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362427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1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ppt(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 2、苏州河的历史 3、苏州河恶臭现象和基本整治 4、苏州河整治的现状(简单口述) 5、苏州河发生的变化对于上海的影响,黄浦江主要支流,又名吴淞江,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2大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苏州河本来叫吴淞江

2、,它和黄浦江同样起源于太湖。在李白的时代,吴淞江的江面最宽处达20华里;到了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河面减少到9里,而此时的黄浦江,最宽处只需“尽一夭之力”,与吴淞江相比,它只能算作一条小溪。时至明代,由于吴淞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户部尚书夏元吉动用20万河工改造河道,把太湖水引向黄浦江,形成今天的格局。自此,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黄浦江和吴淞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和支流的位置更换。 上海开埠后,居住在此的外国侨民乘船沿吴淞江来到苏州,他们由此把这条河叫作苏州河。 随着时间改变的不仅是自然的河道,还有河两岸的社会民生。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多的是可与外滩媲美的殖民地建筑。而从河南路

3、桥往西直至武宁路桥一带,则是越来越多的烟囱、厂房和有着大吊车的码头。油脂厂、面粉厂、纺织厂、化工厂林立于苏州河两岸,它们带来的除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迹,还有直接排进河道的污染和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产业工人。前者造成了苏州河的黑臭,后者形成了河两岸的棚户区。,关于苏州河的历史资料,周 考烈王元年至十五年(前262-248年) 黄歇为相,封春申君,治理松江,导流入海,开港灌田。 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孙权建造青龙战舰于青龙镇(现青浦县境东北)。 东晋 咸和年间(326334年) 吴国内史虞潭在青龙镇港口修筑沪渎垒,以防海盗抄略。隆安四年(400年)袁崧重加修建。,唐 天宝五年(746年) 在吴

4、淞江与青龙江交汇处形成了青龙镇港,是华亭港的外港,又是苏州的通海门户。 元和五年(810年) 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筑松江(吴淞江)堤。,宋 宝元元年(1038年) 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疏盘龙江、沪渎港。 大观三年(1109年) 两浙监使请开淘吴淞江,复置十二闸,于四年(1110年)动工。这是吴淞江下游置闸的最早记录。 元 至元三十年(1293年) 任仁发著浙西水利议答录,阐述吴淞江淤塞原因,低洼地区作用以及浙西治水方法等。,明 永乐元年(1403年) 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苏松,浚吴淞江南北岸安亭等浦港,导吴淞江水由浏河白茅入海(挚淞入浏)。又采纳叶宗人意见,浚范家浜引浦(大黄浦)入海(黄浦夺淞),

5、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黄浦江水系。 嘉靖元年(1522年) 巡抚李充嗣主持疏浚吴淞江,西起夏驾浦,东至嘉定龙王庙旧江口止。在头坝(今乍浦路桥处)建闸,称关桥闸。,明 隆庆三年(1569年) 十二月,应天巡抚海瑞巡历上海县,考察吴淞江,委上海知县负责开浚海量、施工。次年(1570年)正月,委松江府同知率上海、嘉定等县知县分理。疏浚吴淞江下游入海淤地。江面旧宽三十丈,减半开十五丈,自黄渡至宋家桥(宋家浜)八十里。故道称旧江,亦称虬江。同年,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石闸挡潮,清初废。,清 康熙十一年(1672年) 韩佐周在宋家桥(海瑞建闸处)重建三洞石闸(今福建路桥处),俗称“老闸”。 闸上有桥,可通行人。逾

6、三年,石闸裂陷,再建。此桥在鸦片战争前为苏州河上仅有的一座桥梁。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在关桥闸废毁处设渡口,为头坝义渡。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11月27日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阿扎国签订扩大英租界协定,西界扩至护界河处(今西藏中路),北界扩至苏州河岸。首次将吴淞江写作苏州河。 咸丰十年(1860年) 建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为上海第一家西式饭店。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位于外白渡桥北堍。 咸丰十年(1860年) 英商立德洋行在新闸桥边开设一家生产酸碱的工厂。1

7、875年改组为美查制酸厂。为江苏药水厂的前身。,同治元年(1862年) 开设兆丰洋行的霍锦士霍格兄弟在今中山公园北部建乡间别墅,名兆丰花园。1914年工部局扩建为极司非尔公园,7月1日对外开放。民国33年(1944年)改名中山公园。 同治四年(1865年) 英租界工部局招工,挑土填平外摆渡到今北京路一带的泥滩,使之成为平地。同治七年(1868年8月8日)建成公共花园(俗称外摆渡公园)上海最早的公园。1946年改称黄浦公园。,光绪五年(1879年) 4月,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瑟在苏州河边购地84亩,于复活节奠基创办圣约翰书院。1906年扩展为圣约翰大学。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应邀演讲。约大名人辈

