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272593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子长县余家坪乡志安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方案编制单位:子长县余家坪乡志安煤矿编 制 人:孟冰清 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矿井位置及交通 .1二、改扩建矿井立项原因 .1三、改扩建项目设计情况 .2第二章 工程完成、投资情况 .4一、改扩建项目开、竣工时间及施工单位 .4二、工程量及工作量完成情况.4第三章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9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安全组织领导机构 .10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0二、煤矿安全培训常设机构11第五章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一、总测试项目.12二、测试方法 .12三、测试机构和人员

2、 .12四、各生产系统装备完成情况、运转路线、测试要求、测试机构及人员安排.12(一)、供配电系统 .13(二)、排水系统 .15(三)、主提升系统.16(四)、副提升系统 .16(五)、通风系统.17(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 .18(七)、高档普采装备能力及配套性能鉴定 .19(八)、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 .20(九)、矿井通风阻力测定.20(十)、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通讯系统 .20(十一)、井下主运输系统 .21(十二)、压风系统 .22第六章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24第七章 试生产期间的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26第八章 试生产期间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3、一、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29二、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31三、顶板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33四、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9五、爆破安全技术错.40六、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44七、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47八、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49九、瓦斯防治全技术措施.50十、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51十一、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58十二、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62(一)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62(二)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65(三)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69(四)电气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70(五)电缆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71(六)机电设备润滑(油脂)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72(七)运

4、输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72(八)主排水泵安全技术措施.73(九)压风机安全技术措施. .75(十)矿井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措施 .75(十一)电气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77(十二)低压隔爆开关检查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77(十三)变电所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78(十四)停送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81(十五)井下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82(十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82(十四)矿井通讯系统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86(十五)矿灯管理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87(十六)防治雷电入井安全技术措施 .87(十七)矿井安全保卫措施 .87第九章 避灾线路 . .89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矿井

5、位置及交通子长县余家坪乡志安煤矿位于子长矿区中部,属陕北三叠纪煤田子长县栾家坪余家坪地区煤炭资源普查区块的一部分,北与恒发煤炭股份合作公司整合区及兴旺煤矿整合区为邻,西与永兴煤矿及石家沟煤矿整合区对接,南与禾草沟二矿区接壤。志安煤矿行政区划隶属于子长县余家坪乡管辖,交通便利,北距子长县城6Km。子长县南距延安市93Km,北距榆林市208Km。西(安)-包(头)公路通过子长矿区,从子长县城到各煤矿均有公路相联。西(安)-包(头)铁路经过子长矿区,并在县城东约3Km处建有子长煤台。矿区内各煤矿的煤炭均可运输到子长煤台,能通过铁路外运。 二、改扩建矿井立项原因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4月编制的

6、延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和延安市煤炭资源矿权设置方案煤矿资源整合的区段,志安煤矿列入子长县煤矿资源整合区的子长县双流湾煤矿资源整合区,陕西省政府2007年6月20日以“陕政函200774号”文批准由原子长县余家坪乡志安煤矿、张家坪煤矿整合而成志安煤矿,整合区编号:Zh16。整合后矿区面积为11.9279km2,可采煤层5号和3号两层,煤层厚度为0.600.75m,保有资源/储量650万t。2008年2月,建设单位委托陕西省榆林市榆神煤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志安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和志安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设计,矿井设计可采储量598万t,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年,服

7、务年限12.7a。矿井设计采用两斜一立综合开拓,采用一个水平开采,开采平位于3号煤层中,标高+1048m。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式,抽出式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高档普采采煤工艺,机械化生产。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和陕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别以“陕煤局发2008194号”和“陕煤安局发200964号”文予以批复,陕西省环保厅以 “陕环批复 200997号”文件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 三、改扩建项目设计情况 (一)矿井建设规模1、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矿井3号、5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为650万t,扣除村庄煤柱损失19.4万t,油井煤柱损失32.4万t,井田边界和可采边界线煤柱损失18.8万t,合计7

