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3067760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理论讲义(上中下)(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相邻两k线的包含关系和非包含关系1.1 相邻两k线包含关系有以下示意图表示的7种 1.2 相邻两k线非包含关系只有以下示意图表示的2种1.3 包含关系k线的合并处理规则:在出现包含关系时,如果当下k线之前的两k线为向上关系,把包含关系两k线中的最大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高点,而把两k线的两个低点中的大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低点;反之,如果当下k线之前的两k线为向下关系,把包含关系两k线中的最小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低点,而把两k线的两个高点中的小值当作合并后新k线的高点;在包含关系k线进行合并处理时,还要遵守逐一合并的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K线,然后用新K线去和第三根

2、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本人补充规则:对于例如新上市的股票,如果头两个交易日就出现包含关系怎么办。本人定义,如果上市首日收阳线,就按照向上关系规则处理包含k线,反之如果收阴线,就按照向下关系处理包含k线。如果上市第3日的k线与头两个交易日进行包含处理后的新k线例如还是包含关系,那就看上市第2日的收盘价相对上市首日的开盘价来区分阳线和阴线,然后再按照前述规则处理。并以此类推这种出现概率极少的情况,彻底解决包含关系k线合并处理的源头问题。1.4 k线合并处理后的k线组合分类按照1.3规则逐一进行合并后的k线,相邻两k线只有向上关系和向下

3、关系两种分类,连续三根k线只有以下4种完全分类:1.5 k线合并处理图解示例2. 分型定义经过合并后的k线,像1.4中的图2,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缠中说禅定义为顶分型;像1.4中的图4,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缠中说禅定义为底分型;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3. 笔定义和严格笔规则3.1 笔定义: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3.2 严格笔规则一笔的顶分型和底分型不能共用某根K线,而且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根不

4、是分型元素k线本身的K线,该K线与前后相邻k线构成的3k线组合为1.4中图1的上升k线关系或者1.4中图3的下降k线关系。也就是说一笔严格笔经过合并处理后,必须至少从顶到底有5根和5根以上k线。3.3 一笔当中的中继分型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为了便于理

5、解上述课文当中“忽略一笔当中级别不够一笔的转折”的表述,本人把第二种情况下一笔当中存在的不能构成反向一笔的分型称为中继分型(也就是经常在日k图说的中继顶分型将延续向上笔,中继底分型将延续向下笔,这其实也是缠君经常说的称呼)。3.4 笔的方向和连接对含有中继分型的一笔进行相应处理后(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相当于把中继分型对应的2根或者n根k线当作一根然后再进行包含关系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3.5 k线图中笔的划分规则和笔的划分图解示例笔的划分规则,就是综合前面说的,有两条:一是要满足严格笔

6、规则,二是满足顶必须接着底、或底必须接着顶的连接规则。当然,实际应用中,应该事先对k线图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笔的划分图解示例如下:笔的划分比较简单,稍微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上面笔划分示例图2当中的这种前面“两笔”后,突然不足5笔的走势创出新高或者新低,这里就存在两个顶或者两个底并须忽略掉其中一个的合并问题,这在课程69和课程77当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和示例,就不再重复。4. 线段和线段划分4.1 线段特性a 线段至少有三笔,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称为向上线段,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称为向下线段。b 线段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c 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d 线段破坏的

7、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反向线段破坏。向上线段必然是被向下线段破坏,向下线段必然是被向上线段破坏。e 同一周期k线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上下交替的线段的连接,正如一切同一周期k线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笔的连接一样。4.2 线段的特征序列线段特征序列相关概念的精确定义参见课程67,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概念仅仅给出自己基于定义原文的一种通俗表述:线段特征序列:向上线段当中的向下笔组成的序列,称为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反之,向下线段当中的向上笔组成的序列,称为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构成特征序列的每一笔称为特征序列的元素。线段特征序列的缺口:特征序列中,相邻两元素没有重叠区间的,称为该序列的一个

8、缺口。标准特征序列:把特征序列中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然后按照包含关系K线的合并规则,对特征序列的元素进行合并处理,合并处理后的特征序列称为标准特征序列。不特别说明,以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和底分型:把标准特征序列中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和底分。注意,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底分型。4.3 线段划分的精确定义线段划分的精确定义区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9、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按照以上定义,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束的前提条件。4.4 线段划分示例图a 对课程61中线段区分两种情况示意图

10、的注释 b 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中不能成立的“伪线段”c 连续出现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的线段划分实例在上图中, 从3171开始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向上笔构成向下线段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不过由于第1和第2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因此属于线段划分的第2种情况。那么图中1买处能否成为向下线段的结束点,还要看从1买处开始的由向下笔组成的特征序列是否出现顶分型,显然,图中1买标记到2买标记当中3个向下笔的特征元素刚好形成特征序列的顶分型,因此从3171到1买处符合线段划分的第2种情况线段成立的情况,3171开始的向下线段在1买出结束。同理,1买处开始的向上线段在3149处出现特征序列的顶分型,而且第1和

11、第2元素间也存在缺口,属于线段划分第2种情况。那么3149是否能成为线段结束点呢,当然还要看从3149处开始的由向上笔组成的特征序列是否出现底分型,显然,3149开始没有出现新序列底分型就直接新高了,表明3149不是线段终点,1买处开始的向上线段得以延续。d 线段划分第1种情况当中的特殊线段所谓线段划分的第1种情况当中的特殊线段,都是指原线段被第一笔大幅破坏后(即线段被笔破坏)其后在前面第一笔区间多次震荡,最终形成的线段结束点不是线段最高点或最低点的特殊线段。E “伪特征序列缺口”F 新线段第一笔包含原线段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区间的标准线段对于下图这种3-4一笔突破线段0-3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

