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35707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化学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页 共 17页 武昌区 2020 届高三年级 4 月调研考试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本试卷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本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卷 1 至 6 页,第 卷 6至 17页。本卷共 17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 2第 卷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 卷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 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 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要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r 52 Fe 56 Cu 64 第 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一、 选择

3、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没有独立的代谢活动,因此不能 直接 用培养液单独培养 B 人体被 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 逆转录病毒 在 宿主细胞内增殖,需要由宿主细胞提供 的 逆转录酶 D 病毒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利用了病毒的侵染特性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2页 共 17页 2 右 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有关 该图 的叙述 正确 的 是 A 和 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 和 分别表示胞吞 作用 和胞吐 作用 C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 方式进入细

4、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 方式进入细胞的 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提升国民身体 素质。下列有关体育锻炼的时段选择及其原因分析, 较为合理 的是 A 傍晚; 是 全天空气中 O2 浓度最 高 的时 段 ,此时 运动 提供给锻炼者的 O2最充足 B 中午; 是植物 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的时段 ,所以最有利于锻炼者做有氧呼吸 运动 C 清晨; 是 全天空气中 CO2浓度最高 的时段,此时运动 对提升 细胞呼吸 功能最有利 D 深夜;深夜的气温较白天要低,此时 身体内 细胞呼吸减弱, 运动时能量 消耗最少 4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 ,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 如 下 图是他们所做

5、的一 组实验 。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 比较 实验一 和实验三的结果,可说明转化因子就是 DNA B 检测实验结果发现, 实验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 C 比较实验二和 实验三 的结果,可看出蛋白酶没有催化作用 D 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还无法确定转化因子的本质 5 实验 研究 表明 : 乙烯能抑制根 系生长 ;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 较 高浓度 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 下列有关推论 最合理的是 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 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 D生长素对乙烯 的合成有 负反馈调节 作用 6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

6、汁液为食。为了 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 6 月 10 日开始对某棉 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 B 表中 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 J” 型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 7 月 10 日 调查日期 (月日) 610 615 6 20 6 25 6 30 75 7 10 715 720 棉蚜数量 (只株) 0.4 4.7 41.5 261.7 1181.9 1976.9 2175.6 2171.4 2173.2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3页 共 17页 7化学

7、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 查 B疫苗一般采用冷藏保存,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用电器着火 后,可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有效降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8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1 L 0.2 mol/L NH4NO3溶液中, NH4+的数目为 0.2NA B pH 1 的 H2SO4 溶液中, H+的数目为 2NA C 5.6 g Fe 与足量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的数目为 0.3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 NO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目为 0.1NA 9三氯异氰脲酸( TCCA)又称强氯

8、精,是漂白粉、漂粉精的更新换代产品,遇水或稀酸 可产生次氯酸而杀菌消 毒,其结构式如图。有关 TCCA 的说法错误的 是 A化学式为 C3Cl3N3O3 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能与 NaOH 溶液反 应 D不能与医用酒精、福尔马林同柜保存 10锂( Li) 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 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 O2 4e = O2 D电池总反应: 4Li O2 2H2O = 4LiOH 11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 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 CdS)是一种 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

9、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 a 和 b 可体现 CdS 在 T1、 T2温 度 下在水中溶 解度的相对大小 B图中各点对应的 Ksp的关系为 : Ksp (m) Ksp (n) Ksp (p) Ksp (q) C向 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 固体,溶液组成由 m 沿 mpn 线 向 p 方向移 动 D温度降低时, q 点饱和溶液的组成由 q 沿 qp 线向 p 方向移 动 有 机电解质 固体电解质膜 电解质水溶液 空气 Li C C C Cl Cl Cl N N N O O O lgc(Cd2+) lgc(S2 ) a a b b p q m n T 1 T2 高

