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283491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十一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是岱山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要求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是岱山县委提出“四个一、五个七”战略目标和建设“平安岱山”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编制“十一五”规划,对于岱山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鉴于此,研究和编制我县“十一五”发展规

2、划,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空间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强化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项目安排,注重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进一步充实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和建立和谐社会等内容,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努力使规划成为指导和组织我县发展海洋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岱山”的纲领性文件和主要依据。本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十五”回顾及“十一五”发展背景“十五”回顾面临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十五”回顾 “十五”期

3、间,岱山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实施“四个一、五个七”战略,推进“平安岱山”和和谐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43.9亿元,比“九五”末增加22.2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3.7%,完成“十五”计划的117.1%;人均生产总值2773美元;海洋经济增加值22.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2%;县级财政收入1.63亿元,年均递增19.7%。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加大。

4、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0.6亿元,年均递增28.4%,完成“十五”计划的126.3%,工业占GDP的比重较“九五”末提高了5.4个百分点。渔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基础产业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渔农业产值27.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25.6亿元,年均分别递增4.5%和4.6%,水产品产量达到33.3万吨,完成“十五”计划的79.4%。依托海岛优势,第三产业发展大有起色。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2亿元,年均增长15.4%;全县共接待游客77.5万人次,年均递增27.4%,完成“十五”计划的136.0%;港口货物吞吐量291万吨,年均递增16.4%,完成“十五”计划的107.8%

5、。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由“九五”末的43.424.132.5调整为26.432.141.5。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5.5亿元,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岱山本岛和衢山两座车客渡码头建成启用,“仙洲5号”、“仙洲6号”高速客轮相继投入运营,本岛徐福大道、环岛北线一期、仙洲桥和衢山码观公路等建成通车,岱山本岛和衢山直升机停机坪顺利建成,基本构筑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相继建成标准海塘和城市防洪潮堤坝,完成了仇家门一期南坝围垦、高亭小深水围垦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建成了本岛日产2000吨海水淡化工

6、程,枫树水库开工建设;岱山与舟山本岛电力联网工程竣工输电,岱山本岛与衢山岛之间3.5万伏海底电缆铺设通电,城乡电网改造基本结束;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摩星山、观音山、双合石壁等得到进一步开发,新建了中国台风、渔业、灯塔、岛礁、盐业等海洋系列博物馆;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规划并启动实施了县城新区东扩方案,加大旧城街巷改造和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力度,城市品位得到提升。3、社会事业长足进展。“十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岱山中学和大衢中学分别通过省一级和三级重点中学

7、验评,教育创强通过省级验收。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努力改善渔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施了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有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人口和计生综合改革,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大力弘扬海岛海洋文化,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积极改善体育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县文化广场、仙洲公园、县田径场和衢山文化大楼等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人民群众体育健康意识不断加强。颁布实施了岱山生态县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实施海岛绿化工程,全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殡葬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县境内全面实行了遗体火

8、化,“山头白化”整治顺利推进。4、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十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2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59元,比“九五”末分别增加6840元和2777元,年均分别递增13.4%和10.1%。深入实施“暖促工程”,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落实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以奖代保”的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积极开展扶贫解困工作。5、改革开放形势喜人。“十五”期间,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改

9、革基本完成,县乡两级机构改革、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山海协作”工程扎实推进,先后引进了日本常石集团、浙江广厦集团、浙江山水集团等一批国内外企业在岱投资项目,使岱山的船舶修造、海景房产、港口服务等产业迅速崛起,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衢山港区、衢山锚地、高亭港区、五虎礁锚地、秀山全岛、秀山海域等重要岸线和陆域实现了对外开放。面临的发展形势“十一五”期间,恰逢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大好时机。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进入稳步复苏增长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转移与分工力度加大,正处于产业资本输出与贸易结构调整的第三次重大变化期。跨

10、洲际运输、国际贸易持续上升,太平洋两岸、滨海区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热点。从国内环境看,随着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核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和人们生产、生活加快转型的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持续扩大。经济全球化加速及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将使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等大宗物资需求成为长期趋势,以深水港口为代表的集约型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从省、市及周边环境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为开放的前沿地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

11、成、环杭州湾经济圈高速扩张、省委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提出、上海世博会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和舟山大桥经济的到来都预示着新一轮经济的飞跃,将为岱山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提供现实机遇。从县域环境看,“四个一、五个七”战略目标的确立,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以船舶修造为主线的临港工业迅速发展,以旅游、海运、海景房产为亮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兴起,将直接推动岱山海洋旅游业和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岱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全县上下务必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进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克难奋进,确保“十一五”时期岱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个新的跨

