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熏** 文档编号:153542377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摘要 面对大量的数据,人工处理已远远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依靠微电子技术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显示,成为适应时代步伐的唯一有效捷径。本系统采用模数转换、微处理器、存储器等芯片来实现8路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信号进行存储,按时间上传到上位机PC,通过不同模式的选择进行数据采集、查询、打印和显示等。在文中较系统的介绍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和讨论了转换过程中的技术参数等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存在的一些误差分析。数据采集系统分为数据采集部分和显示控制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将从调理电路送过来的信号进行量化,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显示部分主要是把采

2、集来的数据进行显示,并控制各通道数据采集的次序,它采用8279作为键盘显示接口器件,用硬件完成对显示器和键盘的扫描,用开关矩阵控制各通道数据采集的次序,用LED进行数据的显示。关键词:单片机,数据采集,查询,上位机通信ABSTRACTThe face of large amounts of data, manual processing far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relying o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o achieve data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d

3、isplay, as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only effective shortcut. The system uses analog-digital conversion, microprocessor, memory and other chips to achieve the 8-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torage signals will be collected by time uploaded to the host computer PC, by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modes of d

4、ata capture, query, print and display, etc. In the paper a more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the analog signals to digital signals from the conversion process and discuss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conversion proces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end, we also conducte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xi

5、stence of a number of error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display control section. The data collection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data collection, sent over from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to quantify, the analog into digital. Showing some of the major is to s

6、how the data gathered, and control the order of the 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which uses 8279 as the keyboard and display interface device, complete with hardware, monitor and keyboard scanning, with the switch matrix control the order of the 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with LED display data.KEY WORDS:

7、 signal chip micro-computer 、acquisition、PC-communcationII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 录摘要I第1章 前 言11.1设计的研究意义11.2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3设计的主要任务2第2章数据采集系统总体功能介绍和说明32.1 系统实现的功能32.2 系统各部分的功能32.2.1 信号调理部分42.2.2 数据处理部分6第3章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93.1 主要芯片介绍93.1.1 8051AH的功能特点93.1.2 ADC0809的功能特点113.1.3 LF398芯片介绍13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143.2.1 数

8、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143.2.2 查询打印模块电路设计18第4章 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软件设计204.1单片机数据采集的分析与设计224.2单片机与PC通信的分析与设计234.3查询,打印功能的实现27第5章 误差分析29结束语30致 谢31参考文献32附录33III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前言 1第1章 前 言1.1设计的研究意义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就是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实时监控。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采集系统几乎无处不在,凡是有自动监测

9、及控制的地方都会有数据采集系统的身影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从空中、地面到地下,凡是能想象到的地方都有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到了70年代中后期,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就使用的总线而言,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并行总线,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串行数据总线。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为一体的数据采集

10、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动检测仪表和专用数据采集系统,因此获得了惊人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通用的数据采集与自动测试系统,该阶段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以仪器仪表和采集器、通用接口总线和计算机等构成。例如,国际标准ICE625(GPIB)接口总线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类系统主要用于实验室,在工业生产现场也有一定的应用。第二类以数据采集卡、标准总线和计算机构成,例如:STD总线系统。这种接口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把相应的接口卡装在专用的机箱内,然后由一台计算机控制。第二类系统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这两种系统中,如果采

11、集测试任务改变,只需将新的仪用电缆接入系统或将新卡再添加到专用的机箱即可完成硬件平台的重建,显然,这种系统比专用系统灵活得多。1.2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军事、航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有的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s数据采集系统)产品精度已达16位,采集速度每秒达到几十万次以上,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阶段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更先进的模块式结构,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通过简单的增加和更

12、改模块,并结合系统编程,就可扩展或修改系统,迅速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该阶段并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向高速、模块化和即插即用方向发展,典型系统有VXI总线系统,PCI总线系统等,数据位已达到32位总线宽度,采样频率可以达到100MSps。由于采用了高密度,屏蔽型,针孔式的连接器和卡式模块,可以充分保证其稳定性及可靠性,但其昂贵的价格是阻碍它在自动化领域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串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结构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可靠性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物理层通信,由于采用RS485双绞线、电力载波、无线和光纤,所以其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工业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

13、目前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一个工厂管理层局域网,车间层的局域网和底层的设备网已经可以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把多台数据采集设备联在一起,以实现生产环节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随着现代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采用单片机控制并利用编程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发出控制命令和改变系统中控制器的算法与计算参数;尤其是在需要进行一些复杂而又精确的计算时,采用单片机来进行运算,在提高运算速度和精度等方面都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模拟控制器由于受元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制作和实现采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控制器有很大的时间常数时,模拟控制器的电容器

