开关、MCS等级、HARQ开关、CQI修正开关、下行传输模式固定开关、专用搜索空间聚合等级(CCE)、控制区域符号数(CFI)等MAC开关。1 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简称为AMC

6、,是一种基于物理层的链路自适应技术。AMC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功率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无线链路传输的调制方式与编码方式,确保链路的传输质量。当信道条件较好 ,选择较大的调制方式,从而最大化了传输速率。在AMC的调整过程中,系统总是希望传输的数据速率与信道变化的趋势一致,从而最大化的利用无线信道的传输能力。2 MCS 在AMC的实现过程中,系统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传输调制编码方案(MCS)格式,MCS格式对应于各种调制阶数和编码速率,当信道条件变化时,系统根据信道条件选择不同的MCS方案以适应信道变化带来的影响。3 CCE 为了支持链路的自适应,并尽量降低终端检测复杂度,PDCCH资源映射设计

7、为以控制信道单元(CCE)为单位,一个CCE由9个REG即36个RE构成。根据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比特长度和信道状况,基站选择使用1、2、4或8个CCE承载一条下行控制信息,称为CCE聚合等级。4 CFI 控制格式指示信息指示的是该子帧控制区域的大小,源信息比特为2bit,最多可以指示4种状态,但是其中有1个状态时预留的,用作后续扩展,因此每个子帧只有3个状态可以指示。对于大带宽的情况下,CFI的值可以为1、2或者3;小带宽的情况下,CFI的值为2、3或者4。这是因为在小带宽的情况下,频率资源会比较少,为了降低PDCCH的阻塞概率,需要增加控制区域的时域资源。 注:MAC开关下的所有参数均是实时

8、生效的,无需删减小区。 3、 传输模式小区-信道及过程配置-天线参数,设置传输模式(TM1-TM8)。注意传输模式与下行传输模式开关参数的对应关系,如果两个参数对应错误,则可能造成下行物理层不通。下行传输模式功能LMT-B系统对应取值TM1单码字单天线端口传输,端口0TM2单码字发射分集发射分集TM3双码字开环空间复用开环空分复用SFBC发射分集TM4双码字闭环空间复用闭环空分复用SFBC发射分集TM5多用户MIMOTM6单码字闭环空间复用闭环单层TM7单流波束赋形,端口5tm7单流波束赋形TM8单流波束赋形,端口8tm8单流波束赋形双流波束赋形,端口7、8tm8双流波束赋形 1单码字的单天线

9、端口传输。在TD-LTE的下行传输中,对于每个UE的业务数据,最多只能独立调整两个码字的数据流速率。在这里,每个独立的编码调制器所对应的数据块称为一个码字,一个码字数据块可以包含多个并行传输数据流。例如,对于一个4天线的基站,最多可以传输的并行数据流为4,但每两个数据流的数据块进行统一编码,形成一个数据块编码码字后,被分到两个空间并行的数据流上进行传输。TM1表示系统只能在一个天线端口传输一个码字的数据流速率。实际中对应的场景为,8通道的天线有7个通道因故障等原因关闭,只能由一个通道保持业务,此时需要将下行传输模式修改为TM1模式以最大限度的保持业务。2单码字的发射分集。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

10、分集技术通常用于对抗衰落、提高链路可靠性。分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能够传输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统计意义来说,合成的信号衰落比每一路信号衰落要降低很多,这是因为在独立衰落的假设下,当一些信号发生深衰落时,可能另一些信号的衰落较轻,各路信号同时发生深衰落的概率是很低的,从而合成信号发生深衰落的概率也被大大降低。LTE标准中采用SFBC作为两天线端口的发射分集方案,基本思想是:待发送的信息比特经过星座映射之后以两个符号为单位进入空频编码器。例如,对于两发射天线的SFBC系统,假设输入SFBC编码器的符号流为C1,C2,,则天线1和天线2的第1个子载波上分别传输C1和C2,而天线1和天线2的第2个子载