10、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4页 共 17页 1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证明碳元素非金 属性强于硅元素 混合浓硫 酸和乙醇 收集 NO2 气 体 配置一定浓 度的溶液 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与 Z 属于同一主族, X 原子的 最 外 层只有一个电子, Y 位于周期表 A 族, Z 元素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 体。下列 说 法 错误的 是 A原子半径: r(Z) r(Y) r(X) B W、 X 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 物 C W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 的 强 D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X 的 弱 二、选择

11、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 10.5 eV 的光子后能跃迁至 n 2 能级 B大量处于 n 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 出 3 种不同 频 率 的光 C若用从 n 3 能级跃迁到 n 2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 能 发生光电效 应,则用从 n 4 能级跃迁到 n 3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

12、电效应 D用 n 4 能级跃迁到 n 1 能级辐射出的光 去 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 , 产生的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6.41 eV 15甲、乙两 质点 沿同一直线做减速运动, t = 0 时刻,两 质点 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最 终 两质点 又停在同一位置 。 它们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 NaOH 溶液 NO2 乙醇 浓硫酸 浓盐酸 硅酸钠 纯碱 溶液 1 2 3 4 - 13.6 - 3.40 - 1.51 - 0.85 n En (eV) 0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5页 共 17页 A 甲 在 0 t3 内的平均速度 与 乙 在 0 t2内的 相等 B

13、t2时刻 甲 和 乙相距最远 C 存在这样一个时刻 ,该 时刻甲、乙的加速度相等 D甲的加速度逐渐 增大 ,乙的加速度 不变 16 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国 “ 嫦娥四号 ” 探测器成功发射, 并于次年 1 月 3 日 实现人类首 次在月球背面无人软着陆 。 通过多次调速 , 让 探测器 从近地环绕轨道经地月转移轨道 进入近月环绕轨道 。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 为 a,探测器的近地轨道半径 与 近月 轨道半径 之比为 b。 该探测器在 近地 轨道和 在 近月 轨道 做匀速圆周运动 时 , 下列 判断 正确的是 A加速度 大小 之比 为 ba B周期之比 为 b 3 a C速度 大

14、小 之比 为 ba D 角速度之比为 ba3 17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 拉力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小物块的加速度 a 随其 位移 x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 已知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 g, 在小物块 位移为 0 2L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 位移 在 0 L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L 2L 内做匀速运动 B小物块运动至 位移为 2L 处的速度为 2 6a0L C整个过程中水平 拉力 做功为 mL(2g 3a0) D小物块从 位移为 L 处运动至 2L 处所用的时间为 ( 6+2) La 0 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

15、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 n2 = 3 1, L1、 L2、 L3 为三只规 格均为 “ 9 V, 3 W” 的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定值电阻 R1 = 9 。 输入端 交变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三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电压 u 的瞬时 值 表达式为 u = 36 2sin t (V) B 电压表的示数为 33 V C电流表的示数为 1 A D定值电阻 R2 = 6 19 如图所示 , 倾角为 的斜面光滑 ,连接 A、 B 两球的轻弹簧和连接 A 球与挡板的轻 细 线均平行于斜面 , A、 B 两球的质量 关系是 mB = 2mA, 系统 处于 静止状态 。现

16、烧断细 线,在烧断后瞬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的瞬时加速度 方向 沿斜面向下 、 大小为 2g sin B A 球的瞬时加速度 方向 沿斜面向下 、 大小为 3g sin C B 球的瞬时加速度 方向 沿斜面向 上、 大小为 2g sin D B 球的瞬时加速度为零 A B t/10 2s u/V 1 0 2 3 36 2 - 36 2 乙 u 甲 L1 n1 n2 R1 R2 V A L2 L3 甲 v0 v t2 t t3 乙 t1 0 3a0 a L x 2L a0 0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6页 共 17页 20如 图所 示, 半径 为 R 的 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于纸面向

