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15350612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4年)(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省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省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制度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一、适用范围(一)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活动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二)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建房屋建筑或

2、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大险情。本预案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含交通、水利、铁道等专业工程。二、工作机制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市住建局负责对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以及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市质安处负责指导全市各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监督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和演练。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本地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预案

3、批准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各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单位根据本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原则,制定本单位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三、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市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组织以及各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单位的应急组织。(一)市住建局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1、市住建局成立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住建局局长蒋开建担任,副组长由市住建局副局长关坦良担任,成员由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谭家利、市质安处处长曾靖组成。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安

4、处,由市质安处处长曾靖兼任办公室主任,市质安处党委书记骆文玲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住建局办公室、质安科、总工办、科教科、公用事业科、工会负责人及市质安处、市装饰办、市劳保办负责人组成。办公室下设通信联络组、交通运输组、专家指导组、抢险救援组.其中:通信联络组,组长单位为市住建局办公室,成员单位为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市质安处、市住建局相关科室;交通运输组,组长单位为市住建局办公室,成员单位为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市质安处、住建局公用事业科;专家指导组,组长单位为住建局总工办,成员单位为市质安处、住建局质安科、科教科和有关质量安全、应急技术专家;抢险救援组,组长单位为市质安处,

5、成员单位为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住建局直属各单位;事故调查组,组长单位为市住建局质安科,成员单位为市质安处、市住建局工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管部门。2、市住建局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全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组织工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省住建厅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可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将事故情况通报给驻军或武警支队,请求参与事故抢救或给予支援;同时,负责协调解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有关部门按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地开展工作,检查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

6、育等工作。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迅速核实有关情况,立即报告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经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同意,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和省住建厅;组织协调市住建局直属各有关单位及部门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改和补充意见,报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在上级的统一调度下,紧急调用抢险求援所需的各类物资、机械设备、人员和场地,占用的物资、场地等在事故处理后应及时归还或者

7、给予补偿;发现有涉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险情的,立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协同配合公安、卫生、供电、交通运输等各有关部门开展抢救人员、保护警卫、恢复供电、道路设施等工作;指导和协助事故抢险求援工作,及时向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抢险求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应急状态终止后,及时向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写出书面报告.通信联络组:负责事故抢险救援期间的通信联络工作。交通运输组:负责事故抢险救援期间的交通运输车辆的组织、调动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做出安全性鉴定和提出相应的意见,提出处置和应急方案,指导事故单位及相关人员保护现场、消除险情、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指导后援与救治、善后处

8、理、事故调查等.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抢险救援的具体实施工作.事故调查组:负责并协助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应急组织体系,由分管领导任应急组织体系负责人。应急职责范围:拟定本地区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及时了解掌握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市住建局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协调本地区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三)各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单位的应急组织与职责、施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9、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本单位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产权、物业管理等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求援预案,结合已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应急求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开展事故应急知识的宣传,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和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四、

10、应急准备及演练(一)应急准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研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援组织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2、建设工程的产权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所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3、施工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设专人进行维护。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成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分工,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和设备。4、

11、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地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安监、公安、卫生、消防、供电、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及时联系、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援演练分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演习和企业自行演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是在模拟建设工程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后,检查各相关人员、单位、装备、器材等是否能够按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演习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企业自行救援演练由企业结合日常施工作业自行组织实施,演练的内容包括熟悉掌握各类建设工程承重体系特点,安全拆除和清理现场的方式方法

12、,紧急救护人员的基本知识,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抢险抢修器材的使用以及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的协调等.市住建局每年组织一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的模拟演习.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中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每半年或者按工程进度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五、事故报告(一)报告原则各有关单位应遵循“迅速、准确、完整”的原则,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事故险情或者事故情况。(二)报告程序1、发生事故险情或者事故的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单位,应当立即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或者报警。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

13、单位负责事故的上报工作。2、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市住建局.市住建局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立即上报*市人民政府和省住建厅。3、通讯联络号码市应急联动中心:110、119、120、12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88、2681830(传真)市住建局:2868601、28607、00(传真)市质安处:2299112、29116、229913(传真)(三)报告内容1、险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其资质等级,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项目部经理、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和执业资格;3、险情基本情况或

14、者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等;、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事故抢险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的单位、签发人、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四)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配合有关部门收集证据,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六、应急救援的响应(一)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或者险情报告后,应立刻报告市住建局应