14、的体积就相当可观;但若采用单片机来实现大的纯延迟时间的控制器就显得非常方便的,如要改变参数,只要调整程序,而不需要更改更多的硬件。1.3设计的主要任务 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完成数据的多重采集和多个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同时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并用打印机记录数据。8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数据采集系统总体功能介绍和说明 第2章数据采集系统总体功能介绍和说明 在检测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是以信息流的过程来划分的。检测时,首先获取被测量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转换把获得的信息变换为电量,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再用指示仪或显示仪将信息输出,或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最

15、后把信息输送给执行机构。所以一个检测系统主要分为信息的获得、信息的转换、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输出等几个部分,如图2-1。图2-1 系统的框图2.1 系统实现的功能1、8路数据采集:可以进行8路05V的模拟电压进行循环采集,每路采集的8次,超出界限LED显示报警,将采得的数据求平均。2、及时保存数据:对采集的数据按时间及时进行保存。3、数字实时显示:LED将实时显示采集的数据,并且能够显示查询时输入的查询量和查询到的数据。4、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及时上传到上位PC机功能。2.2 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要完成这些功能主要依靠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等。其具体组成框图如图2-2 所

16、示。 传感器串口RS2328051单片机模数转换 信号 处理键盘电路盘存储器LED显示模块时钟信号图2-2 系统功能实现图被检测的各种参数(温度、流量、压力、位移、速度等)由传感器变换成易于后续处理的电信号。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太弱或信号质量不高,应经过前端预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等,然后经过数据采集系统转换成数字量,并通过接口送入存储器,经过单片机运算、变换处理后,由数据分配子系统和接口输出到执行机构,由基本系统及其接口输出用于显示、记录、打印或绘制成各种图表、曲线等。此外,其他仪器仪表或系统通过通信子系统及接口完成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连。所以我们把微机自动检测系统也常称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17、,或简称为数据采集系统。微机自动检测技术不仅能解决传统的检测技术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且能简化电路、增加功能、提高精度和可靠性等,还能实现人脑的部分功能,使自动检测系统具有智能化,实现代替人工自动检测的目的,随着微机自动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检测系统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2.2.1 信号调理部分 信号调理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学量变成具有一定功率的模拟电压信号或数字信号,以推动后级的输出显示或记录设备、数据处理装置及执行机构。根据测量对象和显示方法的不同,信号处理电路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电缆,也可以是由许多电子元件组成的数据采集卡,甚至包括计算机在内的装置。如图2-3 传感器

18、前置放大滤波器多路模拟开关传感器前置放大滤波器传感器前置放大滤波器. . . . .图2-3 信号调理图 (1)传感器接收被测量(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然后才能将其变换为另一种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并且容易测量的量(通常为电学量)。它是一种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所获得信息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检测系统的精度,因而在非电量检测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传感器过来的信号较小(常用热电偶的输出变化往往在几毫伏到几十毫伏之间,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的变化只有几个毫伏,人体生物电信号仅是微伏级)。因此需要加以放大才能满足大多数A/D转换器的满量程输入05V的要求。此外,某些传感器内阻比较大,输出

19、功率较小,这样放大器还起阻抗变换器的作用来缓冲输入信号。由于各类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的放大器种类也很多。例如,为了减少输入信号的共模分量,就采用各种差分放大器、仪用放大器和隔离放大器;为了使不同数量级的输入电压都具有最佳变换,就产生了量程可以变换的程控放大器;为了减少放大器输入的漂移,就产生了斩波为零和激光修正的精密放大器。(3)传感器以及后续处理电路中的器件常会产生噪声,人为的发射源也可以通过各种耦合渠道使信号通道感染上噪声,常见的工频信号就是人为干扰源。为了提高模拟输入信号的信噪比,常常需要使用滤波器对噪声信号进行一定的衰减。(4)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往往要对多个物理量进行

20、采集,即所谓多路巡回检测,这可以通过多路模拟开关来实现,这样可以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多路模拟开关可以分时选通多个通道中的某一路通道。因此,在多路模拟开关后的单元电路,如采样/保持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以及处理电路等,只需要一套即可,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和体积,但这仅适用于物理量变化比较缓慢、变化周期在数十至数百毫秒之间的情况下。因为这时可以使用普通的微秒级A/D转换器从容地分时处理这些信号。但当分时通道较多时,必须注意泄露及逻辑安排等问题,当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多路开关后,对A/D转换速率要求也随之上升。在数据通过率超过4050kHz时,一般不宜使用分时的多路开关。模拟开关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放大器

