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339577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B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试题(A卷)注意事项: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在机床工件夹具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时,下列哪个力是造成振动的主要因素是 。A.主切削力 B.背向力 C.进给力 D.三者的影响程度相同2.ISO标准规定刀具的磨钝标准是控制 。A.沿工件径向刀具的磨损量 B.后刀面上平均磨损带的宽度VB C.前刀面月牙洼

2、的深度KT D.前刀面月牙洼的宽度 3.切削铸铁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 D.前面三种情况都可能4.零件上孔径小于3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8,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A.钻-镗 B.钻-铰 C.钻-拉 D.钻-扩-磨 5.切削速度是切削刃上相对于 速度。A.工件的进给运动 B.工件的主运动 C.刀具的进给运动 D.刀具的主运动6.在刀具角度中, 是有正负号的。A. o,s,Kr B. o,s,o C. s,Kr,o D. o,Kr,o7.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是 。A.主后面 B.前面 C.副后面 D.已加工表面8.标准麻花钻的顶角是

3、。A. 116 B. 118 C. 120 D. 1229.在基面Pr上测量,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是 。A. 主偏角 B.副偏角 C.前角 D.刃倾角10.一个直径为30mm的圆棒,已知机床转速为50r/s,则切削速度为 。A. 4.71m/s B. 471m/min C. 9.42m/s D. 9.42m/min11.工件在机械加工中允许存在合理的加工误差,这是因为 。A.生产中不可能无加工误差 B.零件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C.精度要求过高、制造费用太高 D.包括上述所有原因12.工件在定位中出现欠定位,是因为 。A.实际被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加工所要求限制的自由度数B.实际

4、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六点C.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六点D.加工所要求限制的自由度定位中没有被限制13. 深孔加工时所用的钻杆细长,刚性较差,加工中易出现 。A.刀具磨损快 B.刀具崩刃 C.刀具折断D.刀具引偏14. 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 C.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15.根据国标GB/T15375-94,金属切削机床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可分为 大类。A.10 B.11 C.12 D.1316.对于型号为MG1432A机床,其中“A”的具体含义是 。A.类代号 B.重大改进序号 C.结构特性代号 D.组代号17.加工齿轮滚刀、插齿刀

5、等复杂刀具常用的刀具材料为 。A.人造金刚石 B.硬质合金 C.高速钢 D.CBN18.在普通车床上用的三爪卡盘是 。A.通用夹具 B.组合夹具 C.专用夹具 D.可调夹具19.决定企业生产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A.企业的生产对象 B.企业的设备拥有量C.企业的生产纲领 D.企业的职工数量20.车床导轨在 内的直线度误差是处于误差敏感方向的位置。A.垂直面 B.水平面 C.300斜面 D.450斜面二、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在车床上车螺纹所需要的传动链为外联系传动链。( )2、车床切削时,在轴向力、径向力和切向力,轴向力

6、是最大的。( )3、切屑流过的刀面是前刀面。( )4、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 )5、在车削加工中,切断刀的切削刃越靠近中心,刀具的工作后角越大。( )6、刀具材料的耐热性是指:在很高温度下刀具材料都不会融化。( )7、通用夹具的工作效率比专用夹具的工作效率高。( )8、加工零件时必须要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9、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越高,切削变形系数越小。( )10、进给抗力大,会引起工艺系统的振动,影响表面加工质量。( )11、刀具前角增大,被切金属的变形减小,切削力会显著升高。( )12、一般情况下,切削热大部分由切屑带走和传入工件。( )13、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切

7、削温度影响最大。( )14、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刀具磨损到不能使用才进行更换。( )15、车削加工HT250,切屑一般成粒状切屑。( )16、平面与圆柱面是可逆表面。( )17、在车削加工中,使用成形车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8、辅助支承不仅能起到定位作用,还能起到工件刚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19、铰削是一种对中小直径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方法。( )20、用单刃镗刀镗孔,可以校正底孔轴线的偏斜或位置误差。( )三、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析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2、简述影响切削力的因素?3、简述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措施?4、简述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指标?四、计算

8、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图所示零件以底面 N 为定位基准镗O孔,确定O孔位置的设计基准是M面(设计尺寸 1000.15 mm),用镗夹具镗孔时,镗杆相对于定位基准 N 的位置(即 L1 尺寸)预先由夹具确定。这时设计尺寸 L0 是在 L1 、 L2 尺寸确定后间接得到的。问如何确定 L1 尺寸及公差,才能使间接获得的 L0 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2、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试题(A卷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