12、素1-2的高点2,其后又走出一波比一波高的3笔的线段3-6,缠君明确这是属于线段划分第一种情况下的典型线段,但这种线段由于3-4包含1-2,似乎是找不到标准的特征序列分型结构,个中原因缠君没有明确说明,我们只需记住这种类型的线段属于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就行了。以上线段划分定义描述和划分示例图,基本可以说把线段划分一网打尽,再也找不到划分不出来的线段了。当然,再怎么一网打尽,由于软件差异、以及对k线缺口的理解不同,例如缺口是看作1根普通k线、一笔还是一根线段,这种差异是无法做到完全统一标准的,因此各人的线段划分不完全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在本人这里,为了便于交流,就要以本人的软件数据和k线缺

13、口处理为标准。5. 中枢定义以及各级别中枢5.1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义缠中说禅走势中: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本人认为这个中枢定义可能是缠中说禅中枢课程相关概念中最为精确和惜字如金的定义。“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几乎是一个字不能再精简了。至少3三个、连续、次级别、重叠就是这个定义不能或缺的关键词。显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次级别和重叠就是相对比较难理解的。5.2 中枢概念中次级别重叠示意图和单个中枢形态类型与中枢区间判断方法中枢由某个次级别起点开始的“上-下-上”或者“下-上-下”3段重叠构成,构成中枢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是

14、连续的三段之间一定要有价格重叠部分也就是每段当中有价格交集的价格区间),例如下图(a)和(b)中的三段可以构成中枢,而(c)和(d)中的则不能。也就是说不是任意的3段都能重叠。构成每个中枢的连续三段总共只有4个端点, 4个端点中的最大值为中枢的最高点(GG),4个端点中的最小值为中枢的最低点(DD),其余两个端点的价格区间就是3段重叠的中枢区间,中枢区间的高点称为中枢高点(ZG), 中枢区间的低点就称为中枢低点(ZD)。由于构成中枢三段的4个端点位置的不同,对上-下-上型和下-上-下型中枢分别对应9种可能的形态组合,如下图,其中三段的夹角可以任意(180度除外):5.3 线段概念出现之前中枢级

15、别应用的困惑级别是中枢定义当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可以说,目前学习中枢理论的朋友当中至少还有一半对中枢级别和走势级别的概念不能完全理解。除了因为中枢理论当中的级别与股票行情软件的不同周期图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扯以外,与中枢定义的课程内容出现在线段概念以前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级别在下一次讲座中也还要谈到,这次先从线段概念出现之前包括本人在内的对中枢级别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困惑与大家分享,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级别以及建立从线段到最小级别中枢、再到各级别中枢中统一递归标准的重要性。实际应用中,中枢是要按照一定级别来划分和应用的,按照中枢定义,按照缠君早期给出的级别序列,例如,一个30分钟级

16、别的中枢区间是要3段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构成,5分钟的走势类型确认当然首先要确认5分钟中枢,依此类推,自然最终要递归到确认1分钟的中枢,而由于目前行情软件最低级别k线图就是1分钟k线图,那就自然归结到一个问题,实际应用当中到底怎样在1分钟k线图中划分出所谓的“最低级别中枢”,习惯叫作1f中枢的中枢。开始,对这个问题,缠君让大家按照“某级别中枢在次级别的k线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下上下”或“上下上”三段”来区分和应用各级中枢,但这种方法显然有几个问题。首先,“在次级别的k线图中可以到到明显的三段”的走势往往在本级图中也仍然可以看到重叠的3段,例如在1分钟k线图中剧烈波动的“下上下”三段,往

17、往在5分钟k线图上也能有相应的重叠三段,这样,这种方法就应用起来太模糊来了,说是“在次级别的k线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重叠3段就行”,可什么是“明显的3段”这一定是见仁见智,一千双眼睛必然有一千个不同标准的“明显的3段”的视野,甚至,本人早期看到不少朋友干脆吧课程17当中“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来当作1f中枢。本来,按照中枢的定义本质,中枢递归的f0是可以在不违反定义基础上自由定义的,但是对于初学者,级别本来就是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可想在线段出现前用这种模糊方法来确定中枢,必然导致学习者在中枢级别交流和应用当中的混乱和无奇不有。其次,缠君倒是在线段概念出现前很早就指出了什么周期的k线图和

18、什么级别的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并且把k线图的周期形象的比喻为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中枢级别不是因为你使用某级别的放大镜才存在,中枢级别是一个客观存在,在1分钟图上只要软件缩放性能允许,同样可以划分出日中枢,月中枢和年中枢,而且最为精确。而不同周期的k线图,就如同显微镜,不同倍数的看这客观的图就看到不同的精细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显微镜和显微镜要观察的东西混在一起了,否则就容易掉进“孔男人”的沟里。 但是线段概念出现之前,实际判断中枢中又必须依赖不同周期k线图的模糊方法,导致不少其实应该是想认真学习的朋友也往往掉到沟里,把中枢级别与不同周期的k线图混为一谈,理不清楚了。本人一向看重逻辑思

