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53072227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特点主要 ,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等内容,欢迎学习知识。(一)涂鸦期(1.5岁mdash;3.5岁)(一)涂鸦期(1.5岁mdash;3.5岁)无意识的涂鸦无意识的涂鸦发生在 2岁左右,幼儿在 14个月左右时,即会开始涂鸦。据观察,1岁左右可以握玩具,部分的婴儿即有无意识涂鸦的能力、较小的幼儿在无意识涂鸦之初,由于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握笔和节奏的掌握上,因此,画面上的线条呈现幼儿在此方面的努力,作品的节奏感较不明显,渐渐地,2岁左右孩子的涂鸦活动开始活跃,涂鸦源自婴儿拿着东西挥舞的动作,是比较筒单、机械化

2、、富有反复的节奏动作(1-2岁);可以说,幼儿在此最初阶段反复地在练习某种动作的样式。无意识的涂鸦动作协调性不够(精细动作的发展不足),儿童只会画一些随即的点和杂乱、无规则的线段,如横竖斜线。特点是:随意性,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上下左右的顺序,有时会画到纸外;靠手臂带动手画,手腕很少转动。女,1岁半无意识涂鸦,握笔及掌握线条的能力均未成熟,节奏不明显,留白过多。男,1岁7个月无意识涂鸦,手眼协调能力差,无法将线条全部抹在纸的范围内。男,1岁7个月同一动作反复涂抹同一位置,既形成一团乱线。男,2岁无意识涂鸦,由反复相同的动作使画面上产生节奏感。深色笔的运用较浅色笔更容易在白纸上帮助孩子识别线条

3、与动作的关系。无意识的涂鸦涂鸦的意义:幼儿的涂鸦,与他们的感觉和动作经验有关。画上的一个点,可能是一个跳跃、一个停顿、一个叹息、一个轻拍或一个重击;而画面上的线,则是他们身体移动的轨迹,无怪乎此时期的孩子在涂鸦时常会 伴随一些怪声,如咻呜等模仿把玩汽车或飞机玩具时所发出的 声音。随着幼儿语言能力的逐渐发展,他们开始会告诉父母画面上的乱线或圈圈代表什么,又如我跑得好快哥哥在追我等与肢体动作有关的情节,也是此涂鸦期常见的题材。有控制的涂鸦1岁8个月画若我们给2岁的幼儿一支笔和一张纸,他便会自然地在纸上随意地涂鸦(眼睛未必注视着纸面)。在此阶段幼儿尚未能完全控制自身肌肉和关节的运作,其涂鸦线条的粗犷

4、或雅致均取决于幼儿的性格、其生理的发育情形及涂鸦,显示出当时的身心状况。2岁左右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极短,且由于手眼协调能力差,往往无法将涂鸦的线条完全画在纸张的范围内, 甚至涂到纸外的部分多于纸内的部分。由于此阶段的涂鸦 ,主要靠整只手臂和肩膀关节的动作,再加上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协调困难,因此 其涂鸦的动作拙劣,面面上的留白部分多,且涂鸦的线条常因用同一动作反复地画在同一位置上,而形成一团乱线的现象。有控制涂鸦阶段男,2岁3个月,控制涂鸦,手眼协调能力较佳,能掌握线条的方向,分布匀称。男,2岁半,控制涂鸦,手胳膊的反复运动在画面上形成大圆圈,孩子能自由地更换颜色,并均匀地涂抹。控制涂鸦

5、( 2岁半左右)2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被施以定点的排便训练。如同其肛门附近的肌肉控制能力逐渐增强一样,幼儿对于其涂鸦的动作控制,也有明显的迸步,一旦幼儿在涂鸦时开始反复某一动作,在画面上形成类似的轨迹,则我们便可以确定,此时他的手和眼之间已经具备相当好的协调能力。又因为此时期的幼儿已可灵活地运用其手肘关节,因此,他的涂鸦画面上会出现左右或上下反复,进而大圈圈的画线,在此阶段,或在其精神状况较差时(如刚睡醒或肚子饿时)一些已经控制的线条和一些未经控制的乱线还是会常常地混在一块:正如同幼儿此阶段开始经验其控制大小便的排泄一样,能控制手部的肌肉和动作对他而言,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验。幼儿不但从控制的