8、0.6万t,则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579.4万t,扣除工业场地和大巷煤柱损失11万t,采区回采率取87%,获矿井设计可采储量494.5万t。2011年底,根据井下实际情况,整合区内西部采空区范围扩大至杨家圪台村,造成矿井储量发生变化,重新对整合区内储量进行核实统计,经计算增加了动用储量0.37 Mt,工业储量减少为6.13 Mt,可采储量由原来的494.5万t减少为448万t。2、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规模确定为30万t/a,储量备用系数取1.3,矿井服务年限11.5a。 (二)设计主要技术特征1、矿井年工作日330d,每天四班作业,三采一准,日提升时间16h。2、结合井田的地形地貌、开拓布置、交

9、通运输条件,工业场地经比选,确定选择在井田中部双流湾沟,即距原志安煤矿工业广场西北方向约400 m处。3、设计采用两斜一立井开拓全井田,在场地北侧新开凿主斜井和副斜井,利用原有副立井作为风井。4、设计主水平位于3号煤层,水平标高+1048m。开采5号煤层时设辅助水平,即掘进5号运输上山和回风上山至5号煤层进行开采,辅助水平标高为+1095m。5、设计井下运输大巷采用机轨合一布置,采用DT型固定带式输送机输送原煤,带宽800mm,功率255KW,输送能力400t/h。6、采煤方法选用长壁高档普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工作面装备单体液压支柱配备铰接顶梁,薄煤层采煤机采煤,顺槽铺设SSJ65

10、/20/255型胶带输送机运输。7、主斜井铺设阻燃型胶带机输送原煤,带宽800mm,电机功率255KW,井筒不考虑检修道,井底设缓冲煤仓及装载硐室。 8、副斜井作为升降人员、下放材料、安全出口等辅助任务,选用JTP-1.6型矿用提升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1t固定式矿车以及人车等,配带电机功率115KW。9、经计算选用FBCZ616B型防爆抽出式轴流通风机,电机功率275KW。10、矿井正常涌水量43m3/h,最大涌水量76m3/h。井下主水泵选用D46-304型矿用多级离心式水泵三台,敷设两趟排水管路,配带电机功率30KW。11、G110SCF-8型单螺杆压缩机两台,其中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排气

11、量20 m3/min,配套电机功率110KW。12、该矿一趟电源引自子长县城关35KV变电站,另一趟电源引自薛家沟110kv变电站,实现独立双回路电源供电系统。第二章 工程完成、投资情况 一、改扩建项目开、竣工时间及施工单位 1、开工时间:2009年4月13日 2、竣工时间:2011年12月21日3、施工单位:河南省卢氏县金鑫井巷工程有限公司 二、按照设计要求主要工程完成情况 1、新开凿了主斜井和副斜井,改造利用了原有副立井作为回风井。 2、一盘区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已按设计施工完成。 3、首采工作面顺槽及切眼已按设计施工完成。4、井下变电所和水泵房已按设计施工完成。5、井底煤仓已按设计施工完成

12、。6、消防洒水管路、压风管路已按设计施工完成。7、井下供电系统已按设计施工完成。8、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等安全设施按设计形成。9、地面办公楼、职工宿舍楼、食堂、联合建筑已按设计施工完成。10、地面变电所、压风机房、热风锅炉、绞车房、机修车间已按设计施工完成。 11、按设计在地面新建了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站,保证了矿井水回用于井下消防洒水、地面洒水及绿化等。 三、矿建、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量及工作量完成情况 1、矿建工程完成情况按照开采设计矿建新增工程量为9293m,利用工程量为321米,概算1063.75万元,实际完成9315m,实际完成工作量1837.2

13、6万元。 2、土建工程完成情况设计土建工程量为7925.4m2, 概算1614.09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1700.91万元。 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装工程累计完成75台件,矿井电缆6125m,概算2405.54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2505.91万元。4、其他费用矿井其他费用概算为1728.19万元,实际完成工作量1105.22万元5、矿井投资完成情况(1) 矿井投资完成情况 项目类别投资(万元)设计概算实际合计6811.39 7149.31、井巷工程1063.571837.26 2、土建工程1614.09 1700.913、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886.24 1987.97 4、安装工程519.