11、波上分别传输-C2*和-C1*。其中()*表示复数的共轭。3空分复用。TD-LTE下行传输采用了MIMO-OFDM的物理架构,通过最多4个发射天线并行传输多个(最多4个)数据流,能有效地提高峰值传输速率。在MIMO系统中,当发射端不能获得任何信道状态信息时,各个并行数据流均等地分配功率和传输速率并分别全向发射的方式,就可以获得最优的性能。如果发射端能够获知每个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就可以通过调整每个数据流的调制与编码方式实现数据速率与各子信道传输能力的匹配,同时,发射端可以根据信道所能支持的并行子信道数量合理的选择并行传输的数据流数量,而每个数据流在信道中的空间分布特性由预编码矩阵的选取所确定。开

12、环MIMO不能获知信道状态信息,其链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接收算法的影响,实际上相当于只在接收端采用与信道匹配的方式进行接收,而发送信号并未与信道相匹配。而闭环MIMO就是通过预编码技术,使得发射机获知每个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等信息,从而达到在发送端采用与信道匹配的方式进行发送,在接收端采用与信道匹配的方式进行接收。4多用户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提供的空间自由度分离用户,各个用户可以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信号依赖发射端的信号处理算法抑制多用户之间的的干扰,通过时频资源复用方式有效地提高小区平均吞吐量。在小区负载较重时,通过简单的多用户调度算法就可以获得显著的多用户分集增益,是获得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手段

13、。由于小间距天线(如阵元间距为波长/2)能形成有明确指向性的波束,因此多用户MIMO适用于小间距高相关天线系统。小间距天线形成的较宽的波束也保证了在信道变化较快时,分离各个用户的有效性。5波束赋形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波束赋形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每个阵列的加权系数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从而能够获得明显的阵列增益。基本思想是,当两列同向传输的波束之间发生干涉现象时,在波传播方向上,某些方向振幅增强,某些方向振幅减弱(振幅增强部分的能量来自于振幅减弱部分)。如果能够根据信道条件,适当的控制每个阵元的加权系数,就有可能在增强期望方向信号强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非期望方向的干扰。TD-LT

14、E系统中,将基于专用导频进行业务信道解调的传输方式称为波束赋形,传输过程中,UE需要通过对专用导频的测量来估计波束赋形后的等效信道,并进行相干检测。TM7是基于单端口专用导频的波束赋形传输方案,在规范中定义了波束赋形所需的专用导频端口为端口5。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实现了波束赋形与空间复用技术的结合,定义了新的双端口专用导频(端口7与8),并引入了新的控制信令。TM7与TM8的比较:在TM7时,eNodeB可以采用“透明”的方式将两个或者多个UE调度在同样的时频资源上,但是由于只有一个专用导频端口,即共同调度的UE专用导频在时频资源上也完全重叠,只是各个UE的扰码有所区别,这就造成了在发送端不能完全

15、消除UE间干扰,不能保证基于专用导频的信道估计。在TM8时,由于存在两个专用导频端口,eNodeB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两个单层传输的UE分别占用相互正交的的一对专用导频端口,这样就可以避免用户间干扰对专用导频信道估计的影响。注:传输模式修改前,需要先删除小区,等修改完成后再建立小区即可生效。4、 调度算法小区-小区算法-调度- MAC下行算法参数下行调度算法类型:RR、MAX-C/I、PF。 RR:轮巡算法,打开该算法后,不管每个用户的信道环境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每个用户得到调度的概率是相同的。而且每个用户占用的资源基本一致。MAX-C/I:最大载干比算法,打开该算法后,在一段时间内,用户的

16、信道条件越好,得到调度的概率越大。而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由于信道条件很差得到调度的次数很少,甚至边缘用户会由于长期得不到调度出现”饿死“现象。PF算法:比例公平算法,打开该算法后,兼顾了调度的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要求,信道条件好的用户(如中心用户)得到较多的调度;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边缘用户)也会得到较少的调度。不会出现MAX-C/I算法中边缘用户”饿死“问题。 注:调度算法参数修改前,需要先删除小区,等修改完成后再建立小区即可生效。5、 ACK反馈模式小区-信道及过程配置-PUCCH信道ACK反馈模式:Bundling、MultiplexingTD-LTE系统中支持两种上行ACK/NACK反馈模