6、感觉中得到自信,也首次从视觉上体会到肌肉运动的伟大。男,2岁8个月控制涂鸦,垂直线条的涂鸦,在此时期中属于较高级能力的表现。涂鸦,孩子尝试变换各种不同的动作和颜色,了解其行为在纸上所造成的意义。圆形涂鸦 (2.5岁左右)男,2岁半手胳膊的反复运动在画面上形成大圆圈,孩子能自由地更换颜色,并均匀地涂抹。幼儿反复练习圆的造型,人脸由单纯的圆逐渐分化出来。随着圈的变小,更精细,孩子将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命名涂鸦(涂鸦过程伴随故事)命名涂鸦,圆圈内的小点为某人或某事的附属物,如爸爸带眼镜看报纸。命名涂鸦,线条流畅,分布均匀,小圆圈的出现表现孩子的小肌肉及指关节的运作成熟,通常圆圈越多,孩子所讲的故事情节

7、也越丰富。命名涂鸦命名涂鸦期涂鸦探因认知是产生涂鸦活动的重要因素涂鸦是儿童有意识的模仿兴趣和练习是儿童涂鸦发展的动力启示:1、重视涂鸦,不加以制止,创造条件;2、发挥适当作用mdash;mdash;鼓励、倾听、尊重涂鸦期幼儿绘画的要领一、让幼儿充分地涂鸦。二、如果幼儿已进入命名涂鸦阶段,那么当他完成涂鸦后,教师要注意多通过幼儿的画面与他们进行交流。三、不教幼儿画形状,不评价幼儿画得像不像,也不要关注幼儿所画的对象缺少什么结构特征。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画得像,并不表示画得好。四、不需要使用多种颜色,最好只给一种与画纸颜色对比明显的就够了。但如果幼儿自己选择了两种或三种,也不要强制他们不许用。 五

8、、此阶段涂鸦的工具:蜡笔和表面平滑的纸。注意颜料的安全性。铅笔不合适,一是太硬,容易伤手,孩子的生理控制不容易。二是不容易运动,对孩子运动感和动作的认识造成障碍。六、由于在涂鸦期,幼儿的控笔能力较差,或在感受色彩混合变化时,喜欢在画纸的同一地点进行反复涂抹,所以最好为幼儿提供软硬适当的画笔和比较结实的画纸。七、不急于教幼儿正确的握笔方式。(二)象征期(3.5mdash;5岁)3、造型特点:典型代表蝌蚪人4、色彩特点:能辨认红黄蓝绿主要色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涂色杂乱;5、构图特点:罗列形象,无刻意安排蝌蚪人象征期幼儿的绘画特点(一)、先构思再动手,赋予画面意义。象征期的幼儿会初步意识

9、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但刚刚步入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会有涂鸦期的表现,故有时会出现先动笔最后在赋予画面意义的现象。随着幼儿能力各方面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了先构思后动笔的现象,有时,还会听见孩子们在自言自语:我要画一只小兔子.画个小汽车吧!(二)、赋予画面拟人化。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有时会看到,如太阳公公开心的笑着,会流泪的大树等等。在幼儿的心中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这时,教师首先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去体会幼儿的情感,帮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如图)(三)、用很多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画面内容。在象征期,幼儿有时会用很多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画面内容。

10、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出他画面中所要表达的事物。(如图)(四)、随着自己的喜好,为所描绘的事物上色。女孩子喜爱粉色,男孩子比较喜爱蓝色,这在幼儿绘画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这个阶段的幼儿,有时不会在意事物的本来面目,相反,会用一些自己常用的、喜欢的颜色进行勾勒。(如图)启示:1、保证幼儿适当的绘画工具2、保护兴趣、鼓励作画、口头赞赏3、丰富幼儿生活和视觉经验4、不要手把手的教幼儿画事物。在幼儿表现一物体时,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图形或线把所要表现的物体最大化的表现出来,手把手的教幼儿画事物,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变得不自信。5、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用像不像,教师要多听听幼儿赋予画面的意义。在