14、30517.94 5、其它1728.19 1105.22(2) 井巷工程工程量及工作量完成情况序 号项 目 名 称设计工程量(m)完成工程量(m)工作量(万元)1主斜井3493597402副斜井2062074203回风井82利用工程904大巷及硐室223利用工程21.495大巷及硐室24732680168.496准备及回采巷道59445736 3972.87合计92939315 1837.268注:部分零散工程量及工作量未计入。(3) 矿井土建工程完成情况 一、矿井行政、公共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办公楼784784217.77联合建筑8375202

15、32.49职工食堂16015044.44单身宿舍楼19891454552.48医务室、招待所、探亲房39915015.62门卫室604011.11公共厕所606916.67小计428931671090.58二、地面生产系统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副井绞车房3331509.99原煤胶带输送机栈桥2312839.24风机房及配电室833023.05雷管库362010炸药库363210地磅房9018525变电所16020144.35空压室668018.33锅炉房32412017.45小计18161101167.41三、消防系统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

16、)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井下消防水池757531.39日用消防水池757531.39小计15015062.78四、井下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井下污水处理站16619246.03五、生活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生活污水处理站19027652.7六、辅助系统建筑面积项 目设计工程量(m2)完成工程量(m2)完成工作量(万元)机修车间48051282.56材料库43545032.5油脂库636317.5消防材料库454512.5小计10231070145.06(4)矿井机电设备

17、购置及安装工程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序号机电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投入安装工程投入1提升绞车JTP-1.61.254102辅助运输设备25123胶带运输机DTL80/40/25541214可伸缩带式输送机DSJ80/40/25522115可伸缩带式输送机DSJ65/20/2551056采掘机械设备采掘成套设备450237排水管路DN100 38198主排水机械设备D46-30421119排水电气设备YB2-180M-2451210通风机及电控FBCDZ-6-16B371111空压机G110SCF830812压风管路DN10024613地面生产系统3006314井下消防洒水管路DN50651515安

18、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KJ110N85216通风安全仪器仪表20517矿井通讯调度SH3000D18418通讯线路38319计算机管理系统71.520井上供电10KV2406221井下变电所高低压开关柜、2台移变1203122地面变电所高低压开关柜、2台移变501423其他设备247.9768.44合计1987.97417.94志安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已完成五通一平、矿井井上下供电系统、地面设备购置及安装、3号煤采掘设备购置及安装、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井上下通讯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主提升运输系统、副提升运输系统、井上下排水系统、井上下供水系统、压风系统、井下运输系统和各类安全设

19、施全部安装到位,为矿井准备试生产的管理机构、生产组织已经组建完成,各项规章制度已建立健全,联合试生产条件已经具备。第三章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1、井下给排水及消防洒水设备及管路系统。2、主、副井动照网及井下动照网系统。3、主斜井、大巷及顺槽输送机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综合保护系统。4、副斜井绞车提升系统及电气控制、保护系统。5、地面主要通风机设备及矿井通风系统。6、采、掘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7、安全监测监控及通讯调度控制系统。联合试运转主要对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供排水系统、采掘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试。二、联合试运转的范围:全矿井上下所有系统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

20、。三、联合试运转的期限: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限不小于1个月,不大于半年,我矿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决定矿井联合试生产日期:2012年7月15日2013年1月15日。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安全组织领导机构 我矿于2012年6月15日,由矿长主持组织全矿生产、调度、机电运输、安全、通风、防治水等生产系统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并制订了矿井各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方案,确定了联合试运转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一、矿井联合试运转安全组织领导管理机构: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矿长:李成虎职责:领导全矿安全生产和行政工作。(2)总工程师:孟冰清职责:负责全矿井“一通三防”、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及安全

21、生产技术管理工作。(3)生产副矿长:强志宏职责:在矿长的领导下、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全矿井下采掘安全生产及现场管理工作。(4)安全副矿长:高和亮职责:负责全矿井安全管理、通防管理、瓦斯治理、全员培训及特殊工种培训工作。(5)机电副矿长:梁小锋职责:全面负责矿井上、下机电、运输管理工作。(6)生产副总:孟祥峰负责全矿井上、下地质测量,协助总工程师搞好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7)安全副总:郝进东职责:负责矿井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管理,协助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8)生产技术科长:强旭东职责:负责全矿生产计划拟定、施工现场生产技术管理及工程质量验收工作。(9)通防科长:侯海同职