17、式:ACK/NACK合并模式(ACK/NACK Bundling Mode)和ACK/NACK复用模式(ACK/NACK Multiplexing Mode)。ACK/NACK合并模式下,UE每次只反馈1bit或2bit(双码字传输)信息。UE只有在正确接收了反馈窗口内对应同一码字编号的所有传输块时,才向基站发送ACK信令。如果其中任意一个TB译码失败,则都会向基站反馈NACK。基站收到NACK信息后,将把反馈窗口内对应同一码字编号的所有TB都重传一次。该模式下,反馈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较高,但系统中下行传输的效率较差,因此适用于小区边缘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以保证小区上行覆盖满足要求。ACK/NA

18、CK复用模式下,UE每次可以反馈14bit信息,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窗口的长度相等。空间复用模式中的双码字传输时,同一子帧内不同码字的ACK/NACK信息首先进行合并,基站根据反馈信息可以判断出每个子帧所对应的ACK/NACK状态,并将对应NACK状态的子帧上的所有TB重传一次。该模式下,反馈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略低,但系统中下行传输速率较高,因此适用于小区中心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注:ACK反馈模式参数修改前,需要先删除小区,等修改完成后再建立小区即可生效。6、 帧结构配置小区-修改小区-设置小区配置参数:子帧配置06,特殊子帧配置08特殊时隙配置(常规CP)要求特殊子帧注释比例enbenbt配置

19、0可选ssp0DwPTS:GP:UpPTS=3:10:13:10:01支持noramlcp配置1可选ssp1DwPTS:GP:UpPTS=9:4:19:04:01支持noramlcp配置2可选ssp2DwPTS:GP:UpPTS=10:3:110:03:01支持noramlcp配置3可选ssp3DwPTS:GP:UpPTS=11:2:111:02:01支持noramlcp配置4可选ssp4DwPTS:GP:UpPTS=12:1:112:01:01支持noramlcp配置5必选ssp5DwPTS:GP:UpPTS=3:9:23:09:02支持noramlcp配置6可选ssp6DwPTS:GP:U

20、pPTS=9:3:29:03:02支持noramlcp配置7必选ssp7DwPTS:GP:UpPTS=10:2:210:02:02支持noramlcp支持配置8可选ssp8DwPTS:GP:UpPTS=11:1:211:01:02支持noramlcp上下行比例配置要求上下行子帧注释tti说明配置0可选sa0子帧配置:DSUUUDSUUU5ms3上1下支持配置1必选sa1子帧配置:DSUUDDSUUD5ms2上2下支持配置2必选sa2子帧配置:DSUDDDSUDD5ms1上3下支持配置3可选sa3子帧配置:DSUUUDDDDD10ms特殊子帧1个配置4可选sa4子帧配置:DSUUDDDDDD10

21、ms配置5可选sa5子帧配置:DSUDDDDDDD10ms配置6可选sa6子帧配置:DSUUUDSUUD5ms不对称注:帧结构配置参数修改前,需要先删除小区,等修改完成后再建立小区即可生效。三、 eNBT基本过程测试基本过程:Attach、Detach、专用承载建立/修改/删除。1、 测试预置条件1) 环境搭建完成;2) EPC、eNB、eNBT启动成功;本地小区建立成功;2、 信令测试操作1) 打开基站ATP,登录SCT板卡,打开消息跟踪和流程图;2) 打开eNBT的ATP,登录SCT板卡,打开消息跟踪和流程图;3) 通过LMT-B激活小区LMT-B建立小区后基站侧ATP会跟出systemi

22、nformation4) 运行MMI,开机附着(Attach)5) MMI 右键菜单,发起Detach流程6) MMI 右键菜单,发起Attach流程7) MMI 右键菜单,发起专用承载建立流程 8) MMI 右键菜单,发起专用承载修改流程 注意 QCI为1-4为GBR类型的承载,GBR类型的承载不可以修改QCI。9) MMI 右键菜单,发起专用承载删除流程3、 ATP跟踪的信令流程1) 基站ATP信令流程图:2) eNBT ATP信令流程图:四、 主要业务测试操作1、 预置条件:(1)eNBT已经正常完成Attach; Attach成功后核心网分配给eNBT一个地址,MMI和eNBT业务PC