12、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经过20多年特别是“十五”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岱山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是,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不明显,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脆弱;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现代临港产业、旅游、港口等行业都还只是起步阶段,规模不大、档次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土地、资金、水、人才等要素资源缺乏,影响着重大项目落户及建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政府机构运作还欠快捷,人和气顺的创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五是就业观念落后,管理型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缺少与富余劳动力过剩矛盾依然存在,部分居民生活依然困难,城乡

13、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解决上述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战略任务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是岱山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5年。我们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大力实施“四个一、五个七”战略,全面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打造海洋文化名县和构建海岛和谐社会,确保在“

14、十一五”末赶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战略任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确定的战略任务为:开创海洋经济新局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新转变,初步形成有优势的船舶修造和休闲旅游业,有一定规模的港口物流和新兴能源产业,七大基地建设取得实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基础更加扎实,公共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人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奋斗目标为确保战略任务的顺利实现,岱山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99亿元,年均递增15.0%;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递增21.0%;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调整为14.640.

15、944.5;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年均递增2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4%,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40亿元。县级财政收入3.3亿元,年均递增15.0%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1300万吨以上,年均递增35.0%。旅游人数达到190万人次,年均递增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0元以上,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以上,年均分别递增10.0%和11.0%。基尼系数控制在0.35以下。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岱山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子,把岱山初步建成浙江省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海岛休闲度假基地、海洋文化基地、海上物流基地、现代渔业基地、海洋能源基地和海

16、水开发利用基地,力争成为杭州湾经济圈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经济强县。社会发展达到新水平。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财政性科技、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争取在若干个重点特色行业中取得突破。教育事业有新发展,学前三年及高中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5%,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办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障碍,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渔民转产转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全县人口保持在20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文明县城建设,城市化水平达

17、到63%。生态环境达到新标准。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2010年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标准,基本建成生态县。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建成岱山本岛污水处理工程,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17%以上,城镇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海岛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45%,重要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五个统筹”和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牢牢把握县委提出的坚持跨越式发展、高起点谋划、整体性推进、近中远

18、并举、大规模投资、开放式运作、宣传与环境先行等七大指导原则,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三、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基地建设,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优化空间布局,构筑集约发展新框架加快基地建设,突出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各类服务业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是岱山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优化空间布局,构筑集约发展新框架。 “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岱山发展空间的布局是:以建设现代化旅游港口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大交通网络为轴线,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推进基地建设为载体,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空间,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19、,形成“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一轴:岱山岛长涂岛。“十一五”期间,在加快本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手整岛谋划,以岛建城。突出县城地位,强化高亭中心镇功能,逐步建成一座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化旅游城市。东部,以建设竹屿新区为重点,推进新区延伸,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行政、商贸服务、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区;承接新区辐射,加快把岱东建设成为滨海旅游集中区域。南部,通过建造连岛桥梁和环岛公路,把江南山、山外山等小岛与县城连接起来,建成休闲度假和文化娱乐区,发展海洋旅游业;通过改善水上交通条件,使长涂岛与县城一体化。西部,以扩大岱山省级经济开发区(岱西船舶修造业基地)为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北部,通过东沙新

20、镇市政建设、建设特色博物馆、拓展岱北工业基地等举措,发展海洋旅游业和特色制造业。北翼:衢山岛。“十一五”期间,抓住各种机遇着力开发衢山。根据衢山岛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洋山深水港开港和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的契机,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海上物流基地。推进船舶修造业建设,积极开发风能资源,发展海洋旅游和海景房产,拓展集镇空间,建设成为岱山经济文化次中心镇和国际海员活动中心。南翼:秀山岛。“十一五”期间,以良好的港口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常石集团为龙头的船舶修造业;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大力发展以海景房产为突破口的海洋旅游业,着力打造滨海休闲度假基地;充分利用、保护湿地生态资

21、源,初步建成生态海岛休闲旅游集镇。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合作,使岱山经济发展全面接轨上海、宁波和舟山本岛,人口、资金、产业、技术、信息等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进一步有效集聚,“小岛迁、大岛建”进程进一步加快,船舶修造业、海洋旅游业、港口物流业、现代渔业等海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10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岱山岛长涂岛以县城高亭为主的现代化旅游城市,衢山岛现代港口旅游集镇和秀山岛生态海岛休闲旅游集镇框架。加快基地建设,突出产业发展。今后5年,依托港口岸线和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资源,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着力推进基地建