22、责:负责全矿的瓦斯检查、测风、测尘、配风及一通三防工作。(10)安监科长:薛玉光职责:负责全矿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违章处理工作。(11)机电运输科长:杜宏职责:在机电副矿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全矿井上、下安全用电及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与维修保养工作,负责全矿设备的进矿验收、设备维修、井下设备的安全使用及统一调配和管理。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孟祥峰兼任。3、试生产工作机构:(1)生技科:孟冰清、强旭东、张立强(2)机电科:杜宏、朱峰、张继珍(3)通防科:侯海同、郝进东、孙爱军(4)安监科:薛玉光、刘光河、郑三立(5)调度室:颜景敏、高亢、宫单(6)保卫科: 刘保财

23、、赵延明、郭怀为、吴满红(7)供应科:李俊平、张保平、赵正正二、子长县志安煤矿安全培训常设机构组 长:李成虎副组长:孟冰清、高和亮成 员:强志宏、梁小锋、孟祥峰、郝进东、颜景敏、侯海同、强旭东第五章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一、总测试项目:1、机械设备性能;2、各种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3、管路系统承压后是否有跑漏液及承压是否符合要求;4、瓦斯监测监控及调度通讯控制系统传输数据是否准确,断电、控制是否灵敏可靠;5、矿压观测,掌握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二、测试方法:单机试运转、联合试运转。三、测试机构和人员:对各系统的测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对煤矿安全规程中要求的主要

24、设备中强制检测项目,全部委托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进行检查、检测。2、矿井机电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供排水系统、采掘能力等一般性检测,由我矿各业务科室来完成,分类、分批、顺序进行单项运行,最后进行联合试运转,在各项系统正常后试生产。3、系统试运转顺序:首先进行供电系统的地面部分,其次是主扇试运转,然后向井下供电,进行运输系统、提升系统及供排水系统的联合试运转。4、试生产期间,要求基层单位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做好原始资料记录,结合正常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测试,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调整、整改,为试生产结束后对系统的调整、改造打下基础,从而顺利通过生产系统正式验收。四、矿井各生产系

25、统装备完成情况、运转路线、具体测试要求及测试机构、人员安排。(一)供电系统1、系统装备井上、下变电所均已安装完毕运行正常,且各种保护设施齐全。(1)矿井双回路供电电源一趟引自余家坪35KV变电站,另一趟引自薛家沟110kv变电站,馈出的电源均为10KV,采用LGJ-120砼杆架空线路,接至地面工业广场10/0.4KV变电所。矿井设备总装机容量:1779.25KW,矿井设备工作容量1528.85 KW,矿井总计算容量有功功率:993.64kw,无功功率884.753kvar。地面10/0.4KV变电所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运行时为单母线分段运行,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带电备用,保

26、证了矿井供电的连续性。 变电所内高压侧安装KYN2812T型高压开关柜14台,低压侧安装GGD1型配电屏7台;选用两台S9630/10/0.4KV,630KVA的变压器作为地面动力变压器,一备一用,广场所有高低压负荷由广场10KV变电所供电。(2)主斜井皮带机供电通过双回路380电源,MY-0.38/0.66 395+125mm2 矿用阻燃电缆引自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电缆以电缆沟埋地方式引至主斜井配电室,供主斜井皮带输送机设备用电。(3)副斜井绞车供电是通过双回路380V电源,VV221000 3150+135mm2 电力电缆引自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电缆以电缆沟埋地

27、方式引至副井绞车房配电室,供副井绞车房设备用电,机房设低压开关柜及绞车配套电控及变频调速装置。(4)风井通风机供电是通过双回路380V电源,采用LGJ-120砼杆架空线路引自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通风机房配电室内安装4台XBN1DG/380型组合开关柜,向通风机配电。(5)空压机供电是通过双回路380V电源,VV221000 3150125mm2电力电缆线路引自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空压机房内安装2台KBZ9400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向空压机配电。(6)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通过两回路MYJV2210kv,350mm2的矿用高压电缆沿电缆沟敷设至主斜井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变电所内选