11、中班手指印画活动后,教师无意间看见几个幼儿围成一个圈,一起在印什么,还不时的发出笑声,走过去,看见这样一幅画(如图八),孩子们的回答很让我意外是细菌!说着又笑了起来,可见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此时要给予适当的积极性的评价,提高幼儿的兴趣。三、形象期(4岁-6岁)一 什么是形象期?幼儿开始真正用美术的方法再现他们周围的事物和表现他们的经验。画面中呈现的图像越来越清晰,而具有个性化,较为形象地表现某一事物,称为形象期。在象征期幼儿画的只是一些象征性的符号,画的是什么要听幼儿的解释才知道。而形象期幼儿画的是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三、形象期1、造型特点:流畅线条、细节表现2、色彩特点:色彩丰富

12、、色调和谐、涂色均匀3、构图特点:注意比例、位置关系,出现透明画 、基底线形象期幼儿的绘画特点(一)早期的形象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形状的罗列。幼儿在这一阶段,会在纸上单独的画一些物体,但物与物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纸上的形状也会很少,不会很丰满,如果想画一只小熊就画一只小熊,想画一个小朋友就画一个小朋友,但是小熊和小朋友之间又没有什么关系。很少会说出他们在做什么。(二)基底线的出现。这个阶段,是上一个阶段的发展,幼儿的画面中会出现一条线,这也表明了这个阶段的幼儿关注了画面当中事情之间的联系,明确了空间,是用一条线隔开的。(如图)(三)充分的表现所见所闻阶段。成人在观察这个阶段幼儿作品时,可能看不出

13、很多的内容,但经过幼儿的讲解却发现其内容非常的丰富。构思涂鸦期属于没有没有构思的阶段象征期幼儿边画边构思,属于绘画过程中的构思形象期,幼儿进入事先构思阶段四、5岁以后,逐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关系和联系构图(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1、形象数量的增加2、画面形象排列方式的发展变化并列式散点式遮挡式3、形象主次关系的发展罗列形象空间关系安排形象形成背景与主体形成特定环境4、情节的发展独自活动共同活动相互作用之动作第二节 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吃饭德国儿童画透明画2、感觉的强调与夸张: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吃西瓜的人4.平面式晾衣服5.奇特的想象安彤 女 5岁想象力的培

14、养1增长知识、丰富经验是培养想象能力的基础2通过民间故事、童话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儿童的想象3.给予儿童多种感官体验图一 请爱护小树 图二 不许砍小树刘兆宇 男 6岁新纲要middot;艺术之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问:你喜欢画画吗?小女孩答:喜欢。 说:请你画一张画我看看,好吗?小女孩说:我不会画。 问:在幼儿园不画画吗? 小女孩说:在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画,我自己不会画。. 那么,请你画一个人吧。 小女孩说:我不会画人,老师没教我们画人。 母亲指着一本有画的书说:你就画这条鱼吧。 实际上

15、和小女孩的对话刚刚开始,母亲就从书包里取出一本小书,急不可待地翻找着。1她只习惯于模仿画,就是照着现成的图画或者别人教她怎样画她跟着学; 2她自由画画的本领受到了束缚,没有尝受到用图画进行自我表现的乐趣,所以对自己独立画画畏怯不前: 3她对会不会画画的态度和对图画的好坏的评价受到成人的影响,将自己置于不会画的无能境况;低控制原则在西方绘画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学科,儿童画被认为是儿童真正的最自主的活动兴趣性原则(一)在练习之初,不要画具体的图像,他们会因为了要顾及形,而坏了玩色的兴致(二)要指导并帮忙控制水分及浓度(三)生活中找颜色 训练美感(四)换掉背景,就地取材谁规定要画在白纸上(五)就是要让孩子喜欢画创造性原则想象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例如:朴素派 卢梭风格上的天真纯朴 、充满原始性及生命力.卢梭啊,还记得吗?你笔下的异国景致,描绘着世界、木瓜、丛林、大啖血红西瓜的猿猴和遭狙击的金色帝王。正是你在墨西哥的所见所闻吧!一如往昔,艳阳点缀在香蕉树梢。方法:看闻摸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