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285855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名称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设计人苏兰香学校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庐陵学校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的第1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会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判读。可以说这节课在七年级上是最难的几节课之一,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难度大,大多数知识都是学生未接触的,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关于地形图的分析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地理思维养成的的重要基础,同时,等高线还是一个难点,等高线知识也是后面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剖面图的

2、绘制的基础,在以后地形图的判读中都会用到它,对等高线的理解还有助于后面学习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知识,对以后地理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应有的思维、参与、当堂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要想学好地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图”,当然读图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持续培养。2、课标要求本节课涉及的课标有三个:(1)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判读坡的陡缓。我是这样来理解的:“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在理解概念,概念理解了,具体估算就是简单的数学加减运算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

3、别山峰、山脊、山谷”并不是要求只认识山地的这三个部位,鞍部和陡崖也是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尤其是鞍部,尽管容易识别,若不给学生指明,常常被看成山谷。山峰、鞍部、陡崖比较容易识别,山谷和山脊的区分则相对较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是学习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同样需要学生能够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能对照地形模型或景观图片自己总结出规律,而不是只让学生记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关系的具体结论,处理不好也会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课堂实施中,我别关注以下几点。1从学生能感受到的事物教起 。山,学生可能都见过,但是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4、、陡崖、陡坡和缓坡等,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留意过。所以,对这些概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文字介绍的层面,我通过运用Google Earth这个软件让学生亲眼看到珠峰上的这几个地形部位,从而建立概念。这样,对学生后面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很重要,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这些地形部位的具体形态,让他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指出,无疑就是纸上谈兵。2关注概念生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学生没有经历将山体(或其它地形)转化为地形图的过程,不能将具体地形形态与等高线地形图建立联系。听过的、看过的和做过的,印象最深、理解最透的当然是做过的。所以,要想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亲身经历等高线地形

5、图的绘制过程是最佳选择。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不是课标中的具体要求,但是绘制过程,就是概念建立和理解的过程。我先用flash动画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再用泡沫模型让全体学生参与亲自动手来画等高线地形图,再总结规律,难点因此被破解。3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通过运用Google Earth带学生去武功山登山,结合武功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与实际景观结合的情况下,加以运用,加以验证,学生一目了然。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掌握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地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

6、线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喜欢地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注重探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价值观。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地不同部位。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地不同部位。三、学情分析对于我们学校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走出自己家乡的机会很少,很难形成空间、立体的概念和野外活动的经验,缺乏对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地貌的概念。要学生理解用等高线的形式表示地形的起伏,即将立体的转化为平面表示,还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即将平面的转化为立体的,要做到看图识地形,图在眼里,心中有图,这对初一学生而言的确很难。四、教法与学

7、法1、教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坚持启发式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将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绘图法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基本知识时运用,简答直接,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演示法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河流在山谷处形成,更加直观,清晰明了。讨论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运用土豆模型,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投影、绘制理论简单化,并为后面理解等高线的特点以及识别山地的不同部位做理论和实践基础2

8、、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撑握学习方法的人”、“不是要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因而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采用观察、阅读、思考、绘图、讨论等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学校已实现班班有配套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2、本节课将Google Earth运用于教学中。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引入新课播放武功山的景观视频,问学生有没有去过,说要带他们

9、一起去武功山登山探险,要带什么东西呢?从而导出等高线地形图。用学生身边的武功山作为引入,让学生充满兴趣。用google earth带学生到学生所在的萍乡四中集合,问学生去武功山要走哪条线路,这样的选择对不对,等高线地形图该如何读呢?为后面的武功山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埋下伏笔。自学用google earth 展示珠峰的山体不同部位名称。自学以下问题(课本第24-26页): 1. 什么叫海拔(绝对高度)? 2.什么叫相对高度?3. 你认识山体不同部位吗?如: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4.什么叫等高线?5.什么叫等深线?6.什么叫等高线地形图?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利用Google

10、Earth强大功能,在图中甚至能看到珠峰山体的不同部位的名称,这深深吸引了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的flash动画。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的flash动画。直观的动画胜过语言描述。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读图思考以下问题1.等高线上标注的高度数字是指海拔还是相对高度?A点的海拔是多少?A和C的相对高度为多少? 2.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都相等吗?3.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吗?及时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几点基本特征。小组合作: 用泡沫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一些特征。给每个小组准备泡沫模型1.小组合作完成画图(注意:模型

11、上的与纸上的十字架对准后再描线)。 2.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你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相应位置标注“陡坡”“缓坡”,在每条等高线上标注海拔高度;(2)总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 3.请小组代表解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让学生亲身经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是概念建立和理解的过程,能更好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特征。实地考察后总结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地形部们的特征。在google earth中展示珠峰,并在上面加上等高线以下等高线地形图中 标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用Google Earth带学生一起去珠峰,有种穿越感,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景观与等高线

12、结合的情况下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及实际运用问学生武功山上山线路的选择。再运用google earth带学生去武功山,并在谷歌地球中加上等高线。 用google earth实现 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地形的结合,让学生更能容易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从而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及运用。如果准备下山时下雨了,要选哪条线路下山呢?通过向泡沫模型中喷水演示下雨时山谷易形成河流。总结用google earth 带学生再次回到萍乡四中,让学生总结收获。学生总结通过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问?让学生总结新课知识,查缺补漏。课堂检测读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说出山体不同部

13、位A 、B 、C 、E 、G的名称。 2.某校同学组织户外活动, 图中A G七处,想漂流的同学要去 _处,想玩攀岩的同要去_处。 3.从D和B两条线路上到山顶F,其中_条线路更轻松。 4.E和F两座山峰,_更高。 及时巩固课后作业 1 .画一幅盆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想一想,盆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特征? 2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甚至不少人还会自己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本节课所用的武功山和珠峰的等高线地形图是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 17和Surfer 12等软件制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学以致用七、板书设计等高线地形图陡坡:密集;缓坡:稀疏山峰:中高山脊:凸低山谷:凸高-河流鞍部:两山峰之间陡崖:重合山体不同部位 八、教学反思地理是一门空间思维很强的科学,而中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图掌握的能力却还不足。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Google Earth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软件将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提高地理能力;引导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很活跃,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学效果较好。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