9、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 B 2. B 3. B 4. B 5. B 6. B 7. A 8. B 9. A 10. A11. D 12. D 13. D 14. A 15. B 16. B 17. C 18. A 19. C 20. B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2、 3、 4、 5、 6、 7、

10、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三、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分析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答: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由三面、两刃、一尖组成;三面: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两刃:前刀面与后刀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相交形成副切削刃;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相交形成刀尖。2、简述影响切削力的因素?答: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也就越大;但对于脆性材料,由于塑性变形小,切屑与前刀面摩擦小,故此切削力小;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分别增大时,切削力也会相应的增大;刀具几何参数:前角增大,切削力

11、减少;主偏角在30度至60度区间增大时,切削力减少;但在60度至90度增大时,切削力增大;刃倾角的绝对值增大时,切削力增大。3、简述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措施?答: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是保证加工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生产实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基础刚度;提高工件的刚度,减小受力变形;提高机床部件刚度,减小受力变形;合理装夹,减小夹紧变形。4、简述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指标?答: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的主要指标如下:1)刀具耐用度或在一定耐用度下允许的切削速度指标; 2)加工表面质量指标; 3)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功率指标; 4)切屑控制难易程度指标;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1、如图所示零件以底面 N 为定位基准镗O孔,确定O孔位置的设计基准是M面(设计尺寸 1000.15 mm),用镗夹具镗孔时,镗杆相对于定位基准 N 的位置(即 L1 尺寸)预先由夹具确定。这时设计尺寸 L0 是在 L1 、 L2 尺寸确定后间接得到的。问如何确定 L1 尺寸及公差,才能使间接获得的 L0 尺寸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解:由尺寸链可判断出,尺寸220mm是减环,L1是增环。 L0=L1-L2 即100= L1-220 得L1=320mm; ES0=ES1-EI2 即+0.15= ES1-0 得ES1=+0.15mm; EI0=EI1-ES2 即-0.15= EI1-0.10

13、得EI1=-0.05mm;2、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解:(1)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2)确定各环性质。mm为封闭环;、为组成环,其中mm为减环,mm和为增环。(3)计算,基本尺寸:mm;上偏差:;下偏差:mm;因此工序尺寸mm。-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试题(B卷)注意事项: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

14、、学号等信息。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机床的主运动是指加工中消耗功率 的那个运动。A.最小 B.最大 C.中等 D.以上答案都正确2、 是切削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热源,它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A.切削热 B.摩擦热 C.空气 D.环境温度3、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均由刀具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4、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A. 带状切屑 B. 单元切屑 C.

15、 崩碎切屑 D.仍保持不变5、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 A.主偏角 B.前角 C.副偏角 D.刃倾角6、精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 D.前面三种情况都可能7、对车削加工来讲,在不使用切削液的条件下磨削加工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8、在切削过程中消耗功率最多的是 。 A.主切削力 B.背向力 C.进给力 D.径向力9、有色金属的加工不宜采用 。A车削 B刨削 C铣削 D磨削10、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印系数为0.25,工件在本工序前有椭圆度误差0.45mm,若本工

16、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为0.01mm,至少应走刀 次才能使形状精度合格。 A1 B2 C3 D411、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系传动链的是 。 A.主运动传动链 B.机动进给传动链 C.车螺纹传动链 D.快速进给传动链12、最常用的齿轮齿廓曲线是 。 A.圆弧线 B.摆线 C.梯形线 D.渐开线13、在普通车床上用的四爪卡盘是 。A.通用夹具 B.组合夹具 C.专用夹具 D.可调夹具14、制作直径为小于5毫米的麻花钻的刀具材料为 。A.高速钢 B.硬质合金 C.陶瓷 D.金刚石15、对于型号为MG1432A机床,其中“M”的具体含义是 。A.类代号 B.重大改进序号 C.结构特性代号 D.组

17、代号16、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A.3 B.4 C.5 D.617、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18、在车床上车外圆时,若车刀刀尖安装低于工件中心线,使车刀的工作角度较标注角度的变化是 。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C.前角增大、后角增大 D.前角减小、后角减小19、关于积屑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工塑性材料易产生积屑瘤 B.有积屑瘤可以使切削轻快C.粗加工时应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D.积屑瘤将恶化零件的表面质量20、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A. 第变形区 B.第变形

