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5286876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朝代:唐代 白居易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妙,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思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玩耍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去玩耍?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

2、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谙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

3、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1、 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602、 谢克先.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科教文汇中

4、旬刊,2021,06.赏析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此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进步了色彩的亮堂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络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

5、又把“花和“江联络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杜甫写景,擅长着色。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诸句,都明丽如画。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显然起了重要作用。白居易似乎有意学习,如“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秋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诸联,都因映衬手法的运用而获得了色彩鲜明的效果。至于“日出、“春来两句,更在师承前人的根底上有所创新: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汲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

6、,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降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

7、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思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欢的一个江南城市。假如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防止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

8、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风光,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

9、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此许多项选择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

10、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此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那么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妙的记忆有一天可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

11、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穿,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遨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入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而作词的详细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那么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