22、设,使产业发展与基地建设互动并进。突出发展船舶修造、海洋旅游、港口物流、风力发电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现代渔业、水产加工、特色制造等优势产业,努力拓展海洋能源、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七大基地建设步伐。船舶修造基地 船舶修造业既是岱山发展港口工业最为现实的一大产业,也是一个资本、技术、劳动力密集、产业链很长的先进制造业。今后5年,要紧紧抓住国际修造船中心向东亚转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快速推进和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发展机遇期,依托区位和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坚持修造并举,加强配套,培育特色,协调发展。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产品升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发展和完善以

23、整装型造船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大中型船舶建造、修理业务。以秀山常石集团为依托,内联外引,积极拓展船舶修造业产业链;以岱西修造船基地为基础,加快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全县船舶企业战略性改组,积极扶持县内船舶修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合理选择全县船舶修造业的主攻方向,增强各类专业性海洋运输装备、工程装备、远洋捕捞、各类旅游船和高档游艇、船用配套设备等的开发、修造能力,形成规模化生产。扎实推进常石集团三期等船舶修造项目工程建设,整合岱西岸线资源,加快“东扩”步伐,在衢山、长涂等地再引进若干个船舶修造项目。到2010年全县造船产量达到50万载重吨,具备建造8万吨级以下船舶技术和能力,船

24、坞总容量达到100万吨,船舶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成为省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休闲度假基地 海洋旅游业是岱山县“十一五”期间着力发展的一大产业。今后5年,岱山海洋旅游业将以一个定位、三大支撑、七项品牌构成岱山旅游的主攻方向。即发展目标定位在“长三角著名的海上休闲度假基地”上,支撑点放在海景房产、海洋文化、海岛保健上,主打“房”、“风”、“盐”、“泥”、“渔”、“灯”、“石”等七个品牌。发展生态旅游,培育海洋文化,彰显海岛风土人情,逐步形成以海景房产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基地。要面向上海和杭州湾都市圈,全面融入舟山大旅游区块,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并举,加快景区景点建设,

25、力争在规划期内形成以台风乐园、东沙古镇、秀山休闲岛、衢山沙龙为主的几大旅游景点。多途径解决、多元化投入,完善旅游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建设三星级以上宾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培育和规范旅游人才队伍、旅游产品市场,拉长旅游产业链,使海洋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岱山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突出做好临海土地的规划工作,根据依托旖旎海山风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构建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打造舒心健康人居环境这一设想,重点在岱山岛的竹屿新区、山外山、江南山、摩星山及沿港地带,衢山的沙龙沙滩一带,秀山的东部沙滩等地,开发建造一批海景房产,吸引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居民购、住、游,进而使之成为岱山的一个新兴产业。本着

26、海景房自身就是景点的功能,辅以周边的自然景观,使海景房开发和景点打造互动互进,力争到2010年,使岱山初步成为“海上花园城,生态人居地”的休闲度假基地。海上物流基地 港口物流业是岱山具有当前发展机遇和长远发展潜力的战略性大产业。要以港口开发和海洋运输为依托,初步建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海上物流基地。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动态,科学把握岱山港口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立足在“深水港”和“组合港”功能上寻找突破口,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相互补充,配套开发,齐全港区功能,形成整体合力,积极参与洋山港和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建设。密切关注国内资源紧缺与港口海运业发展趋向,积极推

27、动衢山港域内矿砂、化工品、原油等大宗物资中转基地建设项目。到2010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快港口物流设施建设。启动黄泽港和蛇移门港建设,使之逐渐成为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资源储运基地,并在今后5年,使衢山港区成为水水中转港,高亭港区成为支撑本岛工业发展的工业港。以岱山经济开发区万吨级通用码头为依托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并力争在经济开发区再建一个5万吨级码头。完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科学把握港口开发的后续效应,积极拓展港口服务业外延,抓紧完成高亭港区详控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洋山深水港航道及锚地建设工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以集疏运和信息网络为重点的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拓