17、里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 强磁场,磁场边界上的 P 点有一粒子源,可以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率发射 电荷量均 为 + q、质量均为 m 的 相同 粒子进入磁场区域,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进入磁场的粒子会从某一段圆弧射出磁场边界,这段圆弧的弧 长是圆形区域周长的 1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 n = 2,则所有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互平行 B若 n = 2,则粒子从 P 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v = qBRm C若 n = 3,则 粒子从 P 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v = 3qBRm D若 n = 4,仅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由 B 减小到 22 B 时,则

18、 n 的值变为 2 21如图所示, ABC 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固定斜劈, C = 30、 B = 60, D 为 AC 的中点 , 质量为 m、带正电的小滑块沿 AB 面自 A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斜面底 端 B 点时速度为 v0。在 空间加一与 ABC 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 该 滑块 由静止 开始 沿 AB 面滑下,滑到斜面底端 B 点时速度 为 2v0, 该 滑块由静止 开始 沿 AC 面滑下,滑 到斜面底端 C 点时速度为 3v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加 电场 的 方向由 A 指向 C B B 点电势与 D 点电势相等 C 该 滑块 由 A 滑到 D 点时机械能增加了 12

19、 m v02 D 该 滑块沿 AB 面、 AC 面滑下过程中电势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2 3 第 卷 (共 174 分) 三、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应作 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须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规 定的区 域 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 11 题,计 129 分) A 30 60 B C D P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7页 共 17页 22 ( 5 分 ) 为了验证矩形 框自由下落过程中上、下边经过光电门 这个 过程中 机械能是否守恒, 使用了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矩

20、形 框 是由密度较大 、 宽度 为 d 的均匀材料做成 。 某 次实验中矩形 框下边和上边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t1和 t2( 下边和上边始终 水平 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 。 已知当地 重力加速度为 g。 ( 1)在测量矩形框上下边宽度 d 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乙,则 d = _mm; ( 2) 为 达到 本实验目的, 还 必须 通过操作测量 出 的物理量是 _ A用天平测出矩形 框的质量 m B用刻度尺测出 释放时 矩形 框下边 缘 离光电门的高度 h C用刻度尺测出矩形框上、下边 中心 之间的距离 L D用秒表测出 整个 矩形框 通过光电门 经历 的时间 t ( 3) 如果满足

21、关系式 _(请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来表示 ),则 矩形 框 在 自由下落 的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23 ( 10 分) 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 300 mV 的 毫伏 表改装成量程为 3 V 的电压表。该同学测得 毫伏 表 内阻为 1000 。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 R0 的电阻与该 毫 伏 表 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 一标准电压表 V ,根据图 甲 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 电压表)。 0 10 20 0 1 2 3cm 乙 S mV + - R0 乙 R P V + - 电源 丙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mV 矩形框 接处理器 光电门 甲

22、 h d L 甲 S V R0 R A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8页 共 17页 ( 1)根据图 甲 和题 目所 给的条件,将图 乙 中的实物进行连线。 ( 2)当标准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2.00 V 时, 毫伏 表 的指针位置如图 丙 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出所改装电压表的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 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1.80 V B 2.40 V C 2.70 V D 3.75 V ( 3)产生 上 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毫伏 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 1000 B 毫伏 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 1000 C R0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D

23、R0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 毫伏 表 测得的内阻是否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 值为 R0 的电阻换 成 阻值为 k R0的电阻即可,其中 k = _。 24( 14 分) 有一水平传送带 AB 长 L = 6 m,距离水平地面 h = 1.8 m,地面上 C 点在传送带右端 点 B 的正下方。一 小 物块 (可视为质点) 以水平初速度 v0 = 3 m/s 自 A 点 向右 滑上传送带,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0.2。(取 g = 10 m/s2) (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小物块 能 滑行的距离 s; ( 2)若传送带 以 某 恒定速度 顺

