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340998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区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区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区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社区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康复(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社区康复一 社区康复概述1 社区基本要素:地域区位,人口,社区文化,社会活动2社区康复:在社区层次上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利用和依靠社区自身资源,使残疾人得到及时,合理。3 社区康复的特点:战略以人人享有康复为基本策略;以多个部门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服务层面为城乡基层社区;以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为服务对象;以病伤残者主动参与;采用全面的技术支持;投资少,覆盖广,效益高;康复训练就地,就便,方法简单。41981年确定的国际残疾日:12月3日5 中国残疾日:5月第三个星期天6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地,经济的康复途径,社区康复。7 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198

2、6-1990)初步阶段;(1991-1995)试点阶段;(1996-)推广阶段。8 “老三康”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9 ,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10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社会化;以社区为本;低成本,广覆盖;因地制宜;技术实用;康复对象主动参与。11残疾人: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正常范围的活动能力,使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发挥正常作用的人。具体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合其他残疾。12 社区康复的内容:残疾预防;残疾普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二 偏瘫的社区康复1偏

3、瘫: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2 偏瘫分期软瘫期:发病的头几天,预防继发性损害发生;痉挛期:发病数日到一周内;硬瘫期:发病后3周-3个月左右;恢复期(相对恢复期):发病4个月左右;后遗症期。3 功能障碍感觉和运动功能;言语和交流功能;感知和认知功能;情感和心理障碍;吞咽障碍;二便障碍;交感和副交感及性功能障碍。4社区康复目标:采取综合措施;训练患者适应周围环境;调整周围环境;强调患者活动能力;参与社会能力;最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5 偏瘫康复时期 脑梗死病后2-3天 脑出血一周 肢体功能恢复在发病后3个月内最佳 康复在6个月以内。三 脑瘫社区康复1 脑瘫:小儿出生

4、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种障碍。2 脑瘫特点3岁以内发生;呈非进行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3 病因:出生前,妊娠期;出生时,分娩期;出生后。4运动障碍性质分类:痉挛型,锥体系损伤80%左右;手足徐动型,锥体外系损伤20%左右;供济失调型,小脑受损;迟缓型。5 瘫痪部位分:四肢瘫;双重性瘫;双瘫;三肢瘫;偏瘫;单瘫;截瘫。6 社区康复目标:使患儿最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为接受学校教育及步入社会作准备。7 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又不稳定到稳定直至随意活动。8 基本特点:

5、综合康复;早发现,早康复;家长参与训练。9 训练原则: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方法正确;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按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训练;基本生存原则;取得家长积极配合原则康复训练与教育,游戏,玩耍相结合原则;综合治疗,持之以恒。10 手术注意:时机最好在婴儿期0-4岁,年龄一般大于4岁的患儿,智力相对接近正常,能够在术前,术后配合训练。四 脊髓损伤1 定义:脊髓横断性损害造成的两侧损害平面以下神经功能丧失所致的综合症。2 功能障碍:脊髓休克;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碍;痉挛;反射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3 脊髓功能分级A完全性损害:骶段无感觉或运动功能;B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

6、-S5)有感觉及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力=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但肌张力增高4 神经根逃逸现象: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如果脊髓损伤至某节段并涉及上一节段的神经根,该神经的功能丧失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的特点,同时有可能得到逐步恢复。五 其他常见病1 截肢:肢体全部或部分切除,通过关节者称为关节离段。2截肢的残肢端是圆柱形而不是与圆锥形;截肢的康复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制定康复计划。3 截肢的并发症:幻肢痛,残肢痛,残肢萎缩,残肢肿胀。4 截肢出院注意: 正确姿势摆放,继续使用弹力绷带包扎,远紧近松。 残肢端卫生用湿毛巾擦洗; 超过24小时应绑弹性绷带;