19、维能力,所以当然不会掉到中枢级别与k线周期图都分不清的沟里,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中枢递归或者说度量标准,模糊应用用不好不说,自己模糊出来的中枢显然与缠君有时实例谈到的中枢和其他朋友说的中枢都是差别很大,虽然可能都安上了同一个名字。正式因为这种困惑,本人有一段时间抓紧一切机会向缠君提出类似“实际应用当中到底怎样的实际走势在1分钟k线图中才算是缠君眼中的1分钟中枢”。也许正是因为感觉到有必要说明这个标准问题,缠君才从课程54开始的几乎是连续的6课对在1分钟k线图中如何判断和划分1f中枢进行了示范,其中课程54就是针对本人的问题而发。不过因为这6节课程的实例图解示范仍然是在线段概念出现之前进行的,因此

20、有些示范图中的划分标准也不是完全一致,而且也不容易解释为什么。也因此,这6个课程被本人编为学习大纲中的【线段概念出现之前的走势实例讲解篇】,说实话,在有了线段概念以后,这几课其实并不很重要,看了或许还会对现在统一的线段和级别标准产生无聊的疑问,因此该部分课程内容篇不看也罢。其实,现在看来,分型-笔-线段,再到基于线段基础上的最小级别中枢1f中枢,再到各级别中枢,线段的功能就如同长度和空间的基准度量单位,就如看一头牛,牛的身体各个部分大小是客观存在和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是用牛鞭来衡量、还是用屠刀、用中国的尺丈还是洋人的十二码,显然,对于高手,虽然不影响对牛大小的定性认识,但一

21、定会引起交流方面的障碍,一些精细的活也难于精细。就像米最终可以成为国际通行的长度度量标准一样,在有了线段概念以后,从最低级别中枢到各级别中枢就建立了一套可以精确运算,唯一分解的一套统一标准。学习者的交流不再混乱,中枢的世界也更加有序。当然,任何标准也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统一的,就像时钟、米尺的精确性也依赖于所依附的计量载体本身,中枢的统一标准当然也可能由于软件和服务器等载体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细微差别。不过,这些细微的差异并不会影响大家在一个统一标准上的相互交流,因此,本人才把【分型、笔、线段篇】作为中枢108课最优先的学习内容,也希望各位会员,通过本人上面不厌其烦的啰嗦对中枢和级别概念有一个更直观的

22、理解。5.4从线段到中枢显然,有了线段定义后,中枢级别的判断和扩展就有了可以逐层递归和逐级扩展的精确依据。这里不妨接着5.3把这个中枢级别逐层递归和逐级扩展的逻辑再赘述一遍。线段概念出现后,中枢课程当中,特别是本人强调,最小级别中枢的统一定义就是把1分钟k线图上3根连续线段的价格重叠区间,称为最低级别中枢,通常称为1f中枢或者说1分钟中枢。那么3段包含1f中枢的1f走势的重叠区间就是5f中枢或者5F中枢,具体5F和5f的区别可以参考之前的博文,不是这课的重点。依次类推,就可以得到其它各级别中枢的中枢区间。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级别序列只与中枢定义和最低级别中枢的定义有关,而与使用的k线图周期没有

23、什么必然关系。例如可以把3线段重叠构成的最小级别中枢命名为鼠中枢,3段包含鼠中枢的走势的重叠区间构成牛中枢,以此类推,就可以得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级别序列命名,显然,这种猪、牛、马、兔的命名序列与k线图周期没有任何关系,更容易区分k线图周期与中枢级别,但是这种猪、牛、马、羊的命名显然不如1f和5f之类的命名来得习惯和亲近一些,所以课程和本人才把中枢级别序列依次统一称呼为:1f、5f、30f、日、周、月、季、年而已。一定注意,一旦中枢级别序列统一使用时间名称命名后,那就是固定的,不存在什么是不是还有15f或者60f这样级别的问题。如果本人这里如此不厌其烦的赘

24、述,级别序列的逻辑关系你还理解不了,不能同k线图周期有效区分开来,那本人也实在无能为力了。另外,该讲座篇幅较长,如果大家看到错别字或者明显错误,或者由于打字错误导致的语句不通,大家可以发消息或者评论告知,以便修改。中枢实战圈第二期讲座:从中枢到走势连接6.中枢与走势类型的关系6.1走势类型分类有了中枢定义,纷繁复杂的走势类型就可以按照中枢来进行精确和完全分类了。先把中枢课程当中的相关定义列出如下:走势:打开走势图看到的就是走势。走势分不同级别。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以后不特别说明,盘整指的就是缠中说禅盘整。

25、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注意,趋势中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以后不特别说明,趋势指的就是缠中说禅趋势,上涨指的就是缠中说禅趋势当中的上涨,下跌指的就是缠中说禅趋势当中的下跌。走势类型: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即上涨、下跌、盘整。本人补充概念既然是交易,走势就不可能只是固定在一个价位上永远不动,否则就不是走势,也满足不了中枢理论成立的条件。因为任何级别走势只有盘整和趋势两种类型,与笔和线段都唯一可以分解为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的交替

26、连接一样,任何走势其实也可以按照同级别分解方式,唯一分解成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的交替连接,而不区分趋势和盘整类型。事实上,在当下,一个中枢走出来后,你并不知道该走势将发展成为趋势还是盘整就结束了,因此,为了区分趋势中的上涨和下跌,本人特别增加两个有技术含义的自定义名词:向上走势:某完成的趋势或者盘整走势,从起点到结束点是价格升高的,称为向上走势向下走势:某完成的趋势或者盘整走势,从起点到结束点是价格降低的,成为向下走势6.2简单走势类型的图解与释义A)包含两个中枢的上涨趋势和该趋势标准背驰后的典型走势假定左图走势中,相邻数字之间的每一段可以代表一线段或任意级别的任意走势类型,假设0为左图走势的历