24、时针 运动 ,小物块 以 初速度 v0 从 A 点 向右 滑上传送带 , 离开 B 后做平抛 运动的落地点为 D, 已知 CD 长 x = 3 m, 求 小物块 从 A 点到 D 点的 运动 时间 t。 25( 18 分) 如图甲的光滑金属导轨在同一水平面 内 ,间距为 L ,导轨有一小段左右断开,为使导 轨上的金属棒能匀速通过断开处,在此处铺 放了与导轨相 平 的光滑绝缘材料(图甲中的虚 线框处)。质量为 m、电阻为 R1 的均匀金属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在靠近断开处的左侧, 另一质量也为 m、电阻为 R2 的均匀金属棒 cd 垂直于导轨放置在导轨 中部 某处。导轨 MN 和 PQ 足够长

25、,所有导轨的电阻都不计。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不计。整个装置所在空间 有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 S, 金属 棒 ab 迅即获得水平向右的 速度 v0 并保持该速度到达断开处右侧的导轨上。求: N P M Q S b a L E c d 甲 断开处 A B C D h L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9页 共 17页 ( 1)空间匀强磁场的方向; ( 2)通过电源 E 某截面的电荷量; ( 3)棒 ab 和 棒 cd 最终速度 各多大 ? ( 4)若仅将 金属 棒 cd 所在处及其右边的导轨间距改为 3L,其它条件不变(如图乙, 导轨 MN 和 MN、 PQ 和 PQ用

26、导体 连 通 , 它们 都 足够长 ), 从 金属 棒 ab 滑上导轨 MN 和 PQ 起至开始匀速运动止,这一过程中棒 ab 和 棒 cd 组成的系统 损失的机械能。 26 ( 14 分) 铬鞣剂 Cr(OH)SO4可用于提高皮革的耐曲折强度。一种以铬渣 ( 含 Cr2O3及少量 Fe2O3、 CaO、 Al2O3、 SiO2 等杂质 ) 为原料制备 Cr(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 题: ( 1) “ 焙烧 ” 时 Cr2O3转化 为 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 “ 水浸 ” 过程中, 物料颗粒大小 对铬残余量的影响如图 所示。最佳的反应条件 为 目。 ( 3

27、) “ 滤渣 1” 中一种成分为铁铝酸四钙 Ca4Fe2Al2O10,是制造水泥的原料之一,用 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化学式 为 。 ( 4) “ 滤渣 2” 主要成分为 Al(OH)3 和 ( 填化学式 );“调 pH a” , 则 a 6.5(填“大于”或“小于”) ,目的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铬渣 焙烧 水浸 调 pH 6.5 滤渣 1 滤渣 2 调 pH a Na2Cr2O7 还原 Cr(OH)SO4 CH3OH、 H2SO4 Na2CO3、 空气 颗粒大小 /目 0 20 40 60 80 100 120 1.0 1.5 2.0 2.5 0.5 铬 残 留 量/% 3L d

28、N P Q N P M Q S b a c M L E 乙 断开处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0页 共 17页 ( 5) “还原”中 CH3OH 被氧化生成 CO2, 则该过程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为 。 ( 6)某厂用 m1 kg 的铬渣 (含 Cr2O3 40%) 制备 Cr(OH)SO4,最终得到产品 m2 kg, 产率为 。 27 ( 14 分) 实验室以绿矾 ( FeSO4 7H2O) 制备补血剂甘氨酸亚铁 (NH2CH2COO)2Fe。有关物质 性质如 下: 甘氨酸 ( NH2CH2COOH) 柠檬酸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两性化合物 易溶于水和乙醇, 有强酸性和还

29、原性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实验过程: 配制含 0.10 mol FeSO4 的绿矾溶液。 制备 FeCO3:向 绿矾溶液中,缓慢加入 200 mL 1.1 mol/L NH4HCO3溶液,边加边 搅拌,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沉淀。 制备 (NH2CH2COO)2Fe: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去 ) ,将实验 得到的沉淀和含 0.20 mol 甘氨酸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 C 中,然后利用 A 中 的反应将 C 中 空气排净,接着滴入柠檬酸溶液并加热。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 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 1)“过程 I” 中:实验 室配制绿矾溶液时,为防