15、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按照事故等级标准及其危害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进入应急待命状态的命令后,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办公室各成员应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并通知相关专家迅速到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或单位)按职务高低递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省住建厅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救援预备队伍也立刻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在接到分管市领导的指令后,立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会同安监、公安、卫生、消防、供电、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的实施1、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根据事故严重程

16、度确定警戒区域,迅速将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2、紧急处置、控制事态。(1)监控潜在险情并及时消除。对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伍和技术专家及时救援,控制事故继续扩大.(2)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力和燃气,熄灭一切火种,在防护可靠且有专家指导的前提下,及时清理燃油、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罐体,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等次生灾害事故。3、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有序和高效地清理事故现场,搜寻、急救和转移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4、消除险情。对事故区域的危险目标实施工程抢险时,必须按照专业救援方案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实施抢险救援。5、服从指挥,密

17、切配合由于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和部门较多,实施事故应急救援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做到密切配合、互通信息,有条不紊地开展施救工作.(三)应急救援队伍撤离事故现场的条件担任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向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在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全部救出,事故现场潜在的引发次生事故的险情全部排除,抢险工作全部完成,并由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撤离事故现场、结束救援工作的命令后,应急救援队伍方可撤离事故现场。(四)事故信息发布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闻发布,由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社会

18、公布.七、应急救援的工作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召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基本内容是: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将应急救援情况书面报告市人民政府、省住建厅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八、保障工作(一)宣传教育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施工、产权和物业管理等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重大质量安全事

19、故有关知识和预防常识的宣传,增加事故的防范意识,提高防范和应急反应能力.(二)人员力量保障市住建局对本市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进行摸底,组建由*伟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省第五工程公司、*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等组成的三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工程设施抢险力量:主要由施工、检修、物业等人员组成,担负事故现场的工程设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2、专家咨询力量:主要由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质监、安监等工作的技术专家组成,担负事故现场的工程设施安全性鉴定、研究处置和应急方案、提出相应对策和意见的任务。3、应急管理力量:主要由市住建局和市质

20、安处的各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接收、转发市人民政府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命令、指示,组织各有关单位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并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及信息交换.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基本人员力量进行调查摸底,并报市住建局备案,必要时组织跨地区的应急增援。九、其他事项及要求(一)市住建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预案,检查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工作,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市住建局备案.(三)各施工企业应结

21、合自身特点,制定或完善企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市质安处备案。(四)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行.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dn);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 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22、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马说 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n)。食(s)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

23、不知马也。3.师说 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n)子、苌(cng)弘、师襄、老聃(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

25、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26、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27、,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

28、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劝学 荀子(战国)名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o)暴(p),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

29、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n

30、),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i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

31、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

32、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前赤壁赋 苏轼(北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

33、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34、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

35、,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

36、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2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in)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向牛头充炭直(值)。1木兰诗 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

37、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i).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38、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出门看火(伙)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n)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4。石钟山记 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骊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f)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

39、谓钟者。侍僧使小童扶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zng)吰(h?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此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un)坎镗(tng)鞳(t)之声,与向之噌吰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

40、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骊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骊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5.五人墓碑记 张溥(明) 字天如 七录斋集五人者,盖当蓼(lio)洲周公之被逮(d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n)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

41、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jio),何也?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h)或尽粟一石(d);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 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 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42、,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马说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h)或尽粟一石(n).食(s)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3师说 韩愈(唐)古之

43、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44、(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n)子、苌(chng)弘、师襄、老聃(d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45、者甚藩(f)。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46、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ua)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47、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48、,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劝学荀子(战国)名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n)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o)暴(p),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n)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9、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

50、“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

51、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

52、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0前赤壁赋 苏轼(北宋)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53、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

54、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1。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

55、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56、。“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2。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j)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向牛头充炭直(值)。13木兰诗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

57、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n),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i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

58、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出门看火(伙)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骊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f)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钟者。侍僧使小童扶斧,于乱石间

59、择其一二扣之,硿硿(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闻人声亦惊起,磔磔(h?)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ng)吰(h?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此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坎镗(tng)鞳()之声,与向之噌吰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60、!”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骊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骊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5.五人墓碑记 张溥(明) 字天如 七录斋集五人者,盖当蓼(io)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g)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io),何也?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31 / 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