21、之前,但当输入的信号电平较低时,需注意选择多路模拟开关的类型;若选用继承电路的模拟多路开关,由于它比干簧和继电器组成的多路模拟开关导通电阻大、泄露电流大,因而有较大的误差产生。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多路模拟开关。2.2.2 数据处理部分存储单片机A/DS/H查询数据通信显示图2-4数据处理框图 从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经过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做好了模数转换的准备。模拟信号要变成数字信号,首先要经过采样,采样保持器是快速拾取输入信号的子样脉冲,并保持幅值恒定,以提高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如果把采样保持电路放在模拟多路开关之前(每通道一个),这可实现对瞬时信号同时进行采样。 数据采集的采样方式有两种

22、选择:一为“实时采样”;一为“等效时间采样”。 (1)实时采样:数据采集开始后,信号波形的第一个采样点即被采入并数字化,经过一个采样间隔后。再采入第二个采样点,这样一直将整个信号波形数字化并存入存储器中。为了不丢失被采样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实时采样的采样频率应满足采样定理(香农定理)的要求,当采样频率不满足采样定理时将产生信号混叠现象,使采样后波形中增加了额外的低频成分,造成失真,引起误差。在工程上采样频率应取被采样信号所含最高频率的两倍通常采用10-20倍 。实际测量时信号往往会混入各种噪声,谐波成分丰富,频带很宽,智能仪表的采样速度很难达到采样定理的要求,这时就应在A / D 转换之前加入抗

23、混叠模拟滤波器,滤掉多余的高频分量。 除了“定时采样”(等间隔采样)外,“实时采样”通常使用“变步长采样”,即“等点采样”。这种方法不论被测信号频率如何,一个信号周期内均匀采样的点总数为N个。由于采样周期随被测信号周期变化,故通常称之为“变步长采样”。 (2)“等效时间采样”技术要求信号波形是可以重复产生的。由于波形可以重复取得因此采样可以用较慢的速度进行,采集的样本可以是时序的(步进、步退、差额),也可以是随机的。这样就可以把许多采集的样本合成一个采样密度较高的波形。评价智能仪表数据采集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分辨率、精度、输入信号形式和信号电平、采集速度,抗干扰能力,设计时应根据被测变量的信号

24、特性,仪表的整机技术要求,确定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 采样保持电路输出的信号送至A/D转换器,A/D转换器是模拟输入通道的关键电路。由于输入信号变化的速度不同,系统对分辨率、精度、转换速率及成本的要求也不同。因此A/D转换器的种类也比较多。早期的采样保持电路和A/D转换电路需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人员自行设计,目前普遍采用单片集成电路,有的单片A/D转换器内部包括有采样保持电路、基准电源和接口电路,这为系统设计提供了较大方便。A/D转换器将结果输出给计算机,有的采用并行码输出,有的则采用串行码输出。使用串行输出结果的方式对长距离传输和需要光电隔离的场合较为有利。 模数转换器的任务在于把一个未知的连续

25、的模拟输入信号(通常为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即微型计算机能接受的二进制数。以进一步用于处理、显示、记录、查询和传输。模拟输入信号的采样脉冲应做得很窄,以便在采样脉冲空余时间可以进行多路复用。这个多位数是二进制分数,代表这个未知输入电压Vex与ADC的满刻度电压Vs.的比值,ADC是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往往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本系统采用的ADC0809采用的是逐次逼近式,此种转换器采用一种极有效的方案来改变比较器的参考输入,从而只需要n个时钟周期就能完成n位转换。 单片机系统是整个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单片机控制整个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并且把A/D转换器输出

26、的结果读入到内存,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单片机还需要把数据分析和处理之后的结果写入存储器以备将来分析和使用,通常还需要把结果显示出来。 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与机器时间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数据唯一的对应一个数据,这就方便了数据查询和显示。为了得到机器时间,本系统采用了晶振得到需要的机器时间。 为了让系统便于操作,按照需要和设定模式进行运行,那就需要人机交互装置键盘。从键盘发出指令,进入不同的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 测量的目的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数值,所以必须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目前常用的显示方式有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图像显示三种方式。 (

27、l )模拟显示是利用指针对标尺的相对位置来表示被测量数值的大小,如毫伏表、毫安表等,其特点是读数方便、直观,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检测系统中一直被大量使用。但这种显示方式的精度受标尺最小分度限制,而且读数时易引入主观误差。 ( 2 )数字显示是指用数字形式来显示测量值,目前大多采用 LED 发光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等,如数字电压表。这类检测仪器还可附加打印机,打印记录测量数值,并易于计算机联机,使数据处理更加方便。 ( 3 )图像显示是指用屏幕显示( CRT )读数或被测参数变化的曲线,主要用于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中。如果被测量处于动态变化中,用一般的显示仪表读数就十分困难,这时可将输出信号送给计

