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5302279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设计理念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的人格精神。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2、深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3、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一、日记导入1、课件出示: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局报2、指明读。同学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颤抖的笔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板书:日记)3、教师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4、同学们,竺可桢的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

2、;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这节课,咱们一块走进竺可桢,走进他的日记。全体起立,请同学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二、日记数量1、同学们,(指着屏幕)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大家快速用笔划出来。指名读。课件出示:3月12日,北海冰融。3月29日,山桃始花。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见。5月1日,柳絮飞。2、两个省略号划进去了吗?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3、同学们,竺可桢从19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开始,就养成了每

3、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由于战争的原因,只保存了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记,共计38年又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的空白,而且,日记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不苟,令人叹为观止!三、读懂日记1、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不是)从气象学家竺可帧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_。2、交流,要求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出依据。(弹性设计)参考:(1)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4、(2)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3)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4)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是大自然的保护神。(5)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6)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有着的密切关系。(7)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科学的治学态度。(8)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9)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10)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他为科学终身奋斗的信念。重点句段

5、交流,并指导朗读。(1)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这里的如此指什么?(2)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从巡逻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务仅仅是巡逻吗?竺可桢还是一位大自然的保护者。(3)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哪些词语你觉得特别重要?说说理由。背诵这一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桢还观察到什么?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也写一段带有省略号的话。(直接写在课本

6、上,作为读书心得)(4)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几十年如一日,你是如何理解的?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四、日记情怀1、同学们,气象学家竺可桢留下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日记我们永远也看不完!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他的日记,书名就是竺可桢日记,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中是第一次。2、最后,咱们用竺可桢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尾:(课件出示)我们应达观为怀,有生必有死,这是科学规律,我们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一生可以胜过古代千载,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课件出示竺可桢的黑白照片)同学们,竺可桢先生为人民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民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