28、用9台KYGC2810G矿用一般型高压真空开关柜,正常情况以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变电所内选用2台KBSG200/10/0.69KV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5台KYD1矿用一般型低压开关柜,以660V的电压分别给主排水泵设备(双回路供电)、大巷掘进、运输设备、水仓清理绞车及井底各机电设备供电。301工作面及顺槽设备由1台KBSGZY630/10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掘进工作面设备由1台KBSG200/10/0.69KV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采、掘供电分开。(7)由井下中央变电所利用MYJV2210kv,350mm2矿用高压电缆沿北运输大巷至301工作面运输顺槽斜巷内的1台KBSGXYT63

29、0/10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为顺槽内的皮带运输机及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采煤机等所有设备供电。(8)掘进工作面设备由1台KBSGT200/10/0.69KV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供电,电缆采用MYJV2210kv,350mm2矿用高压电缆,采、掘设备分开供电。2、运转测试路线范围:(1)地面10kv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掘配电点采、掘工作面设备。(2)地面10kv变电所地面主要通风机。(3)地面10kv变电所主斜井皮带运输机。(4)地面10kv变电所副斜井提升绞车。(5)地面10kv变电所空压机。3、测试项目:(1)设备安装基础工程检查;(2)电缆试验;(3)配电柜试验;(4)电阻测试;(5)

30、接地电阻测试;(6)变压器测试;(7)电气绝缘试验。3、测试采用标准: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子长县供电公司。5、配合单位:矿机电科 (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矿井涌水汇集于井底水仓内,经由主排水泵房的水泵和敷设于管子道及副斜井内的排水管及地面管路排至地面矿井污水集水池。井下主排水泵房设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主副水仓容量分别为400m3、270m3。主排水设备选用三台D46-304型多级清水离心泵,每台水泵配防爆电动机一台,矿井正常涌水时,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两台同时工作。泵房内按照三台水泵两趟管路布置:主排水管路安装DN1004无缝钢管两趟,沿管子道经副

31、井敷设,矿井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最大涌水量时,两趟同时工作。目前三台水泵可以正常运转,各种安全保护设施齐全。1、范围:主排水设备:三台D46-304型多级清水离心泵,两趟主排水管路。2、测试项目:矿井主排水泵安全性能测试。3、测试采用标准:AQ1012-2005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机电科 2012年2月16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主排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安全性能测试,检验结果为合格。(三)主提升系统:1、范围:主斜井选用DTL80/255型胶带输送机,输送距离80

32、0m,400t/h,带宽800mm,带速2m/s,电动机功率255kw,安全保护设施齐全有效。该系统主要担负全矿井原煤运输任务。2、测试项目: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试验;3、测试采用标准:GB14784-1993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机电科2012年2月14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主斜井皮带运输系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安全性能测试,检验结果为合格。(四)副斜井提升系统: 1、范围:副斜井选用JTP-1.61.2型矿用提升绞车,滚筒直径1600mm,滚筒宽度1200mm,最大静张力42KN,绳径22.5mm,容绳量750m,最大提

33、升速度:2.65 m/s,钢丝绳最小拉断力总和279kN,配置行星轮型齿轮减速器,减速比30,电机功率115kw,转速980r/min,电压380v,安全保护设施齐全。该系统主要担负全矿井矸石及材料设备等的提升运输任务。2、测试项目:提升绞车、钢丝绳。3、测试采用标准:AQ1016-2005煤矿在用提升绞车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MT716-2005煤矿重要用途钢丝绳验收技术条件、MT717-1997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验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则、GB/T8918-1996钢丝绳、煤矿安全规程。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机电科。2012年2月15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

34、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副井矿用提升绞车和钢丝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安全性能测试,检验结果为合格。(五)通风系统:根据变更设计,矿井总风量总风量为43m3/s,变更后前期负压778.32Pa,后期负压1222.45Pa。主通风机选用:FBCDZ-6-16B型防爆对旋抽出式轴流通风机。电动机型号:YBFe315S-6,电压:380V,转速:980r/min 风量:28.362.8m3/s 负压:7022650Pa地面安装两台主扇,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井下通风设施完善,设置了风门、密闭墙、调节风窗、风桥、测风站,通风设施均按标准设置。矿井通风设施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单位数量使用地点1双向风门道3回风井安