28、算机进行图像显示或送至记录仪,从而描绘出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以之作为检测结果,供分析使用。 本系统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此方案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实用于不同场所。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20第3章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在整个系统中硬件是基础,也是系统设计的基础,硬件系统的建立才使系统有运算的可能,硬件的参数决定了系统的技术参数。本系统硬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3.1 主要芯片介绍 在系统设计中,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在硬件设计中尽量采用了功能强大的芯片,以减化电路,提高系统电路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功能强大的芯片

29、可以代替若干普通芯片,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新型芯片的价格不断下降,体积不断缩小,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是硬件设计的首选。3.1.1 8051AH的功能特点图3-1 8051AH管脚排列 MCS-51系列单片机是1980年Intel公司推出的8位单片机系列,由于它良好的性价比,此后其他一些公司也相继研制并生产MCS-51系列单片机8051及其兼容芯片。因此,这个系列成为主流单片机。它主要特性如下: (1)具有两级中断优先处理能力,可管理5个中断源,且都有自动转入的中断入口地址;(2)内含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可编程选择;(3)有32条I/O线,输入输出操作功能强,可直接带外设;(4)布尔处理功能强

30、,可扩展用途;(5)内部RAM和寄存器有位寻址功能;(6)外部具有独立的64K程序存储空间和64K数据存储空间;(7)有全双工串行接口,波特率可编程设置;(8)有多种型号,且不同型号的内部程序存储器不同,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 管脚功能: P0.7P0.0: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型准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低8位分时复用的接口:在EPROM编程时,在接收指令字节;在验证程序时,输出指令字节,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7P1.0:P1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它是通用I/O端口。在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受低8位地址。 P2.7P2.0:P2口是

31、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输出高8位地址;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接受高8位地址。 P3.7P3.0:P3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它是双功能I/O端口。除基本输入/输出功能外每个引脚还有专用功能,其专用引脚功能: P3.0:RXD串行数据接收 P3.1:TXD串行数据发送 P3.2:INT0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请求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计数脉冲输入 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信号 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信号 RST/VPD:复位引脚,这是一个双功能引脚,

32、复位/备用电源: 复位功能RST:单片机的复位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振荡信号正常运行情况下,只要RST引脚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间的高电平,系统复位。 备用电源功能VPD:当Vcc掉电时,在Vcc下降到操作系统允许极限之前,RST/VPD引脚接上备用电源,向内部RAM供电,这时系统处于一种低功耗方式。当Vcc恢复时,备用电源仍然保持一定时间,以便完成复位操作,然后重新开始工作。 XTAL1和XTAL2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时钟引脚。两引脚连接于单片机内部的一个高增益反向放大器,用于与外部振荡源一起构成振荡电路。其中XTAL1为该放大器的输入引脚,XTAL2为该放大器的输出引脚。 ALE:地

33、址锁存信号,输出。给应用系统中的地址锁存器提供锁存控制信号,实现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在每一个机器周期(MOVX指令除外)出现两个ALE正脉冲,当ALE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的输出随输入变化(这时P0口输出的是低8位地址信息);当ALE有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锁存器将地址锁定,即输出不再随输入变化(P0口可传送数据信息)。另外,ALE信号还可以作为应用系统中频率要求较低的其他部件的时钟信号、计数信号等。 PROG:片内程序存储器编程脉冲,输入。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对片内程序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输入编程脉冲信号。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写信号,输出,低电平有效。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外部程序和外

34、部数据存储空间是独立的,但地址是重叠的,因此除了在指令上加以区分外,控制信号也有所不同。、是用于读/写数据存储器的,而是用于读程序代码的,他在应用系统中接程序存储器的读控制端。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在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 :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信号。当访问该地址范围的存储单元时,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片内程序存储器地址与片内程序是重叠的,所以用引脚电平来区分是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还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当=“1”时选择访问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存储器;当=“0”时选择访问外部的程序存储器。 Vpp:片内程序存储器编程电压。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对片内EPROM编程时,Vpp引脚输入2

35、1V的编程电源电压。 Vcc:+5V工作电压。正常工作时Vcc引脚接+5V电源电压。 Vss:接地端。正常工作时Vss引脚接地。3.1.2 ADC0809的功能特点图3-2 ADC0809管脚排列 ADC0809数据采集元件是单片CMOS器件,具有8位模/数转换器、8通道的多路开关以及和微处理器相兼容的控制逻辑,这个8位A / D 转换器使用逐位逼近作为转换技术。该转换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高阻抗斩波稳定比较器,带有模拟开关树的256R分压器、以及一逐位逼近寄存器, 8个通道的模拟开关可以直接访问8个单端信号中的任何一个。 该器件取消了外部调零和满量程调整。锁存及译码的多路地址输人和锁存的TT