28、展海运航线,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促进物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同步运作与及时沟通。加强港口综合管理服务重点是“大通关”建设和后勤补给体系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港口综合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积极推进海洋运输业。以运力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改善船舶结构,大力鼓励和扶持5000吨级以上特别是万吨级以上船舶;积极发展中、小型集装箱船舶,适度发展冷藏船、成品油运输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拓展江海联运、二程航运,建成一支配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和岱山港口开发的地方运输船队,到2010年全县海洋运输总运力达到60万吨。现代渔业基地 “十

29、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高亭、长涂、衢山中心渔港的集散功能,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建设完成高亭国家级渔港,使之成为集渔货收购、渔船补给、渔物贸易、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渔港经济区。建设好衢山和长涂两个渔港,使之成为渔船集散中心。做好大黄鱼原产地域保护与养殖。优化海洋捕捞结构,整合重组若干规模适度、装备精良的捕捞船队,开辟新的国内渔场,拓宽国内海洋捕捞业的空间。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加大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养殖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养殖产业化,力求在三疣梭子蟹、岱衢族大黄鱼等名贵品种的病害防治等养殖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稳妥发展国际远洋捕捞,开辟远洋渔业劳务输出渠道。加快渔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步伐,推

30、行渔业捕捞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扎实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继续强化渔业综合管理,大力整治渔业安全生产隐患。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在规划期内,初步实现精干的捕捞业、高效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和良好的渔村生态环境目标。海洋能源基地抓住国家发展再生能源的机遇,测明全县风能分布情况。抓紧推进衢山岛风力发电场建设工程,确保2007年底建成4万千瓦风电场。积极做好岱山本岛、长涂岛及其附近海域风电场开发建设工作,完成岱山陆域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规划,并力争建成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努力把岱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风能利用基地。以龟山航道和仙洲桥附近为基点,谋划兴建潮流能发电站。“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省

31、内重要的海洋能源基地。海水开发利用基地 开发利用海水,是缓解岱山水资源短缺矛盾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要编制完成岱山县海水淡化建设规划,在建成的2000吨/日海水淡化厂的基础上,合理布局,规划期内在岱山本岛、衢山、秀山、长涂等岛建成若干个海水淡化厂。有序开发海水淡化产业,延伸海水产业链,逐步扩大淡水、海水双管供水范围。进一步进行盐田整合,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大力拓展海盐加工领域,开发保健盐、功能盐等产品,打响岱盐“贡盐”品牌,实施年产6万吨的精细盐生产项目,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精细盐加工基地。以秀山滑泥主题公园为基础,做深做好海泥开发利用文章。通过各种措施,使我县

32、海水开发利用取得实质性成效,使省内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初露端倪。提要:基地建设 船舶修造基地 到2010年全县造船产量达到50万载重吨,具备建造8万吨级以下船舶技术和能力,船坞总容量达到100万吨,船舶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成为省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休闲度假基地 发展生态旅游,培育海洋文化,彰显海岛风土人情,逐步形成以海景房产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基地。 力争到2010年,使岱山初步成为“海上花园城,生态人居地”的休闲度假基地。 海上物流基地 在今后5年,使衢山港区成为水水中转港,高亭港区成为支撑本岛工业发展的工业港。 到2010年全县海洋运输总运力达到60万吨。 现代渔业基地 在规划期内,

33、初步实现精干的捕捞业、高效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和良好的渔村生态环境目标。 海洋能源基地 初步形成省内重要的海洋能源基地。 海水开发利用基地 我县海水开发利用取得实质性成效,省内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初露端倪。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技术、品牌、资本为主要抓手,整合优化传统产业的行业组合,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的融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水产加工业。以提高附加值,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完善提升特色基地为载体,重点建设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三大体系,加快技术进步,改善行业结构,大力开展精深加工,提升县内

34、水产品加工企业档次,到“十一五”末,全县精深加工水产品比重达到50%以上。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开发一批具有岱山特色的小包装名优产品,扩大国内销售和出口创汇。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玩具、电机、汽配、化纤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行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为着力点,加强要素整合,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完善和优化生产运行和营销结构,推进产业发展。玩具业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长毛绒系列玩具生产规模,建成省级长毛绒玩具生产基地;微电机业要以整机开发为切入点,加快机电一体化步伐,拉长产业链;汽配业要适应汽车工业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重点发展水发泡沫、电喷滤清器