27、史原点,我们能过该图的生长过程来逐步感性理解最小级别中枢和各级别中枢的构成以及走势不同阶段的当下思维和分析(其中0-15是一个某级别上涨趋势中几乎接近完美形态的标准背驰走势)走势从02的时候,还没有中枢,只是两个线段的连接;发展到03的时候,03重叠为1F中枢,中枢区间12;生长到4的时候,暂时把34看作相对03重叠中枢的震荡或者说03中枢的延伸;生长到5的时候,05就是一个典型的暂时包含一个1F中枢的1F级别的向上走势,这时就可以把14的“下上下”3段重叠区间14看作这个向上走势的中枢,相当于走出了确定方向,中枢就有了方向。同时,45可以看作线段次级别离开14中枢的走势,当下当然是先以震荡看

28、待之。生长到6的时候,6标记的点就是前面14中枢的三买点;生长到7的时候,表明67段在3买点形成后,非背驰的向上强势拉升,也就是中枢上移,表明有委大概率形成1F的上涨趋势。生长到8的时候,由于8没有触及上一高点5,表明中枢上移很可能继续;生长到9的时候,从4开始到9的线段类上涨,也就是中枢上移段出现背驰,表明新的1F中枢将形成。生长到10的时候,就是形成第2个“下上下”1F中枢,区间710;生长到11的时候,1011暂时看作围绕710中枢的向上离开的震荡过程;生长到12的时候,1112看作1011离开710中枢的向上离开的震荡过程;如果从走势完美的角度,这是可以把912看成是动态中枢;(本来是

29、要画12跌破7回到中枢的,图中看上去好像没有跌破,那就把12看作3买,但不影响把912看作是动态中枢的分析)生长到13的时候,一是继续看作向上离开中枢的震荡,二是要开始注意趋势背驰的确认;生长到14的时候,14就是第2个动态中枢912的3买点,其后再次向上,就要注意标准的趋势背驰点是否出现。生长到15的时候,趋势背驰确认的最后阶段,这时,1015就相当于标准背驰的C段,其与49的b段相比背驰,1015的c段内部,也出现线段类上涨背驰,满足趋势背驰的区间套,因此15就是1F上涨趋势的背驰点,也是1F的1卖。生长到16的时候,走出一卖点下来的第一段向下走势,如果你对之前15的背驰判断把握不了,或者

30、15是不太符合区间套的非标准背驰,那么也可以把1316看作是0上来的第3个中枢,暂时以中枢震荡看待之。生长到17的时候,不创新高,形成2卖,如果不能确认是2卖,当然继续以相对1316的中枢震荡看待之,但是因为已经是第3个中枢,即使以震荡看之,在17也要减少仓位了。生长到18的时候,18跌破11,就要做好再次反弹不新高就彻底出来的心理准备;生长到19的时候,15下来的“上下上”性质中枢已经形成,即使15的背驰把握不准,也该暂时全部出来,如果你是1F级别的操作者的话。生长到20的时候,15开始的向上走势已经完全成型,710中枢和1316两个中枢也确认护展为5F中枢,也实现了背驰后必然回到趋势的最后

31、一个中枢的背驰基本要求。20后怎么走和演化,可以有很多选项,但是从1F同级别分解看,015就是一个完成的1F上涨走势类型。1520就是一个没有确认完成的1F级别向下走势类型。如果以左图中每一段为1F走势或者其他任意级别的走势,其当下思维和分析是完全类似的,例如每一段是1F走势,那么15处就是5F的1卖和5F上涨趋势的背驰点,也是5F同级别分解的连接点。进一步,假设上述图中每段以线段看之的20处刚好是15下来的1F级别向下走势的结束点的话,那么上述分的020的走势就相当于图中基于每段为1F级别的02的两段走势。B)仅包含一个中枢的盘整类型的向上走势和该盘整走势完成后的典型走势由于某级别走势从原点

32、开始,最初是不知道到底是发展为趋势还是盘整走势的,因此,对下图仅包含一个中枢的盘整类型的向上走势,其0-6的当下分析过程与上面上涨趋势那个图的分析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就不再重复。下面仅分析一下发展到7以后的当下分析和相关的知识点。同样以每段为线段来示例分析:生长到7的时候,由于6-7相对4-5段间盘整背驰,或者说2-7出现线段类上涨背驰,可以先出来;生长到8的时候,8在前面中枢最高点3附近受到支撑,有技术的可以回补一部分。生长到9的时候,9在6附近就受阻,表明趋势无望,9先出来。生长到10的时候,10跌破3,基本上就表明要扩展或者继续震荡,但是10没有跌破1,说明有强势扩展的可能,水平高的就可以

33、在10处再少量介入一部分。生长到11的时候,11不能新高,再次出来。生长到12的时候,12跌破1,确认扩展,暂时观望,如果12没有跌破1,可以继续少量介入。生长到13的时候,13不能有效突破5的位置,就彻底出来或者继续观望。生长到14的时候,表明震荡加剧,后面就看7下来是否形成下跌趋势还是再次扩展确认7下来的1f同级分解的向下走势也是盘整走势。上述分析中,6仍然是3买,扩展确认后,7就相当于类1卖,9相当于类2卖。与趋势背驰不同的是,盘整走势的类1卖是在事后通过原来的盘整中枢扩展后才能绝对确认的,因此如果在6-7时,过多想到的是可能形成趋势,就往往会错过最佳的卖点。与趋势背驰的同级别分解不一样