36、L三态输出使该器件易于和微处理器接口。 集许多A / D 转换技术于一体, ADC0808和ADC0809 的设计被优化,它们提供高速、高精度、最小温度相关性、极好的长期精度和可重复性以及最小功耗。这些特点使该器件非常适合于从过程和机器控制到消耗装置及自动化的应用。 主要指标: 分辨率 8 位 线性误差士l / 2LSB 单电源 5VDC 低功耗 15mw 转换时间 100US 分辨率为1/ 28 0.39 % 模拟电压转换范围是 0 - +5 V 标准转换时间为100ms 各引脚功能如下: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一个A/D转换器。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

37、号,输入高电平有效。上升沿时锁存3位通道选择信号。 START:启动A/D转换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上升沿时将转换器内部清零,下降沿时启动A/D转换。 EOC:转换结束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 OE: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该信号用来打开三态输出缓冲器,将A/D转换得到的8位数字量送到数据总线上。 D0D7:8位数字量输出。D0为最低位,D7为最高位。由于有三态输出锁存,可与主机数据总线直接相连。 CLOCK:外部时钟脉冲输入端。当脉冲频率为640kHz时,A/D转换时间为100ms。 VR+,VR-:基准电压源正、负端。取决于被转换的模拟电压范围,通常VR+ = +5V DC,VR- =

38、 0V DC。 Vcc:工作电源, +5VDC。 GND:电源地 零点调整:这是当输入电压是1 / 2LSB (满量程10.24V 时为20mV ) ,输出从11111111 变为 11111110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在引脚5上接一1k电位器来实现。在引脚5和地之间接一475电阻是实现零点调整的最好近似。 满量程调整:这是当输入电压是满量程1/2LSB ( 10.24V 量程时比满量程低60mV ,输出从0000000l 变为00000000。没有调整时,ADC 0809的这个电压在士1/2LSB范围内,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引脚15上加上1k的电位器可实现这个调整。 3.1.3 LF398芯

39、片介绍图3-3 LF398AN(8)管脚排列 LF398是单片采样/保持器放大器,它使用BI-FET技术以获得快速捕捉信号的超高直流精度和低下降率。作为一个单独的增益跟随器工作,其直流增益精度典型值为0.002 %,采集时间低至6S在0.01精度时,一个双极性输入级用于实现低偏差电压和宽范围带宽。用一个引脚来达到调整输人偏差,并且不降低输入偏差漂移。宽范围带宽使LF198可放于1MHZ运算放大器反馈回路内,而不引起稳定性问题。输人阻抗允许使用高源阻抗,而且不会使精度降低,使用1F的保持电容,P通道结型场效应管与在输出放大器的两极性器件一起,实现低至5mV分钟的下降率。JFET比以前设计中所用的

40、MOS器件具有更低的噪声,而且没有高温时的不稳定性。总体设计确保在保持模式下,从输入到输出没有藕合,即使对输人信号等于电源电压的情况也是如此: 工作在5V18V 电源下 低于10us采集时间,与TTL , PMOS , CMOS逻辑输人兼容 在 Ck=0.01uF下,0.5mV的保持阶跃 低输人偏差 0.002的增益精度 在保持模式下的低输出噪声 LF398 的逻辑输入是完全差分的,具有低输入电流,允许与 TTL、PMOS 和LMOS直接连接差分阀值为1.4V。LM198的工作电源为5V18V。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以8051为CPU设计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在其外部扩展64KB SRAM,本

41、系统数据采集模块以ADC0809为核心,LF398采样保持来实现一秒中采集8次数据,输出数字量直接与总线的数据线连接,从而挂在总线上的存储器,打印机,LED很方便的进行数据读取。3.2.1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如果在数据采集器中,直接使用模数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则应该考虑到任何一种模数转换器都需要有一小段时间来完成量化及编码操作。模数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决定于转换的位数、转换方法、采用的器件等因素。如在转换时间TCONV内,输入模拟信号仍在变化。此时进行量化显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现在考虑对正弦波信号采样,在转换时间TCONV内,信号电压的最大改变发生在正弦信号过零时,所以 而在转换时间T