35、、无石棉密封件等新产品,主动攀亲,加强与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的联姻,逐步形成多品种系列化生产能力,产品纳入国际跨国公司、国内大集团公司的营销网络;化纤业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增强应变能力。到2010年海岛特色制造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岱山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地域优势,通过与海洋科研院所合作,借“脑”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发海洋医药、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化工等初中级产品和半成品,力争在规划期内有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功能食品(药品)进入市场,把岱山建设成为全省海洋医药生产加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要:传统产业发展重点水产加工业大力开展精深加工,提升县内水

36、产品加工企业档次,到“十一五”末,全县精深加工水产品比重达到50%以上。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玩具业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长毛绒系列玩具生产规模,建成省级长毛绒玩具生产基地。微电机业以整机开发为切入点,加快机电一体化步伐,拉长产业链。汽配业适应汽车工业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重点发展水发泡沫、电喷滤清器、无石棉密封件等新产品。化纤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增强应变能力。积极发展各类服务业。充分发挥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搞好水产品交易市场,推进竹屿新区农贸市场、高亭建材市场等的建设;引进国内知名商贸企业,

37、建设一批特色市场,发展以现代营销手段为主的贸易业,争取到“十一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壮大本地金融机构实力,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扩大金融总量和信贷规模;规范发展保险业,正确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流向,加强信用系统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拓展中介服务业。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信息、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业,支持发展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规范运作,提高质量。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业。重点发展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和谐社会建设。四、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38、努力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创建小康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创新城乡发展机制,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突出劳动和就业,健全社会稳定新保障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公共服务与安全新体系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海岛人居新环境 认真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的各项举措,以创建“富裕、文明、稳定”的渔农村小康社区为抓手,以打造“平安岱山”为保障,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全新思路谋划渔农村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实解决渔农业、渔农民、渔农村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海岛和谐社会建设。 创建小康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 要在突出建设现代渔业基地的前提下,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渔业经济稳定发展。改善农

39、业生产条件,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培育特色产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无公害蔬菜、花木种苗、柃木繁育等基地建设,初步构架具有海岛特色的园区型、特色型、生态型、观光型并举的新农业模式。基本建成岱西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岱东和岱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县境内的特色珍稀物种,按照驯养繁育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依托科技开发,选择若干小岛,逐步建成獐、金头蜈蚣等特种动物饲养基地。科学实施獐产业化计划,通过獐的系列化开发,推进獐产业化进程。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为市场提供绿色农产品。培植和扶持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社组织,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按照全面建设

40、小康社会要求,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调整渔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快渔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对接,继续推进乡村道路改造、万里清水河道整治、百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着力优化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大岛建、小岛迁”工程,进一步加大新型社区建设力度,进而把新型社区建成小康社区。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新型社区延伸,逐步形成以社会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卫生文化服务为重点的“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到“十一五”末,基本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渔农村新面貌。创

41、新城乡发展机制,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以制度创新为先导,逐步突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外来务工人员户籍属地化管理办法,改变目前因本地人员外迁而造成人口减少的现状。高度关注岛屿迁建过程中渔农民的户籍管理问题,保证岛屿迁建顺利实施。以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切入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探索并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按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加大财政对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重点用于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就业技能培训、

42、渔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城乡一体化布局。“十一五”期间,岱山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为,把城镇化建设与“大岛建、小岛迁”、行政村区划调整和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编制好岱山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明确规定城镇规划区、工业发展区、渔农民居住区、生态保护区的功能定位,使工业园区化、渔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按东面行政生活、中部商贸服务、南面旅游休闲、西面工业园区的布局设想,着重建设好县城高亭。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建成行政中心办公楼,实施城市管道燃气、长河路三期等工程,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增强县城发展产业、集聚人口的功能,力争在“十一五”末县城镇区人口达6.5万人。加

43、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逐步使县城成为富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化旅游城市。加快衢山、东沙、岱东、岱西、长涂、秀山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各自特点,初步形成独具功能的小集镇。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工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鱼山、鼠浪等岛屿居民的整体迁移,启动官山等岛屿居民的迁移工作。突出劳动和就业,健全社会稳定新保障。拓展就业渠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消除渔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将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县就业管理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登记制度、用人管理制度和培训就业制度,利用“暖促”等民心工程的有效载体,不断增加财政用于就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

44、经费投入,加大就业培训力度,重点做好双转渔民、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和转移一定数量的渔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的能力。初步形成以县劳动力市场为中心、衢山劳动力市场、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室)为网络,功能齐全的全县劳动保障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动态管理,大力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择业观念,做好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逐步消除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家庭“零就业”现象,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劳动监察,和谐劳动关系。提高渔农民素质。把提高渔农民整体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