30、止 FeSO4 被氧化变 质 , 应加入的试 剂为 ( 填化学式 ) 。再滴加少量稀硫酸的作用是 。 ( 2)“过程 ” 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过程 ” 中: C 中盛柠檬酸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 装置 A 中所盛放的药品是 ( 填字 母 、下同) 。 A Na2CO3 和稀 H2SO4 B CaCO3 和稀 H2SO4 C CaCO3 和稀盐酸 确认 C 中空气排尽的实验现象是 。 加入柠檬酸溶液一方面可调节溶液的 pH 促进 FeCO3 溶解,另一个作用 是 ,所选用的最佳洗涤试剂是 ( 填字母 ) 。 A 热水 B 乙醇溶液 C 柠檬酸溶液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

31、1页 共 17页 28 ( 15 分)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 一,烟气中 SO2的处理方法有多种。 ( 1) Bunsen 热化学循环 法 吸收 SO2 的 原理如下 : 2H2(g) O2(g) = 2H2O(l) H1 572 kJ/mol 2HI(g) = H2(g) I2(g) H2 10 kJ/mol 2H2SO4(l) = 2SO2(g) 2H2O(g) O2(g) H3 462 kJ/mol 则 SO2(g) I2(g) 2H2O(l) = 2HI(g) H2SO4(l) H kJ/mol ( 2)氧化锌吸收法 : 配制 ZnO 悬浊液,在吸收 塔中封闭循环脱硫 。 测

32、得溶液中部分 微粒 的物质的量分数 (X)与 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 甲 所示 ; 吸收 效率 、 溶液 pH 随时间 t 的 变化如图 乙 所示 。 为提高 SO2的吸收效率 ,可采取的措施有 : 增大悬浊液中 ZnO 的量、 。 图 乙 中曲线 ab 段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 pH 7 时,溶液中 c(Zn 2+) c(SO32 ) 。 ( 3)如图所示,利用惰性 电极 电解含 SO2 的烟气回收 S 及 H2SO4,以实现废物利用 。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每处理含 19.2 g SO2的烟气,理论上回收 S、 H2SO4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0 2 4 6 8 10 1.0

33、 0.8 0.6 0.4 0.2 pH (X) H2SO3 HSO3 SO32 6.8 a b 图乙 t/min 0 10 20 30 40 50 60 40 60 80 100 20 8.0 6.0 2.0 4.0 pH /% 阴极 阳极 含 SO2的 烟 气 含 SO2的 烟 气 隔膜 图甲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2页 共 17页 29 ( 10 分) 某同学进行 的 探究 实验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图甲是探究在温度为 30 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 图乙表示该植物 的某 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 为 a、 b、 c、 d 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 CO2释

34、放量和叶绿体 O2 产生总量的变化。请回答: ( 1) 为了避免无关 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图 甲装置 的 灯与试管之间 安 置 了盛水 玻璃柱,目的是 ; 为了改变光照 强度,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 措施是 。 ( 2) 图乙中光照强度为 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填 “ 小于 ” 、 “ 等于 ” 或 “ 大于 ” )呼吸作用速率 ; 光照强度为 d 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 利用的物质有 。 ( 3) 已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 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 25 , 若 乙图中 的直方柱的高度不发生改变,则 c 点应该 向

35、 平移。 30 ( 10 分) 研究 表明 :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 的 一种饥饿激素 能 减轻心理压力,预防抑郁与焦虑 的情绪。请 联系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 1) 有证据表明,饥饿感的产生与 “ 胃壁伸展程度 ” 等因素有关。饥饿的感觉是在 ( 填“ 大脑 ” 、 “ 小脑 ”或“ 下丘脑 ” ) 对传入的相关兴奋进行 分析处理 后 所 产生 的 。 ( 2) 摄食能很好地缓解饥饿,摄食 行为 与 摄食中枢、饱 中枢等 神经中枢有关 , 有学 者做了如下实验: 将实验动物作相应处理后, 用微电极分别 检测和 记录下丘脑 的 外侧区 (内有 摄食中枢 ) 和下丘脑 的 腹内侧核 (

