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

上传人:niu****ong 文档编号:15358995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保分练 第二辑 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史。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而中原旧人多求归,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

2、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疏三上,存中竟罢。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进给事中。改礼部侍郎,不拜。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徵论仁德功利之

3、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良翰退,上疏。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选自宋史陈良翰传,有删改)注唐、邓、海、泗: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B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C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

4、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D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解析:选A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而议者争献防江策”中,“防江策”是“争献”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排除C、D。“误矣”是一个判断句,是对前面所述内容的总结,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选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元,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B金,中国历史

5、上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广义上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D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和不在世父亲的头衔。 解析:选D太上皇是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良翰德才兼备,精于吏治。他孝顺母亲,稳重端庄,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他在吏治尚严的瑞安任知县时,用宽松的政令安抚百姓,成效显著。B陈良翰洞悉时局,富有见地。对如何处理金主求和、中原旧人求归一事,他认为关键在于谋求自治;他认为金主写信索要故土是无理要求,不应

6、归还。C陈良翰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坚决反对;他在担任谏官时,敢于直言成恭皇后的亲属封官太多。D陈良翰忠于国事,深受倚重。他为官公正,屡次从国家大局出发,建言献策;皇上托付他调护太子,又让他指陈当今不足,他的奏书令皇上赞赏不已。解析:选C“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理解有误,原文“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只是说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而未说对他有新任命,且陈良翰反对的也不是这件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5分)译文: (2)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

7、而归之?(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镜一样(能洞察一切)。”(得分点:“或”“第”“公”各1分,句意2分)(2)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归还呢?(得分点:“渝”“兵”“安得”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陈良翰字邦彦,是台州临海人。他很早就没了父亲,服侍母亲很孝顺。陈良翰天性端庄稳重,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绍兴五年进士及第。任温州瑞安县知县。(瑞安)民风以骄横跋扈著称,官吏治政崇尚严厉,陈良翰偏偏用宽厚的办法安抚当地的百姓,催租不下文书,只

8、公布需要交纳的物品的名目,百姓争着高高兴兴地交纳。审理诉讼案件都能查得实情。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镜一样(能洞察一切)。”殿中侍御史吴芾举荐他为检法官,升为监察御史。孝宗初立,金国的君主完颜褒登上君位,请求讲和,中原地区原来的宋人很多请求回来,皇帝问如何处理此事,陈良翰进言说:“与金议和,又接受那些曾经投降金国的人,都是不对的。一定要制定计划自治,而议不议和,随它去好了。”张浚驻军在淮、泗一带谋划进攻,而议论的人争着进献防守长江的计策,陈良翰进言说:“应当巩固国家的屏障,使托付专一。如今舍弃淮河防守长江,是放弃土地舍弃便利条

9、件,朝廷误听、误信,使得军事督府不能够专心统兵抵御外敌之事,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金国再次送信要求得到原来的疆土,陈良翰进言说:“中原地区全都是我们原来的国土,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归还呢?”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和张浚议事意见不合。陈良翰弹劾他,皇上说:“史正志也没有罪过。”陈良翰进言说:“陛下派张浚守卫淮河,那就应主要依靠张浚,一名郎官无足轻重,而且史正志处在朝中,张浚必然会有所动作。”皇上醒悟,派遣史正志出朝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任御营使,统率殿前军队,陈良翰进言说:“杨存中长期把持军权,太上皇将他罢免回家,怎能再次任命他?应当谨

10、记踩到霜上知道坚冰将至的古训。”奏书上了三次,杨存中终于被罢免。陈良翰任谏官时,成恭皇后接受册封,她父母亲戚有二十五人被授予官职,陈良翰议论说授官太多,皇上下诏减少七人。升为给事中。改官礼部侍郎,不接受任命。召为太子詹事,觐见之后,皇上把调教保护太子的责任托付给他。一天,皇上召他在选德殿觐见,拿出亲手书写的唐太宗和魏徵谈论仁德功利的对话,让他尽情陈述现在没有做到的事情。陈良翰退下来,上奏书。皇上(对他的奏书)赞叹,下诏让他兼任侍讲。不久,陈良翰因病请求退休。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光宗登基后,特赐谥号献肃。二、保5争9的古诗歌(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汉寿城春望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

11、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注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华表:宫殿及墓地等作标志与装饰用的石柱。才:隐约。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5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

12、,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景象。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E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和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解析:选BDB项,“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错,牧童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田地荒芜,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没有可以观赏的景物,可见没有增添任何生气。D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错,由尾联诗人对汉寿城未来变化的预想,可知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6.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

13、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明确题干要求,“运用意象”比较内容上的异同,确定答题范围。相同点在于两首诗必然都有景物描写,而是否只有景物描写,选取的意象是否相同,是否写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的景物,景物特征是否一致等则是需要进行比较的要素。相比之下,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特征是相同的,但描写的并非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之景,且春望并非全部写景,还有关于诗人形象的描写。参考答案: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3分)不同点: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答出三点且列举、分析相关意象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回归教材教材是考生学习之基,解答本题,必须对教材中杜甫的春望熟练掌握,包括背诵默写、诗意解读、时代背景、意象特征、表达情感、表达技巧等。回归教材进行比较阅读是高考的一个有效尝试,xx新课标全国卷的诗歌鉴赏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就已经出现和教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比较阅读的题目,这要求我们必须由内而外,从教材向外延伸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