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5360866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作业提升练十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某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某次森林大火过后,当地地理学习小组去考察,发现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条带状分布,沿途地势起伏和缓,到达后,手机上显示的纬度为36N。据此完成13题。1.该地的森林植被为()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2.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下水分布B.光照的强弱C.降水的分布D.地势的高低3.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A.干热的季风B.高压形成的干旱C.暖干的西风D.信风导致的大风【解析】1选C,2选A,3选B。 第1题,该地

2、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说明夏季干燥。纬度在36N,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森林植被为常绿硬叶林。第2题,森林耗水量大,需要水分条件较好;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分布;光照的强弱不影响森林带分布;降水的分布、地势的高低没有带状变化规律。第3题,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高压形成的干旱;不受季风、信风影响;冬季受暖湿的西风影响。(2019武汉模拟)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如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A.红叶谷 B.香山C.栖霞山 D.五指山5

3、.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解析】4选A,5选B。第4题,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第5题,影响红叶观赏的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2020丽江模拟)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研究表明,19592010年,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但变化幅度存在区域差异。下图示意19592010年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读图,完成

4、68题。6.影响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水汽C.植被D.光照7.关于冰川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冰川面积变化西小东大B.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C.冰川面积变化幅度西小东大D.海拔越高的流域,面积变化越大8.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但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增加B.冰川退缩速率小C.流域内坡度缓D.人类活动的影响小【解析】6选B,7选B,8选A。第6题,降水与气温是影响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要气候因子。读材料可知,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积累,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冰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读中国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图可知,该流域纬度相差不大,说明气温

5、的影响相差不大;则造成冰川分布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由于自东向西水汽减少,降水差异引起的。第7题,读材料可知,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呈现缩减趋势,导致区域内雪线普遍上升;读图可知,冰川面积变化及冰川面积变化幅度大致都是西大东小;冰川面积变化与流域海拔高低的关联性不明显。第8题,阿克苏河流域纬度低,气温较高,气温决定冰川消融,应该冰川消融量较大,但已知冰川退缩面积却不是最大,说明冰川积累较多,降水决定冰川积累,故流域内降水增加。(2020成都模拟)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

6、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回答911题。9.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是()A.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下降B.海拔1 100 m5 300 m,积雪覆盖面积增加C.海拔5 300 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下降D.海拔1 100 m以下,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10.该山夏季积雪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造成地质灾害多发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改变区域地表形态D.改变区域气候类型11.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 800 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A.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

7、逐渐下降B.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积雪的升华量减小C.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走D.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解析】9选D,10选A,11选C。第9题,从图中可知,夏季,该山海拔1 100m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海拔1 100m5 300m,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海拔5 300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变为正值,不断上升,表明积雪覆盖面积增加;海拔1 100m以下,无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怎么变化,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始终为0,积雪覆盖面积无变化,则积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第10题,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季节是夏

8、季。 高山地区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物质条件,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造成地质灾害;积雪大量融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吸收增强;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积雪融化的作用比较微小;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的影响,积雪的融化无法改变。第11题,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气温、风力影响。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海拔越高,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别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弱并不直接影响积雪的面积变化。二、非

9、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1)简述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判断依据。(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从气温分布、农业类型等角度推断芬兰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从热量、降水、蒸发等角度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

10、的自然地理原因。第(3)题,结合B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推断第一产业林业。针对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第二产业应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第三产业应利用当地森林广布、湖光山色、北极圈以北有极光现象以及独特的北欧风情等发展旅游业。答案:(1)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降低,农业生产方式由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2)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3)第一产业: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第三产业:利用独特的极地风光(森林广布,

11、北极圈以北有极光现象),发展旅游业。13.(能力挑战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地区。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4)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

12、成因。【解析】第(1)题,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 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 3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第(2)题,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米,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第(3)题,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第(4)题,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太白山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北坡为阴坡,

13、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所以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 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 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米。依据: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1 8002 200米,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4)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