36、内有饱中枢) 的神经元放电 情况 ,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 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 下降 而后者放电 频率增 加 。这些操作及结果 能说明(写出 2 点即可): ; 。 ( 3) 有科学家认为 : 正常情况下人 体 饥饿感 的产生与 血糖水平 没有关系。 根据你学 过的知识,分析这些科学家的依据 最 可能是 。 ( 4) 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 的 饥饿激素 ,必须通过 的 方 式最终实现对摄食行为等 生命活动 的调节。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3页 共 17页 31 ( 9 分) 某学习小组对一 块弃耕小麦田做调查,发现田里的生物种类比较丰富

37、 :零星的小麦; 杂草中有狗尾草、狼尾草、车前草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单子叶植物;还观察到有一些食草昆 虫、青蛙、老鼠和蛇类等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弃耕前,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 一部分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外,其它的流向还有 ;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禁捕甚至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 喷洒农药等人 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请简述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 。 ( 2)当小麦和杂草等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 息。这体现了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 。 ( 3)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

38、木丛,以至演替出 树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 型称为 ;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主要体现 了植被对 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 32 ( 10 分)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研究的常用材料。请结合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表表示果蝇( 2N=8) 6 个纯合品系的性状和携带相应基因的染色体,品系 都只有一个突变性状,其它性状都正常,且和野生型一致。 研究伴性遗传时,应在上表中选择品 系 (用数字表示)之 间杂交最 恰当;让品系中的雌性个体与品系中的雄性个体 进行杂交,得到的 F1 的基因 型可能有 。 ( 2)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如下表所示: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39、 152 148 48 52 雌蝇 297 0 101 0 请推测: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 ( 3)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 X 染色体 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发现实 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并有繁殖能力的直毛 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 只,你能 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请用简要文本充分表明你推断的理由 。 (二)选考题:(每学科 15 分,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 2 道 生物题中 每科 任选一题 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 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

40、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的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 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 计分。 品系 性状 野生型 残翅 黑身 白眼 棕眼 紫眼 染色体 ( v 基因 ) ( b 基因 ) X( r 基因 )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4页 共 17页 33【物理 选修 3 3】( 15 分) ( 1) ( 5 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经历 的状态变化为 a b c d e a, 其中 纵坐标表示 气 体 压强 p、横坐标表示 气体体积 V, d e 是以 p 轴和 V 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选对一个给 2 分,选对两个给 4 分,选对 3

41、 个给 5 分。 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 为 0分 ) A状态 a b,理想气体 对外界做功为零,故内能不变 B状态 b c, 理想气体 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 增多 C状态 c d,理想气 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D状态 d e,理想气体 从外 界吸收热量,同时对外界做正功 E状态 ea ,理想气体 的密度变大 ( 2)( 10 分) 如图所示 , 水平放置 的气缸内壁光滑 、 左 边 和右 边 的长度均为 L, 左底 封闭 、 右底 有孔 与外界大气相通 ,活塞 a 和 b 将气缸隔成 A、 B、 C 三部分, A 和 B 内均 为理想气体,两活塞面积 关系 为 Sa =

42、2 Sb。除了 气缸的 左底导热极好外,活塞和气缸壁都 绝热。初始状态平衡时, 外界大气压强为 p0 = 1.0 105 Pa,外界和缸内所有气体的 温度均 为 27 , 活塞 a 距 左底 14 L、 活塞 b 距 右底 12 L。 已知外界 大气的 压强和温度都 保持 不变, 气缸壁和活塞厚度可忽略。 通过电阻丝 (体积不计) 缓慢加热 B 中气体 ,求 活塞 b 刚 到达 气缸 右底时 , B 中气体 的温度 。 通过电阻丝继续缓慢加热 B中气体至 750 K止, 求 两活塞静止 后 B 中气体 的压强 。 34【物理 选修 3 4】( 15 分) ( 1) ( 5 分) 一列简谐横波