34、,标准趋势背驰,1卖点就是同级别分解的连接点。而某级别盘整背驰走势结束后,其同级别分解连接点需要到盘整中枢扩展后才能确认,而这时分界点开始的向下走势往往已经走了相当一段距离,甚至可以在类似12和14的地方随时结束,这就给操作带来难度。如果在这个位置被套,只要不是有明显的下跌趋势将要形成的迹象,一般最好等再次的向上同级分解走势确认后的高点出来。同级别分解的连接点:趋势就是一卖点,可能过区间套精准捕获;中枢扩展,则只能是是否确定一卖点。但不论如何,都是一买卖点,即都是线段的终点。因此,上述走势图的当下解析最关键的是震荡操作和中枢扩展的预判。操作难度显然要大于趋势背驰走势。C) 三个连续次级别盘整走

35、势重叠构成本级缠中说禅中枢示意图下图除了是针对中枢定义的示意图,对理解类似5f和5F级别的异同也很有帮助。还是假设上图每段为线段:显然,A-B是1f级别的盘整走势,但发展到从B开始起算的第3根线段时,A-B走势内部的1f中枢已经扩展为5f中枢,从纯中枢观点,A-C的走势级别就不能再看作1f级别了。但是从走势分解看,A-C的5f走势进行同级别分解,分解成2个1f走势最为合理,这样A-B是一个已经确认完成的1f走势,B-C是一个不能确认完成的1f走势。同理,B-C的1f走势在发展到了D的时候,B-C内部的1f中枢也被再次确认扩展了,因此,同样,B-C是一个已经确认完成的1f走势,C-D是一个不能确

36、认完成的1f走势。这样同级别分解的好处在于,除了在趋势背驰当下,你每次当下面对的总是一个没有确认完成的走势。那么,上述A-D的走势在被经过1f的同级别分解后,就刚好是符合中枢定义的三段同级别1f走势重叠,显然,这三个1f同级别分解走势就构成5F中枢。可见,5F中枢是站在同级别分解观点,由3个连续次级别的同级分解走势按照中枢定义形成的三段重叠中枢。而5f中枢是站在纯中枢观点形成的扩展中枢。5F/5f以上中枢级别的技术含义与区别与5F/5f中枢的一样,不过由于1f中枢是由3线段重叠构成,是最小级别的中枢,因此1f中枢和1f走势就不存在什么1f和1F的区别,所以本人分析中所有1分钟级别的中枢和走势都

37、统一用1f的符号表示。上图A-D的3段是形成“上下上”型中枢,倒转过来,就是“下上下”型中枢D)典型中枢延伸示意图中枢形成后,如果没有形成3买3卖或者扩展成为更大级别中枢,都只能算是该中枢震荡,如果是以次级别方式来回震荡,更精确的说法是中枢延伸。下图虚线两边分别是“下上下”型中枢和“上下上”型中枢的中枢延伸示意图。当然,中枢延伸的次数是有限制的,延伸到9段以上,中枢就扩展成为高一级别中枢。然后就可以同样按照同级别分解,把该中枢扩展后的走势分解成一个已经完成的原中枢级别的走势和一个不能确认完成的同级别走势。例如上面示意图中,如果虚线变成是实际的与图中各段相同的级别,那么0-0就是完成的同级别分解

38、走势,0-g2就是不能确认完成的同级别分解走势。7中枢、走势类型、同级别分解、级别扩展、走势必完美等概念的释义和辨析7.1缠中说禅中枢与缠中说禅走势类型走势是客观存在的,与有没有中枢理论没有关系。中枢是中枢理论的核心,该概念的出现就是为了便于对看似毫无规律的走势进行几何结构的分解和划分,掌握走势内在的完美的整体运行规律。缠中说禅走势就是包含中枢的走势。根据走势当中包含中枢数量的情况,缠中说禅走势可以分为趋势和盘整两种走势类型。因此,不是特别说明,走势指的都是缠中说禅走势。按照缠君的说法,中枢相当于是苹果,走势就是包含苹果的苹果树,苹果和苹果树显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另外中枢和走势类型都是有级别

39、的,走势类型的级别就是该走势当中最大级别中枢的级别。7.2走势类型的连接和同级别分解这是很多学习中枢理论的朋友最容易混淆和胡乱应用的概念点之一。先说一下什么是走势类型的连接。走势类型的连接课程当中没有直接定义,但是课程其实已经完整的介绍了走势类型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以及它们的区别,现在归纳如下。走势类型有两种基本连接方式: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连接和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连接。a)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典型和形象的应用之一就是大家通常都容易理解的概念-转折。转折有两种基本类型,趋势与反趋势的组合,趋势与盘整的组合。除了同级别趋势+同级别反趋势的走势连接组合也可以看作同级别分解方式的连接

40、外,其他类型的转折都是属于典型的非同级别方式连接。在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缠君在课程中多次强调,对于趋势与盘整连接的走势组合,盘整的级别一定大于趋势的级别。另外,缠君同样多次强调,在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是不存在或者说不允许“盘整+盘整”的走势连接组合的,因为“盘整+盘整+.”仍然是盘整,走势本身并没有发生转折,也就是说是没有完成的走势类型。b)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连接顾名思义,同级别分解就是把所有走势按一固定级别的走势类型进行分解。根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同级别分解具有唯一性,不存在任何含糊乱分解的可能。大