35、全出口2双向风门道6联络巷、集中运输巷3防水密闭门道2变电所、水泵房4防爆门道1回风立井5垂直闸门道2风硐6栅栏道3风硐1、范围:主通风机性能测试。2、测试项目:主通风机的风量、静压、静压效率、通风机轴功率、轴承与电动机温升、噪声、振动等内容。3、测试采用标准:AQ1011-2005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通防科、机电科。2012年2月15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主通风机性能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安全性能测试,检验结果为主通风机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在地面工业广场北部山峁上建有两座高位水池

36、和两座消防水池,每个水池容积为300m3。井下大巷铺设DN100主消防洒水管路,长度共计2300米;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安装防尘洒水管道共计1960米。各进风巷道内每隔50米(回风巷道100米)设置出水三通阀门,并按要求在井下煤仓、输送机、转载机、采煤机、各转载点等部位设置喷雾洒水、灭火装置,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距巷口50米、掘进工作面迎头50米设置风流净化水幕。在矿井盘区、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巷道内共安装了10道隔爆水棚和12道风流净化水幕,主要水棚、辅助水棚的数量、水量及棚区长度符合规程规定,水幕雾化效果良好。掘进巷道内压风管、防尘洒水管安装到位,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有效降低作业过程中

37、粉尘浓度。为了防止内外因火灾的发生,根据批复的安全设施设计要求,井下各主要大巷和硐室全部采用锚喷支护,井上、下所有材料、设备井上均选择符合开采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防爆、隔爆型或矿用本安型。井上、下各设置1座消防材料库,并配备了设计要求的消防器材。井下各巷道均安装DN50消防防尘管路,主要机电硐室、皮带机头以及各必要地点都设有消火栓,并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沙箱。1、范围:消防水池、管网设置、产尘点洒水降尘设施设置、隔爆设施、防灭火系统。2、测试项目:管道接头渗漏水状况、水压、喷雾洒水、灭火装置喷雾效果、隔爆水棚数量、装水量;灭火器材数量、配备地点、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等。3、测试采用标准:

38、按设计要求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矿通防科、机电科。(七)高档普采装备能力及配套性能鉴定:1、范围:MG100/111-TD薄煤层电牵引采煤机,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SGB-420/30型转载机;DSJ65/20/255可伸缩带式输送机;BRW80/31.5型乳化液泵站;DW08-300/100(D)型单体液压支柱配DFC2400/200型金属顶梁支护采煤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测试项目:生产能力、支柱工作阻力、三机配套性。3、测试采用标准:按照行业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志安煤矿机电科。5、配合单位:机采队。(八)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

39、:1、范围:井下气体采样。2、全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矿井最大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3、测试采用标准:按设计要求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延安市煤炭工业局组织专业人员现场测试。5、配合单位:矿通防科。(九)矿井通风阻力测定:1、范围:井下通风系统。2、测试项目:矿井负压、矿井通风阻力等。3、测试采用标准:MT/T440-200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设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通防科。2012年2月15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矿井通风阻力进行了测定,检验结果矿井通风系统的风量及通风阻力满足要求。(十)矿井安全

40、监测监控及通讯系统:在工业场地综合楼内设KJ110N型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中心站,本系统共采用通用监测监控分站5个(型号为KJ110N-F8),可以完成井上、井下安全环境及生产环节的监测,地面中心站与分站间采用树状连接。井下设置的分站有采煤工作面及运输、回风顺槽分站、大巷掘进分站、回风大巷分站、皮带机运输大巷、主变电所及主水泵房分站。设计在运输顺槽斜巷内设置监测分站1台,监测采煤工作面及运输、回风顺槽内的瓦斯、温度、顶板、设备开停、风速、一氧化碳、风门开闭。大巷掘进分站监测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温度、一氧化碳。回风大巷分站监测瓦斯、风速、一氧化碳、负压。主运大巷、主变电所及主水泵房分站监测瓦斯、温