43、水平 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 x = 0.1 m 选取一个 质点,如图甲所示, t = 0 时刻波恰传到质点 1,并立即开始 竖直 向上振动,经过时间 t = 0.7 s,所 选取的 1 9 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 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选对 一个给 2分,选对两个给 4分,选对 3个给 5分。每选错一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 V p V0 2V0 3V0 0 p0 2p0 3p0 b c 4p0 4V0 d e 1 2 3 4 5 6 7 8 9 甲 1 2 3 4 5 6 7 8 9 乙 电阻丝 a b L L A B C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5页

44、共 17页 A t = 0.7 s 时刻,质点 2 向上运动 B t = 0.7 s 时刻,质点 4 向下运动 C t = 0 至 t = 0.7 s 内,质点 5 运动的时间只有 0.5 s D 该波的周期为 1415 s,波速为 67 m/s E 该波的周期为 0.4 s,波速为 2 m/s ( 2) ( 10 分) 如图所示 ,等腰 梯形 棱镜 ABCD 的 底角均为 45, AB DC。 一束平行 于底边 DC 的单色光从 AD 边 上的 M 点 射入 棱镜 后到达 DC 边上的 P 点 ,已知棱镜 材料对 该光 的折射率 n =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光能否从

45、 P 点 射出 棱镜 ? 若 DC = 6 l, 则该 光 从 M点射入 起 到离开棱镜 止 , 经历的 时间 t 多长 ? 35 【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Cu、 Fe、 Se、 Co、 S、 P 等元素常用于化工材料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 1) 基态 Co 原子的价 电子排布式为 。 ( 2) Fe3+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 Fe3+比 Fe2+更稳定的原因 是 。 ( 3)硒为第四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 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 4) SeO2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与 SeO32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

46、的化学式为 。 ( 5) P4S3 可用于制造火柴,其分子结构如图甲所示。 P4S3 分子中硫原子 的杂化轨道 类型为 ,每个 P4S3 分子中含 孤电子对的数目为 。 ( 6)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乙 所示,若该晶胞的边长为 a cm,则该氧化物的 密度为 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P P P P S S S 图甲 图乙 M 45 A B C D 45 P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6页 共 17页 36 【化学 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二氯喹啉( )是合成磷酸喹啉的重要中间体。二氯喹啉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 答下列问题: ( 1) A 中含有的官能团

47、是 ; A B 的反应类型为 。 ( 2)喹啉环中羟基的性质类似于酚羟基。则 C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为 。 ( 3)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写出 B 与 H2 充分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用“ *”标示出手性碳原子 。 ( 4) 分子结构中含有 “ ” , 且 与 D互为同分 异构体的数目有 种。 ( 5) E F 的反应过程中,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 6)利用题目所 给信息, 写出用苯胺( )制备 4 羟基喹啉( )的 合成路线(无机试剂自选)。 37 【 生物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 ( 15 分) 用 下

48、 图所示的发酵装置( 甲 )制作果酒和果醋,在消毒后的锥形瓶中装入新鲜的葡萄 汁 后封闭通气口,进行自然发酵。发酵初期将温度控制在 18 25,可见溶液中 有大量气 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杆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N Cl Cl Cl NO2 NH2 Cl N Cl OH COOH N Cl OH COOC2H5 Fe/HCl 系列反应 NaOH H+ N Cl OH Cl N Cl CO2 230 POCl3 105 E A B C D F N COOH OH Cl 、 、 、 NH2 N OH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卷 第 17页 共