41、家可以回看一下中枢定义,显然中枢定义当中“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方式就是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连接。由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只有趋势和盘整两种,显然,在同级别分解方式下,是完全允许“盘整+盘整+盘整”这样的连接的,例如按照中枢定义,三个连续的1f级别的盘整走势的重叠区间就构成5f中枢。因此对于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盘整与趋势或者盘整与盘整走势类型的连接,大家之所以容易与非同级别分解方式下趋势与盘整连接的走势组合混淆,就在于两种分解方式下,都有“盘整”这个词。但是只要把上述概念理顺清楚了,“此盘整非彼盘整”也就不是什么难过的坎了。7.3走势连接与走势必完美不管是同级别分解还是非同级分解方式下的

42、走势连接,当下走势之前的走势一定是已经完成的走势,而当下的走势一定是真正进行中的走势,由于任何走势都要完成,当下走势完成后自然就连接着下一个将要完成的走势,如此循环往复,这也是中枢理论下走势必完美的应有之义。在中枢理论中,走势必完美对应的是一种最特殊、最强有力的唯一分解,这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竟然有这样完美的整体结构,这才是最牛的地方。正是因为缠君的中枢理论揭示了看似毫无规律的市场走势有如此完美的整体规律,所以才有了其后一系列的操作可能。这才是走势必完美真正关键的地方。也因此,中枢理论的走势和走势连接才与市场上一切非中枢理论的走势概念有完全本质上的不同。走势必完美对应的走势必然是中枢理论视野

43、下的走势类型。中枢实战圈第三期讲座:搞定中枢扩展和同级别分解8中枢扩展和同级别分解的关系有了前面对同级别分解和非同级别分解方式的辨析和图解,大家对同级别分解应该有了形象的认识。那么中枢扩展在同级别分解当中有什么应用呢。中枢扩展概念本身其实不难理解,任何级别的中枢和走势都是由最小级别的走势和中枢逐渐生长或者说发育出来的。但是中枢级别是如何逐步发育到那个符合中枢扩展临界条件的定义要求的,有些人就可能搞不太清楚了,其原因一是走势千奇百怪,二是对之前介绍的走势连接和分解的两种方式也还不很清楚。其实从中枢的基础定义和走势分解定理就不难把扩展问题理解个八九不离十,下面就结合本人的实际理解和处理方式把中枢扩

44、展的确认方法完全破解给大家看。理解中枢扩展的关键要点本人归纳如下:1)本级中枢扩展到高一级中枢至少需要9段连续的本级的次级别走势构成假定本级中,一笔就是次级别走势中的一线段,则本级中枢扩展到高一级中枢至少需要本级别的连续9笔。可以这么简理的理解。先回顾一下相关概念:中枢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推理过程:以最简单的1f中枢扩展成为5f中枢为例,一个5f中枢,按照中枢定义至少是由三个连续的1f级别走势类型组成,按照走势分解定理二,一个1f级别的走势又至

45、少由3段线段构成,三三得九,所以9段就是任何中枢扩展的临界条件,因此以后不管什么走势,不到9段,就别提什么扩展。否则2)本级中枢扩展到高一级中枢是通过本级中枢不断延伸或者相邻两个本级中枢的波动区间重叠的方式形成。这个要求也是很明显的,不是任何连续的9段都是中枢扩展,连续的9段也可以是一个本级趋势。因此,只有9段和9段以上的连续的本级别的次级别走势能够分解组合成至少3段连续本级走势,并且该三段连续本级走势有重叠部分,才能满足中枢扩展要求。3)原点开始的中枢扩展从原点开始计算已经走出的段数。这个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原点(就是历史起点处)处形成的中枢对应的走势完全可以还没有走出方向来,因此计算所谓

46、9段的数量不够就要从原点开始数。4)非原点开始的中枢扩展的起算段的确定如果当下走势为向下走势,那中枢扩展的起算段一定是向上的线段或者某次级别向上走势段。当下走势为向上走势,那中枢扩展的起算段一定是向下的线段或者某次级别向下走势段。5)闭合扩展方式和非闭合扩展方式根据中枢扩展后的形态,本人把中枢扩展方式区分为闭合扩展方式和非闭合扩展方式两种,释义如下:以最简单的1f向下走势的中枢扩展为例(更大级别的中枢扩展把下面描述中的线段换成次级别走势段就可以了,向上走势则反过来定义就行了)。1f向下走势的中枢扩展起算段为向上线段。把这个向上起算线段的低点价格称为扩展判断的预设出发点(扩展条件成立就是扩展出发

47、点)。如果从预设出发点开始,经过9段或者9段以上的线段重新回到出发点的价格以上,并且该预设出发点后面找不到另外一个类似的出发点,那么该1f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为5f中枢,本人称这种扩展为闭合扩展。显然,通过中枢不断延伸的方式来实现9段扩展的都属于闭合扩展方式。如果从预设出发点开始,第9段向上线段的结束点不能重新回到出发点的价格或以上,就掉头向下创出新低,但是满足相领两个中枢波动区间重叠和最低9段的要求,那么该1f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为5f中枢,本人称这种中枢扩展方式为非闭合扩展。对于非闭合扩展,如果是向下走势中出现的非闭合扩展,就表明这种扩展很弱,往往意味着后面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反之,如果