18、区 C. 第变形区 D. 已加工表面二、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圆锥面、螺旋表面和复杂表面是不可逆表面。( )2、金刚石刀具既适合于黑色金属的精加工,又适合于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 3、在三个切削分力中,磨外圆时切削力Fc 最大,车外圆时背向力Fp最大。( )4、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封闭环。( ) 5、铣削的生产率一般高于刨削,二者的加工范围类似,所以刨削很快会被淘汰。( ) 6、辅助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7、一个三点浮动支承约束3个自由度。( )8、切削过程中第二

19、变形区是造成前刀面磨损。( )9、磨粒磨损在各种切削速度下都存在,但对低速切削刀具,磨粒磨损是主要原因。( )10、在使用刀具时,应该控制刀具在产生急剧磨损前必须重磨或更换新切削刃,这时刀具的磨损量称为磨钝标准。( )11、铲齿铣刀用钝后只需刃磨前刀面。( )12、定向键和对刀装置是铣床夹具的特有元件。( )13、翻转式钻床夹具一般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分布在不同表面上的孔。( )14、无心磨削不能磨削同轴度要求较高的阶梯轴外圆表面。( )15、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构。( )16、在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中,零件上的不同类型的加工表面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零件的

20、同一表面,根据生产批量的不同、加工精度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不同,采用的加工方法也可不同。( )17、CA6140的主要热源是主轴箱。( )18、铰孔能校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 )19、零件工作表面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的选择将决定在该表面留下的残余应力的性质。( )20、零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零件的耐磨性越好。( )三、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阐述积屑瘤产生的原因?2、简述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3、简述在选取刀具材料时,应保证刀具材料所具备的性能有哪些?4、简述砂轮硬度选用的原则?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套类零件,A、C、D表面再上道工序均已加工,本工

21、序要求加工缺口B面,设计基准为D,设计尺寸为mm,定位基准为A,试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2、加工如图零件时,图纸要求保证尺寸60.1,因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公差。-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试题(B卷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 B 2. A 3. B 4. B 5. D

22、6. 7. B 8. A 9. D 10. 11. 12. D 13. A 14. B 15. A 16. D 17. D 18. B 19. 20. A二、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弧内画“”(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20、三、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阐述积屑瘤产生的原因?答:积屑瘤是在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由于被加工工件的材料在前刀面上近切削刃处堆积形成的楔块,它是由切屑与前刀面的粘结摩擦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在一定的加工条件

23、下,随着切屑与前刀面间温度和压力的增加,摩擦力也增大,使近前刀面切屑中塑性变形层流速减慢,产生滞流现象,越贴近前刀面的金属层流速越低。当温度和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滞流层的底层与前刀面产生了粘结。当切屑低层切应力超过金属的间窃屈服强度极限时,底层金属被剪断,并粘结在前刀面上。该粘结层经过剧烈的塑性变形使硬度提高,在继续切削时,硬的粘结层又剪断软的金属层,这样层层堆积,高度逐渐增加,形成辽积屑瘤。2、简述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答: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机床、夹具和刀具等的制造误差及其磨损; 2)工件装夹误差; 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4)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24、 5)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 6)其他误差,包括原理误差、测量误差、调整误差等。3、简述在选取刀具材料时,应保证刀具材料所具备的性能有哪些?答: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的强度和韧性; 良好的耐热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抗粘结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良好的工艺和经济性。4、简述砂轮硬度选用的原则?答:砂轮硬度选用的原则如下:1)工件材料愈硬,应选用愈软的砂轮; 2)砂轮与工件磨削接触面积大时,磨粒参加切削时间较长,较易磨损,应选用较软的砂轮; 3)半精磨与粗磨相比,需用较软的砂轮,以免工件烧伤。但精磨和成形磨削时,为了使砂轮廓形保持较长时间,则需用较硬一些的砂轮;

25、 4)砂轮气孔率较低时,为防止砂轮堵塞,应选用较软的砂轮; 5)树脂结合剂砂轮由于不耐高温,磨粒容易脱落,其硬度可比陶瓷结合剂砂轮高一些。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套类零件,A、C、D表面再上道工序均已加工,本工序要求加工缺口B面,设计基准为D,设计尺寸为mm,定位基准为A,试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解:由工艺尺寸链可知,是减环,、L是增环。工序尺寸为工序尺寸的公差为0.1mm。 2、加工如图零件时,图纸要求保证尺寸60.1,因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过度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公差。解:由尺寸链可判断出,尺寸L和是增环,是减环,是封闭环。基本尺寸L=16mm上偏差ES=0mm下偏差EI=-0.05mm 工序尺寸 尺寸L的公差为 0.05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