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5350659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大纲要求:1 了解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2 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区位特点,理解这些城市的形成原因。3. 理解城市化的标志。4. 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61 聚落的形成聚落概念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们居住、生活、生产、教育、休息、娱乐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1 村落的形成,要了解(1)聚落形成的演变:乡村的形成:聚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固定

2、的乡村最初的穴居或逐水草而居: 随着畜牧业与农业的起源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生产刚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于迁移式农业,所以乡村形成时,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随农业水平提高,出现稳定的乡村聚落的同时,农业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2)村落的分布与形态 (通过读图6-2,6-3 分析得出表)分布在平原地形特征村落形态河流较少,地形完整、开阔、平坦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河网密度大,村落沿河道伸展带状2 城市的起源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包含三个问题:(1)城市出现需要的两个条件;(2)首批城市出现在哪里;(3)古代城市发展有何特点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3、一定阶段,社会劳动分工加深的产物。第一个条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了剩余产品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乡村可以提供非农业人口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经济上才有可能。所以,剩余农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由于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二者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于是,剩余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就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在交易的场所,形成集市,集市进一步演变变为城市。必须指出非农业人口是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后出现的。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历史上早期城市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向周围集散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地带,即河流中

4、下游冲积平原上。早期城市因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不稳定、发展水平低。故城市多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也就是人类古文明起源的地区。 城市的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个点,又是一个面。城市本身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周围广大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逐渐成为组织地区生产、交换、服务的核心。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城市区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城市的位置,二是城市的分布。影响城市布局

5、选址的因素很复杂,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1 地形与城市区位 阅读图6-6和图6-7,分析地形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城市选址有利影响举例一般多在平原地区(100200米沿河、湖、海平原地带)一平(地形平坦),二土(土壤深厚、肥沃),三利于(利于农耕、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美国东部城市带,我国东部城市,印度平原上的城市如加尔各达等。高原也有城市分布热带低地闷热,高原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山区也有城市分布沿河谷低地,地势开阔太原、西安、拉萨2 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选址气候有利、不利影响举例中低纬度(沿海比内陆城市多)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多数城市,如北京、上海、纽约、巴黎荒漠地区高纬、高山地

6、区热带雨林地区干旱严寒闷热城市很少3 河流与城市区位: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城市是沿河道、沿江、沿湖建设起来的,沿河设城有两大优势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交通运输、在古代还有军事防卫作用(1)沿江湖河道设城 水运优势:河流水运起点、终点,货物在此集散。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人流物流集散。过河点位置,陆上交通线过河处。河口位置,在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 水源优势:供应城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一是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水,二是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的较低用水量时0.05吨,较高用水量时0.5吨。水量可用来衡量人的生活水平,若按

7、人均150升/天300升/天计算,1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需水量则为0。5亿吨1亿吨。工业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用水至少需要1。5亿吨。郊区农业(菜地)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至少需要用水3亿吨。(2)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建城;在河流小岛上建城。河流可作为防御的屏障,有利于安全保卫。例如: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1.读图目的:认识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条件的关系,是阅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分布图的目的。该图以案例式(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从宏观上表示了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回顾图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线:地势三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端;

8、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3比较各区面积的大小统计其范围内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数量。地势三大阶梯城市的分布统计表 三大气候区城市的分部统计地势地形特征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城市数量及其比重特大城市数量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25%以上6个,1%0个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40%以上125个,32%9个第三级阶梯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5%以上336个,67%28个气候区年降水量(毫米)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城市数量及其比重特大城市数量西

9、部干旱、半干旱区4002/543个,9.2%3个北方半湿润区40010001/3212个,45.4%34个南方湿润区10001/5212个,45.4%图6-8 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和主要的城市分布图中显示的信息:一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河段的通航能力;二是主要城市的分布。据以上信息,分析沿河城市的不同类型。图中反映出我国内河航运与南方主要河流分布的关系(1) 水运的端点 水运的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城市选址的条件,水运的起点和终点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如江西省赣州市就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2)两条河的汇合处 通航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形成城市的良好区位,因为有三个航运方向,大量的人流

10、、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腹地广阔。长江沿岸有通航支流汇合处,历史上都是较大城市,且延续至今,如宜宾(岷江)、泸州(沱江)重庆(嘉陵江)、武汉(汉江)、九江(鄱阳湖水系)、芜湖(青弋江)、镇江和扬州(大运河)等。西江上有梧州(桂江)等。(3)河口 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在河口处转运、河口因而成为全流域物资的吐纳之口,拥有广大的腹地,许多的城市是在河口港的位置上发展起来的。如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等。63 城市的区位因素 (二)重点: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教材第一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

11、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内容是重点,它是下列众多工矿城市出现的依据。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讲解:(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城市布局:自然资源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必须通过一定的生产力来起作用,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位于荒无人烟地区的资源也有能力开发利用,城市布局随之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一批新城市。(2)自然资源是一部分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以工矿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矿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即工矿业的发展与工矿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求发展。例如:门头沟煤矿资源的减少使得人口的减少。东北森林城市伊春 内蒙古草原城市锡林郭勒等在

12、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产与城市区位主导矿产主要城市煤矿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中国大同、阳泉、抚顺、开滦。石油英国阿伯丁,中国大庆、玉门、东胜铁矿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金矿南非约翰内斯堡2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1) 从城市分布趋势上分析沿交通线设城(如株洲市),这主要是从交通运输的基本性质和作用上说的,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乡村与城市、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促进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株洲市是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开通后形成的城市,故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2) 历史进程中考察交通工具的革新、交通线路的改变,引起城市分布局的变化。例如:古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交点上

13、,演变到现代的铁路、公路沿线出现一批城市。(3) 一个地区来考察,因交通线的变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的衰落或新城市的迅速发展。例如石家庄的发展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运输方式选择实例南船北马南方城市沿江河发展北方大多在大道汇合处宜宾、重庆、武汉、邯郸公路、铁路运输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株洲、石家庄、郑州海洋运输沿海分布秦皇岛、大连、青岛 科学城 日本东京东北60千米处,新建了筑波科学城,它是以知识密集、科技密集、环境优美而著名的新兴城市。美国在旧金山东南50千米处建立了以电子工业研究和制造的“硅谷”工业中心,日本把九州岛建为:“硅岛”,德国在位于巴伐利亚高原的慕尼黑建立“硅原”(为宇航、电子工业中

14、心)。我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兴建科学城。科学技术愈进步,智力和知识在城市区位因素中所产生的作用就愈来愈大。图6-14株洲城市的发展 此图是株州城区面积发展变化示意图,说明城区面积的变化及城市的兴起、发展和铁路交通的关系。株洲市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下游。解放初期市区面积只有1.5平方千米,现在市区面积发展到52平方千米。长达10千米的建设大道贯穿市区南北,横跨湘江的株洲大桥将河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与老城区连成一体。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江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站之一,株洲北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从图中可以看出,株洲是位于我国南北干线京广铁路与东西干

15、线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的交汇处,是一个典型的铁路枢纽城市。阅读该图的目的是要明确近代以来铁路的修建促使了株洲市的诞生和发展,同时又要分析城市分布与湘江的关系。读图步骤有以下四条:(1)找出通过株洲的铁路干线。(2)分析1949年以前用地与铁路的关系。(3)分析现在城区分布与铁路线的关系。(4)分析城区区位与河流的关系。符合南方沿江建城的规律。64 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能够运用

16、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重点: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化的内涵、标志、表现特征 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标志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即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

17、系。城市乡村 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 提供农业机械、工业用品 提供第三产业多项服务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2) 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