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5297179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温病学复习重点06临床1班一、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 里的温病。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 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 象。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 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 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7、两阳相劫:病机名。词

2、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 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10、昏谵:即神昏檐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 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厉之气。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 汗淋漓的表现。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 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

3、等特征的“温毒病。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 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 等症。17、瘟疫:疾病名。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 热、温毒、厉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 昏肢厥等。二、简答1、卫气营血的概念及辩证要点?卫气营血概念为水谷之悍气,行 于脉

4、外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 现,又是维持人体机能 活动的物质基础营气,为水谷之 精气,行于脉中来源于水谷精微, 由营气所化生辩证要 占八、发热,微恶风寒, 口微渴壮热,不恶寒,口渴, 苔黄身热夜甚,心 烦,檐语,舌红 绛身灼热,斑疹,急 性多部位、多窍道 出血,舌质深绛证型初起证侯发病季节治则治禁温热 类 温病清热救阴 禁用辛温发散 忌淡渗利尿 慎用苦寒 慎用滋腻湿热 类 温病2、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的初起证侯,发病季节,治则,治禁。(太多了自己看)3、比较题: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邪在肺 卫,均属辛凉均; 含连翘、薄荷、桔 梗、芦根、甘草加用银花、竹叶、豆豉、荆芥、牛蒡等一一 泄卫力强,重在清疏卫表

5、以退热,一一 以表热重为主加用桑叶、菊花、杏仁一一宣肺力强,重 在清宣肺气以止咳一以表热较轻,咳嗽、-较甚为宜藿朴夏苓汤A三仁汤J厂有蕾香、豆豉 泄卫透表湿力强 蔻 仁、厚朴、半夏用量较轻一一化里湿之力均用于湿温病初稍逊 重在宣化表湿起,湿遏卫气之证,无蕾香、豆豉,重用杏仁、蔻仁,厚朴、 半夏一一宣气化里湿力强,加滑石、竹 叶 泄热利湿 主用于里湿蕴热4、夏暑发自阳明一一暑热乃火热之气,燔炎酷烈;伤人极速,侵袭人体多径入 阳明,一病即见壮热、烦渴、汗多、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的证候,即所 谓“夏暑发自阳明”5、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上燥治气”针对秋燥病初起,燥热郁闭肺

6、气,燥伤肺之津液的病变提 出的治疗方法;燥热伤肺,肺气抑郁,肺失宣降,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滋润,调 养肺之气阴。 “中燥增液”针对郁滞在肺之燥热化火,移热于胃肠,导致胃肠津液耗 损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盛于中焦,灼伤胃、肠阴液,治宜在清泄里热的 同时,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肠的阴液,胃肠阴液充足了,肺之燥热亦易清除; 因为肺胃经脉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三者之气阴相互为用。 “下燥治血”针对病之后期,少数正虚邪盛的病例,燥热化火传入下焦, 耗伤肝肾阴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伤真阴,水亏火旺,水不涵木,机体失 养,治宜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而奉养精血,阴血充足燥热亦易清除;因为肝藏血、 肾藏精,精血

7、同源,从补阴血能达到补肝肾阴液的目的,此时当重用血肉有情之 品。6、暑病益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暑温的治疗原则是清暑泻热,顾护津气初起暑入阳明气分,治宜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暑伤津气,治宜清热涤暑,益气 生津;津气欲脱者治宜益气敛津,扶正固脱;正如张凤逵所说“暑病首用辛凉, 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7、热在胸膈三证的比较:证型病机症状方剂热郁胸膈证上 焦 气 分 热 在 胸 膈邪热较轻,以胸膈气郁为主一一证见心烦懊惯,卧起不安(热象不显) 治宜清宣郁热 微辛法栀子豉汤热灼胸膈证邪热较重,化火内灼胸膈证膈热如焚,壮热烦躁,口 渴(热象明显)一治宜凉膈泄热一一苦寒泄热法凉膈散痰热结胸证痰

8、热互结胸膈一一证见壮热恶热,胸膈痞塞,按之痛, 得水则呕一一治宜清热化痰开结一一苦辛通降法小陷胸加枳实汤8、温病的特点病因特点:外感温邪0发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急骤性。病机特点: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9、温邪的致病特点0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0温邪的致病特点:a.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a.邪气内伏,热自里发b,易化燥伤阴。b.里热内迫特性显著c.变化迅速。c.易耗伤阴液0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0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a.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a.攻窜流走b.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b.蕴结壅滞c.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0疠气的致病特点:d.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

9、分。a.致病力强0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b.传染性强a.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c.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b. 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c. 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0温燥病邪的致病特点:a. 病变以肺为主b. 易致津液干燥c. 易从火化d.有特异的病变部位10、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 王氏连朴饮证的证候,理,法,方:证:身热,心烦,口渴欲冷饮而不多饮,脘腹痞潇或腹痛,口苦,呕恶,便溏灼肛,甚则吐利并作(色黄而秽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黄多白少而腻,脉滑数3 / 5本证的辨证要点:具有湿热阻中,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基本症状:如脘腹胀潇,呕恶便溏,甚则吐利等具有阳明胃热偏盛的基本症状:如身热壮热,口渴欲冷饮,

10、口苦心烦,尿赤,舌红,脉滑数等理:湿热壅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法:辛开苦降,清化湿热方:王氏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方)药:川连 厚朴 石菖蒲 制半夏 淡豆豉 炒山栀 芦根运用时常加黄苓、滑石一一加强通热导湿之功甘露消毒丹证的证候,理,法,方:证:发热口渴,肢疫倦怠,胸痞腹胀,口苦呕恶,烦躁,咽肿或颐肿,尿赤便秘,或黄,或 疮疡,或斑疹,或疟,或痢,或淋浊,苔黄腻,脉滑数。理:湿热蕴毒,充斥三焦(热重于湿)法:清热解毒,分利三焦方:甘露消毒丹药:飞滑石 绵茵陈 淡黄苓 石菖蒲 川贝母 木通 藿香 射干连翘 薄荷蔻仁11、卫气同病12、重要条文温热论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11、。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 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 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 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4)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 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 慌张矣。(8)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 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

12、?湿热一去,阳亦衰 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 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 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 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 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 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 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澹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澹为邪未尽, 必

13、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温病条辨上焦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 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9)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 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43)温病条辨中焦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 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 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14、。暑温、湿温、温疟, 不在此例。(1)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 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 不通,饮不解渴者,生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 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17)温病条辨下焦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 若实证居多,正气未至溃败,脉来沉实有力,尚可假手于一下,即伤寒论中 急下以存津液之谓。若中无结粪,邪热少而虚热多,其人脉必虚,手足心主里, 其热必甚于手足背之主表也。若再下其热,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故以复脉汤复 其津液,阴复则阳留,庶可不至于死也。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 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 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 拘用古方,医者之化裁也。(1)治病法论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 受一日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 寿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 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