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5]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271851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陈情表》教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情表》教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情表》教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案[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陈情表教案教学目标: 、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难点:1、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二、诵读课文,解决语言难点:(1)以齐读形式落实字音,完成第一段的音读。 (2)学生质疑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2古今异义:至于,

2、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修辞方式:比喻,对偶,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三、体会文章深沉的情感:(1)研读第一节: 1、本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尽量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 2、第一段的情感我们已经了解,即表现“孤苦”之情。大家一齐动手为自己的结论充实论据,找

3、到第一段中表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并作简单分析。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等。说明自己自幼失去父亲,不久,母亲改嫁,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 (投影:)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3、一个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

4、大家可以从第三段找到一句话,概括这一意思。 来源:学&科&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领悟,由于身世的特殊,祖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加深重。 4、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 学生:“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 5、小结:第一段: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2)研读第二段: 1、学生齐读。 2、第二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臣之进退

5、,实为狼狈。”3、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4、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5、小结:第二段:两难之情 (3)研读第三段: 1、学生感情朗读。 2、第三段的感情不只一种,请大家讨论,找出不同的感情,并简要分析。 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抚养孤弱之恩。 3、正是这两种感恩之情,让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说的狼狈之境,两难之情。请学生深入探究本段层次。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以孝治天下

6、为自己终养祖母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4、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 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5、小结: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动武帝。 (4)研读第四段: 1、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情目的的语句。 来源:学&科&网“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情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 用自己的

7、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 3、小结:第四段:两全之情。全文的感情脉络已经完全出现。 (5)探讨文章的抒情方式: 1、注意第一、二段与第三、四段抒情的不同: 第一、二段陈情于事,第三、四段寓理于情。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2、小结: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无论是形还是声,

8、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 四、深入探究问题,体会文章构思艺术: 1、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 第三段重说理,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理则显得生硬,难以深入人心,得到共鸣。前两段,先用特殊的亲情、孝情给大家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获得同情心,让人认为这种孝情值得鼓励,不该拒绝,之后再用“理”来提供依据,让人无法拒绝这合情合理的陈情。 从文章写作背景看,本文读者极为特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晋武帝不只是一个皇帝,他们司马家族用阴谋篡夺了皇位,是以阴险多疑著称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必须把自己“孝

9、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彻底地表达出来,然后再打出“孝治天下”的理的大旗,并提出“先尽孝再尽忠”的忠孝两全之策,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陈请的目的。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 2、陈情脉络: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孝情) 沐浴清化 身蒙国恩(忠情) 3、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 五、结束语: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附:板书 陈 情 表 李 密 陈情于事 动之以情 寓理于情 晓之以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