41、度、一氧化碳、设备开停、水位。传感器电缆为MHYV147/0.43,主通讯电缆为MHYV147/0.52,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装备量见下表。矿井瓦斯等级传感器名称及型号回采工作面(备采)掘进工作面煤仓及溜煤眼回风井机电硐室矿井主要风门其它地点备用总计低瓦 斯矿井瓦斯 GJC443121213风速 GFW152316风门传感器 K602215开停传感器 T30L2.3229远程断电仪 KJ5/36314温度传感器WD10013127水位传感器 GUY5213负压传感器GPD30/-100112一氧化碳传感器 GTH50023 229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10 212便携式一氧化碳自动检测报警

42、仪10 212工业场地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一套,主要由红外摄像机和电视墙组成。矿井人员定位采用KJ271-1人员管理系统,对出入井人员进行管理。井上下通讯系统采用SH3000D数字程控调度机一台,可接入8门外线和96门内线,井下掘进、回采工作面、各转载点、各主要硐室均安装了矿用防爆电话,实现了煤矿与外界之间、煤矿井上、下之间的相互通讯联系。通过安全监测、调度通讯、生产监控、保安监控及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组成,保证了对全矿井安全状况、生产过程、企业保安的实时监测、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实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现代化决策与管理。1、范围:KJ110N型监控系统、地面、井下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系统。2、测

43、试项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主传输电缆型号是否符合规定;矿井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各类传感器设置齐全,安装标准、设置数量、瓦斯传感器报警上下限、断电值、断电范围、复电值符合AQ 1029-2007标准要求;矿井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否健全完善,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和实际需要。3、测试采用标准:按照设计及行业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矿机电科、矿通防科。(十一)井下主运输系统测定:1、主运输:输送机特性:型号DSJ80/40/255KW,运输距离120m,带宽800mm,带速2m/s,运输能力400t/h,功率55kw/台。2、测试项目:运输能力测试、机电完好

44、状况。3、测试采用标准:按照行业有关标准执行。4、测试机构:志安煤矿机电科。(十二)空气压缩机系统测定:1、范围:两台G110SCF-8型单螺杆压缩机,额定排气量20m3/min,额定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110kw,电压380v,正常时一台工作、一台检修备用。2、测试项目:测试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3、测试采用标准:AQ1013-2005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4、测试机构: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5、配合单位:矿机电科。2012年2月15日委托检验单位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来矿对空气压缩机系统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检验结果为合格。五、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项目试

45、机时间要求:1、主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试运转,运转时间:2h2、主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12h3、主运输系统设备带负荷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30h4、辅助运输系统空载联合运转,运转时间:12h5、辅助运输系统带负荷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30h6、主排水系统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1h六 、试运转实施方案1、主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15日9:30-11:30,从301工作面沿主运输路线至地面生产系统,各设备进行单机空载试运行。2、主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联合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17日8:30-21:30,按正常生产运输程序,从地面生产系统至301回采工作面,依次启动运转各

46、提升运输设备,空载试运转时间不少于12小时。3、主运输系统带负荷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19日8:30 23日14:30。同以上空载联合试运转设备启动程序依次启动运输设备,试运转安排5班,试运转时间不少于30小时。 4、辅助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联合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21日8:30-22:30,副井及工作面运输设备运转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5、辅助运输设备带负荷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23日9:30 2012年7月25日16:00结束,单机设备带负荷运转时间不少于30小时。6、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定于2012年7月27日上午9:00开始,运行时间不得低于1小时。第六章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

47、果一、预期目标预期总目标:通过联合试运转达到预期总目标是各系统联动、调试、调整,以设计为依据,通过实际运转、检查、验证各系统的能力和实际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满足30万t/a生产能力的需求,为全矿井最终能力的核定和验收提供依据。具体目标如下:1、供电系统运行做到安全、经济、合理。2、设备保护动作灵敏、可靠。3、供排水系统运行达到设计要求。4、系统的生产、运输能力达到设计及配套要求。5、主通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矿井通风安全。6、瓦斯等级及二氧化碳测定,为矿井的试运转、正式投产提供科学依据。7、矿井自动化系统能实现对矿井安全状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监视、监控和调度管理。8、检验安全标识