23、上都可以看到。如:192.168.176.138; (2)在Client PC机(连接eNBT的业务PC)上添加路由和ARP表项route add 172.16.1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176.1arp -s 10.0.65.194 01-01-02-00-41-c2arp -s 10.0.65.195 01-01-02-00-41-c3arp -s 10.0.65.196 01-01-02-00-41-c4arp -s 10.0.65.197 01-01-02-00-41-c5arp -s 10.0.65.198 01-01-02-00-41-c6ar

24、p -s 10.0.65.199 01-01-02-00-41-c7添加路由命令说明:route add 172.16.1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176.1 destination mask gatewaygateway是核心网分配给eNBT的IP地址同一网段的地址,主机地址为1(X.X.X.1),如:核心网分配给eNBT的IP地址为192.168.176.138,则gateway就是192.168.176.1。可以做一个批处理文件,测试时直接运行 (3)在Server PC机(连接核心网SGi接口的PC)上添加路由如:route add 192.168.

25、176.0 mask 255.255.255.0 172.16.10.41 destination mask gatewaydestination是核心网分配给eNBT的IP地址所在子网gateway是EPC SGi接口IP地址。2、 上行Ping测试从Client PC机ping Server PC机的IP地址。3、 下行Ping测试从Server PC机ping 核心网分配给Client PC机的IP地址。操作同上行测试。注意有时从Server PC机ping Client不通。但是进行上行ping是通的。上行ping通之后再进行下行ping就通了。这可能是核心网的Bug。4、 上行UDP

26、测试使用Jperf软件进行测试。接收端(Server PC机)配置成Server,发送端(Client PC机)配置成Client;发送端配置对端的IP地址;两端端口号一致;配置UDP数据大小,包长;接收端运行接收,发送端运行发送。5、 下行UDP测试使用Jperf软件测试。Client PC机做接收端,Server PC机做发送端。操作同上行测试。6、 上行TCP测试使用Jperf软件进行测试。接收端(Server PC机)配置成Server,发送端(Client PC机)配置成Client;发送端配置对端的IP地址;两端端口号一致;配置TCP类型数据;Server address:172.

27、16.10.111Port:5001Purallel Streams:线程数Transmit:发送时间发送类型TCP先运行接收端接收,再运行发送端发送。【接收端不打开,TCP连接无法建立】7、 下行TCP测试使用Jperf软件测试。Client PC机做接收端,Server PC机做发送端。操作同上行测试。8、 FTP业务下行FTP下载测试,上行FTP上传测试FlashFXP软件Server端配置Server服务器站点,打开计算机管理器-FTP站点-配置FTP站点存取目录、读写权限等如图: FlashFXP软件Client端连接Server的地址,连接后选择本地目录和Server目录,相互拖动

28、文件进行FTP上传和下载业务。五、 测试记录ATP查看的参数图形(在有线直连的环境下:RRU和enbt之间的衰减在75-80dB左右)测试过程需要记录:业务速率、初始bler,残留bler、上下行MCS、上下行调度次数等。1、 SNR(信噪比)观测ENBT侧的snr在35左右2、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观测EBNT测的RSRP-85左右 3、 业务速率(上行/下行吞吐量)测试线一般要达到或接近理论峰速需要在各种模式下发个TCP/FTP线程数量:TM3-2U2D 下行TCP/FTP业务一般开5-6个线程TM2TM7-2U2D下行TCP/FTP业务一般开3-4个线程上行TCP/FTP业务一般

29、开3个线程吞吐量要同时查看基站侧和enbt侧的统计,保证两侧吞吐量一致,下图为基站侧三用户吞吐量。下图为enbt侧统计的用户吞吐量:4、 bler(误块率)有线环境下:初始bler要求低于1%,残留bler低于0.1%图为基站侧下行bler图5、 MCS 等级(编码等级)6、 调度次数子帧配置为1(2U:2D)下行调度为600子帧配置为2(1U:3D)下行调度为800,图为(2U:2D)子帧配置子帧配置为1(2U:2D),上行调度400子帧配置为2(1U:3D),上行调度200,图为(2U:2D)7、 测试结果记录表格如下:六、 常用操作1、 升级相关(1)、ENB版本升级 打开LMT-B,文