42、CONV内最大可能的 由此可以得出:其中f为输入的正弦信号频率。所以数字化的最大正弦信号频率可用下式计算。 其中M为模数转换器ADC的分辨率。在本系统中M=8,TCONV =100us带入公式就可得 如果我们在数据采集器的模数转换器ADC前再加一个采样保持放大器SHA(它的任务是把要转换的信号快速采样后保持一段时间,以备转换用),这相当于在ADC转换时间内可开一个窄“窗孔”,将此窗孔开启瞬间内的模拟信号以量化形式记录下来,此窗孔称为“孔径时间”Ta,Ta一般远小于转换时间TCONV。显然,如在孔径时间Ta内,输入模拟信号仍在孔径时间Ta内,输入模拟信号仍在变化时进行量化,会引入一定的误差,称其

43、为“孔径误差”,仍考虑对输入的正弦信号采样,那么对M位ADC,并采用SHA的数据采集器。则数字化的最大正弦信号频率为: 如欲以8位分辨率去量化1kHz的正弦波,可计算出所需孔径时间为160ns,根据给定的在正弦信号频率与ADC的分辨率确定要求的孔径时间。 这样,数据采集时在模数转换器ADC前采用采样保持放大器SHA,就解决了ADC转换时间较长与分辨率要求较短的孔径时间的矛盾,其实质是把模拟信号的离散化与量化分两步进行。SHA先完成模拟信号的离散化。ADC接着进行离散信号的量化。最终获得所需要的数字信号。图3-4数据采集模块硬件图 数据采集模块是将从调理电路送过来的信号进行量化,把模拟量变成数字

44、量的模块,A/D转换过程(即采样信号的量化过程)需要时间,如果输入信号变化较大,就会引起转换误差。所以在A/D转换前,加上保持器做信号保持。保持器把时刻的采样值保持到A/D转换结束。T为采样周期。采样控制电平为“1”,保持控制电平为“0”,OFFSET用于零位调整。保持电容是外接的,其取值与采样频率和精度有关,常选用5101000pF。减小可提高采样频率,但会降低精度。而且应该选用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高质量电容器作。 在本系统中根据采样时间、电压下降率等取为0.01F,这样信号达到0.01%精度的获取时间为25s,保持期间的输出电压下降率为每秒3mV。也就是说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为100s

45、,转换期间,保持器输出电压下降约0.3V。A/D转换器的任务是完成采样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C0809是逐次逼近式,转换时间为100s的8位转换器,它的线性误差为1/2LSB,抗干扰能力较强,比较适合于信号变化缓慢,现场干扰严重的场合。 8位A/D转换器的分辨率约为0.0039,转换精度在0.4以下, 这对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控制系统而言是不够的,因此要采用更多位的A/D转换器,如10位、12位、14位等A/D转换器。转换时序图如下: ALEC.B.ASTARTOEDO71EOC 图3-5 转换时序图 其转换过程表述如下:首先ALE的上升沿将地址代码锁存、译码后选通模拟开关中的某一路,使该

46、路模拟量进入到A/D转换器中。同时START 的上升沿将转换器内部清零,下降沿起动A/D转换,即在时钟的作用下,逐位逼近过程开始,转换结束信号EOC即变为低电平。当转换结束后,EOC恢复高电平,此时,如果对输出允许OE输入一高电平命令,则可读出数据。 A、B、C:3位地址线即模拟量通道选择线。ALE为高电平时,地址译码与对应通道选择见表3-6。CBA选中通道000INT0001INT1010INT2011INT3100INT4101INT5110INT6111INT7表3-6 地址译码与对应通道选择表 ADC0809的量化单位 本系统基准电压 , 此时q=(5.12-0)/=20Mv, 转换结

47、果D= 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并行I/O接口与8051A单片机连接(例如8155或8255)需要占用两个并行口(其中一个端口接A/D转换器数据线,另一个端口用来产生A/D转换器工作控制信号);第二种接口方法是利用ADC0809转换器三态输出锁存功能,可以直接与8051的总线连接,在系统中把ADC0809转换器当作外部RAM单元对待。 系统中的ADC0809转换器的片选信号由P2.7线选信号控制,若假设地址中的无关位均为1,则其通道IN0-IN7的地址为7FF8H-7FFFFH。当8051产生写信号时,则由一个或非门产生转换器的启动START和地址锁存信号A

48、LE(高电平有效),同时将地址总线信息由A,B,C输入并锁存,模拟量通过被选中的通道送到A/D转换器,并在START信号下降沿时开始逐位转换。当转换信号结束时,转换结束信号EOC变高电平。经反相器可向CPU发送一个高电平信号。当8051产生读信号时,则由一个或非门产生OE输出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使A/D转换结果读入8051单片机。3.2.2 查询打印模块电路设计图3-7 查询打印模块硬件图用锁存器或用8155都可以作键盘显示器的接口。但它们共同的缺点是,需要编制定时扫描显示和扫描键盘的程序,使整个系统软件变得比较复杂。本系统采用的Intel8279是一个专用的显示器键盘接口,它用硬件完成对