49、17页 ( 1)发酵开 始时封闭通气口的原因是 。与醋酸 杆菌相比较,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 _。 ( 2)接种醋酸杆菌,需升高温度到 ,并且需要通气,这是 因为 。 ( 3)图乙 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 变化的曲线是 。 ( 4) 研究发现 通过重离子束辐 射处理 啤酒酵母 能 获得呼吸缺 陷型酵母菌菌种, 在 生 产中 可用 来提高果酒的产量。 将 经过重离子束辐 射处理 后的酵母菌接种到 含有 TTC( 一种显色剂)培养基中,在 此培养基中呼吸正常的酵母菌菌落呈红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菌落呈白色。此培养基从用 途上划分,属于 ; 选育出的菌种需经多次 _后才能接种到发酵罐

50、中进行工业生产 ; 与 呼吸正常的酵母菌 相比较, 呼 吸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丙酮酸可大量转化为酒 精,说明其细胞代谢过程中 被阻断,因此在啤酒 工业生产中具有 较高 的经济价值。 38 【生物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 人类的 干扰素是由体 内 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抗肿 瘤等作用,并 能 参与人体免疫调节,因而在临床医学上用途广泛 。干扰素 的 传统生产方法 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 , 用 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 联系所学知识 回答相关问题 : ( 1) 利用基 因工程 技术 生产干扰素, 其简要 过程是: 从健

51、康人体 的 外周静脉血 中 分离 出 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 其细胞质 中提取 ,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 ; 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用 DNA 连接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 化学本质是 ; 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是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转化 ; 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经 离心 、分离 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后提取 产物, 对 产物 进行鉴定时可采用 技术。 ( 2) 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 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 预期蛋白质 的 功能 找到对 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3) 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 其简要 设计思路是: 将能合成干扰素 的 免疫细胞和瘤

52、细胞融合,筛选 出 _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 得大量干扰素。 试卷第 1 页,总 2 页 2020 届高三年级 4 月调研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目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B C B D A 三 、填空题 26 ( 14 分) ( 1) 2Cr2O3 4Na2CO3 3O2 4Na2CrO4 4CO2( 2 分) ( 2) 60 ( 2 分) ( 3) 4CaO Al2O3 Fe2O3 ( 2 分) ( 4) H2SiO3( 1 分) 小于 ( 1 分) 2CrO42 2H+ Cr2O72 H2O( 2 分) ( 5) Na2Cr2O7 3H2SO4 CH3

53、OH = 2Cr(OH)SO4 Na2SO4 CO2 4H2O( 2 分) ( 6) 38233 1 100%( 2 分) 27 ( 14 分) ( 1) Fe( 2 分) 抑制 Fe2 水解 ( 2 分) ( 2) Fe2 2HCO3 =FeCO3 CO2 H2O( 2 分) ( 3) 滴液漏斗 ( 2 分) C( 1 分)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 分) 防止 Fe2 被氧化 ( 2 分) B( 1 分) 28 ( 15 分) ( 1) 45 ( 3 分) ( 2) 调节溶液的 pH 至 6.8 以上 ( 2 分) ZnSO3 SO2 H2O=Zn(HSO3)2 ( 2 分) 32

54、( 2 分) ( 3) SO2 4H+ 4e =S 2H2O( 2 分) 0.1mol ( 2 分) 0.2mol( 2 分) 高温 试卷第 2 页,总 2 页 35 【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 1) 3d74s2 ( 2 分) ( 2) 23( 1 分) 失去 3 个电子后 3d 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2 分) ( 3) Br Se As( 2 分) ( 4) V 形( 1 分) PCl3、 AsBr3 等 ( 2 分) ( 5) sp3 杂化( 1 分) 10( 2 分) ( 6) 288 A3 ( 2 分) 36 【化学 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 1) 氯原子、硝基 ( 2 分) 还原反应 ( 2 分) ( 2) ( 2 分) ( 3) ( 2 分) ( 4) 209( 2 分) ( 5) POCl3 遇水会发生水解反应 ( 2 分) ( 6) ( 3 分) N OH CO2 230 NH2 系列反应 OH N COOC2H5 OH COOH N NaOH H+ Cl NO2 * * N Cl OH COOC2H5 2NaOH N Cl ONa COONa C 2H5OH H2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