30、件管理-右键单击版本文件-下载至基站,基站升级版本后自动复位,依次完成主站和RRU版本升级。(2)、ENBT版本升级 打开OSPStudio,文件传输-选择enbt版本-下载至处理器软件包下载成功后,reboot(3)、其他应用软件版本升级 ENB版本升级后升级对应的LMT-B、OSPSdtudio、ATP等相关应用软件。2、 小区设置及传输参数配置(1)、网络规划对象树-右键单击LTE设备-专用功能- 网络规划,对本地小区进行规划,布配Bpoe、RRU、天线、设置小区频段、带宽、天线模式(2)、传输参数修改中添加SCTP链路和IP地址3、 小区带宽修改(1)、删除小区,删除本地小区中添加SC

31、TP链路和IP地址(2)、网络规划对象树-右键单击LTE设备-专用功能- 网络规划,对本地小区进行规划,布配Bpoe、RRU、天线、设置小区频段、带宽、天线模式(3)、小区配置参数修改中添加SCTP链路和IP地址七、 常见问题定位思路1、 小区搜索问题(小区建立,UE开机无法搜到小区)A仔细检查测试环境,是否连线有问题。一般RRU和UE之间有80dB的衰减。B检查ue的频点信息与小区中心频点是否一致(可以通过频谱仪观测下行信号是否正常)C检查小区的PLMN,跟踪区标示是否与ue侧配置的一致,如果不一致,UE侧ATP会有PLMN不匹配告警。D通过终端侧ATP跟踪信令流程,读到sib1后没有后续流

32、程。需检查最小信道选择值,一般基站侧设置该参数为-120dB2、 附着流程问题A随机接入问题,基站检不到msg1或msg5,排查环境无误后需研发定位B无法通过安全,可能是由于EPC打开鉴权和安全开关,两侧算法不一致导致3、 无法ping通服务器问题A通过发单向UDP包判断是上行还是下行问题(无epc时基站侧sct板卡需要调试命令)B通过上下行bo判断物理层是否有问题(如果是enbt需要限制48PRB,其它终端不需要限制)C需要检查连接ue的PC是否添加路由D如果上行不通,需要检查ue获的IP与网卡是否一致(经常出现复位enbt后无法释放之前获得的IP,导致有同一网段的多个IP)E如果下行不通,

33、需要检查基站侧数据配置是否有问题(如果TM传输方式与下行传输模式固定开关选择不一致,将导致下行不通)4、 TCP业务速率低问题A通过单向UDP业务判断是上行还是下行问题如果下行UDP无法达到峰速,观测nbt侧ATP记录的RSRP(正常在-75与-90db之间),查看SNR00与SNR11(这两个值都在30附近左右)。如果SNR跳变厉害需要查看频域信道估计,或者通过频谱仪观测下行信号是否有异常(曾经出现频谱带外毛刺较多导致snr跳变厉害)如果上行UDP业务bler很高,先查看M1功率信息,正常在-70左右。功率正常的情况下,查看残留bler与初始bler的差别。如果打开上行harq开关后上行残留

34、bler和初始bler基本一致,一般是DCI0漏检导致,需排查ue是否有PDCCH漏检或基站漏发PDCCH.如果残留bler比初始bler低,但无法降到0.需查看PHICH信道的译码情况。如果是PHICH检测有问题,可以关闭上行harq开关,并将上行最大传输次数改为1.此时上行bler消失可以确定是PHICH检测问题。B上下行单向UDP业务速率都可达到峰速,此时可检查一下mac参数BSR参数一般设置5ms,CFI值,一般多用户都设为2或3,否则容易出现PDCCH资源受限。可通过mac调度次数判断。C核查以上参数都无误后,TCP业务速率仍然很低。此时需判断是否有丢包通过发低于UU口速率的UDP包在对端核查(前提是上下行bler都为0),TCP业务一般要求丢包在千分之一以下,如果有1%以上的丢包会严重影响TCP业务速率。需核查EPC到基站侧的S1口环境。一般基站以下丢包概率较小。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