49、显示器和键盘的扫描。在硬件上它占用两个地址,在软件上省去了显示和键盘扫描,使用程序变得简洁、易读和模块化。DB0DB7是数据线,与CPU总线相连。当=0时,选中8279。此时若A0=1。数据线上的信息是命令或状态。若A0=0,数据线上的信息是显示数据或键盘数据。即A0=1、=0命令写到定时器与控制寄存器去,对8279进行编程,=0读FIFO/传感器RAM状态寄存器的内容;A0=1、=0数据写到显示RAM,=0读显示RAM或FIFO/传感器RAM的内容。扫描计数器通过SL0SL3输出扫描信号,扫描信号分为译码和编码两种。显示寄存器通过OUTA和OUTB同步输出显示RAM的内容。这一过程8279通

50、过硬件自动完成,无需程序干预。扫描输出和回扫线可以构成对键的一个扫描阵列。当有键按下时,该键在行列中的位置上SHIFT和CNTL的状态一起被送到FIFO存储器中,同时使IRQ变高。FIFO/传感器RAM是一个88RAM,在键盘和选通方式工作时,它是FIFO存储器,其输入或读出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此时FIFO状态寄存器存储器空、满、益处等状态。当FIFO存储器有数据时,IRQ信号变为高电平。在传感器矩阵方式工作时,这个存储器是传感器RAM,它的每一位对应着一个传感器的状态。当传感器变化时。IRQ信号变为高电平。系统通过按键来选择工作的模式,当按下“#”键,系统就进入到查询模式,屏幕显示清零状态,

51、等待数据的输入,当输入数据时,屏幕显示输入的数据,当数据输入完毕以后,系统进行数据的查询,查询到的数据统统显示在屏幕上,如过此时按下打印键“#”,系统就进入打印模式,把查询到的数据打印出来。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4章 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软件设计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4章 数据采集系统与通信系统设计第4章 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软件设计上一章我们对系统的几个主要硬件部分进行了介绍,这些构成了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的硬件基础。但是,光有这样的硬件,还只是具有了计算的可能。系统要真正能够进行按照我们设计的意愿进行工作还必须有软件的配合。软件是利用MCS一51汇编语言编制的,并利用

52、了最优化方法,使其在具有较多的功能条件下,占有较少的地址空间同时采用了浮动地址,使程序在不同地址的条件下,不需要改动就能完成各种设计功能,从而方便了调试与应用,并使整体软件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开始初始化(键盘、显示、存储、打印)读ADC0809状态(是否空闲)读打印机状态(是否空闲)设置各通道数据存放地址段判断键盘送来的字符查询模式通信模式数据采集模式结束图4-1 系统流程图采用键入不同的值进入不同的模式,进行各种不同功能的实现,如果在没按下“#”键以前有键按下,判断为误操作,程序不予处理,当按下“#”键时,系统进入采集模式,当键入的是“*”键时,系统进入的是通信模式,当在数据采集模式下键入

53、的是“#”键时,系统就进入了查询模式,如果需要将查询到的数据打印出来,就需要再一次按下“#”键,从而使系统完成各项功能。MAIN : 查询是否有键闭合LCALL KEY;查询键闭合,调键盘处理子程序LCALL DIR;调显示子程序SJMP MAIN;键盘处理子程序KEY: MOV DPTR,#7FFFHMOV A,#40H;写读扫描键命令MOVX DPTR,#7EFFH;MOVX A,DPTR;扫描键值ANL A,#3FHMOV DPTR,#KTABMOVC A,A+DPTR;查表转换成有序编码CJNE A,#0AH,KEY1KEY1: JC PDATA;是数字键,转PDATA处理SUBB A

54、,#0AH;以下为命令处理MOV B,#03HMUL ABMOV DPTR,#COMTABJMP A+DPTRCOMTAB: LJMP FIND;是*键转到查询打印处理LJMP GIVE;是#键转通信处理 本系统采用的是ADC0809,它是具有8路通道模拟开关、通道选择逻辑(地址锁存与译码)、8位A/D转换器以及三态输出锁存缓冲器,他可以实现8路通道的切换和采集数据的锁存,ADC0809的转换时间为100us,线形误差为1/2LSB。按照时间和通道进行存储,这是是为了方便查询的方便,也是保存数据的常用方式,采集模式就工作在查询的模式下。进入数据查询模式我们就可以根据输入的时间来查询那一时刻所存