48、是向上走势中出现非闭合扩展,就表明这是强势扩展,往往意味后面可能继续大幅上涨。由于非闭合扩展往往代表某个方向的走势很强,因此与一般的闭合扩展例如1f扩展为5f后,通常可以分解成一个已经完成的1f走势和一个没有确认完成的1f走势不同,非闭合的中枢扩展进行同级别分解,通常是分解为两个已经完成的1f走势,和一个当下没有完成的1f走势。也就是说,当下没有完成的1f走势延续原来包含出发点的1f的向上或向下方向走势。6)中枢扩展后的中枢区间划分不管是闭合扩展方式还是非闭合扩展方式,扩展后必然可以划分为3段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例如1f中枢扩展为5f中枢后,该5f中枢必然可以分解出3段1f级别的走势,那么这3

49、段1f级别走势的重叠区间就是扩展后的5f中枢区间。注意,分解出的3段次级别走势中的当下走势段由于可能还没有结束,因此扩展后的中枢区间很多情况下是动态变化的。另外上述方法得出的扩展中枢区间是5f类型的中枢区间,如果其后的走势发展成为5F类型中枢(有关5f/fF及其以上级别中枢的区分请参见中枢战实战圈第四期讲座:走势级别与走势几何类型),就以5F类型的中枢区间当作扩展中枢区间来分析当下走势。7)中枢扩展在同级别分解中的应用某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后,就可以按照走势的自然高低点原则把扩展后的走势分解成2个或者3个同级别走势。通常,大多数的中枢闭合扩展方式都是分解成2同级别走势,即一个原来级别的已

50、经完成的走势和一个当下不能确认完成的同级别走势。而非闭合扩展方式按照走势的自然高低点一般都是分解为3个同级别走势,即2个原来级别的已经完成的走势和一个当下不能确认完成的同级别走势。同理,当下这个被分解出来的不能确认完成的同级别走势如果其最后一个中枢也再次扩展了,那就再次按照同样的方法把它分解成一个原来级别的已经完成的走势和一个当下不能确认守成的同级别走势。这样,所有走势都被分解成一段一段方向交替的同级别走势,你当下面对的永远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同级别走势。注意,必须区分中枢扩展后把扩展中枢分解为三段次级别走势来确定中枢区间的这种分解,与按照走势当中几何形态的自然高低点原则把全部走势都进行某个级别的

51、同级分解后使得你当下永远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同级别走势的分解区分开来。这种区分,因为本人还没有想出特别好的比喻或者说法,就不细述了。大家自己根据随后的示意图慢慢悟吧。8)闭合扩展方式和非闭合扩展方式的图例以下两个图分别图示了闭合扩展方式和非闭合扩展方式,其中每段即可以看作是线段,也可以看作是任意级别的走势,如果你理解不了,就把每段看成是线段,看看1f中枢是如何扩展成为5f中枢的。图中虚线的分隔点就是进行同级别分解后的连接点。中枢闭合扩展方式图解实例(下图中的上图的闭合扩展区间是1112,下图的闭合扩展区间是34(注意在10后面没走出来之前是310)中枢非闭合扩展方式图解实例(下图中,上图的非

52、闭合扩展区间是510,下图的非闭合扩展区间是38)必须强调的是,同级别分解后的两个相邻连接点之间完全可以只有一段,因为同级别分解连接点就是按照走势的最高最低来划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扩展中枢的某个次级,例如5f中枢的次级1f走势只有一根线段,因为这根看似级别不够的1f走势,总是能与左边或者右边的线段组合成至少3段。以上就把中枢扩展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奇怪问题都一网打尽了找到比本人如此贴近中枢理论的通俗表述了。因此,讲座当中的内容,如果大家还理解不了,本人只能表示遗憾,而无能为力了,尽管本人毕竟不是缠君,不能确保讲解的内容完全正确的符合中枢课程的原意或者应有之意。9. 不同级别走势类型的几何图解和统

53、一命名 该讲座是属于补课性质的,如果对本人前3期讲座全能看明白的,这课意义不大。但之所以作为一期讲座推出,除了因为该讲座的内容没有在前3期特别强调以外,一些散落在缠君课程和本人以前博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也需要重新强调或者统一规范命名,这样,对于大家对后续的其它讲座的阅读理解也更方便。此外,该期讲座需要大家先把第二期讲座当中的重点即走势连接的同级别分解方式和走势连接的非同级别分解方式的概念和区分再好好理解一下。 9.1 连续三段不重叠的同级别走势在5段走势当中的基本几何图形下图中的每段可以是线段和任意级别的同级别走势:连续三段不重叠的同级别走势在5段走势当中有六种基本图形,其中方向向上的走势对应的

54、三种基本图形如上图的(a)、(b)、(c)三种(即1-4的连续3段不重叠),向下走势对应的另外三种基本图形就是把上图倒转过来就是,就不画图了。其中,对于上图中的(c)图,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a)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同级别分解方式连接下,走势的连接点是按照走势图中的高低点来连接的,(c)图对应的0处只能是出现在走势的历史原点也就是类似上市首日开盘价,因此如果把(c)图历史原点0看作是一个假设从0开始的向上跳空缺口性质,那么(c)图其实就等价于(a)图了,因此下面只继续介绍(a)图和(b)图。对于(b)图,由于5以后的走势段必然方向向下,并且一定与3-5的两段走势有重叠区间,也就是说3开始