8、出,有贝聿铭、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孔祥熙、荣毅仁等。1952年,改为华东政法学院。 宣统元年(1909年) 华界人士选定苏州河边叉袋角(广肇山庄北面),购地16亩,化银26万两,建造闸北水厂。1911年9月建成通水,日供水能力9090立方米。1924年因苏州河水污染而迁至现址(军工路黄浦江边)。,苏州河出现黑臭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1年在现在恒丰路桥位置上建造的闸北水厂,迫于水质的恶化,不得不在1928年迁到闸北殷行乡黄浦江畔另建新厂。,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56年坎坷而艰辛的道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人都在庆祝祖国的生日。每个中华儿女都在祖国的阳光沐浴下茁

9、长成长,每个人也有着各自的心得。,以下就是受我们调查的人的心得体会: 记得那时几年前的一个国庆节,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他们的同事家。在他们住的楼旁,正是苏州河。我走在苏州河边,一阵恶臭扑鼻而来,我再望了望四周,肮脏的垃圾到处都是偶尔走来的几个行人随手把烟头和可乐罐头往河里仍。我小心地走到河边,只见污黑的河边出了几棵树木与即可小杂草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见了此景,难免破坏了我对它原本良好的印象。 而这次我又来到苏州河边,它彻底改变了几年前留给我“臭水浜”的印象,战线在我面前是一条展新的苏州河。河边增加了一些健身器材,有不少老人和孩子在那锻炼身体;环卫工人拿着大大的扫帚为苏州河“美容”;河里原本的臭味

10、没了,里面还游着许多的小鱼,想必它们也和开心吧!树木也茂密了许多,人们还可以在树阴底下乘凉呢!从前的小平房也少了素多,代替她们的是一栋栋现代化的楼房。那天下着蒙蒙的细雨,我走在河边的路上,静静地会议起几年前的一幕幕,苏州河整治的相关内容,2008年11月10日,市苏办召开了蕰藻浜、淀浦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总报告编写大纲讨论会,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港口局、市市容环卫局、市环科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市苏办常务副主任、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陈庆江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水务规划院对蕰藻浜、淀浦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总报告编写大纲的汇报,与会单位经过认真地讨论,会议决定:

11、需要成立总报告编制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人员,互相之间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协调、沟通;要求市水务规划院在11月底能够完成蕰藻浜、淀浦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总报告的初稿。,苏州河整治三期工程建设9月份推进会 时间:08-09-28 2008年9月5日下午,市苏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召开了苏州河整治三期工程建设推进会,市重大办、市水务局、市城投总公司、市江海公司、市排水公司、长宁区建设交通委、普陀区建设交通委、青浦区水务局、闸北区苏办、上海自来水投资建设公司、上海水利投资建设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市江海公司、市排水公司、长宁区建设交通委和青浦区水务局分别介

12、绍了所负责的工程进展情况、计划安排和存在问题,与会代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本次会议要求,一、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市区联手,加强协调,共同推进,按照建设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迎接世博会。 二、苏州河整治三期的水系截污治污等工程主要为沿线各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请相关区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主动地推进工程建设。 三、在苏州河防汛墙加固改造工程中涉及的有关动拆迁、交通组织、方案调整等问题,请闸北、普陀区要与相关单位及时沟通、协调,加大力度推进工程建设;已经协调好的事情要尽快落实和执行。同时,对具备施工条件的岸段,请施工单位尽快开工建设。 四、虹南泵站项

13、目建设由水务局计财处负责,与闵行区进行协调,批复后实施。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和青浦区污水管网工程要按照原定计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五、各工程项目对影响节点进度的问题疏理一下,请市重大办、市水务局、市苏办尽快协调,逐一解决。防汛墙改造工程涉及部分工程竣工验收事宜,局已委托江海公司负责验收,由江海公司按程序做好验收工作。,苏州河水由西向东流入黄浦江。但上海的都市化则是从东头的河口开始,溯流向西延伸的。沿河两岸曾经错落地散布着农田、湿地、芦苇、沟汊,冷僻的地方野气愈重,“秋风一起,丛苇萧疏,日落时洪澜回紫”。在都市化的铺展之势面前,这些土生土长的东西已不能与膨胀的经济共栖,它们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后

14、退去。在它们腾出来的空间里,参差地立起了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文汇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公济医院大档、邮政局大楼、自来水厂、天后宫、河滨大楼、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等等各擅胜场的建筑。这些楼群临水而立,时人譬之为“连云楼阁”。它们以商业繁华为扩展中的都市画出了一种侧面的轮廓,流经其间的苏州河就此成了一条城市的内河。,20世纪中期那一场改造中国的革命,使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条流过城市的河流却仍然在视野之外。40多年前,小学课本描述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来的浓烟,是以盛开的黑牡丹为比喻的。其夸张和遐想既显露了文人浪漫的不着边际,又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工业化的理想与期望。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沿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绿色延伸促成了希望和憧憬的延伸。我们期待着新世纪的苏州河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媚;水里鱼游,岸上鸟鸣。有万千心愿的牵动和盼望,这天已经来到。,一百多年来,城市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与人力影响和支配苏州河的过程连在一起的。人力的影响和支配,使苏州河日甚一日地被两岸的社会经济构造所笼罩,也使苏州河在不息的流淌之中一点一点地失去了自然本色。,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