45、策。按照促进渔农民分工分业和充分就业的要求,继续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渔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对渔农业龙头企业主、农产品销售大户、养殖专业户和渔农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带动广大渔农民致富的领头人。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和乡镇成校,全面提高渔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建立财政对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模式,进一步深化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切合岱山实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办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

46、面。“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参保人数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10年达到3.1万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确保年均分别递增5%、20%和5%。规范失业保险操作程序,每年增加参保人员500人以上。探索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助和统帐结合的新型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真正使全县城镇职工和渔农村群众老有所养。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养老金发放、基金管理和营运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推进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覆

47、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做好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因残失业、因灾受困的家庭和人员的救助工作,关注和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到“十一五”末,基本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渔农村新面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统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加大新型社区建设力度,进而把新型社区建成小康社区。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工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鱼山、鼠浪等岛屿居民的整体迁移,启动官山等岛屿居民的迁移工作。继续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提高培

48、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公共服务与安全新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突出海上安全运输、安全作业,陆上安全交通和船舶等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各类预案编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海洋、恶劣气候的监测预报,建立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严密可靠的公共安全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保障群众的消费安全。建立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以集约利用土地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目标,推进旧城改

49、造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实施廉租房制度,推进渔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步伐。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和储备体系建设,落实粮食安全领导责任制,确保粮食安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和基层管理服务机制。深入实施“铁桶”工程和“平安进万家”活动,大力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使广大

50、人民群众既是“平安岱山”的受益者,又是为“平安岱山”的建设者,合力把岱山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地方之一。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海岛人居新环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争取今后5年,在开发利用新能源、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取得成效。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先进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农业生产资料资源化利用。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努力从生

51、产、服务等环节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利用,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反对奢侈浪费,认真组织实施节电、节水、节油及节约办公用品。加强重点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使用再生材料,推广替代材料,应用新型材料,提高原材料使用率。积极推广建设节能节材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组织实施好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工程,并力争列入省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加强生态建设,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岱山生态县建设规划,严格按生态动能区块实施经济社会活动,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

52、到全面提高,到2010年基本达到生态县建设要求。以生态村建设为基础、生态乡镇创建为核心,使岱东、岱西、秀山等3个乡镇在“十一五”期间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其余乡镇达到市级生态乡镇标准。从体制、机制入手,探索建立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采用收集、清运、处置生活垃圾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建设好本岛和衢山污水处理厂。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加强对岛礁、滩涂、山体、海域及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促进自然环境的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以“倡导绿色文明,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

53、立足科技兴林,努力提高造林质量,做好绿化造林、海岛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森防等各项工作,切实推进海岛绿化工程。继续整治“山头白化”,逐步推行生态公墓。强化环境保护和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排放动态申报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加强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加大对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努力使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加快科教卫生事业发展,促进海洋文化名县建设打造海洋文化基地,建设海洋经济新亮点优先发展

54、科技教育,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撑加快发展卫生体育,保证全民体质新提高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市委加快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县,加快发展科教卫生事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打造海洋文化基地,建设海洋经济新亮点。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建设“文化大省”决定,正确把握我县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资源的现状及前景,错位竞争,创新载体,围绕构筑海洋文化名县的海洋文化节庆、海洋系列博物馆和海洋文体精品三大支撑体系,着力推进海洋文化名县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与岱山经济跨越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海洋文化发展格局,海洋文化产业增

55、加值在全县GDP中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开展,城乡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居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使我县成为海洋特色浓郁、时代特征鲜明、在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文化名县。 围绕把中国海洋文化节办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品牌这一目标,不断融入时代特征,创新承载主体,建成中国海洋文化节主会场,使之成为我县打造海洋文化名县的标志性建筑。以主题新颖鲜明、互动性强、资料实物详尽为目标,加强现有博物馆的经营和管理,再建成一批海洋系列博物馆,争取使我县成为全国博物馆最多的县。在中国台风博物馆一期的基础上,加快二、三期工程建设,建成以台风为核心,辅以自然风、人文风为依托的台风乐园,使