55、储的数据,按下打印键,系统将为你进行把所查询到的数据进行打印。系统如果工作在通信模式下的话,将进行与PC机的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从键盘送来的不同键值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接受到“*”系统将自动进入到查询和打印模式, 接受到“#”系统将自动进入打印状态,再一次接受到“#”的时候系统将返回到数据采集状态。4.1单片机数据采集的分析与设计在程序开始时经过初始化后,设置各个通道界限值,然后通道号置为0,采集次数也置为0,就保证了采集次数和通道的开始是正确的,启动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接着进行第二次数据的采集,当采集到预定的采集次数时,将调用计算平均值子程序,计开 始初 始 化通道号置为 0

56、采集次数置0启动数据采集调判越界子程序采集次数+1计算平均值到N次调存储子程序调显示子程序通道号+1通道号=9?YNYYN算出采集的数据,再把这个数据进行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图4-2数据采集流程图 ADC0809的转换结束信号EOC接8051的P1.1。因此,当转换结束时,自动向CPU发出采集完信号,CPU判断,将转换数据读到累加器,然后存入存储单元。 启动ADC转换时,首先要想对应通道(由C,B,A端编码决定)发出写操作信号。这包括三个意思:发出C、B、A编码和CS信号,它们共同决定选中的通道;使ALE信号为高电平,锁存C、B、A编码(通道地址低3位);使START信号为高电平,启动转

57、换。这与写操作的内容是无关的。 (1)各通道采集数据平均值存储单元分配:使用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单元 IN0IN7 分别对应 50H57H (2)各通道界限值存储单元分配:使用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单元。 IN0:下限值X0MIN占用58H IN0:上限值X0MAX占用59H IN1IN7 上限值分别保存在5A60H (3)堆栈区设在65H7FH(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单元) 系统将循环采集各个通道的数据,因为各个信号和通道要求不同,本系统设计了不同的采集次数和不同的上限和下限。通道上限下限采集次数INT0F0H10H8INT1E8H8INT2E0H8INT3D8H8INT4D0H8INT5C8H8IN

58、T6C0H8INT7B8H8图4-3 采集次数对应的上限下限表 依据不同的上下限,不同的采集次数,得到的数据就会有些差异,依据此就可以用于不同的数据采集,用于采集不同频率的数据和信号。4.2单片机与PC通信的分析与设计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微机网络的发展,通信功能越来越显的重要。这里所说的通信是只单片机与上位机PC的信息交换。因此,通信既包括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也包括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于串行通信是在一根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信息,所用的传输线少,成本底,易于实现,因此,特别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对于那些与计算机相距不远的人机交换设备和串行存储的外部设备如终端、打印机、逻辑分析仪、

59、磁盘等,采用串行方式交换数据也很普遍。开 始开 始TI及串行口初始化,设置波特率线路状态初始化,设置波特率发送寄存器空?接受缓冲器空?是FFH发握手信号(FFH)接受握手信号(FFH)挂 钩接收寄存器空是00H?发送缓冲器?空?发送缓冲器空?接收应答信号发应答信号(00H)发总的测量次数及键值接收测量次数和键值发累加校验和形成累加和SUMR接收累加和SUMRSUMR=SUMT?接收回答信号接收寄存器空是00H发00H正确信号发EEH错误信号8051单片机通信流程NYNYNNYNYNYNYYPC机通信流程图4-4单片机、PC机通信流程PC机和单片机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分别对各自的串行口进行初始化、

60、确定串行口工作方式、设定波特率、传输数据长度等,然后才开始数据传输,这些工作是由软件来完成的,因此对PC机和单片机均需设计相应的通信软件。 通过和上位机的握手,实现信号的互通,建立沟通,实现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数据1位1位地从外设进入接口的“接收移位寄存器”,当“接收移位寄存器”中已接收完1个字符的各位后,数据就从“接收移位寄存器”进入“数据输入寄存器”。CPU从“数据输入寄存器”中读取接收到的字符。(并行读取,即D7D0同时被读至累加器中)。“接收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度由“接收时钟”确定。MOV SCON,52H;初始化串行口MOV TMOD,#20HMOV TH1,#0FDH;波特率设置MOV TL1,#0FDHSETB TRLAGIN:MOV A,#0FFHLCALL OUT ;发握手信号LCALL IN ;收应答信号CJNE A,#00H,AGN;开始发送测量数据OUT:MOV SUBF,A;发送子程序JBC T1,END1SJMP OUTEND1:RETIN:JBC R1,END2;接收子程序SJMP INEND2:MOV A,SUBF RET 在数据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