7、避免体重过重5 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后遗症,多见于小儿并发其肢体迟缓性瘫痪的病症。6 儿麻常见足部畸形:马蹄足,内翻足,外翻足,高弓足,锤状趾,跟行足;髋膝畸形: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反张,膝外翻;脊柱侧弯;上肢畸形:肩关节半脱位,肘挛缩,腕下垂,猿手。7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慢性关节疾患,以腕,指最为常见。8 类风关训练目标:缓解炎症;保持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树立信心。9类风关保护关节 尽量以大关节做支托,物体重量分散到关节上; 避免做加速变形的动作 避免关节长时间维持在一个位置上 日常活动尽量省力 使用矫形器10 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从,神

8、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浮肿,挛缩,继发性损伤。11 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颈椎骨质增生或间盘破裂脱出等刺激压迫邻近神经或血管等组织引起的相应症状或体征。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12 慢性腰背痛六 智力残疾1 智力残疾: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显著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障碍,患病在发育年龄阶段(18周岁以前)。三条标准:智力发展显著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社会化技能,概念化技能,实践技能);患病在发育年龄阶段(18周岁以前)。2智力:一般的心智能力,包括推理能力,

9、解决问题,综合抽象能力,以及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3 智力残疾按障碍程度分类:轻度智力残疾70-55分;中度智力残疾55-40分;重度智力残疾40-25分;极重度智力残疾25以下。4 智力残疾按支持程度分类:间歇支持,有限支持,广泛支持,全面支持。5智力残疾儿童测评及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社会适应。6 训练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 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坚持因人实施原则 坚持强化性原则 游戏趣味性原则7 家庭康复的特点 家长是康复训练的关键角色 训练不仅要适合儿童的个别差异,也要适合儿童生活的实际环境 要适合家庭训练的基本条件。七 精神残疾1

10、精神病: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表现为精神活动明显异常或紊乱,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遭到破坏。2 精神残疾:精神病所致的一种不良状态,一般指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愈,影响社会功能,阻碍其在家庭中与社会上形式应尽的职责。3 精神病防治的康复原则 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原则 综合防治的原则 全面康复的原则4 精神残疾分类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 中毒性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 其他精神障碍致残5 社会功能筛查 一级精神残疾,极重度:3或3个以上问题被评为2分 二级精神残疾,重度:2个问题被评为2分 三级精神残疾,中度:一个问题被评为2分 四级

11、精神残疾,轻度:2或2个以上问题被评为1分6 社区康复计划:医疗康复,心理康复,社会技能训练与职业康复7 我国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八 听力言语残疾1 听力残疾:由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或听不到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2 言语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说话或言语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能力。3 影响听力健康的因素:遗传;药物;噪音;感染与疾病;外伤;精神及情绪。4 言语过程:语言学;生理学;声学。5 残疾类型听觉受损所致的语言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缓失语症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机能性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口吃6 失语症的训练法:刺激法:对损害的语言符号系统应用

12、强的,控制下的听觉刺激为基础,最大程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的言语能力再建和恢复。7 聋儿听觉言语训练原则:先理解后表达;在活动中学习;表达从简到难;充分利用创造语言环境。8 3岁前是学习言语的关键阶段,7岁以内是最佳时期,早期干预。9 听觉能力评估:大于90dB为一级聋;71-90dB为二级聋;56-70位一级重听;41-55位二级重听。九 视力残疾1 视力残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艰难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2 视力标准: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位盲;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优于0.05,低于0.03位低视力;若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优于0.05,但视野肢体听

13、力视力精神残疾 。3 婴幼儿发育筛查内容:个人-社会,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大运动4项。4 残疾儿童的康复原则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患儿为中心的训练;家庭为中心的训练;康复与教育相结合。十一 老年人的社区康复1 衰老: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当生长和发育达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不利于自身的退行性变化。2老年人常见的功能障碍 神经,精神和心理障碍;内障功能障碍;骨关节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活动能力障碍与社会参与能力局限。3老年人残疾的特点:稍有不适即卧床;易二便障碍;性情改变;跌倒。4 康复原则 根据健康需求实施全面康复; 康复医疗应在疾病早期进行; 重视预防性康复; 科学进行康复功能评定; 按一定的阶段和程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