56、之成为国内著名的舟山旅游精品。依托中国海盐博物馆,建成岱西盐业休闲园区,形成盐文化旅游项目。拓展中国渔业博物馆内涵,加快东沙古镇建设步伐,形成渔文化旅游点。整体开发对港山,在高亭中心渔港开辟游艇码头,推进亮化工程,开辟渔港夜游项目,形成以渔港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开辟环岱山诸岛海上旅游线路,形成以体验海岛风情,观赏海岛风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依托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优势,形成大黄鱼系列文化。深度开发双合石壁景区、摩星山景区、观音山景区,丰富宗教文化内涵。在县城新区长河路建设国际灯塔博览园,形成以灯塔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长涂要充分利用好中国岛礁博物馆的后续效应,开辟海钓旅游项目,并力

57、争把长涂东部岛屿列为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秀山要利用好沙滩和滩涂两大旅游资源,衢山要开发凉峙渔家乐和鼠浪垂钓两大旅游项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做强传统渔文化精品。进一步重视对渔歌的挖掘,并在全县各大景区开展以渔歌为主的表演,使岱山成为全国渔歌之乡;加强渔民画创作队伍建设,创作出更多具有浓郁海腥味的渔民画作品;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有效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快使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突出海洋、海岛主题,抓好戏曲小品创作;以岱山作家协会为主,广泛开展海岛文学的创作和交流,争取把群岛办成在国内文坛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要依托海泥、沙滩、海鲜等海洋资源优势和文化主题公园等人文景观,打造几个

58、富有地方特色,集观赏与参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个性化精品,开展沙滩运动、泥浆运动、海钓等文体活动。重视文化市场建设,探索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净化市场。加强海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有序改造乡镇基层文化设施,加快推进“东海明珠”和“海岛百花”工程,建设完善文化“两馆一站”和体育“一馆一场一池”,进一步改善基层公益文化阵地,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要:海洋文化基地围绕构筑海洋文化名县的海洋文化节庆、海洋系列博物馆和海洋文体精品三大支撑体系,使我县成为海洋特色浓郁、时代特征鲜明、在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文化名县。加强现有博物馆的经营和管

59、理,再建成一批海洋系列博物馆,争取使我县成为全国博物馆最多的县。优先发展科技教育,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撑。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步伐,全面提高全体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充分发挥县内现有的玩具、微电机等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检测中心的基础上,鼓励扶持一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创办研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平均每年新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5项以上。要选定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深化与科技富集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借脑发展,借梯登高,重点突破海洋生物、海洋能源利用等新兴领域,加快我县海水利用、

60、风潮电能开发、海洋药物生产等发展步伐,拓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不同产业的应用,使高新技术新产品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提高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船舶修造、玩具电机、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平均每年引进先进适用技术10项以上。花力气抓好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使全县绝大多数企业成为岱山网上技术市场会员企业。进一步健全科技普及推广网络,以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普活动为载体,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左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岱山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我县经济社会

61、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教育强县,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增强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撑能力。发展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段教育,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普及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教育。依托各种载体,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逐步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结合城镇化建设,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实施“中小学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小学5所、初中1所。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继续完善对困难家庭的教育资助,促进教育平等。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职教资源,切实发挥县职成

62、教中心作用,创造条件,加快县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的步伐,为岱山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熟练工人和合格劳动者。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完善教师再教育体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发展卫生体育,保证全民体质新提高。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逐步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防疫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解决渔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基础,覆盖全县、惠及广大渔农民的新型渔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新型渔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县参加渔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率达90%以上。强化卫生设施建设,建成县疾控中心大楼,规划新造

63、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维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使育龄群众普遍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服务。推进全民健身。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共享。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社区体育、乡村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充分利用海岛资源优势,培育以海钓、沙滩运动等为主的体育休闲旅游市场,促进体育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提要:科教卫体发展重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64、意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逐步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卫生防疫网络。广泛开展社区体育、乡村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六、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要素对经济的支撑能力交通方面土地方面水资源方面电力方面信息化方面人才方面“十一五”期间,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克服海岛土地、水、电等基础性要素供给短缺和技术、知识、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交通方面。陆上交通工程:以加快推进“一桥四环”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海岛交通面貌。“一桥”,即规划建设岱山跨海大桥工程(舟山大陆连岛三期工程)。“四环”,即完善本岛“内环”(环岛北线)工程,构筑本岛“外环”(环海公路)骨架,建设衢山环岛公路、秀山环海公路,全面提高公路主干线等级。建成高亭汽车站,配套建设港口和旅游景点的接线公路。继续推进通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海上交通工程:按“把乘船作为一种享受”的理念,以现行主要客运航线为主干,增加班次密度,提高客船档次,增开几条高速客运和滚装客运航线,加大与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