48、,安全设施,安全装备是否达到达到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文件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并发挥作用。9、在试运行期内,各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衔接协作合理,保证矿井按设计顺利投产。10、检验、校核各生产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测试和积累各生产系统的运行数据,查找各生产系统中的不足并及时处理,检验各生产系统的运行参数及状态最终达到设计要求。11、掌握设备性能,正确使用各类设备装备,按厂家要求进行检修保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进行培训。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同时,注重安全第一,教育全体员工做到“三不伤害”,确保安全生产。二、预期效果1、安全设施、安全设备齐全有效,安全设施、安全设备的运行和使

49、用符合设计要求。各生产系统的运行参数及状态达到设计要求。积累各生产系统运行数据,为以后指挥生产提供依据。2、初步实现按标准操作,较熟练的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完善必备的安全设施和配套的劳动保护和个体防护装备。3、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数据准确。4、“一通三防”设施按煤矿安全规程设置合格。设置隔爆水袋和净化水幕。5、机电设备保养维护到位,达到机电设备完好运行,减少机电事故影响,基本保证两个生产班连续出煤。6、进行灾害预防演习,进行矿井反风实验;建立辅助救护队(包括人员和装备的配备)。7、试生产期间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各类机电事故。第七章 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一、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

50、划与劳动组织(一)产量计划:在联合试运转期间,我矿计划产量为:1.127万吨/月,其中:回采工作面产量1.0万吨/月,掘进工作面出煤1270吨/月,平均每天生产450吨。 1、301工作面循环进度及循环产量确定采煤机截深0.8m,每进一刀0.8m。一个工作面长度均为97m,工作面采高0.7m,煤容重1.31t/m3,工作面回采率97%,正规循环率95%,则每进一刀产量为:Q循环970.80.71.3197%95%65.5 t/循环2、日循环数及日产量高产高效工作面主要靠采煤机快速割煤来达到设计产量,根据工作面生产能力及工序斜街情况,确定工作面每天两班生产,一班准备的作业方式。每班进3刀,则日进

51、6刀。工作面日产量65.56393t/d工作面日推进度60.84.8m/d作业方式采用“三八”制,两采一准,正规循环作业。生 产 能 力 表盘区名称工 作 面回采煤层工作面切眼长度(m)采高(m)月推进度(m)生产能力编号装备日(t)月(t)一301工作面高档普采3号970.7012039310000一北运输大巷炮掘3号15018450一303运输顺槽炮掘3号15016.5410一303回风顺槽炮掘3号15016.5410合 计44311270(二)劳动组织:1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和劳动定额,定岗编制在矿人数。井下日出勤172人,在籍240人;地面出勤44人,在籍57人;管理人员11人

52、,其他人员23人,全矿日出勤239人,在籍331人。全员工效:2.1t/工。工作面人员劳动组织表序号工作地点工种早班中班夜班合计备注1301采煤工作面班组长11132质量验收员11133采煤机司机2226兼采煤机维护4刮板机司机1113兼刮板机维护5转载机司机1113兼转载机维护6皮带机司机2226兼皮带机维护7移溜工66618兼机道浮煤清理8支护工12121236兼端头支护9打眼爆破工333910泵站司机111311电 工111312泵站工111313运料工333914合计353535105掘进工作面打眼爆破工33393支护工33393装渣工555155运输工444124合计15151545

53、2全矿劳动定员及岗位分配,见矿井劳动定员表.矿井劳动定员表序号工种出勤人员在籍系数在籍人数(人)一班(人)二班(人)三班(人)合计(人)一生产工人777752206其中:井下工人5959481661.4232地面工人151514441.357二管理人员722111.011其中:技术人员31155三生产人员合计847954217305四服务人员5551515合计8984592323203、全矿安全人员合计为39人(占全矿在册人数的13%)、管理部门计3人;副矿长1人(负责安全副矿长);安检部门2人。、生产部门计36人;采煤队:瓦斯检查员6人;掘进队:瓦斯检查员9人;通风灭火、粉尘检测、设施维修:8人;机电维修队:瓦斯检查员3人;运输区队:安全员3人;安全监测、材料器材发放4人;井下医务人员3人。第八章 联合试运转期间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联合试运转期间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