55、必然形成更大级别中枢了。对于(a)图,首先1-4的“下上下”三段是没有重叠区间的,另外5的高点大于3,那么(a)图从0-5的走势级别意义和命名就是本期讲座要重点阐述的了。9.2线段类上涨和下跌假设9.1中(a)图的每段为线段,那么0-5这种向上走势中相邻的向下线段不能重叠的走势级别称为线段类上涨,其中,0-5的线段类上涨可以按照(a)图中粉红虚线的走势方式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出现(b)图中的那种不创新高和(a)图中蓝色虚线跌破前高的走势,那么线段类上涨在最近的新高点处结束。显然,(a)图倒转过来就是线段类下跌。那么,线段类上涨和下跌当中,1-2和3-4这样的与走势方向相反的反向线段区间,如果大家不

56、反对,就统一命名为线段类中枢。9.3中枢方向与走势方向由于任何级别的中枢总是处于某级别向上或者向下走势当中,因此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和划分中枢,本人不妨在这里补充一个中枢方向的定义,尽管严格来说,中枢定义本质上是没有方向性的。先复习一下第二期讲座当中本人补充定义的走势方向的概念:向上走势:某完成的趋势或者盘整走势,从起点到结束点是价格升高的,称为向上走势向下走势:某完成的趋势或者盘整走势,从起点到结束点是价格降低的,成为向下走势在走势方向概念基础上,引出中枢方向概念:中枢方向向上走势的典型中枢方向为3段连续重叠的次级走势构成的“下上下”类型;向下走势的中枢方向典型为3段连续重叠的次级走势构成的“上

57、下上”类型;如果某级别走势仅仅由3段次级别走势构成,那么第2个次级别走势段的走势方向为该走势的中枢方向。如果某级别走势由至少5段次级别走势构成,并且任意n与n+2(n为非0偶数)段次级别走势不能重叠,那么该走势的中枢方向为偶数段次级别的走势方向。例如上图中,假设每段为一线段,那么A-B、B-C、C-D、D-E分别为4个1f级别的走势,其中向上1f走势A-B和C-D的中枢方向都是典型“下上下”类型,向下1f走势D-E的中枢方向是典型“上下上”类型,向下1f走势B-C因为只有3段线段,因此该走势的第2线段也就是向上线段的方向为该走势的中枢方向。走势方向与中枢方向的关系由上述定义和图示可见,向上走势

58、的中枢方向为“下上下”或者向下,向下走势的中枢方向为“上下上”或者向上,又由于“下上下”类型中枢如果从中枢出发点到结束点必然是价格降低(除了相等情况以外),“上下上”类型中枢如果从中枢出发点到结束点必然是价格升格(除了相等情况以外),因此,也可以简单的概括说,中枢方向与走势方向相反。9.41f中枢和1f走势1f中枢在第一期讲座当中已经进行了明确定义和标准统一,这里不妨再重伸一遍。1f中枢:1分钟k线图上3根连续线段的价格重叠区间,称为1f中枢。1f走势:包含至少一个1f中枢的走势称为1f走势。显然,1f走势分为盘整和趋势两种。由于实际走势当中,走势的起始点未必一定是走势当中的最高和最低点,为了

59、使得走势划分和连接组合更加清晰和符合走势几何,同级别分解方式下的走势连接点是按照走势的高低点来划分的,因此往往会出现相邻两个同级别走势连接点之间只有一根线段或一段次级别走势的情况。例如上图中,假设每段为一线段,那么A-B、B-C、C-D、D-E分别为4个1f级别的走势,由于CC,因此1f同级别分解方式下实际划分的走势连接点是C,这样,B-C之间只有一段,但通常仍然把这一段成为1f同级别走势。这种同级别分解的划分方法类似中枢课程78当中对特殊线段的标准化处理,也就是说任何级别的走势经过同级别分解划分的标准化处理后,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同级别级别走势的连接,形成一条延续不断、首尾相连的折线

60、。9.55f/5F及其以上级别中枢和走势的统一命名1f中枢是最小级别的中枢,1f以上级别的中枢和走势按照定义必然是由1f级别的走势逐渐演变而来。本来,对于比1f级别更大的中枢,例如5分钟级别的中枢,如果单纯按照中枢定义来,并不需要什么5f和5F的区分,不过由于中枢总是存在于某个方向的走势中或者说需要按照某个级别的同级别分解划分使得走势清晰和有序连接,因此才需要进一步的区分以更好的呈现9.1中(a)图和(b)图的两种基本图形的含义。5f中枢定义:(不管以前是否也有定义过,以该次讲座的定义为准,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定义不可能是非常严谨的)1f中枢扩展为高一级别的5分钟中枢后,在向上走势当中,如果

61、该扩展中枢不能按照走势高低点连接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分解为“下上下”类型的至少3段连续重叠的1f同级别走势,或者在向下走势当中,如果该扩展中枢不能按照走势高低点连接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分解为“上下上”类型的3段连续重叠的1f同级别走势,这样的5分钟级别的中枢,称为5f中枢。5F中枢定义:(不管以前是否也有定义过,以该次讲座的定义为准,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定义不可能是非常严谨的)1f中枢扩展为高一级别的5分钟中枢后,在向上走势当中,如果该扩展中枢能够按照走势高低点连接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分解为“下上下”类型的至少3段连续重叠的1f同级别走势,或者在向下走势当中,如果该扩展中枢能够按照走势高低点连接的同级别分解规则分解为“上下上”类型的至少3段连续重叠的1f同级别走势,这样的5分钟级别的中枢,称为5F中枢。既然中枢有了5f和5F的区别,那么在包含5分钟级别中枢的5分钟走势级别在其发展成为更大级别中枢之前,以向上走势为例,当然也就可以区分为典型的如下图中的四种走势类型级别(假设下图中的每段为1f同级别分解走势),依次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